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生化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3-04-12 18:02魏学峰
化学教与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化学素养农村

魏学峰

(扬州市江都区教研室 江苏 扬州 225000)

一、问题提出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从中不难发现初中化学学习不仅是学习简单、基础的化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从化学的视角去分析社会问题,普及科普知识,感受化学的魅力和化学对社会的贡献,体会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学以致用,懂得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如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食品检验问题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从近年的高考、中考试题看,江苏高考Ⅱ卷的每一题都创设了情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时代意识,体现了考查学生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化学问题是永恒的主题,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体现如下特征:开放性、时代性(环境、生活热点、高新科技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教育性(环保意识等)、探究性(充满生活探究的气息,讲究问题的提出,讲究思考的过程)。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化学还是应试教育,把化学学习简单理解为知识学习,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无法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以至于几年后学生只记得化学课堂上的笑话,其余什么也不知道。导致学考分离、学用分离的现象比比皆是。在2012年更是发生这样的笑话:伦敦奥运会期间叶诗文在游泳比赛中成绩出色,被外媒诽谤使用兴奋剂,后被证伪。网友引用一氧化二氢恶作剧讽刺外媒:教练终于承认,曾给叶诗文服用一种叫做一氧化二氢的液体,来为叶诗文补充能量。和讯网官方微博转发了这条消息,后被某位专家转发并加以评论,闹出更大笑话。我们在感叹网友的天才,同时更要深思大众的化学素养的缺失。因此,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要渗透化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受益一生。

二、制约农村初中生化学素养提高的因素

1.师资状况

近几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步伐较大,农村学校逐渐减少,造成化学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并呈现老化趋势。学生基础差,教师学科间的竞争弱,致使个别化学教师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晋升高职称的教师,更是缺乏工作和学习的上进心与积极性;从专业素养上来看,有些教师面对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感到束手无策,更不必说创设情景、整合与开发教学资源和化学素养的培养。大部分农村化学教师还存在在平时的教学中依赖教材和教参的现象,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进行开发创新的能力,忽视利用身边的、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难以引导学生去感悟化学新课程潜在的内涵,学生学得太累、太苦,却不能将知识学习与化学素养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条件或时间的限制,“讲实验”、“画实验”便成了普遍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化学素养形成又如何谈起呢?

2.教学管理

(1)调查发现,受中高考方案调整的影响,在不少农村中学领导的心目中,化学成了一门弱势学科。在安排课务时,常把化学课不是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就是排在下午的第一节或最后一节;弱化对化学实验的安排和管理,在实行绩效考核时化学教师用在准备实验上的时间不给算工作量,当然也就缺少对实验教学的考查和管理,实验室里很少有人从事专门实验员的工作,多数也是照看实验室而已,对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帮助不大,在绝大部分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形同虚设。此外,由于多数学校的化学教师仅有1~2人,这也给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推行听课研讨及教案评比等活动中也缺少学科内的指导与交流。

(2)受江苏教育新政的影响,九年级的考试次数受到严格控制,在实际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忽视过程考核,仅依靠中考成绩来考核教师,评价手段单一。因此造成教师不关注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不重视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是一味地关注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九年级化学学习变成一学期课本学习,一学期做题、讲题。

3.生源状况

(1)城区中学尤其是优质民办学校的扩招,导致农村中学生源锐减,家庭条件差、父母均在外地打工的学生(留守少年)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些学生中的相当部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想学、不愿学的厌学现象,因此就没有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再加上本身基础普遍较差、学法不当,到了九年级学习化学时,除了好奇外,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就往往跟不上节奏了。

(2)农村不少孩子放学回家后要么要帮助家里做饭、喂养家畜等,要么就是无人监管,或监管不力,成了一只无线的风筝,孩子容易受到外面的诱惑,放纵自我,影响学习,更不要说向城里的孩子那样,做到学用并举,提高化学素养了。

三、对策

1.多管齐下,提高农村化学教师素质

(1)走出去

学校要督促教师要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专题研讨活动,力促农村中学教师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增强内涵、提高素质。作为区级教研室教研员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研讨活动要丰富、实在,有针对性,尤其要迎合农村化学教师的需求。要为农村教师搭建各式各样的平台:要安排城乡教师同台比武的差别,督促农村化学教师多做经验交流,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加强学习。要多让农村教师参与公开课后的说课、评课活动及教学指导意见的制定,在组织评课时要紧紧围绕重点进行、围绕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化学素养培养进行,以体现公开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农村教师感到学有收获,变压力为动力,前进有方向,努力有办法。

(2)请进来

针对校内化学教师偏少,难以开展研讨交流的实际,大力开展校际间的联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就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校际联研活动,不仅能够拓宽教师视野,实现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相邻农村中学的教师坐在一起,通过相互听评课等活动,针对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一同研讨,满足了这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需要。送课下乡,不单单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更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思考和讨论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促学习

学校或教研员要经常为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选编一些实用性强的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的材料,定期组织教学案设计、课件制作、实验操作、命题拼题等大赛,把在大赛中评选出来的作品或试题发到每个化学教师,构建网络平台或是qq群,要求所有化学教师加入其中,相互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意见和困惑,真正做到共同讨论,城乡共长。

2.开发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段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要强化演示实验教学,初中化学教师要用好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指导—初中化学分册》,这本书里对初中化学的每个实验都做了分析,并有许多替代实验,有很强的实用性。每一节课、每一单元适当安排一些必要的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化学的热情。如讲燃烧的条件时,做白磷燃烧实验,将白磷分别置于热水中和通过热水传热的铜板上,结果水中白磷不能燃烧,而铜板上的白磷燃烧了,说明燃烧不但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还要与氧气接触,这样的实验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尽可能寻找身边的化学代用品,做一些课外探究实验,如验证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3的实验,用厨房的醋和苏打反应来制取CO2并验证CO2的性质实验,自制简易木炭吸附装置,验证木炭吸附性的实验等。三是开发农村课程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农村课程资源丰富,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化学知识学习空间和活动空间。例如,“化学肥料“教学之后,根据作物在不同时期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的学农基地开展长期实践活动。作物生长早期,学生亲手撒下适量的氮肥;生长中期,学生亲手撒下适量的磷肥;生长后期,学生亲手撒下适量的钾肥,亲历了作物的茂盛生长、根系发达到子粒饱满,比农民传统管理作物的产量有很大的提高。在实践事实面前,学生非常信服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巧妙的设计一些化学实验,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实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大有好处。

3.学以致用,体现学科社会价值

在化学教学中,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能够有效的防止所学非所用现象的产生。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就是很好的学以致用。如在学习物质的燃烧时,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①着火点比较:蜂窝煤____小木条(填“>”、“<”或“=”)。生煤炉过程中,不断扇入空气目的是___,煤不完全燃烧产生一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②用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新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扑灭油类火灾时,析出的液体和泡沫在油面上铺展形成一层水膜,进而灭火,原理是____。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用化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现象。学习溶液中溶质质量份数的计算时,联系日常生活中漂洗衣服的问题,探索究竟是少量水多次漂洗好,还是大量水一次漂洗好。在学习酸碱盐的时候,首先问学生在家庭中厨房里的餐洗剂和厕所清洁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样是洗涤会有不一样呢?这时候学生热烈的讨论起来,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得出结论,同时可以问学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区别呢?解决完这样的问题以后,可以再问除了课本上出现的酸碱指示剂以外还有什么物质可以用来区别酸碱?学生会有猜想,根据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实验。结果很多的实验结论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强化规范,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佳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应付考试,从而忽视化学素养培养,化学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改变传统化学课的教学中,只关注化学知识的接受与掌握,一味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毛病。在平时教学中,一是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体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 “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二是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三是要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认知规律和记忆特点,采用“堂堂清”、“周周清”的办法,不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事实上也能起到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教师要将化学学科上要记忆的一些内容编成顺口溜、小幽默等。

5.科学评价,是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催化剂”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因和压力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终结性评价,而且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突出学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评价时要注意一是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作业批阅过程中,间或写上一些评语,指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充满关心和期待的语言,感化学生的心灵。二是体现评价的诊断功能。阶段性检测,除了看成绩外,还应及时指出学生通过测验尚未发现的在知识理解方面和在学习习惯态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并同学生探讨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必要时,专门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之间互相就彼此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行为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学业进行反馈,尽早尽快科学调整学习方式。三是评价的多元化。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评价中应注意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活动的情况的评价。另外在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时,应关注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学生认知的发展情况,不应纠缠在对概念名词术语和具体细节性事例的记忆背诵,应重视学生理解分析实践问题能力的考查。

总之,要重视开发校本资源,激发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科学评价学生,让学习化学知识同时健康成长。要把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学校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从而真正发挥化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甚至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化学素养上的作用,做出我们化学教师应有的贡献。

[1]王祖浩.《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1-34

猜你喜欢
化学素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