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佳,陈 亮
(1.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00;2.河南大学 民族研究所,河南 郑州475000)
马政,回回名马哈麻,是明朝中期一位出色的军职通事,曾历任锦衣卫指挥使、都指挥使、都督佥事、都督同知等职。马政任大通事期间,长期任出访瓦剌的正使,促进了明朝与瓦剌间的政治、经济交往。马政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与回回人保持频繁的联系与交往,曾数次向明廷举荐回回贤才,其中名望较高的有詹升与哈铭等。马政之父与其子充分发挥出色的语言天赋,皆为通事,而百余年后,其后裔弃祖业专任军职,此现象说明马氏家族中“多语现象”在逐渐消失,并最终完成多语向汉语的转化。本文通过对马政家族历史活动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西域回回对明朝社会的影响与贡献,也可探究西域回回人的“华化”现象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过程。
一
明朝初年,朱元璋奉行开明的政策,积极推动东、西方的交往,在此过程中,西域回回贡使、回回商人开始大量迁往内地。据邱树森先生考证,“自洪武朝开始,后经永乐、洪熙、宣德,至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年间。西域回回内迁逐渐达到高潮,而嘉靖之后,内迁才逐渐平静”。明代史料中明确记载了马氏家族附明的时间,据《明实录》载,马氏始祖亦剌思,“本撒马儿罕人,洪武间归附”[1](P427)。又据《锦衣卫选薄》载,“马政旧名马黑麻,回回人。父亦剌思洪武二十三年归附,永乐二年除百户锦衣卫镇抚带俸”[2](P447)。明洪武年间,由于陆上丝绸之路尚处开拓之始,东、西方交往较少,此时入附中原的回回不仅人数少,且往来其间的回回人主要以西域贡使为主。虽然史料中并无记载亦剌思原居地的社会身份,但据明初入附回回人的特点,亦剌思应为撒马儿罕之回回贡使。亦剌思留居内地后,明廷仅给其锦衣卫头目之职,未授高官。关于亦剌思安插之地,《锦衣卫选薄》中有些许线索可循,选薄中多次提及马氏子孙为江宁县人,由此观之,其始祖亦剌思安置之地当为南京应天府下辖的江宁县。明洪武年间,史料中未见有关亦剌思活动的事迹,可见其并未受到明廷的重用。
亦剌思沉寂十余年之后,终在永乐年间获明成祖重用,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明太祖统一中原之后,蒙古退居塞北,分裂成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三部间经常内讧,虽然明朝军事征讨行动给予蒙古各部沉重打击,但仍未能肃清塞北的威胁。因此,明太祖改变策略,军事上奉行“来则御之,去则勿追”的防御政策;政治上积极对蒙古上层进行拉拢,给予政治名号与丰厚赏赐。虽然明成祖有以武定天下的雄心壮志,但在其继位之后,百废待举,所以明成祖继续以怀柔政策为主,对蒙古封建主进行安抚。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遣使赴鞑靼鬼力赤汗处,表达“往来通好”与“共享太平之福”的善意。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又向瓦剌诸处派遣以指挥完者先那海、百户亦剌思为首的使团,要求通好。诏书谕瓦剌头目马哈木等处头目曰:“朕承天命,主宰生民,惟体天心为冶,晦内晦外,一视同仁。今天下底定,四方万国无不来廷,皆已厚加抚绥,劝忻感戴。惟迤北诸部犹观望进退,出没边境,未有归诚。今遣指挥完者先那海、百户亦剌思等往谕朕意。夫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何有彼此之间?尔其遣人往来相好,朕即授以宫赏,今还本地射猎畜牧,安生乐业,永享太平之福。”[3](P533)明成祖先后派使团出使鞑靼、瓦剌,充分说明其有意利用蒙古内部的矛盾,扩大瓦剌与鞑靼间的嫌隙,并利用瓦剌牵制鞑靼的力量,从而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亦剌思次年公干回还,顺利完成出访任务,自此,瓦剌诸部与明廷在一段时期内保持较为亲密的关系,亦剌思则深受明成祖信任。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从蒙古降服人口中获知蒙古可汗鬼力赤为部下所废,欲立流亡于撒马儿罕的“元裔”本雅失里为汗的消息。由于担心本雅失里东归后对明朝形成威胁,成祖决定派遣千户亦剌思、那速儿丁及舍黑撒答等出使瓦剌,并赐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等人金织文绮等物,希望瓦剌部能够继续打击鞑靼部。亦剌思等人此行成效显著,瓦剌马哈木积极回应并遣亦里吉思王子暖答失随同入朝贡马,“上嘉其意,命礼部宴劳暖答失等,赐之金织绮文袭衣”[3](P1117—1118)。永乐六年(1408年)十二月,野心勃勃的本雅失里戕杀鬼力赤,成为蒙古新可汗。明成祖深知强大的鞑靼部必然成为心腹大患,于次年派遣亦剌思护送暖答失等人返回瓦剌,并赍赐印诰,赐封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并允许其入贡贸易,进一步拉拢瓦剌封建主[3](P1235)。据《锦衣卫选薄》载:“亦剌思……七年朝见钦升指挥使,十年故”。此次出使瓦剌之时亦剌思升为锦衣卫指挥使,并在出访回朝后不久去世,这也应是他此生最后一次远使瓦剌[2](P447)。
虽然明太祖朱元璋提出“华夷无间”“华夷一家”的政治主张,但明朝统治集团内部仍充斥着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明朝初年,中央政府主动接纳来自西域的回回人,但其内部仍然以汉族为中心,排斥少数民族,亦剌思入附十余年未获重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明成祖继位后,奉行以“威德兼施”为核心的民族政策,主张“恩威并济”“以夷制夷”,尽量维持蒙古各部的分裂局面,达到控制蒙古以及巩固自身统治的目的。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亦剌思凭借出色的语言天赋、文化背景及与漠北民族密切的内在联系,成为明朝与瓦剌间的交流媒介,通过加强与瓦剌间的关系,使蒙古内部各方相互制衡,并采取扶弱抑强,使之在内讧中自相翦除。正是亦剌思等人出色的外交活动,才使明朝赢得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永乐二年至永乐七年间,国内形势逐渐转好,明成祖平息了绝大多数的政治反抗,社会秩序逐步稳定。
二
亦剌思亡故后,其子马哈麻袭职,后因功赐姓为马,更名为政。据《明宣宗实录》载,“故锦衣卫指挥使亦剌思,子马哈麻袭职。亦剌思,本撒马儿罕人。洪武间归附,永乐间往亦里吉思,导其王子暖答石等来朝,遂升是职,至是殁十余年,例不应袭。上念其父之劳,特命袭之”[1](P427)。又据《锦衣卫选薄》载,“马哈麻系嫡长男,宣德元年袭指挥使”[2](P447)。从中可看出,马政在其父去世14年后方得承袭,至于因何未能顺利袭职,原因不详,袭职时间当在宣德元年(1426年),然邱树森先生所著《中国回族史》中却言马政天顺元年(1457年)袭职,此观点尚有商榷之处[4](P353)。
马政任通事期间,正值明朝与北方瓦剌等民族间交往频繁的时期。明廷与蒙古瓦剌朝贡贸易中,双方互派使臣往往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正统年间,在明朝与瓦剌的使团中,回回人任正使已成惯例,如瓦剌之速檀、皮儿马黑麻,明朝之陈友、马云、马青、马政、詹升等人①。当然明、蒙古双方使用回回人的初衷不尽相同,蒙古人十分看重朝贡贸易中的经济利益,愿意任用素有“善经商”传统的回回官员出使明朝,回回人不仅是政治代表,更是贸易中介,有的回回使节本身就是商人;明朝素以“厚往而薄来”政策对待周边民族,通过厚赐以结其心,从而消弭边患,创造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明使不仅要熟谙“夷语”“夷情”,还需在出访期间秘密打探情报,马政等人皆为西域回回后裔,且均为武将,确为使臣的不二人选。马政在正统年间曾2 次出使蒙古,在出使期间频繁接触瓦剌上层贵族,尤其是与回回大臣皮儿马黑麻相识,为日后处理英宗回銮事宜奠定了基础。正统十二年(1447年),皮儿马黑麻率2000 余人的瓦剌使团入贡,明英宗命马政、贺玉等人接替“连岁远使”的马云、马青等人任出使瓦剌使团正使[5](P3137)。正统十三年(1448年)正月,马政率明朝使团伴送瓦剌使臣皮儿马黑麻返回,“遣指挥马政等赍彩币等物,赐其脱脱不花王并太师也先等”[5](P3151)。同年底,马政回朝,受到英宗嘉奖,晋升一级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佥事[5](P3318)。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月,马政再次伴送瓦剌使臣完者帖木儿返回脱脱不花可汗处,“特遣正使、都指挥佥事马政,副使、指挥同知贺玉等赍书往”并赐大量财物,这也是正统年间明、蒙古间最后一次朝贡贸易活动[5](P3354—3355)。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使团入贡至京,因冒称人数多领回赐,宦官王振趁机削减瓦剌马价,扣其使臣,致使瓦剌太师也先大怒,并派兵制造衅端。英宗听信宦官王振之言,执意亲征,由于仓促出征,轻敌深入,被瓦剌追兵困于土木堡,最终英宗被俘,“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6]。后人称之“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之后,也先挟天子南下北京,意欲入主中原,但遭到明朝军民的顽强抵抗,不得不迅速撤退。此后,英宗之弟朱祁钰称帝,是为明代宗,也先欲送英宗回朝,但遭代宗回绝,并切断与蒙古的一切经济往来。明代宗之所以要对蒙古人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不仅是对其背逆天道、邀留太上皇行为的惩罚,还因代宗本人不希望英宗回朝,威胁自己的皇位,所以尽量减少与瓦剌间的联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朝中大量参与明、蒙古事务的回回人受到牵连,其中回回通事马云、马青下锦衣卫狱问罪,都督陈友远调湖广,指挥马政与昌英调至三千营操练军士,通事指挥季铎被贬谪至福建延平卫任副千户。
马政在严峻的政治环境下仍积极参与明廷与瓦剌间的交涉。由于瓦剌也先挑起的这场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沉重的伤亡和负担,蒙古内部开始产生严重的厌战情绪。蒙古可汗脱脱不花与阿剌知院率先遣使完者脱欢贡马请和,明朝命“太常寺少卿许彬、锦衣卫都指挥同知马政往审虏使”[5](P4020)。审议的结果是蒙古方面确有议和与返还英宗之意,景泰帝在朝中主和派的压力下,派出以李实、罗绮、马政等人为首的使团赍玺书前往脱脱不花及也先处[7](P8502)。马政曾数次出访瓦剌,谙熟瓦剌事务,与回回大臣皮儿马黑麻十分熟悉,从而使双方交涉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不久,瓦剌兵开始从宣府附近陆续撤退。此后,在回回人马政、赵荣、哈铭、皮儿马黑麻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明英宗顺利回朝,明、蒙古间尖锐的军事冲突得以缓和,双方中断的朝贡贸易逐步恢复。虽然有关马政参与明、蒙古交涉的史料十分有限,仅在《明史》及《否泰录》中有所提及,但他利用与瓦剌上层贵族间相对亲密的私人关系,确实在处理明、蒙古议和与英宗回銮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明英宗复辟登基后,为表彰马政的功绩,升其为后军都督佥事,秩正二品,仍任御前答应大通事。天顺元年(1457年)元月,马政上奏朝廷,请求将为事降调福建延平卫的季铎调回京师,朝廷准许,并授其后军都督佥事,仍供职四夷馆。季铎,前文已提及,是一位干练的译写官,早年曾随马政在翰林院负责译写番字文书工作,多次出使瓦剌。同年二月,都督马政上奏:“使臣皮儿马黑麻等并数内使臣恰恰等男妇一十四人愿留京自効”。明英宗同意皮儿马黑麻等人的请求,并命其仍任左都督之职,于后军都督府带俸[5](P5849)。同月,英宗命都督同知马政、指挥哈铭偕同皮儿马黑麻出使瓦剌、鞑靼,赐阿哈剌忽与孛来等人。此行,马政还有一项使命,同瓦剌使臣夏福赐故伯颜帖木儿妻彩币若干并将其带回照顾,以答谢伯颜帖木儿在英宗被俘期间对其礼遇与保护之恩。马政回朝后,又因此功升都督同知,秩从一品[5](P5859)。
史料中并无记载马政何时回朝,仅知其卒于天顺二年(1458年)。据史料载,“后军都督同知马政卒,辍视朝一日,遣官赐祭,命有司营葬”[5](P6142)。因丧辍朝是指朝廷为去世的皇家成员或文武大臣而改变一般的朝会方式,以示悼念的礼仪活动。有明一代,去世之后获得辍朝礼遇的文武大臣数量并不多,凡是获此辍朝待遇之人多是对时政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关键人物,官员死后能够享受辍朝待遇,不论是对个人,还是整个家族都是巨大的恩泽。明英宗在马政去世后不仅赐祭,还辍朝一日,充分说明最高统治者对其个人品行与政治贡献的充分肯定,更希望他成为群臣效仿的政治榜样。马政能够获此礼遇,既与其自身政治修为相关,又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据有关学者统计“从正统到天顺年间的44 次辍朝,42 次为武臣举行,是明代武臣辍朝次数最多的时期”[8]。由于明英宗主政时期正值明朝国力由盛及衰之时,来自北方的军事防御压力日益沉重,所以明英宗愿意通过为武臣辍朝这一方式来激励朝中将官保卫疆土、浴血杀敌之决心。
三
马政之子鉴于天顺二年(1458年)二月袭职。史载,“命故都督马政子鉴袭指挥使锦衣卫带俸,仍为通事”[5](P6158)。由于都督之职为流官,依明制,例不当袭,所以马氏子孙只能降袭为指挥使。此处值得注意的是,马鉴虽袭军职,注籍亲军锦衣卫,但仍任通事,从事出使及翻译工作。
天顺朝,海西诸卫逐渐得以恢复,朝贡开市活动得到加强,明廷开始重视对海西诸卫的安抚与控制,不断派出使团前往海西地区。天顺五年(1461年),马鉴随都指挥佥事海荣出使海西等处,因此次出使有功,他官升都指挥佥事[5](P6891)。天顺六年(1462年),马鉴又往黑龙江等处,朝廷敕谕弗提卫都督察安奴曰:“今遣都指挥佥事马鉴等赍勑并货物往尔处公干,尔宜省谕奴儿干吉列迷黑龙江各处人民照旧买卖,有以海青等物进贡者,听马鉴等就彼给赏其买卖者,任从两平交易,不许争竞纷扰。”但当马鉴到达开原时,女真人并未前来接护,直至六月四日“始有山场女直都督你哈答,领四百余人,带明甲弓箭到边,诈言迎接,不依例脱卸盔甲弓箭,因参将曾广诘问奔散,至晚入境掠去男妇六人。次日,广领军追至贼寨,擒寨首三人”[5](P6927)。十四日,“有成讨温卫一寨女直都督娄得领五十六人来迎,称说黑龙江野人与都督阿哈仇杀,阿哈又与娄得有仇”。此后,海西女真人屡犯开原,开原左参将曹广同海西公干都指挥马鉴领兵追击女真人,并攻破清河寨斩首40 余人。由于连续犯边之事的发生,马鉴等人中止出使黑龙江等地的计划,返回京师,此后史料中未再有马鉴出使的任何记载[9](P71)。
成化四年(1468年),马鉴之子义代其职任锦衣卫指挥使。《明宪宗实录》载,“命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马鉴子义代其原职”[10](P1042)。《锦衣卫选薄》中又载,“成化四年二月,马义,伊父马鉴原系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升都指挥佥事,患病。本人系嫡长男,照例革替指挥使,仍于原卫差操”[2](P448)。从中可以看出,马鉴未能继续从事出使工作,皆缘于其长期患病,至成化年间,由其嫡长子马义代指挥使之职,值得注意的是,马义不再任通事,未再从事与出使相关的工作,转而于锦衣卫差操②。《拉失德史》的英译者伊莱亚斯曾指出,一个民族完全改变自己的语言需要漫长的时间。第一阶段,需要同时掌握新旧两种语言,第二阶段则要废弃旧的语言或遗忘,这一过程大致需要一个世纪的时间[11](P92)。早期,在明朝外交部门中,任职的官员多数是蒙古、女真以及回回人,且多为世业子弟,由于他们在对外交往中拥有语言天赋、文化背景等优势,这些因素充分保证了明朝与外界的顺利交往。但至明后期,外交人员的质量不断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大量少数民族通事子弟已经逐步融入到汉族社会之中,逐渐丧失继续学习旧语言的动力。马氏家族自明初入附至马义袭军职,恰历时百余年,和䶮在论及回回人姓氏汉化问题时,也曾指出“在古老的、强大的汉文化的影响与渗透下,入附回回的原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革与更新”[12](P233)。虽然入附回回在汉文化的环境中逐渐失去中亚人在外貌以及语言上的特点,但大部分人仍保持其宗教信仰。明朝有关马氏的军籍档案上,始终称其为回回人与达官,说明马氏子孙一直保有回回人特有的宗教文化特征,并与其他汉族官员形成明显区别。
此后,马氏后人长期供职于锦衣卫,始终处于高级武将之列,代代相传,地位稳固③。弘治四年(1491年)十二月,马义膝下无子,故其亲弟马让袭指挥使之职。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八月,马腾宗系马让嫡次男,袭祖职。由于选薄中有关马氏后人的档案资料尚有文字残缺,仅可知,马氏最后一位袭职者名逢化,于明崇祯年间袭职。马氏家族从洪武年间归附至崇祯年间袭职,历8 代,逾200 余年,该家族留居中土后,长期占籍南京,子孙繁衍并成为该地区的穆斯林望族。
注释:
①关于明、蒙古使团中回回人的研究详见马建春:《“土木之变”与回回人》,《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2 期,第153—165页;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海拉尔市: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198—199 页;胡凡:《论明英宗时期蒙古瓦剌部与明廷的朝贡贸易》,《第九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31 页;马建春:《明代西域回回人马克顺事迹考》,《回族研究》,2008年第2 期,第58—61 页。
②笔者在整理明朝穆斯林史料过程中,常发现参与外事工作的回回通事至多在第三代就放弃祖业,此后皆不再从事与外交相关的事务,如明朝的回回大通事陈友、詹升、昌英后人皆存在如此情况。
③周松先生在《明代南京的回回人武官基于〈南京锦衣卫选薄〉》的研究》一文中分析了附明回回人士与其他附明少数民族人士之间的异同,认为回回人家族能够保持稳定的社会地位与其始终保持独具特色的宗教信仰,并形成独特的民族外观有密切联系。
[1]明宣宗实录[Z].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影印本,1962.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锦衣卫选簿[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明太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
[4]邱树森.中国回族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5]明英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
[6](明)李贤.天顺日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王伟.明代的因丧辍朝[J].古代文明,2011(4).
[9]袁闾琨.清代前史(上)[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10]明宪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影印本,1962.
[11]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第1 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12]林松,和䶮.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