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电视剧《红楼梦》,曾经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女演员张莉完美演绎了“薛宝钗”这个角色,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偶像。然而,随后不久,她就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她究竟去了哪里?日前,本刊特约记者见到了从加拿大回国探亲的张莉,有幸聆听了她在海外20年间从留学生打拼成“房产大亨”的奋斗历程,以及她目前的感情生活……
偶然事件
让她赚取第一桶金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在87版《红楼梦》中完美演绎了“薛宝钗”这个角色,事业红火时,为什么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呢?
张莉(以下简称张):电视剧《红楼梦》播出后,我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走在街上经常被人围住要签名,这让我很不适应。我很感激观众的厚爱,可我不想整日笼罩在“宝钗”的光环下,只想低调、平静地生活。1988年,我调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然后和欧阳奋强一起到深圳攻读导演和制片专业。由于电视剧《红楼梦》的热度不减,在学校我也经常被打扰,很多人来找我拍片。在深圳读了两年书后,我开始思考今后的路,我觉得人每走一步,只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宝钗这个里程碑再好,也会翻过去的,我应该把下一步走好。于是,我萌生了到国外求学的愿望。随后,我去了加拿大多伦多,学习导演和制片专业。
记: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你适应得快吗?
张:心态上肯定得有个适应的过程。在国内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国外没人认识我,更没人拿我当回事儿,心里肯定有些失落,但这也是我想要的生活。因为家里并不富裕,我和无数留学生一样,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我想到了打工。学校对面有个快餐店,我觉得在那里打工,既能挣钱又不耽误上课,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前去应聘时,快餐店的老板问我有没有工作经验,我如实回答。没想到他摇摇头说:“对不起,你从来没在餐馆工作过,我们只需要有经验的人,这里不适合你!”连到餐馆打工都没人要,这让我深受打击。老师看我经济比较窘迫,好心提醒我:只要考试成绩拿到前三名,就能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这个消息令我很振奋,于是,我整天泡在图书馆读书学习。一年后,我如愿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记:你可以凭表演特长挣些钱啊。
张:当时我只想专心读书,从未向别人提起过拍《红楼梦》的经历。一天,一位华裔导演在校园里认出了我,力邀我出演他执导的反映中国留学生的电影《浮云》。我一心想学成回国发展,就拒绝了他。可这位导演不死心,多次请求我加盟他的剧组,我都没有同意。后来,他流着泪对我说他患了绝症,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影片拍出来,希望我能帮他完成这个心愿。这样的理由让我无法拒绝。不过,我对他说,我功课忙,白天恐怕没时间。他说:“没关系,你白天读书,我们晚上拍。”最后,我答应了他。
记:你既要学习又要拍戏,一定很累吧?
张:的确很累。一天,拍戏拍到凌晨5点,我已经筋疲力尽,一个人开车回家的路上,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不能丢掉方向盘,一定不能撞车。”当时我只顾着行车安全,不知不觉错过了回家的路。开了两个多小时,我也不知道我到了哪里,便一路走走停停,查看路标、路牌。这时,一辆警车从后面追了上来,警察下车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说我要回家,并给警察说了我家的住址。没想到警察说:“你已经开到另一个城市了,这里已经不是多伦多了。”随后,在警察的指引下,我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回到家,我倒头就睡,那天也没上成课。那时,白天上课晚上拍戏、24小时不睡觉是经常的事。幸亏我年轻精力旺盛,总算没有耽误学业,还完成了那位华裔导演的心愿。
记:大学毕业后,你为何没有选择在影视圈发展,而
是选择了经商?
张:我主演的电影《浮云》代表加拿大参加了国际电影节,夺得了大奖。这部影片让我拿到了在加拿大的永久居住证。根据我的作品及条件,加拿大的导演、制片人都建议我加入加拿大电影协会,因为好莱坞的导演都是到电影协会来找演员的。是等待好莱坞导演来找我,还是开创自己的事业?正当我犹豫不决时,一件偶然的事情让我选择了房地产投资。那天,我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套欧式公寓在出售,房主是一对老年夫妇,因为多伦多比较冷,他们准备迁到暖和的地方去住,急着把房子卖掉。这套120多平方米的房子开价27万加元,我当时只能筹到2万加元,连首付都不够,但通过房产经纪人的努力,那对善良的老夫妇答应以17万加元成交,我就把房子买下了。买过房后,还没来得及搬家,房产经纪人告诉我,有人愿意出27万加元购买这套房子。于是,我一转手就从中赚了10万加元,交过税还净赚6万多加元,这是我在加拿大赚到的第一桶金。我觉得做生意挺好玩的,随后就开始了创业。
努力打拼
靠智慧赚来不菲身家
记:接下来你的发展顺利吗?
张:1994年,我和合伙人准备投资一个商业楼盘,仅前期工作就准备了一年。当万事俱备,项目就要开工的时候,加拿大房产市场却整体陷入低迷。虽然我们前期花了很多人力、物力,
最终还是决定停掉这个项目。这次失败的投资让我几年的努力化为乌有,对我打击实在太大了。短短两个月,我瘦了15公斤。那段时间,我什么都吃不下,连喝水胃都痛,压力大到整夜失眠,对未来深感迷茫。我的身体越来越差,只得去看医生。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发病情况后就出去了,跟别的医生说:“让这个女患者明天住院吧,情况有些不妙。”从医院回来的路上,我沉默不语。陪我一起来的大姐表情凝重,试探着问我:“你还希望留下什么话吗?”她觉得我的情况是癌症晚期的征兆,想让我说出自己的愿望。
记:你的心态是怎样的呢?
张:面对有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我只有努力调整心态。让人不解的是,各项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竟然查不出病因。但我仍然无法正常进食,只能靠吃流食和打点滴。我想,既然医生查不出病因,我待在医院也就没什么必要了,于是我向医生提出出院的请求。医生却说:“还没查出病因,你怎么能出院呢?不行,你一定要在这儿待着。”我没听医生的话就悄悄收拾行李跑了。出院后,我在家人和朋友的悉心照料下,慢慢调养身体,每天在姐姐或朋友的陪伴下到森林里散步。渐渐地我能自如地进食了。半年后,我的身体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患难见真情,我能有今天,多亏了我的家人和朋友。
记:身体恢复后,你还是从事房地产投资吗?
张:是的。我要从哪里跌倒还从哪里爬起来。不过这次生病让我从容了许多,并没有急着去经商,而是选择了“充电”。我到美国的华盛顿大学选读了工商管理专业,我希望自己能加强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吸取失败的教训。深造后,我又开始创业。重新出山后的第一个项目是在多伦多,因为这个城市我太熟悉了。当时有一个商业地块向外出售,地段非常好,当然价格也不便宜。我和另外一位投资人进行了可行性调研,联手拿下了这块地。加拿大对投资房地产控制得很严,投资人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才行,可我手里钱不多,必须进行融资,其间的艰难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历经坎坷,我倾尽全力做成了这个项目,也为后来的房地产投资打下了基础。
记:网上传言你做了近20年的独立投资人,赚了上亿美元,属实吗?
张:这么多年来,我的确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到现在才有了一点成绩。说我有上亿美元,真是过奖了。我只能说我现在有自己的事业,在多伦多、温哥华、西雅图、华盛顿等城市也都有投资,也有自己的房子。金钱不是我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大部分女性一样,我赚钱只是为了自食其力,做一个自立、自尊、自爱的女性,并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记:你在北京也有投资,对国内目前的楼市有何看法?
张:我每年都回几趟国,对北京的楼市也有所了解,北京的房地产与美国相比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在北京时,我曾在一家房产中介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套不错的房源挂出来,马上就有好几个买家抢购。本来卖家叫价200万元,最后成交价260万元。这种疯狂几年前我在美国见过,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真的难以预料。我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温暖的家,但最好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价格来买。有句话愿和大家分享:人生的每一个决策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命运,请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如何置业。我希望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地发展下去,只是担心会存在短期风险。
耐心等待
感情上那个“幸运的呆子”
记:当年87版《红楼梦》拍摄了3年,你和剧组里谁的关系最好?
张:和陈晓旭关系最好。那时我们刚到圆明园参加《红楼梦》剧组学习班,陈晓旭取笑我说:“别人都在争演主要角色,你却只想演丫环,我看你演宝钗最合适,我演林黛玉。”没想到真被她说中了。当时我一心只想演丫环紫娟,却被王扶林导演指定演宝钗,晓旭也如愿以偿演了黛玉。我们一起生活了3年,这3年的快乐时光,让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拍完《红楼梦》后,我俩又一起拍了电视剧《家春秋》。接着,我到深圳大学读书,只要一放假,晓旭就跑来看我。一天,我们在校园里散步,路过一片荔枝林,树枝上挂满了火红的荔枝,晓旭停下脚步,调皮地看着我说:“你敢上去摘吗?”我指了指旁边的警示牌,说:“不敢!你敢吗?”晓旭眨眨眼,笑着说:“我还是有些公德心的哟!”第二天,我请朋友买回鲜荔枝,让晓旭吃了个够。她惊喜地抱着我说:“有你这样的姐姐真好!”晓旭就是那样的心地单纯。
记:晓旭离世前,你知道她的病情吗?
张:对于晓旭隐瞒病情,我至今仍“耿耿于怀”。晓旭去世前一年,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时,刚看到我,她就紧紧抱住了我,好一会儿才松手,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我取笑她说:“你怎么学会这样了?”其实那时她已经诊断出了癌症,只是不想让我担心,没有告诉我。那天我俩聊了很久,临分手时,她送我到门口,突然叫我等一等,说想再说几句话。当时我以为还是那种我们之前随时都可以打电话说的话。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成了我俩的永别。现在想想,当时晓旭表现得就很异样,只是我没有多想。2007年晓旭去世时,我在加拿大毫不知情。后来,从国内来加拿大的一个朋友来找我吃饭,忍不住把晓旭去世的消息告诉了我。我当时就蒙了,流着泪订了回国机票,参加了她的葬礼。在戏里,宝钗和黛玉有诸多的不快,在戏外我俩却是难以割舍的好姐妹。这么多年,我们各自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各种苦痛、磨难的考验,才算有了些成绩,可没有来得及说声再见,她就走了,太遗憾了。
记: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还要珍惜每一次的相聚。
张:说得太对了。上次央视《艺术人生》栏目搞了个87版《红楼梦》剧组二十年再聚首的策划,由于我事务繁忙,在加拿大没有回来。那次聚会时,饰演贾母的李婷阿姨以及饰演贾瑞的马广儒已经去世。一年后,饰演板儿的李玥也因车祸离开了人世,让人非常伤感。当年的《红楼梦》剧组是个大家庭,这么多年大家仍保持着深厚的情谊。2012年下半年,我回国接受了北京电视台25周年《红楼梦》再聚首节目的邀请,和“贾宝玉”欧阳奋强、“迎春”金莉莉、“惜春”胡泽红、“妙玉”姬玉、“王夫人”周贤珍、“贾琏”高宏亮等人聚到了一起。我们一起回忆当年《红楼梦》的拍摄生活,分享分手以后各自的经历,非常感慨。人生苦短,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能聚在一起,让我们愈发觉得友情、亲情的可贵。人生入戏容易出戏难,我们都要把握好各自的生活角色。
记:这么多年,有关你的传言很多,有所耳闻吧?
张:听说了不少。有说我在香港做保姆的。我觉得当保姆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也是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嘛!也有说我被台湾老板包养的,我从来没有去过台湾,只在香港待过5天,也是陪母亲去旅游。说我被包养是对我最大的侮辱,我非常生气,我觉得女性应该独立,不能依靠任何人。更有传言说我有一个7岁的儿子,是个单身妈妈。这个谣言编得太离谱了,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人,不可能做未婚妈妈。
记:能否透露一下你现在的感情状况?
张:我目前还是单身,不过我相信缘分。国外对婚恋的态度其实和国内不一样,我身边很少有人会为单身觉得有压力,大家都有自己的事业,很少有因为婚事特别着急的。这么多年,有不少追求我、喜欢我的人,但都不是很合适。我对感情的态度是不能随便将就,不能因为年龄到了就急着结婚。晓旭在世时,有一天对我说:“你还不把自己嫁出去,我都替你着急。真不知哪一天有一个幸运的呆子撞在你这棵树上。”我笑着对她说:“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呆子幸福地撞在我这棵树上!”我想,婚姻是件很严肃的事情,如果缘分未到,我会一直守着这棵树,痴心地等待那个幸运的呆子。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