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培厚(云南省嵩明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生猪价格的上涨与下跌,既有政策方面的因素,又有市场供给方面的因素;既有养猪成本方面的因素,又有养猪生产周期方面的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交叉和相互影响。笔者就我国生猪生产30年的走势,进行简单分析,供同仁参考。
1985年。中央取消统派购政策,放开肉价,增加城镇居民肉价补贴,当年猪肉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3.5%,价格涨幅达34.8%。
1988年。由于价格放开后猪肉产量大增,1986年出现了卖猪难,养猪利润大幅度下降。从1987年下半年开始生猪存栏同比下降,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猪肉供应紧的现象,猪肉价格同比增长18.6%。1988年继续上涨并达到波峰,比1987年上涨了50.6%。1989年进入下降期,1990年跌入谷底。
1994年。经过1990年和1991年猪价低迷期,1993年10月出现了生猪存栏下降、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等问题。猪价在1994年达到波峰,比1993年增长了54.6%。1995年2月开始下降,1996年再次跌入波谷。
1997年。由于受1995年阶段性“卖猪难”的影响,1996年下半年全国生猪出栏减少,猪肉价格上扬,至1997年底猪价一直处于高位。1997年猪肉平均价格13.7元,同比增长10.1%。同期粮食价格走低,猪粮比价不断增大,一般在1∶6以上,从而引发了1997年的养猪热。各地仔猪补栏量猛增,全国能繁母猪比重直线上升,达10%左右,一些主产省高达15%。到1998年生猪价格开始下跌,并一直持续到2002年。
2004年。因上年“非典”造成生猪存栏下降,2004年禽流感疫情刺激猪肉消费增加,活猪价格从3月的5.8元上涨至9月的9.6元,6个月上涨了65.5%。
2008年。受2006年生猪价格过低以及较为严重的蓝耳病疫情影响,2006年5月猪价跌至5.96元。2007年全国猪价一路上涨,并在2008年初达17元创历史新高。
◎图1 1985年—1996年生猪价格走势
◎图2 1996年—2013年生猪价格走势
2011年。2009年6月生猪价格跌至谷底,养殖出现大规模亏损,2010年春节期间,生猪价格再次达到一个小高峰,之后再次快速回落,2010年6月再次跌至谷底;受疫病频发、散户大量退出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上旬,全国猪价一路高涨至2011年底达21元;养猪盈利情况超出预期,一头母猪一年收入1万元,一头仔猪高达1000元的天价,并于3月前后仔猪价格涨至38.2元/千克,在罕见高位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平均猪料比价达1∶10左右。2012年4月过后活猪价格快速下跌,猪肉需求减弱,但生猪出栏量增加,养殖户盈利水平开始呈快速下滑趋势。至11月底,平均猪料比价已降至1∶5.5左右,自繁自养出栏肥猪头均盈利水平降至35元左右。
上涨波峰期:1985、1988、1994、1997、2004、2008、2011年共7个上涨波峰,偶数年4年,奇数年3年。
上涨周期特点是3年、6年、3年、7年、3年、3年。
从时间段看:高价期在9月至次年2月,低谷期在5~6月。
从玉米价格看:2007年1.44元,2008年1.74元,2011年1.95元,2012年1月2.01元,2012年11月创历史高位达2.89元。2007年至今玉米价格一路上涨,猪价则采用近二退一的方式波澜上行,与股票走势异曲同工。
肥猪价与能繁母猪饲养量成反比。母猪多,仔猪多,猪价就下跌;反之,母猪少,仔猪少,猪价就上涨。猪的天敌是疫病,猪的伙伴是玉米,经济杠杆是石油和股市,种种原因都与猪价有着密切的关系。
预测:2012年是下跌的第一年,按0.618的黄金分割位计算,猪价的中轴线应该是13.6元;按历史经验,猪价下跌盘整期最少是3年,那么2015年后猪价才有上涨的可能。
综上所述,猪肉价格总体的上涨趋势,与物价上涨趋势基本一致;但是,生猪生产是高风险行业,价格起伏变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很难预料的。
猪肉市场价格波动周期是有规律的。当猪价高时,从业者便一窝蜂地扩养,然而,过度的补栏又导致生猪供应过剩,最终导致猪价下跌,许多养殖户出现亏损,于是纷纷减少养殖量甚至宰杀能繁母猪,最后导致养殖量减少,生猪供应紧张,猪价上涨,然后又重新陷入扩养的陷阱,这种周而复始的盲目饲养,导致了生猪价格的不断波动。
笔者认为,为了预防猪价大起大落,稳定民心,从这种放任自由到政策调控,加强对生猪(尤其是能繁母猪)存栏的重点监管,当能繁母猪大量减少时,加大对能繁母猪的补助,出台肥猪保护价,当肥猪价跌破国家调控价,养殖户大规模亏损时,国家要大量收购肥猪,腌制或冰冻,从而达到“猪粮安天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