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陆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辽宁铁岭 112000)
英语习语的文化底蕴研究
康 陆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辽宁铁岭 112000)
英语习语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特征,承载着英语语言的历史背景,体现英语民族的精神和思想,反映英语国家的道德、生活、生产方式,融汇英语文学的灵魂。研究英语习语的社会文化内涵,对语言学研究、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等具有启发意义。
英语习语;文化;底蕴
英语习语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具有深邃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英语习语以语言的方式体现英语民族的智慧,凝结人们生产生活的经验,闪烁英语语言中精美的词句,赋予人们对人生的启迪。英语习语如行云流水,把社会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传递下去。一些英语习语与英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能反映英国历史的画面,体现英国历史的变迁。一些英语习语展现了英语民族的宗教信仰、精神世界和人文思想。一些英语习语描述英语民族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指南。一些英语习语总结人们生产生活的智慧,为人们提供生活的经验,给人生提供启迪。一些英语习语具有浓郁的文学情结,他们来自文学作品,有丰富的文学语言,包含了深刻的语言美和艺术美。
社会历史的变迁对英语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及其文化痕迹都印留在英语习语中。
(1)All roads lead to Rome.
(2)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1].
这两句习语反映了罗马帝国对英语的影响。公元前55年罗马帝国入侵不列颠,随之统治不列颠四百多年。罗马文化渗透不列颠,使不列颠人的社会生活呈现“罗马化”趋势。“罗马人征服”(Roman conquest)给不列颠的语言和文化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3)Their blame cut him to the quick.
(4)I’ll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to finish task[2].
英语习语cut sb.To the quick源自古撒克逊语(Saxon)。quick在Saxon里面指皮肉,尤指“指甲下面的嫩肉”。该习语现在喻指“深深地刺痛某人的心”。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源于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时期的神裁法,将嫌疑犯的手浸泡在开水中,如果安然无恙,则无罪。该习语现喻指“赴汤蹈火”。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Jute)于公元449年入侵不列颠。到公元七世纪融合成统一的英吉利民族(English nation)。其语言演变为古英语(Old English)。这三支部落的文化就是英国文化的起源。
(5)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这个习语源自北欧神话。在公元8世纪至10世纪期间,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英国,带来了大量的斯堪的纳维亚词语。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主神是Odin,dog和wolf象征风,cat象征雨,因此cats and dogs就表示急风暴雨。
(6)In apple-pie order.
(7)Time is money.
(8)So many heads,so many wits.
(9)Long time no see.
这些习语来自英国海外扩张后新世界对英语的影响,现代非英语国家对英语习语也产生了一些影响[3]。Apple-pie是美国的一种食品,in apple-pie order是指“井然有序”。来到北美的早期移民,生活艰辛,家庭主妇在星期日就准备了一周的apple-pie,七块apple-pie分七层放在食品柜中,从上到下一天吃一块,美国人就把习语in apple-pie order喻指一切井井有条。“Time is money”是美国西部拓荒时的口头禅。“So many heads,so many wits”则反映商业化时代人们对智谋的态度。“Long time no see”是从现代中国传入英语的。这些表明其他语言对英语习语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与英国、美国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人文思想密切相关。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大多信仰基督教,许多英语习语来自《圣经》。有些习语是《圣经》中句子演变而成的。还有的是模仿或参照《圣经》中句子的意思,创造出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演变成英语习语。《圣经》经过两千多年的传颂、翻译和锤炼,其语言简练,格律隽美,蕴义精辟,涵盖了西方两千多年的智慧,痕印出英语民族的精神轨迹。
(1)All rivers run into the sea.(《传道书》)
(2)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en to receive.(《使徒行传》)
(3)The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箴言录》)
这些习语直接来自《圣经》。《圣经》中的《箴言录》本身包含了许多习语,主要是谚语、格言、警句。它们为后世的人们提供了人生方向、行动指南和道德标准。在基督教中,上帝高于一切,有许多习语宣扬上帝的权威和荣誉。耶稣作为上帝的儿子有权解释上帝的律法、传布上帝的真理。他把福音传给受苦受难的人,教人以爱心与人相处。正因如此,英语国家的人们与《圣经》有永恒的关联,《圣经》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来自《圣经》的习语也成为英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要素。
(4)Easy come,easy go.
(5)Self comes first.
英语民族崇尚“自由、平等、博爱”(freedom,equality and fraternity),关注人类自身的问题。人文主义在西方十分盛行,人性化的文化思维占主导地位。Easy come,easy go就是宣扬人本精神的习语,鼓励人们努力工作,珍惜劳动成果。Self comes first则反映西方对“自我”的认识。西方人认为利己和自私是人的本性。存在主义的核心就是关心人的存在,注重“自我”,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才能惠及家庭、集体和国家。西方人推崇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而在中国,这是长期受批判的。
英语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在许多习语中反映出来。英语习语以通俗易懂、简练生动的语言形式表达了生产生活的智慧,传颂世代相承的道德标准和道德理念。
(1)We are all at sea.
(2)You have to raise the wind.
(3)I feel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英国的航海业发达,与海洋、海运、捕捞、渔业有关的习语反映了英国人的生活与海息息相关。be all at sea描述的是“船在海中漂,不知身在何处”。现喻“不知所措”、“如坠云雾”。raise the wind是指在航海中需找风才可以航行,现喻“筹款”。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则喻指“忐忑不安”。
(4)This match is in the bag.
(5)Your family has a black sheep.
在英国,狩猎、放牧、养宠物是十分广泛而普遍的生产生活方式。in the bag是指猎人打猎收工时,把猎物放进口袋背回家。进了口袋的猎物才算是到手的,于是,in the bag引申为“已到手”或“胜券在握”。the black sheep本来是指长黑毛的羊。在英国养羊业发达的时期,黑羊毛远不如白羊毛值钱。因此,the black sheep就指“微不足道的东西或人”,后进一步引申为“败家子”。
英语民族的许多习语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是相通的,反对骄傲、懒惰、不劳而获,提倡谦虚、勤俭、劳作。这是英汉两个民族共同的道德观念[4]。在对待爱情、婚姻方面,西方人一直注重男女平等、爱情自主、婚姻自由。因此产生的习语记录了西方人传统的爱情婚姻观念。在《圣经》中就有“A virtuous woman is a crown to her husband”这样对贞德妇女的褒奖,盛赞妇女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许多英语习语来自文学作品。有的直接从文学作品中摘录而成,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有的从文学作品的词语经演变或修改变成习语。有的借用或模仿文学作品中的词语,经重新创造而成为习语。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给人类文学留下不朽的作品,其诗句有许多也成为习语:
(1)No moon,no man.(哈代《还乡》)
(2)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 ever.(济慈《美之颂》)
(3)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雪莱《西风颂》)
(4)Many a flower is born to blush unseen.(格雷《教堂墓地的挽歌》)
这些诗歌中的词句结构工整,韵律优美,用词精炼,其蕴义深刻,具有启发教育意义。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著作中有许多词句演变为习语,广泛地被后人采用:
(5)Lend your money and lose your friend.(《哈姆雷特》)
(6)They laugh that win.(《奥赛罗》)
(7)Take her or leave her?(《李尔王》)
(8)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 his own child.(《威尼斯商人》)
(9)Silver hath a sweet sound.(《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些作品承载着英国的历史文化渊源,反映社会历史的现实问题,其语言表现力极强,成为语言精髓。
总之,英语习语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与英国、美国的历史、地理、政治、习俗、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它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英语民族的方方面面[5]。人们能从英语习语中找到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印迹。
:
[1]Fernando,Chitra.Idioms and Idiomatic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82.
[2]Mieder,Wolfgang.The Wisdom of Many.Wisconsin:The Press of Wisconsin university,1984:67.
[3]林艳花.略谈英语习语的翻译[J].岱宗学刊,2005(2):113.
[4]陈柏松.英汉习语概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94.
[5]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对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28.
H313
A
1001-7836(2013)01-0133-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1.050
2012-06-15
康陆(1976-),女,辽宁铁岭人,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从事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