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勋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伴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施工行业的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随之产生的路面施工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公路路面的质量问题对交通运输安全以及路面的使用寿命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路面工程最后的结构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要求该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抗滑性和尽可能低的扬尘性。笔者以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展开论述,希望对提高沥青混泥土路面的质量有所帮助。
在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中原材料的选定起了决定性作用。粗集的材料要注重颗粒形状、尺寸、松软质和沥青的粘附性指标。生产碎石用的原石必须要致密、洁净、粗糙,像日常采用砾石破碎做碎石,砾石的粒径是不能小于50mm,并且其含泥量也不能大于1%,软弱砾石(长石、白云石)的含量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破碎机也采用反击实破碎机,这样可以保证集料中针片状含量满足规范要求。沥青应是重交通道路石油的沥青,沥青的标号也应依据图纸要求和当地气候情况来决定。在进场的过程中原材料一定要按批量、按批次的检查,以确保细、粗集料筛分级配变异小,每一批次进场的沥青各项指标均需满足要求。在生产碎石的时候还必须先彻底清除泥土夹层和覆盖层,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石后拉运至异地进行加工破碎,石屑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加抽吸设备。细集料、填料进场后及时搭棚防雨、防晒。所有集料须注意分级存放。为了防止材料的离析,必须在堆放的时候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不能锥堆。对储备材料的场地进行硬化,防止泥土污染。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其管理的核心环节在于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路面整体铺设之前要进行试铺;其次,做好沥青混土材料的运输工作;最后,认真做好材料的摊铺等工作。
在摊铺作业开始之前,必须注意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质量检查工作,特别是基层在局部粗骨料集中的地方,容易出现一些松散的问题,遭遇这样的情形时应当对其进行及时处理,然后再进行沥青面层的摊铺工作。在一些基层松散程度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只须把基层松散的部分轻轻挖出并且清扫干净,然后再洒一些黏层油和透层油,在摊铺机开进来的时候,再采用人工的方式回填沥青混合材料,最后摊铺机摊铺成型。
在工作开始的1/2~1h,必须把摊铺机的熨平板先进行预热,加热时间不能低过半小时,同时熨平板的加热温度也是要高于100℃;再次就是要检查摊铺机的设备是否完好无缺,以保证路面能够达到比较高的初始压实度;同时也要仔细检查熨平板加宽连接处是否调平,确保路面摊铺不产生明显的痕迹、能够平整;检查摊铺机各部分的组装有没有疏漏,找平装置的安装是否正确。
依据试验阶段所确定的松铺厚度,摊铺机在基层起步的时候,熨平板和平衡梁后滑靴下垫上与松铺厚度等厚的木板,在已铺好的面层起步的时候,熨平板与均衡梁后滑靴下面均垫上松铺厚度减去压实厚度的木板。此外,对履带底部及声钠探头下面的基层上的杂物要清楚干净。同时不能碰撞摊铺机,指挥好运料车辆。摊铺机要不间断的作业,如果因为故障停止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就应抬起摊铺机,设置横缝,这样可以保证路面渗水和平整度要求。
第一是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碾压方式与组合方式,在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全过程当中宜采用追随式的碾压方式,一般采用轮胎压路机与钢筒式静压路机或是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来进行压实,实际中采用何种的碾压组合方式应根据试验路的最终结果来决定。在碾压的时候,压路机应该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驶进,坚决不能突然改变压路机的碾压方向和碾压路线,避免导致沥青混合料的推移等。
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接缝处,为了确保路面的平整性,要根据路面具体铺设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接缝处理方法。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一定要连接平顺、接缝紧密,进行接缝施工时应采用3m直尺来检查,以检查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应采用热接缝进行纵向的路面施工接缝,在前部的摊铺机已摊铺部分留下10~20cm的宽度暂时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摊铺另半幅的时候,应该与已铺层有5~10cm的重叠,上下的层纵缝应该错开,并且不少于15cm。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来进行横向的施工接缝,在端部层厚度不足的地方应该采用切割机割齐铲除,将接缝切割时留下的泥水等清洗干净,干燥之后再涂上少许的粘层油。
检测贯穿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工程,碾压成型后的路面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检测内容包括:测平整度、定转弯、高程、宽度、厚度、密实度等工作。有两种平整度的测定方法,一个是车载不间断平整度仪。另一个方法是用6m长铝合金尺干。这两种办法结合起来使用,能更精确的测定路面是否平整,弯沉测定使用弯沉仪来进行测定,每一个断面20m。密实度就是在现场用钻芯机机型钻芯取样,然后再将其试件带到实验室,做马歇尔试验和其他一些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就可以知道路面的内在物理力学性能。
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路面波浪、横锋跳车、密实度不够、松散、离析、隆起等。离析主要是摊路机传料器造成的,应人工及时处理。局部松散、推移、隆起主要是由基层软弱、混合料级配不稳定、石油比偏大、压路机起停速度太快等因素造成的。
针对基层顶面和底基层纵向间距大于10m的裂缝,首先要对裂缝两侧各1m采用吹尘、清洗和清扫的方法。其次要在裂缝的两边0.75m范围以内,按0.3kg/m2用量喷洒PC-2乳化封缝,然后以裂缝为中心两侧各0.75m宽范围铺设玻纤格栅(下基层与底基层)或者是耐高温的无纺土工布,并且要用铁钉固定。
对于基层和底基层纵向平均间距小于10m的裂缝,必须返工处理。
针对基层严重的纵向裂缝,由业主主持召开专题的会议讨论。首先把产生不均匀沉降的路基灌水泥浆稳定处理好后,再重新返工铺设基层和底基层,并在底基层处加铺钢筋网。
对严重网状裂缝,必须返工,重新铺设底基层、基层,并加强车辆交通管理。
总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是一系列的施工质量控制。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面层的质量,如果基层的标高、横坡不符合要求,就直接影响到面层的平整度。其关键因素在于项目的管理水平、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关材料的质量、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等方面。随着施工工艺的发展、装备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施工经验的积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将会取得质的飞跃。
[1]赵平涛,刘小燕.浅析公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交通世界, 2009, (10): 10.
[2]李志灵,李文彬.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咨询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促进发展,2010,(1): 32.
[3]徐彦东,程圆圆.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