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伟 彭曲云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2.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7)
节约型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减少资源损耗,尽可能多地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除了制度规范、政策引导以及技术支持外,在产品设计节约方式上的引导与暗示必不可少。其不仅是保护环境的有力举措,也是我国赢得国际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经济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一直是我国过去经济运行中的“顽症”。为了短期效益和局部利益,忽视了资源的无端消耗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后果。为了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须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行进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并从产品设计中找到最佳节约水电气、煤油粮、地材物、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具体方式,这时产品本身的创新性开发成为节约的关键。
产品设计本质上是物质实体借助人的创造性构思得到特殊开发后以满足人的种种需求。其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用等内容,通过形、色、质、饰等空间存在方式把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信息呈现人们面前。作为人造物的产品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广泛,小到手机、铅笔、针线,大到家电、建筑、飞船。就产品的生命周期而言,“建筑或许是我们在每日生命中使用的最长久的人工制品之一。”[1]在产品的设计、交流、消费、维护等过程中,人们想出种种有效的方式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以达到节约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古人为我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设计思路,老子主张“常善救物,而无弃物”(27章),庄子推崇“物物而不物于物”(外篇 山木)的方式才能“知形形之不形乎”。(外篇 知北游)如“惠子大葫”因达不到储物、舀水等常用功能要被废弃时,庄子集众葫芦成浮船以遨游四海,尽力维持原物的本性。只有“不同实体形象的出现来源于不确定的形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于造物设计思维而言就是一种无限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2]这才能“物尽其用”地持续发展。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发展中产品设计的标准化成为一种高效节约的策略。这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不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更有利于减少浪费、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来提高经济效益及保护环境。由于这种节约意识的树立涉及到整个生产系统的布局,具有“牵一动百”的重要意义。如在建筑构件产品的节约型设计方面,湖南远大集团延续了上海世博会远大馆的可持续建筑理念,在长沙采取组装型的设计模式,15天建了30层楼;(图1)而沈阳首家住宅工业化施工现场盖房子就像搭积木。(图2)建筑产品化的设计将工厂预制的剪力墙、楼板、梁、柱、卫生间、楼梯等部件现场组装,建筑通过标准化形态部件高效节能地使可持续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可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节约型的产品设计不仅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更能规范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走向节约。在设计和试制新产品时,节约策略实施一方面要加速技术进步,完善资源节约标准体系,增强功用标准的适用性、有效性、前瞻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导人们在产品使用上的精神需求,使之认同节约理念,并在产品节约属性上有更为全面的综合认知。其实,每个产品形态都有自己的空间场域,这个场域既有围绕实体的人的行为活动所赋予其的领地范围,又有人思维参与下视知觉判断出的空间区域。其是实体的“形”与虚体的“意”相互复合于空间“场”的有机整体,这种“形意场”是客体形态反映在人主观活动中的空间判断,并将地域、经济、美观、技艺、功用、情趣、伦理、民俗等方面的主客观判断统一到空间整体形态的认识上,通过研究其各方面的特性对节约的影响,就能对产品设计与消费起到可持续的指导意义。
校企合作本身就是基于多方资源共享平台的节约化思考模式。在产品设计开发上,学校和企业各有优势。围绕产品的前期市场调研、产品策划、概念设计、外观设计、组合设计、结构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试产跟踪、市场反馈等内容,学校与企业因目标不同所关注的侧重点也各不一样。一般而言,学校强调产品的概念、外观效果的呈现、多推崇开创联想式的思维训练;企业更注重面对客户对象与市场的反应,看重实际应用中的成效。然而双方在产品设计上的不当倾向都会造成相应发展的弊端。前者如忽视实践,天马行空易走入空想式的纯概念游戏,后者如不开拓进取易陷入墨守成规,举步维艰的境况。这都不利于产品发展上的高效、有序目标,影响着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与完善。
为此,就学校而言,可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未来设计师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须求真务实,居安思危,以全局观念来看待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并积极与社会实践相融合,避免发展成为无法实现产业化的空想设计;就企业而言,须根据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向,积极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有效将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列入自身监督的考核内容,并强化创新进取的精神,才能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动向,设计出符合民众需求的节约型产品。
■图1 上海世博会远大馆的可持续建筑
■图2 沈阳首家住宅工业化施工现场
■图3 “云气纹”橱柜
校企合作的模式多样,如学校引进企业、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校企互动、“订单”合作等。由于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利用团队协作能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在产品设计上只有将二者的优势互补,以最佳融合状态取长补短,让节约意识成为每个设计者的自觉行为。这既需要学校有责任地培养潜在的节约型设计师,又需要企业规划好节约型产品生产中的软硬件条件,共同围绕节约创新这一明确的目的,才易做出具有独特创意而又迎合市场的节约型设计产品。
繁荣的经济必然会带动人们对丰富多样产品的追求,表现在具体节约的认知上也是多元化的。但不管理解差异如何,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的长短及使用频率高低却是检验产品设计在节约创新上优劣与否的核心指标。假冒伪劣就是最大的浪费,而有些产品虽可经久耐用,却在库房中滞销而无人问津,造成是一种变相的浪费。所以“节约”对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概念。节约式的创新必须是能最大化地调动起使用者的主观积极性。产品的各种特性作为被认识的客观存在,是通过人主观评价才产生其客观规定,即人借助个体感知觉,结合社会成长经验,对空间距离、大小、轻重、比例、质地等诸多属性做出视知觉的判断标准,当达到个人最佳感受状态时,可称之为人享尺度。其最佳判断随个人信息量的时间变迁而有差异,甚至在某一条件下会产生相反的表达。从心理角度看,与人类越接近的产品特性,越令人感到亲切。如材质中与人类情感最密切的材料是生物材料(如棉、毛、木等),其次是自然材料(石、土、金属、玻璃等),然后才是塑料等非自然材料。
创新性产品的节约设计不仅要解决顾客所关心的种种问题,也要考虑企业的长效经营。但在实际运作中,产品的创新流程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会不断突破过去的思维束缚,会在产品的包装、外形和使用环境、用户体验等上不断更新以追随用户与时俱进的心态。如传统橱柜设计往往是方直体块造型,后随着技术进步和情趣需求有了圆柱形等多种异形产生,(图3)如以秦汉时期瓦当上的云气纹为创意源,将围绕中心旋转的三朵云纹转化为可旋转组合的橱柜整体,即在“仿”人造符号云纹的基础上,通过“调”云头与云尾,“化”成既非云形,也非方盒形的单元体,再“饰”以红黄蓝不同颜色指代“火电水”。产品将洗、烧煮、储存、消毒、视频上网等各类功能集成,并可以根据空间大小,人数多少,改变组合样式,形成功能“合”方面的自由度。由于在橱柜设计中注入了科技、文化艺术等内涵,新颖性的产品产生与众不同的价值,使人们更乐意购买,并在维护中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达到节约的目的。因此就经历过学校与企业教育的设计从业者而言,围绕节约型社会需求,在产品设计创新上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平衡点:
(1)学校与企业在节约价值观培养差异上的平衡。
学校将前人在产品节约方面的成果,有批判地吸收,加以总结,为我所用,在继承中传递。企业中设计人员依据市场来感悟实践成果,机动地继承节约要领,双方的交融平衡可使节约意识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推陈出新,找到最佳节约设计方案。
(2)用户与企业间在产品需求差异上的平衡。
由于二者认知产品的出发点不同,企业对产品的开发力度与用户的期望存在差距,造成双方节约意识内容上有一定距离。但不管如何,以人为本的市场导向要顾及双方节约认知中交集部分的平衡。
(3)产品的物质与精神属性间对节约需求差异的平衡。
产品带给人物质与非物质的不同感受,过于物质化的享受必然影响节约成效,但过于约束又会反作用于人的精神体验,如何综合平衡二者的需求来优化设计方案成为高效、优质、经济设计产品的关键。
(4)节约型产品在长期与短期功效上的平衡。
设计中既要考虑企业自身技术经济效益,又要顾及长远社会效益。这使得节约型产品要从成本设计理念出发,采用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降低产品成本、找到产品在长期与短期使用上的平衡点。
(5)产品显性节约与隐性节约状态间的平衡。
人的主客观需求有显需求和隐需求之分,在节约上显需求的发展可导致产品的不断改进更新;而隐需求的开发也会导致深层面的创造发明,形成全新产品。如何有序创新升级不仅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要以校、企、政府、民众间的“多赢”为目标。通过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产品创新设计人才来带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序展开,也需要以产品的节约型设计,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从而优化各方有限资源,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这不仅推动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并在节约循环的经济体制中将产品设计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良性创新模式。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张书鸿.室内设计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吴骥良.建筑装饰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李曜良.符号类型在标志中的体现[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01.
[5]张朝晖.符号学与环境艺术设计[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03.
[6]张书鸿.论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提高[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04.
[7]王冠.中国当代室内混搭设计新思潮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