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祖春(云南省广南县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站 )
寻求文山黄牛的良性发展思路,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改变山区贫困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山黄牛是云南省广南县地方优良畜种,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农民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需求不断增加,扩展了养殖文山黄牛的市场空间,农民的观念已逐步从“养牛为耕田”向“养牛为赚钱”转变,养牛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均大有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认真分析广南县文山黄牛的产业发展现状,寻求文山黄牛的良性发展思路,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改变山区贫困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南县文山黄牛为亚热带山区普通黄牛,是云南省地方优良畜种之一,属华南型文山黄牛的一个代表品种,以广南县为主产地,是广南县人民根据当地生产生活需要,经过长期的人为选育和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役肉兼用型地方良种。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以黑支果、南屏、八宝、板蚌、杨柳井、旧莫等山区、半山区分布为主,约占黄牛总数的68%左右,坝区占32%左右。广南县畜牧部门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对文山黄牛进行本品种选育,目前,广南文山黄牛的种公牛在省内深受西双版纳、德宏、大理、玉溪、红河等地区的欢迎,年销量达2000多头。商品牛除在本省各地州销售外,还远销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两广”等省区,享誉省内外。牛肉制品主要销往广东、广西、浙江、山东等地。鲜牛肉在“两广”等省区的一些市场享誉很高。
2012年全县文山黄牛存栏 23.19 万头,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前三。比2000年文山黄牛存栏的17.18万头增长了35%,年均递增2.9%。出栏黄牛16.1万头,比2000年的4.36万头增长了269.3%,年均递增22.4%。出栏率69.4%,比2000年的17.9%,提高51.5%,年均递增4.3%,十二年来共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牛三万余头。2012年全县牛肉产量15612吨,比2000年的2990吨增长了422.1%,年均递增35.2%。按不变价计算,2012年全县牛产值22014万元,比2000年的5933万元增长271%,年均递增22.6%。
1.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养殖。畜牧部门要结合县情实际,认真搞好规划,合理布局,整合全县养殖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的种质、牧草、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扩大文山黄牛的养殖。实施好《文山黄牛良种繁育项目》,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搞好“保种、提纯、复壮”,确保文山黄牛优良性状稳定。
2.加快草山草坡建设,促进草、畜的协调发展。结合林业部门实施的“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草原生态保护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开展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养草、草地改良等工作,扩大草山草坡面积,改善牧草质量。积极开展冬闲田种草养牛,为文山黄牛的规模化养殖提供充足的饲料,保证牛的营养需求,促进草、畜的协调发展。
3.抓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养牛保障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实现养牛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的持续良性发展,所以对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主要包括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一是加快畜种改良、饲草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厩舍改造,推广畜牧业生产新机具等,提高科技养牛水平。二是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充分调动现有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开展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开展养牛新技术研究工作,抓好新技术综合配套推广,增强技术创新功能。
4.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增强农户科技养牛意识,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要实现文山黄牛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这就要求农民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掌握应用先进的技术。但是,目前农民文化教育普遍滞后,因此,应广泛开展农村科学普及和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发挥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作用,采取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科普讲座、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科技养牛水平,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养牛队伍。
5.抓住惠农政策机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根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广南县畜牧部门要抓住机遇,多渠道筹资金,加快产业发展。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立项发展文山黄牛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外地老板资金投入,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之路。三是调动民间资金投入,鼓励养牛户扩大投入促发展。扶持一批基础好,积极性高,天然草场宽阔的村组进行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提高肉牛育肥数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山黄牛及其杂交品系的遗传优势,增强肉牛市场竞争力。
6.培植龙头企业,加快畜禽产销合作组织建设。一是按照“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小区化,小区生产标准化,龙头企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实施订单生产,加快优质文山黄牛产业化经营步伐。二是用工业化理念推进文山黄牛产业化经营,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生产原料基地,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商场化经营”,走以加工带养殖、以龙头连基地、以品牌拓市场的发展之路。三是大力支持发展产销合作组织,促进农村新经济组织建设,逐步构建起“产业为骨架、公司为龙头、协会为纽带、大户为重点、农户为基础”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7.引导农民适应市场,千方百计搞活流通。
生产出来,也要销售出去,并且价钱要好,才能最终实现农民增收。一是广大干部要用市场经济观念指导农村工作,强化农民市场意识,引导农民适应市场、主动关注市场。二是利用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发挥畜产品交易市场的动能,搞活流通,促进销售。三是加强信息宣传,坚定发展信心,利用互联网加强信息搜集加工整理,实现文山黄牛市场信息上网,联网销售。
8.加强对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信息服务。依托各种信息网络,建立以畜牧部门为主体,覆盖全县乡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饲养大户的畜牧综合信息网络,基本形成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一体化的畜牧信息体系,为推进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同时,积极做好产业发展的舆论宣传、引导,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完善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