赖礼同
(德化县博古陶瓷研究所,福建德化362500)
中国古代艺术精神包含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不同的文化在相同的历史时期中构成了一个整体,而艺术就是这个整体的中心,可是却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出现封闭的状况,艺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以其独特的方式与其他因素相互融合,形成一种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而且还养育着艺术。所以,艺术不仅会随着环境、经济等不同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还会因为这些因素所造成的氛围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其主要表达一种时代的文化精神。学术界一直以来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看法都没有统一的理解,有人觉得是自强不息、强健有力的,有人认为是知礼善让、温婉和谐的,这些都不能完全概括我国博大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会随着国家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与变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国家才能不断地与时俱进。从我国文化精神的发展历史来看,艺术的发展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异域国家的文化,但其也保存着自身独特的个性,与国外艺术相比更加突出文化内涵的重要性,这才是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核心内容。
原始陶瓷雕塑指的是石器时代和原始社会的陶瓷雕塑。在新石器时期出现了彩陶这一创作形式,人们开始运用丰富多彩的颜料在陶瓷作品上创作图案,在这一时期彩陶艺术得到了巨大发展,被认为是那一时期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华。可是,如果从彩陶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精神以及造型特点上来看,它仍存在雕塑的影子,只是从制造工艺上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但其基本制作方法还是与雕塑创作的制作工艺是相同的,都是运用一定的方法让物体产生形变。除此之外,在空间的存在形式上还有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关系与客体关系上无不存在雕塑创作的重要因素。原始陶瓷雕塑主要是用彩绘与形象的相互结合展现着丰富的艺术世界。庙底沟文化类型中有一种女头陶壶,这种陶壶在创作的过程中将壶身绘制成女子的身体,将壶嘴设计为女子的头部,除此之外女子的其他部位例如:眼、鼻、嘴、耳等都塑造得形象生动。而其他一些描绘现实的作品更是创作得入目三分,任何细节都一丝不苟,无不体现着原始陶瓷雕塑艺术的精湛工艺以及丰富的精神世界。
秦朝是第一个对我国实行了统一的朝代,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对人们的独特个性严加扼制,强调统一意识。当时,在秦朝时期所推崇的是法家思想,其强调的是行动的重要作用,要想达到目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取相应的行动。而儒家思想却重在转变人们的思想,要想达到什么目的就选择运用游说之类的方式。“中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权谋,当今争于气力”,这再明白不过地体现了法家思想的精髓和秦朝的雄心壮志。一旦一统江山后自然是根据法家的美学思想“好质而恶饰”来建造秦陵了。在兵马俑出土之前,人们对秦朝的研究也只不过存在于理论与想象之中,可是秦朝兵马俑的出现就为人们对秦朝艺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向人们充分展示了强大帝国的实力。如果没有兵马俑的存在,秦国的存在就会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但兵马俑陶的威武形象以及庞大的阵势,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这也是对艺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让人们对秦朝的陶瓷雕塑艺术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在艺术史上,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艺术追求,而秦朝正是由于其高度统一的政治理念而影响了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形成了一种能够充分展现当时文化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兵马俑就是那一时期在专制政权下所形成的一种典型的陶瓷艺术作品,在我国艺术发展的历史上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汉代的陶瓷雕塑艺术无不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充沛活力,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形象活跃、表情丰富,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作品本质的展现,而忽略了对细节的处理。汉代的陶瓷雕塑艺术精神除了表现应有的固态陶瓷雕塑还有墙面的艺术绘画,在画像砖中对应着“道的阴阳”的阴刻和阳镂的线条在砖质的粗糙表面上运行,体现了中国人所独悟的审美最概括的形象。这些画像砖被排列于墓室的四壁及顶部,并构成墓室建筑的基本景观,在这些铺天盖地的浮雕中刻画着天上和地下、神仙与人世浑然一体的沸沸扬扬的场面——一个流动恍惚的历史世界,那些驭手车马以及霞雾云气在画面中奔驰跃动,激目的线条使驰骋流变中的浮雕整体犹如一组朦胧的象形文字,使它从真实的领域上升到了意象的领域。在汉画像砖中,形体的疆绳被尽情的放开,汉人的意识开始了悠然适中的自由驰骋,而画像砖在线条铺天盖地的环绕中变得充实。
唐朝对佛教的信仰和供奉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时期,因此唐朝的陶瓷雕塑文化内涵和时代艺术精神之中都表达了相应的佛教思想。但是与魏晋时期的陶瓷雕塑艺术有所不同的是,唐代将这种佛教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了艺术作品之中,其中最具特色的敦煌莫高窟彩塑艺术,就是用佛教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雕塑艺术,无论是高超的雕塑艺术还是艳丽的色彩都在佛国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唐时期水墨势力在暗滋渐长,而在佛教雕塑领域绚丽之风却兴酣淋漓。唐朝时期佛陀造像面容慈祥沉酣、肉体丰润、见肉不见骨,虽不计较解剖却并不使人感到别扭。衣褶是欢快的线形乐章,带你达到佛国的彼岸,菩萨造像更是肉感和华丽的代表,那丰腴的体格尤能使人引起对成熟女性的幻想。那里有风月场中豪华纷披的倦怠、屡经欲望的波峰浪谷,面对芸芸众生的区区烦恼已能宽然释怀,他们袒胸露背,身段却婀娜多姿,仿佛在轻歌曼舞,肌理细腻、骨肉均匀。唐朝时期不论佛、菩萨还是供养人,皆以丰满为体,肩圆、胸满、腰柔、手肥,曲眉丰颊并往往低眉顺目,柔媚无限、风情万种。
宋朝时期陶瓷雕塑的艺术水平和技术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陶瓷艺术大放光彩的时期,各种别具特色的陶瓷作品层出不穷,尤其是这一时期生产的青瓷有“类玉”之美誉,白瓷有“类冰”的赞誉,这种美学世界所传达的精神境界更加符合士大夫的需求,所以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赏玩之物。宋代雕塑的主流大多集中在禅宗寺院和石窟,那些大群大堆的写实泥塑当然与士大夫们无关。沉醉于水墨意境中的文人雅士们根本看不起这些泥雕手捏的吃力活计,民间艺匠们在没有了帝国势力和佛国强光之后,剩下的自然是市井的俗文化了。就雕塑的写实能力来说,较之前代,元、明、清时期雕塑艺匠们的技艺不能说江河日下,山西晋城玉皇庙的元代和明代彩塑以及云南昆明笼竹寺的清代彩塑,都令人不仅目睹了真实的形象,而且还闻到了真实的气味,差别仅仅在于从它们身上断难看到较高的意识与精神力量了。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充分印证古代陶瓷雕塑是中华文化自古至今的智慧精华与技艺的浓缩,古代陶瓷雕塑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固态的物体,更多的是柔和进了思想意识,成为了一种可以支持人们意识,拥有精神力量的“源泉”,帮助人们了解到古代人民的意识与文化,掌握古代人文面貌与风土人情,了解时代发展的变化与信号。
[1]饶斌.浅析古代陶瓷雕塑艺术品的精神[C].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论文.2011(06):39-55.
[2]陈雨前.陶瓷艺术文化审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3]李松.中国美术.先秦至两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