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姣,黄步深
(1.崇左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 崇左 532200;2.崇左市公路管理处,广西 崇左532200)
边关旅游资源是崇左市的优势资源,在崇左市管辖的七个县市中,有四个县市位于中越边境。在长达五百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分布着五百多处山水风光、人文古迹、珍稀动物、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在广西确定的十二个精品旅游区中,崇左市就占有两个区。崇左市虽拥有丰富的边关旅游资源,浓郁的边关风情,但景点与景点之间的公路旅游交通状况仍不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中越边境为轴心的大旅游圈的形成,制约了崇左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笔者通过对崇左市公路旅游交通现状的探究分析,结合南国边关风情旅游圈的构建,提出了推动建设旅游强市的对策。
经过多年的建设,一个以崇左市为中心,向七个县(市、区)辐射及首府南宁市相连的“八射三环”高等级公路网已基本形成。继2005年12月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投资64亿元人民币的崇左至钦州高速公路也于2012年底建成通车,同时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已于2012年开工建设,另外还将建设一条高速公路通往龙州水口口岸。可以说,南友高速、崇钦高速的建成通车以及高等级公路网的建设,使“南国边关风情游”线路上的大部分景点连成一线,大大改善了景点与景点间的交通状况,带来人流、物流的成倍增加,这对打造南国边关风情旅游圈无疑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崇左、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与东盟相连的以中越边境为轴心的大旅游圈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国边关风情游”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黄金线路。
客观地看,由于崇左市是一个2008建市的地级市,起点低,起步晚,加之经济基础薄弱,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景点与景点之间的公路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与发达的旅游省市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由于受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崇左市旅游交通起点低、起步晚、发展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崇左市旅游业的发展。
1.2.1 影响了崇左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由于公路旅游交通发展落后,目前还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养在深闺无人知”,处于原始未开发的状态。现已开发的旅游景点很少,开发率很低,而且那些已经开发的景点也由于交通原因,开发程度较低,仍处于开发的初始阶段。
1.2.2 影响了崇左市旅游产业的形成
由于崇左公路旅游交通滞后,还影响了区内外、国内外旅游产业的联运开发,国内外不少游客到崇左后,虽然知道崇左旅游资源丰富,但景点距离远、路况差、速度慢、时间长,导致他们不愿将过多的时间花在旅途上,所以只好抱憾而归,致使崇左各地的旅游景点、宾馆长期闲置,人财物没能充分利用,很难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
1.2.3 影响旅游风景区知名度的提高
除德天跨国大瀑布外,崇左还有归龙塔、石景林、世界珍稀动物白头叶猴保护区、宁明左江花山壁画群、明仕田园风光、凭祥友谊关、扶绥恐龙化石群等。此外,还有古老神秘的边关历史文化景观:中法战争历史、大小连城、大清国万人坟、红八军纪念馆以及边境异国风情等旅游资源。这些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了崇左与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殊异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旅游交通不便和其他原因,还有很多人对崇左市的旅游资源、旅游风景区知之甚少。
旅游业是崇左市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崇左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旅游交通是整个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独特,旅游交通的落后现状是制约崇左市旅游业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崇左市公路旅游交通仍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崇左市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崇左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经济原因,仍存在着公路密度小,通达深度低,技术标准低,抗灾能力弱,路网整体服务功能低下等主要问题,公路旅游交通现状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的旅游省市。所有这些,导致了汽车运载游客数量有限,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速度慢且花费时间长,行车安全系数小。
崇左市的公路交通服务质量不高,尤其是客源地至目的地的公路旅游交通,存在着诸如经常不能准时客运、不能向旅游者提供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服务、没有向旅游者提供旅游项目等问题,也就是不能让旅游者感受到旅游的愉悦,使旅游者在出游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服务纠纷,从而失去了旅游休闲的本质意义。总之,旅游交通的旅游功能尚弱,导致旅游者对市内公路交通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
崇左市地域较广,旅游景点分散,点面组合不理想,目前已开辟的景点也偏于个别地区、个别地段,其他的地区基本还处于未开发状态。
第一,客源不多。旅游公司营运规模过小,这给旅游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二,筹资困难。很多人因认识不够影响了对旅游业、公路旅游交通的投入,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追逐“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不愿对公路旅游交通建设做长期投资。第三,公路旅游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崇左市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旅游交通建设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经济社会要发展,交通必须要先行,解决公路交通瓶颈问题,是构建南国边关风情旅游圈亟待解决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围绕崇左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南国边关风情旅游圈的构建,提出推动旅游强市建设的对策措施。
2012年12月下旬召开的广西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了“富民兴旅”三年行动计划,为崇左市加快公路旅游交通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为此,要加大对公路旅游交通的投入,改变传统观念,树立“要兴旅,先修路”的思路,想方设法,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利用各种渠道,增大对公路旅游交通的投入,促进旅游业大发展。要改变以往公路交通建设单一由政府投入的模式,拓宽投入渠道,引入多元投入方式,解决公路旅游交通建设资金困难的问题。按照利益共享、经费共担的办法,采取市场运作方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引导旅游公司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等多种筹资方式解决公路旅游交通建设资金困难问题。
科学的旅游交通规划应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和适当超前的原则。崇左市景点分散,最适合的旅游交通形式是公路交通,因此,可考虑围绕崇左市边关旅游景区布局,按照“互联互通、快捷进出”的原则,对崇左市公路旅游交通进行科学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县际干线公路、景区专用公路为补充的方便快捷的公路旅游交通体系。要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加强景区与干线公路、景区之间、县际之间的连接道路建设,在2018年崇左建市15周年之际建成“崇左—大新—龙州—凭祥—宁明—崇左”旅游大环线。与此同时,各边境县、各景区也要加强辖区旅游道路小环线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资源进行旅游景区道路环线规划改造,使之能够直接为崇左市旅游产业服务;对尚未形成边关旅游环线公路的景区,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旅游产业发展要求进行新建旅游景区环线公路规划建设。
公路旅游交通的对象是游客,必须适应游客多方面的需要,把“方便、快捷、安全、舒适”作为旅游交通的服务宗旨,不断改善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因此,旅游、交通部门应以游客为核心,以便利为原则,以舒适为目标,达到安全、可靠、便捷、有特色。在加快公路旅游交通建设的同时,要结合旅游发展需要,结合实施城乡风貌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绿满八桂”、“兴边富民”行动工程建设,在旅游线路辐射区域配套建设旅游厕所、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候车亭、旅游交通标识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和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公路旅游交通发展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涉及到许多部门,如规划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发改部门、扶贫部门、住建部门、国土部门、林业部门以及公安交通部门等。因此,应该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理顺各方面关系,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才能促进旅游交通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此,政府应在明确交通、旅游等职能部门为建设公路交通旅游建设主体以外,还应该发挥发改、财政、扶贫、林业、农业、国土、住建、水利等部门的职能作用,整合各部门、社会各界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公路旅游交通建设。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形成纵向有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横向有各部门、社会各界多方面多力量齐抓共管公路旅游交通建设的工作局面。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能调节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促进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快地方旅游业发展,加快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地方旅游圈建设步伐,从而实现旅游强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