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试先行 稳步推进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
——第一期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培训班在苏州市成功举办

2013-04-15 02:50彭华顾红华
中国猪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品种登记猪种遗传

本刊记者 彭华 顾红华

先试先行 稳步推进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
——第一期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培训班在苏州市成功举办

本刊记者 彭华 顾红华

2013年6月25日,由全国畜牧总站主办的第一期地方猪品种登记培训班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来自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三省市的畜牧部门和11家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的代表以及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了培训。《中国猪业》杂志作为特邀媒体全程参与了本次会议。

全国畜牧总站郑友民副站长出席了培训班开幕式,并作了讲话。开幕式结束后,杨红杰处长作专题报告介绍了登记工作安排,上海交通大学潘玉春教授、浙江大学徐宁迎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贺丽春博士围绕《地方猪品种登记实施细则(试行)》、地方猪品种登记管理系统使用、登记数据整理、性能测定等方面对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讲授和诠释。在交流互动环节,专家为培训代表答疑解惑,11家试点单位的代表也分别进行发言,介绍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保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在互动中交流了经验,增强了认识。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为了让更多的养猪同行了解地方猪种品种登记的相关工作细则,促进地方猪种的保种工作,现将郑友民、杨红杰、潘玉春、徐迎宁、贺玉春等领导和专家的讲话和报告进行整理,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做好地方猪种资源登记工作 意义重大 任务艰巨

郑友民(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我国养猪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家猪驯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根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共有地方猪种88个,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为切实做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全国畜牧总站开展了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并制定了《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方案》和《地方猪品种登记实施细则(试行)》。

开展地方品种登记是《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近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郑友民在讲话中强调,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地方猪品种保护的有效手段。根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部分畜禽地方品种已灭绝,近半数畜禽地方品种群体数量下降,与2004年的调查相比,下降趋势又有增加。尽快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实施动态监测,建立预警机制,让政府决策部门及时掌握地方猪种动态变化信息,可使优秀的地方猪种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促进地方猪种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力途径。做好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持续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实现科学保种,科学开发利用,向社会无论是提供优良种猪还是优质肉产品,都可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认真做好登记工作,还有助于挖掘、评估、鉴定优秀猪种遗传资源,揭示地方猪种独特的种质特性,发掘其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三是开展地方猪品种选育和育种的工作基础。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优良种猪登记工作,比我国早半个多世纪。我国猪种资源非常丰富,占据了世界主要猪品种资源数量一半之多。然而,我国生猪繁育体系的核心种猪资源却大部分依赖进口,生猪产业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局面。造成这一不良循环的根源就在于我国缺乏创新的育种理念和长期坚持的育种基础与品种保护工作。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这些基础工作,补上这一课,打造自主育种体系,才能逐步扭转核心种猪资源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为切实做好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郑友民在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精心组织,措施有力。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覆盖面广、工作量大。而且,这是一项开拓性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借鉴。因此,选择在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的11家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试点省市应高度重视,按照有关要求,精心组织实施,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全国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带好头,开好局。二要认真负责,工作到位。要求参加试点的各保种场、保护区建立健全场(区)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登记和管理工作,及时反馈信息,全面完成各项既定工作任务。三要齐抓共管,发挥作用。要求国家和地方畜牧部门发扬严谨务实、开拓进取的优良作风,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确保登记工作到位,真正发挥出登记工作的作用。要求技术支撑单位的有关专家悉心指导,确保登记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立足现有猪种资源 积极开展品种登记

杨红杰(全国畜牧总站畜禽资源处)

我国于2006年开始试点进行建国以来第二次全国性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均参与了拉网式的调查工作,各地重视程度之高、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之大、覆盖面之广,前所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2012年7月正式出版发行了七卷本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200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猪遗传资源品种共计125个,其中地方品种88个(占70.4%),培育品种29个(占23.2%),引入品种8个(占6.4%)。与2004年我国向世界粮农组织(FAO)正式提交的国别报告相比,地方猪品种增加了16个,培育品种增加了10个。地方猪品种数量的增加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对一些地方猪品种进行了拆分,如“太湖猪”原来是由太湖流域九个类型的地方猪种合并而成,按照类型划分品种后,仅“太湖猪”就增加了六个品种(图1);又如黄淮海黑猪是由内蒙古的河套大耳猪、华北地区的深县猪、山东的莱芜猪、淮猪等合并而成,这次也进行了拆分,这是导致地方猪品种增加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是通过品种资源调查,发现了一些新的畜禽遗传资源,如确山黑猪、黔北黑猪、滨湖黑猪、皖南黑猪、兰屿小耳猪、高黎贡山猪等,这是导致地方猪品种增加的第二个因素。

图1 “太湖猪”增加的部分品种

和我国绝大多数畜禽品种一样,我国地方猪种也面临严峻挑战,根据FAO颁布的家禽濒危等级划分标准,对地方猪品种的濒危等级进行划分后发现,和2004年相比,只有14个品种(类群)的群体数量呈增加趋势,其余82个品种(类群)数量下降,其中9个处于危险状态,22个处于脆弱状态,26个处于濒危状态,5个濒临灭绝,10个已经灭绝(即2006年调查没有发现)。地方猪数量下降的同时,其品种内的遗传丰富度也在下降,品种内的血缘多样性受到威胁,调查发现公猪数等于或少于10头的地方猪品种有16个品种,具体见表1。

表1 公猪数等于或少于10头的地方猪品种

针对这种情况,《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地方猪品种资源保护的思路是:保种是基础,但不是目的,开发利用才是目的和关键。通过调查发现,市场开发利用做得好且消费者认同的品种,一般都不会出现濒危状况。

此外,在地方猪品种资源保护方面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加强动态监测,全国性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组织,出版了第一版的《中国家畜家品种志》。过了将近三十年,才进行了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畜禽遗传资源是一个可变的资源,受经济形势、消费观念的影响,变化很大。在这三十年中,有些畜禽品种的数量下降很多,到了濒临灭绝甚至灭绝的地步,才被知晓。针对这种情况,《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加强动态监测,建立全国性的动态监测与种质特性评估机制,品种登记就是这一机制的重要手段。

第二要加强地方猪种质特性研究,这是“十二五”规划中的第二项重点工作。开发利用首先要基于对地方猪种质特性的认识,我们对地方猪种质特性的认识缺乏系统的、量化的指标,大多是一些感性的、宏观性的描述,未能细化到某一个具体的品种,而种质特性的研究要建立在长期的品种登记基础之上。

第三要加强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的管理。针对我国现在地方猪的严峻形势,希望通过采取保种场、保护区的管理办法,能有效地阻止地方猪资源下降的趋势,使珍贵的地方猪资源得到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国家也加大资金与技术扶持的力度,从2012年起,保护经费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3 200万增加到5 240万,基本上做到了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每年给予保种经费,这也是下一步开展地方猪登记工作的重要基础。另外,还应加强地方猪的种质创新和科研,2012年成立的新一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以及其他长期专门从事地方猪保种工作的科研人员将为保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品种登记工作具有多重作用。首先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是加强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动态监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次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推动生产实践,为科学保种、选育以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第三可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通过地方猪品种登记系统,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动态的监测地方猪的各项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包括体尺、体貌等表型性状,利用科研人员的创新平台,对研究挖掘中国地方猪种质特性的遗传机制有重要作用。

虽然开展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难度较大,不像杜长大三个引进品种,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但现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一是养猪业本身受到全社会的空前重视;二是保护与利用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公众意识不断提高,地方猪品种受到各地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投入不断加大;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是,市场对地方品种的认同,市场消费拉动了地方猪的开发利用,其作用不可低估。

另外,国家级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已初步建立,已确立了150个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其中猪有44个保种场、6个保护区,保护经费逐年增加。而且基本上每个国家级的保种场都能够确定一个联系的专家(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专家团队中的专家),对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地方猪品种登记实施细则(试行)》解读

潘玉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为了加强监督管理,实现“由量到质、由表及里”的跨越,指导保种企业的生产实践,挖掘、评估、鉴定猪种遗传资源,揭示种质特性遗传机制,为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全国畜牧总站制定了地方猪品种登记实施细则。潘玉春对地方猪品种登记的内容包括地方品种猪的系谱、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了解读。

他指出,参加登记的地方品种猪需符合本品种特征,系谱记录完整,个体标识清楚。本品种特征最好有国家或地方标准,若无标准可参考《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系谱信息应登记个体的父母代、祖代及曾祖代三代。个体标识采用电子耳标或剪耳缺(图2)的方式,个体编号的基本原则是体现唯一性,可实行全国统一的15位编号系统(图3)。其中品种编码只用两个字母(表2),采用中文名称头两个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组合。

生长性能是显示地方品种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需度量三次,第一次是在断奶后,仅测量体重。据报道,一些地方品种猪的泌乳高峰在30天左右,其断奶时间较晚,达到35天,为便于品种间的比较,建议采用28天或者35天断奶。第二次测定在120~180日龄间的某一天进行,需测定体尺和体重。过去借鉴引进品种的测定标准,选择6月龄进行测定,即达到性成熟后进行测定,反映在此之前的生长状态,但地方猪种的生长规律不同于引进品种,有的性成熟很早,具体根据品种来确定。第三次测定即成年测定,有条件的保种场、保护区可测定种猪120~180日龄间某一日龄的活体背膘厚、活体眼肌面积(或厚度)。背高可反映地方猪种背部塌陷程度,建议在进行体尺测定的同时进行测定。

图2 耳缺的打法

繁殖性能测定相对较容易,主要登记母猪产仔胎次、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寄养情况以及断奶日龄、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等。因为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的精液品质差异较大,采用人工授精的,建议记录公猪采精信息,包括采精次数、采精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有效精子数等。

育肥性能及胴体与肉质的测定相对较难,但目前对地方猪种肉质鲜美、耐粗饲等特性的佐证材料很少,测定是非常必要的,每年都进行测定不现实,但要求至少每3年测定一次。由于不同的饲料对育肥效果、胴体质量和肉质影响很大,在进行育肥性能登记时,一定要注明饲料配方。

登记事项发生后,应立即按照相应的表格登记纸质表格。纸质表格应归档并至少保存10年。登记事项发生后两周内,应按照要求在中国地方猪品种登记网络平台(http://www. pigbreeds.org.cn)上登记。登记数据需经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审核通过。

图3 种猪个体编号

表2 地方猪品种编码

猜你喜欢
品种登记猪种遗传
非遗传承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场种质资源图谱》手册2022 征集
强化登记许可审查 严格规范品种命名我国品种登记许可质量提升
强化登记许可审查 严格规范品种命名 我国品种登记许可质量提升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国外猪种大量引进导致本土猪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以玉山黑猪为例)
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研讨会在山东召开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