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话王兵——写在《剑锋犹未折—建筑师王兵》出版之际

2013-04-16 13:32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3年3期
关键词:王兵建筑师建筑

金磊

2012年12月,也即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我国奥运建筑与亚运建筑设计的功臣,王兵建筑师辞世一年半(王兵于2011年6月17日辞世,享年47岁)之际,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社等承编的《剑锋犹未折—建筑师王兵》一书出版了,这是一本至少由百余名作者共同参编的纪念集,它以建筑英才王兵的作品为线,以同事、亲人、同学、友人的纪念文章充分展示了建筑师王兵虽短暂但成就非凡的人生。作为该书的策划者,我已记不得这是第多少次策划出版这类纪念集了,但至少有一点我需要申明,这确是一本很值得深读的好书,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对职业者励志有用,更因为它描述了许多建筑师身外的“故事”。全书共分四个主要章节,即谁识过河兵,剑锋三尺青,如凛关山在,不惭世上英。笔者为该书作了题为“王兵:你是建筑师文化的天堂来者”编后记,以下即为我在编撰组织该书出版时的体会,权作为对该书真切的推荐语。

决定为好友、建筑师王兵出一本人生纪念专辑实际上是一年多前定下的,当王兵妻董笑岩电话中谈起王兵的心愿时,我便表示了先让其子王燕嵩撰写纪念文章(2011年9月已刊《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总第二期),然后即可开始筹编王兵的纪念专辑,如今看着来自同事、同学、亲人们用心撰写的文章,望着王兵自小成长起来的照片,品读着他主持、参与的设计作品,我从内心感到一种欣慰,王兵老弟,为你出书的梦已成真。本人在出任《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的十多年时光中,始终挂在心上的事是做好建筑师这个建筑作品背后人的事迹的挖掘与整理,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大师也总鼓励我要抓紧对建筑前辈口述历史的整理,为此我在时任《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时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是与他的教诲分不开的,建筑学老编审杨永生更以其耕耘创作策划不止要求我们要对优秀的建筑师思之弥切,仰之弥高。现在呈现给读者的《建筑师王兵》一书有什么含义,它该如何定位,它会产生什么影响力。对此几经讨论,才不断升华起对编辑出版该书意义的理解,因此《建筑师王兵》一书并非英年早逝的建筑师王兵生活、工作琐事的罗列,它向业内及世人展示了一个成功建筑师的人生定位、职业生涯、奋斗目标、创作理念和生活轨迹,他是中国建筑师“口述”史料、“建筑师文化”的又一天堂来者;他以他短暂而精彩的人生筑成了一位中青年建筑师应有的地位及影响力,为此我有理由说:

这是一本不同于一般建筑师作品集的书,因为它充满着人文情怀;

这是一本不同于一般逝去者理念集的书,因为它追逐着崇高理想;

这是一本不同于一般榜样者言行集的书,因为它传递情感释放潜质;

这是一本不同于一般同事们思念集的书,因为它记载着逝者不平凡的成就与真诚赞誉;

这是一本走向大师、低调做人、拼搏做事的书,所以它坦承中给后学以诸多启示;

对于本书我们特约请了两个序言,朱小地院长“天妒英才,难道上天真的非常嫉妒才智很杰出的年轻人?也许命运就是这样莫测,在他刚刚步入人生最光彩的阶段时,他却匆匆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给所有人留下无尽的哀思……我想,纪念集的出版是对王兵先生最好的纪念”;马国馨院士在序中列举了与王兵十二年在一起设计创作的历程,既有第十一届亚运会场馆,又有为两次北京“申奥”所做的努力;既有首都国际机场扩建(2号航站楼),又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及设计研究项目,马院士表示“希望通过简短回忆,能从平凡发现高尚,发现敬业,从回忆过程中发现值得我们纪念的地方。”

我与王兵是君子之交,但有太多的共识,“距离”感很近。我俩20世纪90年代初曾在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大街120号为过几年邻居,是那仅一墙之隔的邻居,2003年以后我们曾在BIAD的同一栋办公楼D座工作,我是506,他是406。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我在院科技处与王兵的接触是他们报科研、审查图纸的服务与交流,2000年以来与他的交往更是为杂志社编刊,要工程总结,请他写文章,出任编委等,我参加过BIAD三届(50周年、55周年、60周年)院庆活动策划及庆典图书编辑,王兵总是参编者之一。在常人眼中,也许王兵并不随和,甚至说话中感觉生硬,这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但他的细微处、他的关注细节、真诚待人、扎实作风,轻易不表态、但一锤定音的气度又彰显着他特有的包容胸怀。有一件小事,记得2006年中国建筑师分会组织建筑师考察团赴法国文化部参加中法建筑交流,从来低调做人的王兵早已给法国建筑师留下深刻印象,他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规划设计的演讲更是博得法国建筑界的一片赞许声;王兵是出国次数较多的建筑师,对法国建筑很熟悉,但他每到一个事务所总是细心观察、了解对方在建筑方案表现、手绘与计算机建模、参加竞赛方面的信息;我们共同参观了有巴黎后花园之城的内瓦湖畔图尔市的古城堡,在那里他细心体味法兰西皇室文化与经典建筑精神,耐心地向同行的青年建筑师讲授西方建筑的设计特点,在回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开总结会,要求每人都谈一下此次出访的感受,王兵在谈过对法国建筑师的印象后,谈到“认真”二字,竟然话锋一转说,他认为在北京院金主编是最勤奋、最认真的人,他竟然还列举他与我为邻居时看到我家每晚不熄的灯光,我本人笔耕的身影……这让我着实佩服他的记忆力及观察力,令我心热乎乎的,因为他刻画的我确是一个真实的我,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这就是我们难得的相通之处。我认为,这是个生机盎然,但一切尽在不言中且能相互感应雄心壮志的记忆。

出于王兵的这种个性情怀,我想到知识分子做学问的目的,无论是英年早逝,走到人生最后途程的王兵,还是继续孜孜以求、夜以继日劳作耕耘、创作的我们,都是期望走向崇高的,即使到头来为求真悟道而两手空空,受尽磨难,也会问心无愧的,这就是当下的知识分子,或称公共知识分子的一种别样的情怀。王兵是那种摒弃“做学问”以功利为目的的人,他痛恨自炫、牟利、欺世之人,尤其反对把做学问当做自我炫耀、自我吹嘘手段及工具之人。这里我引用别林斯基的一句名言:“时间之后,一切皆各归其位。”这即是说,掩盖真相,炮制歪理,制造假象,怎么骗人怎么做,怎么欺世怎么行,无论他们最终地位有多高,所作所为都只会成为历史的垃圾,受到负面的惩戒。王兵是做“建筑师”学问之人,他的功德践行了求真与悟道,基于此他和他的团队为了体育建筑设计的“真理”,创佳绩在悟道之中。

2011年2月,马国馨院士出版了《清华学人剪影》一书,共收录了241位在清华工作或学习过的学人,王兵名列其中。这或许是件平常之事,但我从中悟到,这其中有一种导师对后人的提携精神。书中的王兵是2002年6月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门前的图片,他一脸宁静而自信的神情,反映了一个体育建筑设计师的内心写意。今日读来虽掠过伤感之情,但仿佛从中忆起清末学人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说,愿以此表达对王兵之建筑生涯的敬意:一曰,古今中外在事业上、治学上有成就之人都志向远大且独有见解,自成一家;二曰,为达目标必呕心沥血,即使为之憔悴苦闷也绝不后悔;三曰,已达成功阶段,也不可放弃辛苦,否则难寻到真正的“极致”。王兵,正是以写意清幽,创意佳境之心态,始终以虔敬的事业之心,积极进取,才真正步入空灵而有缘的放达之境,从设计中发现诗意,产生不凡的诗兴。

为北京申办奥运、为北京奥运场馆前期国际招标设计、为北京奥运会建筑的文化遗产梳理,《建筑创作》杂志社在马国馨院士、周治良老院长、李铭陶副院长的支持下,自2000年至2009年初先后出版了至少二十余册与北京奥运会、国际奥运建筑印象、人文奥运北京文化相关的书籍,在编委队伍中总少不了王兵的名字。他是编委队伍中的佼佼者,王兵跟随马国馨院士从第十一届亚运会场馆设计一直到第29届奥运会,作为院体育建筑工作室的主任,依他的设计经验已是国内中青年体育建筑设计的领军者。2008年在中国建筑学会主持的十卷本“2008北京奥运会建筑丛书”中,BIAD承担的专著有四本即《北京奥运总体规划》、《奥运建筑总览》、《国家体育馆》、《改扩建奥运场馆》,时任常务副主编的我,每卷书的编撰都要找王兵商量,因为他和他的体育工作室从北京“申奥”的设计方案提交、北京奥运规划方案、推出完全本土设计的国家体育馆项目到奥运场馆节俭所需的改扩建工程都融入他的心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王兵在马国馨院士指导下共同商议《改扩建奥运场馆》一书的编写思路,共同认为:作为弘扬并汲取奥运文化遗产,不仅应传播新建奥运场馆项目,更应传播主办城市在城市更新、旧体育场馆改变并利用上的贡献。为此,我们形成的共识是:改扩建奥运场馆及设施是应大力倡导的做法,尤其对于那些有历史建筑底蕴,并备有再利用可能的城市体育设施,保留及再利用将成为一种极具“文化传承”意义上的国际惯例,为此在《改扩建奥运建筑》一书中宣传了北京20世纪50年代“国庆十大工程”的北京工人体育场、20世纪90年代亚运会的国家奥体中心通过符合奥运会要求的城市设计所带来的“焕然一新”的面貌。2009年年末,《改扩建奥运建筑》出版了,我不知王兵是否已经拿到了有他和他的体育建筑工作室辛劳成果的样书,但至少有一点我是清楚的,北京奥运会改扩建工程不仅再生了有价值的奥运赛事,更成为激活作为城市复兴实践的文化事件,它使传统意义上的保护理念得到发展,丰富并延展了城市体育及文化的功能,拓展了奥运建设的更新策略。如果说BIAD有一批以马国馨院士为代表的享誉中国的体育建筑大师,他们可以说王兵及其他的体育建筑工作室以创意与执著赢得了国家的肯定,成为国内有代表性体育设计先锋团队。转眼间2008年奥运会已成历史,2012年伦敦奥运会也告结束,正如伦敦奥运会的成功要归于“永续发展”的奥运文化遗产理念一般,那我更想说王兵等建筑师的北京新奥运场馆设计与改扩建工程的一个个成功案例,彰显并契合了一种富有创造力的管理思维,它体现了中国建筑师对持续发展的奥运价值的良苦用心。

C·亚历山大系美国建筑师协会颁发的最高研究勋章的获得者,《建筑的永恒之道》是全面阐述建筑与规划新观念的著作,作者强调“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追寻这种特质是任何一个人的主要追求。”我想,建筑师王兵之所以其作品与理念在其身后仍生机勃勃,正是因为他找到了建筑与城市的永恒之道。2005年7月在国际建协第22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伊斯坦布尔召开前夕,我主编的《创作者自画像》一书出版,我特意为该书做了一个定位“中国青年建筑师·当代中国新作品”,在全国入选的百位中青年建筑师中,王兵很谦虚地退出了,当时他的坚决劲儿动摇了我,因而成为一种遗憾与欠缺。今日再翻阅该书我仍以为他是未曾入编的中国优秀建筑师,他是富于建筑观的有思想的卓越建筑师。从《建筑师王兵》的整理、编辑、版式设计乃至出版社的交流中,我一次次从近百篇各界文稿中再思王兵其人,再次升腾起一种肃然起敬之感,他是一位未曾赶上机会评为大师的“大师”。设计大师是业内楷模,是设计思想的先行者,是新潮流与经典理念的光辉旗帜。有时建筑大师是不容不敬的权威,是绝对理念的象征。但我认为,并非大师的“大师”王兵其可敬之处是他懂得,既使没名额无缘成大事,也要以自己的作品及创意思想体现“大师”的风范。

由《建筑师王兵》的阅读和沉思中,感悟到他许多耐人寻味之处,如他对作品精致的“纯度”追求,让人联想到我们国度的一种精神上的“洁癖”,这就是对工作与事业,容不下一粒沙子,纯粹的几乎成为“怪人”。然而,中国正是由于有一批各界“怪人”,才书写下人世间的隐秘,才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令社会日益认知的清秀淳朴的设计作品,也才能读出公众追求与人间的本色。

从《建筑师王兵》的编撰小结与推介中,我又读到他的可贵精神,虽他的理念并非是建筑评论,但从他及同事及友人的言语间能感受到他独有的思辨力及反对跟风的气质。作为一个归纳,我的体会是:他是一个建筑文化的守望者,面对经常性的五花八门的建筑口号,他总告诫身边的同事,应少一点不假思索地盲目跟风,多一点实事求是的建筑本质的思考与辨析。他尤其认为对辩证法也不可误读,反对那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设计规定性与指向性。王兵总的思想是他做人的原则,在忙碌中有为,在雷厉风行中有恤,在“循规蹈矩”中有心。

《建筑师王兵》的可贵之处,让我们有幸倾听到这么多来自设计一线及社会各界的声音,所有作者均是自发的,除王兵家属外,作者更多的是一同走来的兄弟,大家用各自的方式寻找王兵的足迹与影子。在当下这个规则化、模式化、实际化、功利化的时代,人的性灵不仅被压榨得成了教条之奴隶,过于现实的人们挤干了精神世界最后的迷离,任何事都要成为产业,真情也皆有目标值,这是多么可怕的过于理性的世界。今天,珍贵的《建筑师王兵》问世了,这里不仅有翻检旧稿,更有无数细的记忆;如落花之有叹,如细雨之无声;人生之可贵,重在有感、有情;这些文字虽色彩不同,但它们都倾诉着人各有命与不朽的王兵友情。

2012年2月《文汇报》有篇“凤凰一去不复返”的文章,主要写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凤凰古城已从记忆中消失的状况,这让我联想到王兵兄的离世不会再返的事实。人心,面对现实问题错综而脆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其复杂性常令人不知所措。王兵辞世之痛,让人油然而生,这中间有不断的超越和升华;王兵辞世之痛,令人内心空茫,但《建筑师王兵》的问世出现了无数的新感觉,无论是怀念还是感伤都会渐渐溢满人们的心头。我和《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正在从事着建筑文化的传播之事,敬畏建筑师写就“建筑师文化”,不仅对建筑师王兵,对所有的职业建筑师及文博大家都竭尽传播之力;做让世界知晓的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尤其是建筑师人物口述历史的工作,我们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在此,我还要说,王兵虽是位冷峻的人,更是一个热忱的人,相信凡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认同我的说法:他的想法中有现代与传统的、新派与旧派的、开阔与严谨的思路,他是那种到关键时能阔斧干事业的人;在他那冷峻的外表下,虽有几分反讽意味的谈吐,但深藏着他爱国敬业的职业建筑师的赤诚……我希望《建筑师王兵》能止住亲朋好友的痛楚,更愿《建筑师王兵》能在中国建筑文化界也产生影响力,不仅让更多人知晓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英才队列中又走出了一位献给伟大建筑的精魂,更使之成为中青年建筑师及高校学子建筑师生涯的“好教材”。

猜你喜欢
王兵建筑师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王兵老师辅导的学生线描写生作品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长胖了的狗
Coherent Controlling Single Photon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in the Atom Chirally Coupled Waveguide System∗
差一点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