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听了特级教师黄爱华的“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被黄老师上课时的那种大气、睿智、灵动所折服。尤其是他回归教育本真,强化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使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得到提高,令人敬佩,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赏。
爱心在交流中显现
(课件依次出示:青岛啤酒的酒精度3.4%,茅台酒的酒精度38%,酒鬼酒的酒精度52%)
师:大家能看懂?酒瓶标签上干吗要写这个?
生:告诉人们酒中含的酒精度数。在喝酒之前就要看酒精度,酒精度过高,就不要喝太多。
师:我不是很能喝酒,你会建议我喝什么酒呢?
生:青岛啤酒。 因为白酒的酒精度数比较高,容易喝醉。
师:酒精度是酒中含纯酒精的体积百分比。那茅台酒中的38%和酒鬼酒中的52%怎样理解?
生1:把茅台酒的体积平均分成100份,里面含有38份纯酒精。
生2:把酒鬼酒的体积平均分成100份,里面含有52份纯酒精。
师:很好!老师提出这些数据,不是叫你喝酒,而是要你回家以后告诉父母,请哪位同学来试着说一说。
生:这个酒鬼酒,你们要少喝一点,它的酒精度数是52%。也就是把这瓶酒的体积看作100等份,里面含有52份纯酒精,难道你不想爱护自己的身体?
师:这就好。为了身体健康,大家认为酒鬼酒应该少喝,那么其他酒就可以多喝?
生1:茅台酒的酒精度38%,也比较高。100等份的酒,里面有38份纯酒精,喝多了也伤身体。
生2:青岛啤酒也有酒精。不会喝酒的人,喝了会醉,喝了酒还不能驾车。
师:说得多好啊。回家后,大家就这样,用我们学到的知识给他们讲道理,让人们明白,人的身体健康很重要,不要多喝酒,酒后不能驾车。
赏析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自己,也要为他人着想,人类社会只有相互关照,才能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每个人富有爱心和责任感。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黄老师让学生思考、讨论“酒瓶标签上干吗要写这个(百分数)?”在交流标签时,理解酒瓶标签上百分数的含义,渗透爱心教育。“老师提出这些数据,不是叫你喝酒,而是要你回家告诉父母……从身体健康角度考虑,尽量少喝酒,喝酒后不驾车。”教学中,黄老师捕捉到有价值的问题,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引领,让学生在领悟百分数含义的同时,渗透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珍爱生命、遵纪守法。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教育方式真正称得上是教学无痕。
情感在对比中增强
师:(多媒体出示: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看了以后,大家是怎么想的?
生:我国耕地面积太少了。
师:为什么呀?
生:全世界的耕地面积看作100等份,我国才占这样的7份。
师:说得多好!我们再看这个数据,什么意思?(多媒体出示: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2%)
生:全世界的人口数看作100等份,我国才占这样的22份。
师:是“才占”吗?应该怎么说?
生:全世界的人口数看作100等份,我国就占这样的22份。
师:我建议大家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看,有什么想法?
生:我国“地少人多”。
师:“地少人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耕地是用来种粮食,道理上讲,最好我国的人口也占7%。事实上,我国的人口占了22%,而我们的生活水平还在不断提高。看到这些,有什么想法?
生1:我们国家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确实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生2:我有不同的想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不断扩大,耕地会减少,可能会造成我们国家粮食短缺,也就必须从国外进口。
师:大家给个建议。
生1:可以缩小一些城市面积,禁止占用耕地建房子,保护耕地。
生2:开垦荒地,增加耕地。
生3: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浪费粮食。
……
赏析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黄老师选取“地少人多”这个特殊性话题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中,黄老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在了解“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2%”的基础上,通过“7%”和“22%”、“才占”和“就占”的比较,深刻感受我国“地少人多”。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我们国家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确实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学生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这时,有学生提出奇特想法,教师抓住契机叫学生“给个建议”,从情感价值教育引向行动指导,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学生的这种情感态度是在对比中自然萌发的,又是一个无痕的教育,学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就在这教学中得到增强。
创新在类比中促进
师:刚才,我们谈到千分数问题,生活中确实有千分数。猜一猜,千分数长什么样呢?
生:我想千分数和百分数一样,也是分子后面挂上一个千分号。
师:你能通过百分数联想千分数,很了不起!千分号究竟长什么模样,发挥你的想象,创造一个千分号。设计好了就写在黑板上。
(学生设计千分号,并陆续把作品写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作品,先请最先写好的同学来说说。
生:我想百分号有两个圈,千分号应该有三个圈。第三个圈没地方放,就放在斜线上了。
师:(欣赏地点头)有意思!是呀,百分号有两个圈,千分号不就有三个圈嘛。我们看看有几个同学设计三个圈的?(师生共同欣赏)
师:看来比较多的同学认为千分号和百分号长得相似,有斜线和圆圈。千分号有三个圆圈。两个圆圈的位置和百分号一样,分别放在斜线的上边和下边。第三个圆圈有人放在斜线的下面,有人干脆放在斜线上或顶端,还有圈套圈,很有个性。这位同学吧,3个圈串起来我想也有他的道理,免得和分子后面的“0”混淆。还有四个圈的,好像是(拖音)
生:我原来打算画三个圈,但看起来不对称,我觉得加一个更美观。
师:与众不同,有创意!这个像画糖葫芦。
生:我画糖葫芦也有讲究的。因为100有2个零,比10大,1000有3个零,比100大,所以斜线上的三个圈一个比一个大,串起来像糖葫芦,记忆也方便。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成功,表现出了很好的创造性,那么我们都用自己的,行吗?
生齐答:不行。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南京市的人口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去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这句话里有一个千分数,千分号和黑板上的哪个一样?
赏析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创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因此将来社会最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此,黄老师在课尾妙笔生花,创设“千分数长什么样呢”这个问题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设计“千分号”。用激励性语言,信任的表情,启发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有学生说:“百分号有两个圈,千分号应该有三个圈。第三个圈没地方放,就放在斜线上了。”也有学生说:“我原来打算画三个圈,但看起来不对称,我觉得加一个更美观。”还有学生说:“因为100有2个零,比10大,1000有3个零,比100大,所以斜线上的三个圈一个比一个大,串起来像糖葫芦,记忆也方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里得到了提升。这也是个无痕的教学,黄老师通过展示、欣赏、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在迁移中类比,类比中创新。
黄老师从社会进步、人类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因素,细心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他们要富有爱心、责任感和创造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创新意识。(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jxjyjxsx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