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涛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25)
在当代,一些重要现象和问题的凸现使得种种“经典”的艺术观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变化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是极为强劲的。除了艺术家族的扩大和艺术对象的变异,更为严峻甚至“灾难性”的是艺术观念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深刻巨变,这种变化对当代艺术设计教学同时也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影响。
而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看来,艺术与世界并非构成表现或再现的关系。现代主义在处理艺术与客观外在世界的关系时反对再现现实,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心里的真实或现实。由于种种现实社会现象,导致了在艺术实践教学中教师思想和引导方式的转变。具体表现为:首先,作为教师,能否抛弃他自己生活年代的思想和艺术观念,艺术教师多年已经形成固有的艺术感悟和追求以及体验。对于突如其来的新生事物,如何学习、如何再创造,这又是对教师应对新的艺术现实与观念变异的挑战;其次,作为教授的主体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教师多年来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没有过去年代的记忆留存,他们所具备的是新的艺术形式以及观念的影响,耳濡目染的是新的工业时代的产物,新的艺术形态,网络图形信息的冲击,特别是摄影、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的出现更使得当代艺术创造的主体概念受到严重的冲击。这种表现使得当代艺术现实与艺术观念的变异对艺术教学形成了过去与现实、传统与新生事物和观念的冲击,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优良传统艺术理念,学习再创造新的艺术观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
与此相应的,主体或自我的放逐使得原来与艺术创作主体息息相关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技艺等问题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观念变化。这对艺术教学影响也较为深远。高校学生创作技巧在取消了自然作为艺术的摹本之后,作品也就失去了价值。很多作者甚至主张“选择即创造”,直接把现成品作为自己所谓的“作品”,以观念上的标新立异取代细致的技巧打磨和操作实践,即是所谓观念艺术的崛起。这对传统教学影响深远,如何教授学生创造出更具有价值的作品,使人的意图或观念如何成为优秀艺术作品凸显出了其重要性。
艺术变化之快之彻底必然反过来逼迫着实践教学中艺术理论的调整与适应。可以说,新的审美方式、新的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方式必然会引发艺术教学中艺术理论的更新。否则,艺术教学危机就不可避免。
具有批判现实的形态。这个学链是直接从所谓的西方传过来的,也造成了当代艺术被理解成是反体制、反传统、反主流,其实批判性远不是这么狭义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反映社会时,着力于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能对腐败的制度和利己主义泛滥的社会风尚进行无情的暴露。这种具有批判现实的艺术形态对年轻一代的艺术创作者来说是社会主流,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一代艺术创作者的社会价值观念匮乏,乐于接受这种艺术形态,导致在今后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易于揭露社会现实[2]。
因为政治及社会具体情境的因素,现实主义在20世纪中国美术中占据了主流的位置,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表现特征。在时代精神的不断整合下,现实主义美术的创作面貌越来越呈现出相对固定的形态,不过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经过对外来艺术因素的吸收,对民族化的开掘,对大众化的跟进等多番努力,发展出了多种形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思想艺术成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艺术现实与艺术观念的变异”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我们把文艺中的民族精神发挥到一定的高度,与新的“艺术现实与艺术观念”相结合,才会创造出当代适合时代发展的艺术,这也是学院化的艺术创作得以发展繁荣的根本。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艺术现实形态,是当下艺术甚嚣尘上的形式。特别是当下人的精神、体验、感受的流露,是社会的变化、文化冲突等可视化的表现,并成为共识性的符号。容易让人无聊、空虚、迷失了崇高理想,并且形成了可视化的理念共识,是一种心理现实,并把这一社会问题予以呈现。
艺术家与公众的疏远,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现代艺术意义危机的一种特征。从这个危机中,我们注意到其中的一个深刻的内在悖论:一方面,现代主义艺术家极力创新,试图以新鲜活泼的审美经验来抗拒越来越物化的日常经验,进而使现代主义艺术的激进主张带有明显的“颠覆”和“造反”功能。立体主义的变形、达达主义的怪异、荒诞派戏剧的荒诞等,都蕴涵了抗拒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的用心;但另一方面,这种革命所带来的拒绝交流的“自恋”特征,又妨碍了它所要达到的“颠覆”目标。换一种更具体的描述,即艺术现实形态所要唤醒的艺术,恰恰正是它事实上已经拒斥的艺术。
所谓对传统文化继承上的问题形态,是指对于中国符号、中国图形、中国元素的滥用和对图像的粗暴采用以形成个人的符号标识,这是不可取的。要立足中国文化为根本吸收西方外来文化,呈现对当下文化解读的当代艺术以形成主流。艺术类的学生们在教师的影响下,正确地从传统艺术教学中汲取营养,以个人的独立审美思想,在继承中求发展、求创新,不断地完善自我,成为艺坛一支中坚力量。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在变化,科学的突飞猛进,给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画种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带来了边缘艺术的新生,因此,画种面貌的固守已不可能,我们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去创造地予以适应。时代呼唤现代审美意识,艺术创作同样面临着正在发生变革的审美心理和需求的冲击。虽然传统的艺术思想影响人们的文化心理,它的历史价值和审美魅力无疑是永存的,但是它不是唯一。对于现代情感,它的表现力远远不够,必须用现代的观念来对传统的艺术创作进行重新审视。要把艺术创作融入到当代艺术教学氛围中去整体思考它的发展和变革,这才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所在[3]。
完全与传统隔绝的艺术创新是不可能的,优秀的传统必须继承,应根植于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应在强化艺术创作自身独特的形式特征的自然性的基础上,去挖掘主体和提高艺术品位。在表达自己特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不断调整适应当前审美分寸,用21世纪审美趋向和以优秀传统为根基逐步形成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由于当代艺术创作者更加追求个人感受,强调独树一帜的个性发展,使得感受层面中的开拓与营造形态,也就是艺术家对世事,包括可视的、主观感受的、想象的与别人不同,能创造出不同的感受形式。在感受层面要特别突出,独树一帜。感受层面还有很多表现在当代艺术中的抽象绘画方面。当代艺术创作者感受层面中的开拓与营造形态大多不描绘、不表现现实世界的客观形象,也不反映现实生活,没有绘画主题,无逻辑故事和理性诠释。感受层面中的开拓与营造形态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更为概括、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意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去做感受层面中的开拓与营造形态创造的尝试,感受层面中的开拓与营造形态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感受层面中的开拓与营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创作过程中,精神层面是艺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对艺术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就构不成有内涵的艺术作品本质。感受层面中的开拓与营造作为人的一种心理因素,由于它是同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同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影响着艺术创作者思想倾向、美感倾向、造型的美感等因素。艺术教学上的艺术创作过程引导学生精神层面的是艺术美感认识,同时经过复杂的精神层面的思想活动,找出艺术创作作品的精神层面的美感,让自己和观赏者有美的感觉和感受。一幅艺术创作作品的美并不在于其描绘的客体对象的美,而是要对作品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也就是要具备精神层面的美感,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近年来,花样无穷、新潮迭出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对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冲击巨大、强劲且全方位展开。这必然对传统艺术教学产生影响,时代变化导致当代艺术现实与艺术观念的变异,这必然也对传统艺术教学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势下,艺术教学与其恋恋不舍地沉浸于艺术的往昔之光荣、艺术美感之圣洁与崇高中,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建构一种学院化的新美学,不如直面最新的、桀傲不驯、屡屡逾越规矩甚至直接就以反传统、反美学为旨归的艺术实践,而对原有的美学和艺术理论教学做出新的适应性调整,只有这样,现代艺术美学才能真正名副其实于“现代艺术教学”之称谓,也才能保持其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活力。也就是说,艺术能够以时代文化隐喻的方式,向人们提供一种关于正在迅速改变的文化的解释。
[1]曹晖.工艺美术[J].继续教育培训教材,2010,(5).
[2]唐光斌.传统与现代的抉择:科学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现代美学新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