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赟,王 磊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武汉 430070)
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这一现象在管理上叫协同创新、在博弈论中叫超可加性、在经济学上称为协同效应。该研究拟结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交通和汽车三大显著的行业特色,运用这一机制对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学校)+3(行业)>4”进行探讨,促进产学研办学体制的形成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改变人才培养方法,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体选择,推动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实施这一战略性方案,需要推进学校与社会、学校与行业的协同创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正式提出创新带动发展这一全新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这一计划的正常开展,各高校应在教学质量上狠抓落实,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实力,在全方位提升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学习创新等创新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学校与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加深合作,并最终形成合作联盟[1]。这一重要讲话“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为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张冬宇通过对现行教学管理模式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提出对现行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3];方克立将基于钱学森之问与哲学思想融合探讨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4];马陆亭基于大学制度建设,指出“办学模式决定教学模式”,对学校与社会协同创新进行了思考[5]。
国外,很早就在各行各业运用了协同效应的理论。1976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蒂姆·欣德尔概括了坎贝尔等人关于企业协同的实现方式,学校更是如此。美国大学以重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研究型大学在当代践行精英教育观念的直接反应;英国于20世纪90年代革新教育理念,采用多学科交叉课程教学,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如牛津、剑桥等大学发展宽口径科目训练,对于拓宽思路、培育先进科学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企业、大学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各自的研发资源和互补优势,日本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创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流动性科研机构,并用20多年时间,建立起以大学为核心的“筑波科学城”,极大地推动了科研成果的开发和企业实力的提升。
协同理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由单一协同转化为深层次、多角度的合作。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相比,协同创新理论强调各合作主体间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这种深度合作模式对创新目标、组织、环境和制度等都提出了新要求。
各合作主体相互协同是协同创新模式的根本内容。与以往产学研协同创新仅仅涉及学校、企业、研究所等主体之间的浅层次合作不同,在当今的协同创新活动中,不仅需要战略联盟内各合作主体的相互合作,而且注重合作主体与外部因素的相互配合,为了避免协同创新合作局限于大学、企业、研究所三方的简单结合,需要充分利用好外部因素,建立更加完善的战略联盟。所以成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首先需要整合产学研三方的优势资源和高素质人才,然后寻求权利职能部门、技术转让中介机构和融资机构的支持。在新兴的战略联盟中,由三大合作主体负责技术研发和市场化工作,融资机构提供资金保障,政府利用法律法规对企业行为和技术研发给予鼓励和引导,技术转让中介机构提供技术转让服务。最终通过三大主体和外部因素的协同配合实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全过程。
目标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多个利益主体并存于产学研协作活动中,各合作主体首先从自身利益出发,根据各自的利益诉求形成不同的合作目标。企业出于对高新技术的需求,期望通过利用研究院和大学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推动产品研发、技术商业化转化过程,利用生产效率和质量品质的提高形成产品优势。学校以教书育人为目的,更加看重产学研协同创新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协同创新合作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实习机会和大量的研发经费注入是吸引各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原因。落实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是政府的主要职能,而产学研协同创新一旦成功便能极大提高生产力,刺激经济增长,政府正是看准这一点,才愿意参与到合作中来。所以通过寻找利益共同点来协调好各合作主体的价值诉求,能够调动各个合作主体的创新积极性,消除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最终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所期待的理想结果。
组织协同能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带来深度合作。在我国产学研合作案例中以浅层次的技术转让、研发合作与委托开发等为主,建立专业研究所与全方位多角度的战略联盟合作项目却极为少见[6]。发达国家产学研协作的经验告诉我们,产学研协作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层次技术转让、研发合作与委托开发阶段向共建研究院所的高层次阶段转变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利用实体研究所代替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和联合研发的深化合作过程。比如,美国于学校内兴建“大学—产业协作研发机构”、“技术研发部门”,于各企业之间构建的技术同盟和企业与学校间兴建的“科技园”等范例,均为构建产学研实体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功案例。组织协同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支撑平台,促进了实体研究所和合作联盟的构建,使原本缺乏充分利用的优势资源和高技能人才,通过发散、组织、融通、转型等组织手段,形成清晰有序的科技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互动模式的保障机制是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协同创新来改善管理方式。各合作主体在合理的管理模式指导下界定好责任范围、融资方法、利益关系和协作方法,完善的体制机制和配套机制,不仅使协作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大学、企业、研究所等各合作主体的研发热情和投入力度。Link和Siegel通过研究二十多年来美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过程指出,美国各领域跨行业合作的稳步上升,是体制机制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7]。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全新的管理模式,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调整和引导各合作主体的行为,需要配套的体制机制来把分散的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各创新主体形成一股合力,有效助推合作创新。
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互动模式打下坚实基础。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需要主体、组织、目标、体制机制协同,而且要求具有与其配套的政策、文化、法律、市场、税制、金融、信息平台和中介机构等外部因素保障。创新意识薄弱、缺乏动力是中国产学研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阻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因素包括体制不完善和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由此可见,产学研合作的快速发展和绩效提升有赖于良好的环境建设,有赖于形成适应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有赖于调动产学研各合作主体的积极性。
协同创新需要各种要素和资源的全面协同,作为全新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模式,它给产学研深度合作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为增强产学研合作效益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通过确定“共享利益、资源互补、共担风险、互通平台、功能互动”的原则,合理利用企业的市场地位,高校和研究院的研发能力,政府、科技中介机构等其他主体的辅助功能,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体系,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坚实基础。以组织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调动各合作主体的创新动力,构建利于协同创新发展的金融和政策环境,尽可能的减少合作成本降低合作风险,充分利用各创新要素。
目前以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对办学体制进行研究的学者众多,或从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培养、或从技术创新研发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或从科研与教学之间相互促进等方面展开。高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推进高校与高校之间、研究院、产业、各级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深层次协作,促进各层次和各行业间人力资源的沟通交流,大力培养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但是,我国产学研合作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一般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中,由企业负责出资,学校和研究所提供技术和人力资源,合作开发高科技产品和高新技术。然而,现实中许多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在寻求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时,关心的通常是见效快的合作项目,不愿意投资事关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各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深度合作的原因,一是企业自身的研发预算经费不够,缺乏融资的渠道;二是因为技术创新的外部性效果和非排他性,山寨和“搭便车”现象使企业无法保持技术优势,参与产学研深度合作的热情受到打击。
产学研协同创新如同一切技术创新活动,各合作主体都将承担风险,同时需要充足的经费。对于研究所和学校等不以盈利为目的创新主体来说,不具备现实自我转化资金的能力,实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能力弱。这样,研发过程中所承担高风险的巨大资金压力落在企业身上,许多企业迫于这种压力,常常对许多有前景的高新技术不愿投资,或者面对绝大多数研究成果的商业化过程,不愿承受所有风险,期望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或者风投、金融等中介机构的参与,形成共同承担风险的局面。这样,是否有风投资金注入高新技术的研发、测试、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将决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败。
产学研各合作主体处于不同的行业,各自寻求的目标和价值诉求也不尽相同,缺少统一的目标使各合作主体积极性不足,无法实现各方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研究所的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更加关心自我荣誉,提高学术造诣和实现人生价值。他们从事科研的兴趣集中在出论文、出专著,对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和市场则缺乏热情。同时职称评定的评价体系往往以学术造诣为评价标准,很少将科研成果的应用纳入考量范围,这更加剧了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缺少面向企业、面向产业、面向实际应用来开展技术研发的动力。加上学校和研究所存在改革力度不足、分配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也是学校、研究院不愿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原因。站在企业的角度,从发展的长期利益出发,对学校和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虽然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但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领导层采用任期制,不顾长期利益,容易造成短期行为。企业领导力图在各自的任期内干出成绩,通常会注重企业内部资源的挖掘和成本的节约,使财报“好看”,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欠缺考虑,只求能够维持企业当前的产能,不愿意投入资金引进高新技术,对于先进技术需求的内在动力不足。
我国产学研合作仍不完善,上述问题在各合作实例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各合作主体之间无法协同一致,脱节现象严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创新资源被闲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协同创新不同于单纯的线性创新,而是由多个合作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模式,为使协同创新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开展,有必要加强合作主体之间的彼此交流和相互渗透,有必要促进各优势资源和高科技人才的整合与利用,实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我国当前产学研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入协同创新的理念和互动模式后能够得到很好解决,从而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同步发展,提升产学研合作的价值。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办学模式的构建,为破解制约协同创新办学模式构建的瓶颈,我们提出了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办学模式的构想。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人员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思考,我们想探讨我国经济转型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即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为目标,凸显系统论中1(学校)+3(行业材料、交通、汽车)>4的协同创新理论,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基地并形成亮点,最终实现学校和三大行业双方互利共赢。以及辅之以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的更新完善问题,据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建立创新型国家之需要。
为了加强企业与高校共建实体研发机构的力度,首先可以依托三大行业的优势,在达成合作意向后建立合作研究所,然后建立专业性更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来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最终试图构建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互动模式是以企业为核心,研究所、学校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想使这一体系正常运转需要将基地、人才和科研项目捆绑起来,发挥各行业各专业各学科的优势,集中优势资源投入到重大项目的研发中。为了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努力将研究基地的建设与地方城市科教兴市需求和服务国家战略捆绑起来,尽力将研究院所建成国家层面上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实体,学生在参与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能够通过实践获得宝贵经验,在共建合作研究院所的过程中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不仅能够大力开展研发工作,在合作培养中激发学生创新激情,而且能为企业培养和锻炼高级人才。
研究型大学吸引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实现科学创新和技术突破的重要手段便是兴建高端实验室,同时实验室又是学生在校内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良好场所,是研发成果诞生的“摇篮”。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对高新技术具有一定的需求,而实验室是高新技术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场所,所以通过组建校企联合实验室,能够发挥学校和企业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研究、学生培养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合作。在具有一定实力后,努力将实验室做大做强,通过申报省级国家级实验室,来完成重点实验室建设,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在业界的美誉度,得到地方和国家政策的扶持,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
分段式是指学生的学习分为基础课程学习和在基地深入研究两个阶段,基础课程学习在学校进行,培养方向可以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设定,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来自企业技术攻关的项目,在基地进行实验研究和论文的完成。对于培养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是指校企双方都有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导师负责学生的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术指导等,而企业的导师负责现场学术指导和项目的工作安排。学校及企业的双导师都可以进行现场指导,能够及时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使高年级学生、研究生更快的完成科研任务和论文的撰写。“分段式”和“双导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有力发挥了“1(学校)+3(行业)>4”新模式的作用。
以武汉市内外材料、交通、汽车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为依托,兴建专业校外实习培训基地。首先制订完善合理的校外实习方案,在产学研各合作主体中选择生产工艺正规成熟、经验丰富、企业经营稳定、重视技术创新、交通食宿便利的优势企业,按照“专业对口、互惠发展、不断深化”的原则,形成长期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然后根据材料、交通和汽车的专业特点,建立起涵盖材料、交通和汽车产业上中下游的系统实习流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了解实习、产业实习、就业实习的实践机会,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习中,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练的传统方式,实行“传、帮、带”在岗技能训练[8]。
再好的体制、再好的办法,没有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是无用的。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和质量评价制度,健全大学及其二级学院学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构建协同创新办学模式后又一势在必行的任务。
我国当前的教学管理方式无法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这体现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造成阻碍:教育管理模式的无效性、教学管理方式的单调性、教学管理理念的滞后性等缺陷。实施产学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和普通的互动模式相比,有明显的区别,这一互动模式涉及多个合作主体,运行时需要各合作主体相互协调、协同,真正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学校行政人员、教学督导和教师三级阶梯式控制体系,改善教学实习质量。
政府是法律法规和政策主张的制定者,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步发展有赖于国家制定的科技支撑政策、财税减免政策、融资优惠政策、政府购买政策。政府在产学研各合作主体中的职责也由以前的强制与要求转变成当今的引导和支持,提出支持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为各合作主体之间的创新工作搭建平台,促进科技研发和产品商业化过程。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被认为在产学研合作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企业的核心地位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企业还未也不愿成为高新技术研发的投资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互动模式要完成企业主导型模式的转型尚需要一段时间。需要进一步明确企业作为协同创新主体的事实,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支持企业完成这一转型。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大学和研究所负责提供知识、人才等科技软实力,主要对合作项目中的基础环节和应用环节负责,在整个协同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技术研发成果商业化和市场化过程中所要承担的义务缺乏热情。例如,高校中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工作多是由其科技处或类似部门负责,常常缺少专业化水平,导致产品市场化的效果差强人意;而研究所在国内还没有十分清晰的主体地位,缺乏法律法规保护,其体制机制、利益分配模式等都统一,创新和成果转移的效率被大量内耗。完善高校、研究所市场化转化的法律制度,鼓励高校和研究所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是产学研结合成功的保障。
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以尊重教育规律和大学办学规律为前提,在构建科学合理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上确保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在原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凝聚区域性的人才、产业和科研优势,面向社会和产业问题,加强产学研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不断完善“1(学校)+3(行业)>4”的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舞台和为学生就业搭建适合阶梯。
[1]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2] 饶艳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31-34.
[3] 张东宇.教学管理人性化改革初论[J].理论界,2006(12):114.
[4] 方克立.钱学森之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4):3.
[5] 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2):20.
[6] 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五大问题[EB/OL].http://www.Gzc.sdu.edu/html/news/280.html.2011-06-10.
[7] Link AN,Siegel DS.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and Technological Chang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8] 武学玉.对依托产学研合作构建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3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