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水上,自然成纹

2013-04-12 00:00:00黄丽珍
江西教育B 2013年3期

情感是写作的心理基础,“情者文之经”,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所以写作教学需要激发情感。几位名师的写作指导课给了我们启示。

(“湖边” 严杏)

师:小蝴蝶在干什么呢?

生:它在水面上跳舞呢!

生:它在寻找花,找花粉采蜜呢!

生:它可能在找自己的好朋友。

……

师:小蝴蝶到底在干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吧。

(出示小诗《湖》,师诵读)

师:同学们,秋意渐渐浓了,一片一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咦,这些红色的、黄色的叶子像什么呢?树叶纷纷地飘落下来,想干什么呀?

生:这些树叶像小脚丫,像小鸭子,像火苗。

生:像一只只蝴蝶飞进大地妈妈的怀抱。

生: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闷热,扇来了秋天的凉爽。

生:像信封,这一封封信有的给蛐蛐,有的给青蛙,还有的给蚯蚓。

……

(重新播放上课伊始的秋景图,优美的音乐响起)

师:其实,只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也能发现湖边不同寻常的美。再次闭上眼睛,现在,我们又来到了秋天的湖边,秋天就在你的眼前。也许,现在你就躺在湖边的草地上,坐在湖边的亭子里,也许你就是果树上那个红红的苹果……此时,秋意更浓了,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想象秋天的画面,来描绘秋天的色彩吧。可以是一首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生自由完成练习)

赏析新课标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严杏老师尽力抓住可以触发想象的每一个契机,创设学生既感兴趣又善于描绘的情景,诱导他们通过描述自己的独特体验而触发丰富的想象。比如把落叶纷飞想象成蝴蝶飞舞、给小虫写信等,极力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获取童话王国的乐趣。在如此宽松的氛围下,师生关系变得和谐了,空气自由了,因此,学生的心灵放松了,情感释放了,思维活跃了,想象放飞了,最后的写话自然也就令人惊喜不断了。

(“爱心拍卖会” 盛新凤)

课堂模拟的拍卖活动刚刚结束,同学们还沉浸在刚才的拍卖过程中不能自已……

师:拍卖结束了,同学们,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你会用什么呢?

(生争先恐后说出:兴奋、快乐、自豪、激动、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师(采访刚才拍卖未果者):那么你呢?

生:有点遗憾。

师:其他同学还有词来表达吗?

(生相继说出:后悔、难受、遗憾、期待……)

师:静静地追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围绕表达自己心情的词,回忆刚才在拍卖会上看到的镜头,把它写下来。

赏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就像一副“催化剂”,巧妙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盛新凤老师将“时尚”与“传统”融通,设计了一个极有时代感的活动——爱心大拍卖;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写作练习与口语表达融通——现场介绍拍卖物品;接着,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与内心活动融通——尽情抒发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最后,引导学生将现场画面与文字训练融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一次真实的心灵感悟、一份美丽的爱心传递,让写作教学爱意浓浓。

(“亲情测试” 王崧舟)

……

师:我知道我这样很残忍,其实我跟你们一样非常伤心,一样在掉眼泪。在这个世界上还剩下两个你最爱的人,请你再画去一个。(生选择)

师:还剩最后一个这世上你最爱的人,我相信他(她)是你最最爱的人,请你把他(她)也从你本子上画去。(生画去)

师:当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都被画去的时候,留给你的是什么?

生:留给我的是恐惧,我觉得自己像个无父无母的孤儿。

师:留给你的是一份巨大的恐惧,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

生:留给我的只有孤独和悲伤。

师:只有孤单、孤独和那份撕心裂肺的伤痛。

生:失去了所有爱的人,我不再有快乐,是一个孤独的女孩子。

生:我觉得以后的生活会很艰难,活着也没有意义了。

师:你能将这种感觉打个比方吗?

生:就好像心被掏空了一样。

师:心被掏空了一样,说得多好!赶紧把你说的写下来。

……

师:同学们,刚才发生的这一幕是假的,但是你们竟然把它当真了。短短的十几分钟,你仿佛从天堂掉进了地狱,仿佛从阳春三月走到了数九寒天,仿佛从明媚的清晨落入漆黑的子夜。为什么,你想过吗?来,把刚才发生的那一幕用文字记下来。给大家10分钟时间,从上课开始记,记我怎么说的和你怎么做的,你在做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什么滋味、什么心情。开始写。

赏析文章不是无情物,必须“心有所思,情有所动,然后有所创作”。(叶圣陶语)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王崧舟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借用心理测试唤醒他们心中的爱,让他们在虚拟世界里为失去爱而焦虑、不安,激起写作的欲望和写作的冲动。学生由于心中感情的涌动而要用文辞一一表达出来,有一种“不写不快”之感。就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孩子们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感受生活的能力。教师一旦激起了他们的情感,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情”也会像滔滔江水那样汹涌而来,也是那般势不可挡。

总而言之,名师们都深深地知道:学生“情动”而后才会“辞发”。在写作教学中,名师们完全没有提什么“叙述要清楚、具体”“感情要真挚”的要求,而是伙伴似地参与到学生写作的过程之中,淡化指导的痕迹。“‘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朱光潜语)我想,其实,写作教学的妙处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切都应该是自自然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从“特定情境之中自然引入写作”到“思绪想象之自由驰骋”,再到“行文过程中情感之自然抒发”。贵在自然,巧在无痕,这也许正是写作教学要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吧。(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