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谷凤美
关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几点思考
张 健,谷凤美
(滁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通过分析归纳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内涵、价值、作用机制、训练的内容体系与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它与传统体能训练的关系,认为:功能性体能训练是建立在系统体能训练体系的基础之上,与传统体能训练互为补充;功能性体能训练强调在高质量、正确的动作模式的基础之上,突出训练动作,而非肌肉力量,重视练习动作与动力链的完整性,是涉及多关节、多系统与深层本体感觉相联系的完整的身体练习;目前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训练理论体系,在竞技体育的实践应用中还较少.
功能性体能训练;身体练习;竞技体育;功能动作测试;运动损伤
功能性体能训练是一种新兴的体能训练理念,其独特的训练模式与方法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与教练员的重视,成为我国体育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功能性体能训练实验室的成立,逐渐影响我国竞技体育训练领域,促进了我国传统体能训练模式与方法的深刻变革.但是我国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界定尚不统一,其独特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与传统体能训练关系如何,本土化的训练计划的制定、实施、监控与评估如何,如何融入到日常训练中等等诸多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训练界.本研究通过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研究,希望厘清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内涵、作用机制与实践性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为认识和应用功能性训练提供借鉴,为构筑我国体能训练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1.1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释义
功能性训练来源于美国,最早应用于医疗康复与健身领域,是理疗师通过设计一些动作或练习让患者进行锻炼,促进身体康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涵盖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渗透到竞技体育中.美国著名的功能性体能训练专家Vern Gambetta认为功能训练是多关节、立体的本体感觉的活动,涉及到力的产生、增加与减少,身体的控制、重心的稳定、地面反作用力和动量的关系等;Mihael Boyle认为功能训练是有目的训练,是一种维持身体平衡和涉及本体感觉的练习;Ian Middleton Bsc 认为功能性训练是多平面、多维度、运用了完整的肌肉收缩范围,适当操作所有急性变量(次数、组数、强度、恢复、频率和持续时间)的身体练习.
关于国内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界定也尚存争议:闫琪认为,功能训练可理解为获得某种技能,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身体训练;刘爱杰、李少丹认为,功能性体能训练是一种为提高专项运动能力,增强核心力量与神经肌肉系统的效率的训练方法;余荣芳等认为,功能性体能训练是训练的一种,它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训练活动,它以人体结构为基础,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学等学科的指导下,通过设计成套的动作模式,进行多关节、多维度、多系统的运动,使神经-肌肉-骨骼系统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连贯的运动;董德龙认为,功能性体能训练应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可以分为功能性力量、功能性速度、功能性耐力等等,它是从一个比较全局的角度寻找运动员个体薄弱点的范畴.
综上分析,功能性体能训练是在解剖学、生理学、力学、神经学等学科的指导下,设计成套的动作模式,进行多关节、多方面、多系统与本体感觉的完整的身体练习,不是单纯地增加某块肌肉的力量与单一的动作结构,而是当人体处于减速、加速与不稳定状态下身体的控制能力、重心的转换、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调控能力,提高神经-肌肉-骨骼系统,以此提高专项运动能力.
1.2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作用机制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提出最早基于脊柱稳定性,其作用机制为“三亚系模型理论”,即被动亚系、主动亚系和神经控制亚系3部分.被动亚系指关节和韧带,主要由锥体、椎间盘与脊柱韧带等组成,也称为内源性稳定系统;主动亚系指相关肌肉和肌腱,它通过核心肌群的协调活动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受神经系统的支配,也称为外源性稳定系统;神经亚系指神经-肌肉运动控制系统,通过上述二者的反馈信息,判断稳定性的需要,控制主动亚系,实现脊柱的稳定性.脊柱就是通过3个亚系之间相互协调作用实现稳定性,他们相互影响、互为代偿.
另一种学说是神经控制作用机制.人体核心稳定性的实现是在神经支配多块肌肉协同工作的结果,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神经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核心稳定状态进行干预,一种是通过运动前期的预兴奋反射性提高参与肌肉的力量,为姿态的调整和承受外部负荷做好准备;另一种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肌梭和腱梭反馈式调整肌肉的力量并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用力,解决核心部位的稳定、稳定程度以及稳定与不稳定交替转换的问题.
1.3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独特价值
相比较传统体能训练,首先,功能性体能训练锻炼了运动员动态平衡的控制能力与核心稳定性,为专项力量的表现提供稳定的支撑,为运动员身体姿态的保持,重心的稳定与移动,运动技术的发挥提供了关键的支点;其次,功能性体能训练为运动员完成高效的动作技能提供了动力平台.传统的力量训练一直关注于四肢力量的发展,忽视甚至放弃核心区力量的练习,但核心区域是所有运动项目的主要发力源,虽然它不直接参与运动技术的变化,但核心的稳定性与力量可以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创造支点,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转换提供力量,为上下肢力量的产生、传递、控制、身体姿态的快速多变创造条件,提高肌肉收缩的功率;再者,功能性体能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实践证明,稳定的核心区为人体运动的变换提供了一个“缓冲区”.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提高选手的核心肌群的力量,减少运动关节承受负荷,防止运动损伤.
2.1 功能性体能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的联系
传统的体能训练和功能性体能训练都是通过骨骼肌做功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以人体的磷酸盐系统、乳酸能系统、有氧系统能量代谢活动为基础,遵循人体结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一些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培养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获得最佳的运动成绩.因此,传统的体能训练和功能性体能训练都是体能训练的一种方式,二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高水平专项竞技能力的形成.
2.2 功能性体能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的区别
我国传统的体能训练是以现代体能训练体系为基础,通过大运动量、稳定的外部支撑、器械等传统抗阻训练获得一般力量、耐力、速度等素质的重要手段,它的动作结构以单关节、单方位为主,重视四肢肌肉力量的增长,忽视核心部位肌肉的训练,缺少平衡、稳定、协调、灵敏等重要运动素质的训练.而功能性体能训练将运动训练的过程看作是一体化过程,强调在身体健康状态下进行高效的训练和比赛,注重多关节、多方位、多系统的本体感觉的完整动作模式的训练,通过克服自身体重或小强度获得爆发力、身体的平衡与核心稳定性等运动能力,重视在不稳定的状态下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与肌肉系统全身运动链的完整性,强调运动技能的整体性,并且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身体的康复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功能性体能训练是一种新兴的、新理念的体能训练,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对体能训练的认知偏差,但是传统体能训练是现代竞技体能训练科学化的基石,功能性训练不能代替现代竞技体能训练的全部内容,二者各有优缺点,在训练中要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专项素质的提高.
3.1 功能动作测试与评估
功能动作测试(简称FMS测试)是由功能动作训练衍生出来的,经美国专家多次临床应用与功能运动的研究获得的,已被广泛应用于理疗康复和体能训练领域中.FMS 测试有7个基本测试动作,它包括头上举木杆深蹲、栏架跨、手持木杆分蹲、肩部灵活性、下肢柔韧性、脊柱稳定性俯卧撑和体旋稳定性.通过完成这7个基本动作模式可以检测身体的平衡性、稳定性与灵活性,人体运动时存在的不对称性、身体的缺陷以及局限性与运动代偿,并通过设计相应的动作模式训练来解决身体的弱链,降低运动损伤,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因此,FMS测试提供了一个实施功能性体能训练计划的基准,测定运动员体能水平的一个方法,它可以很快地发现身体的缺陷与人体的危险动作模式,并且FMS 测试可以应用于各种运动级别,操作简单,结果量化,有详细的评分说明、丰富的矫正训练动作库,是一套非常科学系统的测试方法.但是,目前FMS 测试还没有针对我国体质特点的相关数据库,因此,还需要广大专家、学者和教练员努力积累和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我国训练体制和人体的数据库,以评价并指导运动员的康复和体能训练.
3.2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动作模式
动作模式是指人体最基本的功能性动作,由多个单关节动作组成,共同实现一种专门的功能,比如深蹲、推拉、弓步、腾空、躯干旋转等,而建立高质量、正确的动作模式是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基础.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高质量、正确的动作模式能够保证人体运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稳定、不对称和代偿性动作模式,将会破坏动作的有效性与运动链传递的完整性,降低神经肌肉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能力,造成运动损伤,限制竞技运动能力水平的提高.
完整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包含了3个层次,它们是相互联系、依次递进的关系,形成一个“金字塔”模型.第一个层次要求运动员具备高质量、正确的功能动作模式,如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是所有运动项目竞技水平提高的基础,要求都是一致的;第二个层次要求运动员具备竞技体育所需要的力量、速度、灵活、平衡、协调等运动素质,绝大多数运动项目要求都是一致的;第三个层次要求运动员的体能符合运动项目专项比赛的要求,比如对技术结构、能量代谢特征、比赛特点与制胜规律等,达到一种更加专项化的身体功能.
3.3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主要方法与手段
随着功能性体能训练在竞技体育中发展与应用,训练方法与手段日益丰富,主要有核心力量训练、振动训练、平衡能力训练、悬吊训练与本体感觉功能训练等方法.主要的手段可分为4类:一是徒手的简单练习,如俯卧桥撑、仰卧桥撑、侧姿臂撑与侧姿臂撑提腿等;二是借助单一器械克服自身体重进行不稳定的练习,如平衡球、平衡板、瑞士球、弹力绳等不固定的器械和自由重量的器械,可以有效动员身体躯干部位深层肌群参与;三是借助特定的器械进行身体的平衡与稳定性的练习,增强身体的本体感觉与控制能力,如平衡软踏、泡沫轴、抗力球、核心板、普拉提等;四是综合性的练习,增强身体功能的连贯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如坐瑞士球拉弹力绳,锻炼运动员的身体平衡与控制能力,动态中运动技能的完成质量,更加接近专项比赛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多,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运动项目、训练目的、运动水平选择合适的方法与手段.
4.1 国外关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应用研究
功能训练在美国的健身康复等领域的应用己相当普及,同样在竞技体育的应用与研究也不例外,比如篮球、棒球、高尔夫、举重、橄榄球、网球、游泳等项目的训练均采用了功能训练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研发、生产、使用和创新的系统.并有实践研究表明,人体的不对称与伤病率、运动能力存在相关性,通过功能训练,运动员的FMS分值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逐渐消除了运动能力的某些限制因素,为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一些学者、教练运用功能训练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计划,以帮助运动员早日康复.由此可见,功能训练在国外得到了质的发展,他们紧密配合专项教练的意图和要求,把训、科、医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帮助运动员提高体能,减少运动损伤,最终达到提高竞技水平与运动成绩的目的.
4.2 国内关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研究
相比较而言,功能训练方法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关于功能性训练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在健身康复与竞技体育领域中应用研究比较少.据调查,我国优秀运动员孙甜甜、姚明、易建联、郑洁、陈燮霞等均接受过功能训练,认为功能训练方法是有效果的.再者,闫琪等专家将功能性体能训练应用在跳水、曲棍球、体操、贻拳道、排球等竞技项目训练中,并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但是总体而言,我国教练、专家及学者对功能训练的研究比较浅,我们需要把国外的理念本土化,有必要对功能性体能训练进行探索和分析,完善功能训练理论体系,以指导我国竞技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与运动成绩,并能够为伤病残患者提供功能训练的日常康复活动方式,实现功能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理念.
1) 我国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功能训练理论体系,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论,关于功能性训练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三亚系模型理论与神经控制机制两种理论.
2) 功能性体能训练有其独特的价值,它锻炼了运动员的动态平衡的控制能力与核心稳定性,为运动员完成高效的动作技能提供了动力平台,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3) 功能性体能训练与传统的体能训练都是体能训练的一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二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高水平专项竞技能力的形成.
4) 功能性体能训练要建立高质量、正确的动作模式,强调动作技能的整体性,强调核心部位的重要性,是涉及多关节、多方面、多系统与本体感觉相联系的完整的身体练习.
5) 国内外均有研究证明,功能性体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某些竞技体育的专项能力,但严谨的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实践应用还比较少,还没有针对我国运动员体质特点的FMS 测试评估的数据库.
[1] 龙斌,李丹阳.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2):72-76.
[2] 孙莉莉.美国功能动作测试概述[J].体育科研,2011(5):29-32.
[3] 张春合,蔡端伟.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基于专项竞技能力形成的视角[J].体育学刊,2013(1):98-103.
Reflection on Func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ZHANG Jian, GU Feng-mei
(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This paper, using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akes a research of the content system of func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in aspects of connotation, value, fuction and training as well as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func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is based on systemic physical training and is supplementary to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that func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based on the emphasis of high quality and correct action model, focuses on action-training rather than muscle strength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ompleteness pf action training and action order; it is complete physical exercise related to physical feelings which involves many joints and many systems, and that there is no sound theoretical training system about func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and it is seldom apllied in the practice of athletic sports.
func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physical exercise; athletic sports; functional movement test; sports injuries
(责任编校:卫立冬 英文校对:吴秀兰)
G819.2
A
1673-2065(2013)04-0056-04
2013-05-07
滁州学院校级课题(2012SK021B)
张 健(1980-),男,山东茌平人,滁州学院体育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谷凤美(1982-),女,山东聊城人,滁州学院体育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