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办学是办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个性的彰显。”要改变“千校一面”的现状,就要做好特色办学这篇文章。作为学校特色的重要决策者和学校特色建设的组织者,校长的“思”和“行”举足轻重。
从担任校长那天起,我始终将“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思考与实践的重点。在尊重多样性价值观的前提下引导教师建立基本的价值共识,在整合优化中,坚持科普育德、科普促智、科普培能、科普强体,以科技特色教育为抓手,以“OM”、“英特尔”求知计划、“四模”等科普活动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逐步形成了“主动探究、合作创新”的办学理念。
要做一个成功的校长,不仅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把办学思想传播给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社会,这样才能被大家接受和认同,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打造鲜明的科技特色校园文化:校园里有“飞向宇宙”的雕塑;操场上有24米长的科普橱窗;楼梯墙壁上有师生的科技作品;楼道处有“身边的科学”系列宣传画;全校各班都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每层走廊上设有科学家班牌;每个教室里布置了科技文化墙;校园广播定期播放科普节目,宣传科普知识。学校还积极与海洋馆、科技馆、博物馆、发电厂等单位联系,成立校外科普教育基地,扩大学校科技办学特色的影响力。
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特色教育的一项根本措施。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教师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也随之加重。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我经常与教职工沟通和交流,关注他们内心的酸甜苦辣,给予心灵上的温暖,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在事业上给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选拔一批有专长的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鼓励他们参加课题研究,邀请专家指导培训,积极选送他们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开展特色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学校的科技总辅导员龚明老师、校外科技辅导员叶武老师已在省、市、区科技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夏汉艳、汪欢老师取得了由英特尔公司颁发的授权培训证书。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我校的科技特色才有了人才支撑。
通过多年科技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探索,我深深感受到:走特色之路,对内能凝聚人心,提高斗志,明确方向;对外能凸显个性,得到关注和支持。内外合力,使学校走出“规范、特色、优化、品牌”的发展之路。我校将继续在科技办学的路上且行且歌,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