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让课堂更精彩

2013-04-12 00:00:00钱永美
江西教育B 2013年1期

在“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我发现王燕老师课堂上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关键处善于使用等待的策略。这让我不禁想起上学期上过的那节《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

试教时,我教的是另一个班的学生。课堂上,我创设了“刘翔雅典夺冠”和“淘气PK刘翔”这两个情境,学生兴致很高且对速度的计算方法、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两个学习要点掌握得也很不错。到了理解“速度”概念这一环节,我用课件呈现给学生三道求速度的口算题。等学生回答完后,我问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呀?”一名非常聪明的女生说:“速度就是物体在1时、1分、1秒内行驶的路程。”太好了,和教参上写的一字不差呀!我一阵窃喜,忙问全班学生:“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学生们附和着:“同意。”这堂课中最大的难点就这样顺利突破了,后面的教学更是一帆风顺。第一遍试教能取得这个效果,我心中难免得意。可是,等我静下来,再次对这堂课进行审视和思考,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称职的导游,举着一面旗子,领着一群孩子,沿着经过缜密设定好的路线,从一个景点奔赴另一个景点,甚至连各个景点停留的时间也掐算好了,孩子们走在路上根本没有时间从自己的视角去寻找发现数学中的美景。因此,他们心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体会与收获。

几天后,公开教学如期举行。这一回我教的是自己班的学生,师生间的默契给课堂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前面各环节的展开也尽在我的预料之中。又到了理解“速度”概念这一环节,同样是在那三道题之后,我把同样的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呀?”课堂上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但是这一回,我也“奢侈”地给了学生们近两分钟的讨论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发现与研究。终于,一名男生站起来说:“我认为速度就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另一名男生说:“速度就是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我热情地鼓励他们说:“多么精彩的回答呀!请你们再讨论一下,这个某段时间或者说一定的时间是指多长的时间呢?速度到底是什么呢?”教室里又沸腾起来。最后,学生们得出这样的答案:“某段时间就是指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速度就是指物体在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同样的风景,只因为给了学生自己去欣赏的机会,风景就变得更美丽;同样的教学设计,只因为有了教师耐心的等待,课堂就呈现出另一番精彩天地。

有了这次经历,我明白了教师要学会等待;有了这一次思考,我更能体会同课重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