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丹虹
(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 福建·福清)
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友家的孩子,这种孩子来到学校就读,就称作“留守学生”。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福建城乡,有一大批人到外地或出国去经商、务工或学习,他们把孩子留在家中交给祖辈、亲戚或邻居照管,由此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这一点在著名的侨乡福清市尤为突出。中职学生很多在过去的中学阶段本就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因而,他们也出现了比一般学生更多的心理问题。那么,在寄养环境中长大的中职学校留守学生情况又是怎么样?该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留守生监护人和查阅资料三种方式,对中职留守学生生活、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全国留守中小学生总数在2,100万左右。我们调查了福清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在校学生总数约为4,100人,其中父母均不在家的有1,223人,只有单亲在家的865人,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2%,他们受监护的状况及表现状况令人担忧,从留守学生的生活及受监护状况的几组调查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一)留守学生中的48.5%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24.5%由亲戚代管,还有5.9%仅仅是和比自己大几岁的哥哥姐姐一同生活,可见隔代监护成了留守学生主要的监护方式。
(二)39.5%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学生”,48.5%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13%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非常吃力”。
(三)77.3%的亲戚表示“不乐意帮管孩子,但没办法”。
(四)63.5%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22.3%的留守学生表示“有烦恼的时候能和照顾我的人说”。
这些数据表明,留守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他们的代养人对孩子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且因为大部分代养人顾虑不是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不敢严格管教,让他们放纵自流,对孩子的监护很难真正尽到教育责任。
留守学生因缺乏家庭的情感关爱,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调查表明,有57.3%的留守孩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性格孤僻。许多中职留守孩子在家里无视祖辈的教导,或冷漠以对,或表现烦躁,或抵触祖辈。在学校,表现为读书观念淡薄,认为读书没有用处,父母亲虽然没读什么书,还是可以照样赚钱,这就造成他们厌学、逃学甚至辍学;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抽烟酗酒,欺瞒老师,欺负同学。据老师反映,留守学生中早恋的比例也较大。此外,有的留守生长时间沉溺网络,夜不归宿,甚至个别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在校学生犯罪现象十分突出,其中留守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据当地派出所反映,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不轨被送到派出所的孩子中有60%是留守孩。调查学校中的违纪情况记录也显示:留守学生的违纪记录远远高于双亲均在家的孩子。
(一)自身原因。中职学生一般在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之间,处在未成年期,欠缺明辨是非能力,尚未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且此阶段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期,在思想上、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他们带来许多烦恼,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倾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如自卑、封闭心理;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懒惰厌学、自暴自弃等。
(二)家庭原因
1、错误家庭教育意识。抚养、教育、管理孩子本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但是一些经济条件宽裕的父母,因常年不在家照顾儿女,对留守在家的孩子在情感上会产生亏欠心理,总是通过多寄钱的经济弥补方式,在孩子用钱上无计划、无节制,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他们在外打拼的理念就是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普遍存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孩子”错误意识。缺乏自控力的学生,无法理解父母挣钱不易,肆意挥霍,请客过生日、买名牌,甚至花钱谈恋爱,从而形成贪图安逸和玩乐,意志薄弱的不良心理;另一方面,许多留守孩子的家长,本身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由于外出打工能赚到钱,“读书无用论”在一些目光短浅的家长的思想中仍然存在,这些家长并不图孩子在校学习怎样,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只求“平安”毕业后把他们带到身边,或出国打工、自费留学。还有的父母认为“家长出钱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不用操心了”。这种教育理念与认识的偏差,大大增加了“留守学生”管理教育的难度。
2、代养人因素。由于隔代抚养,年迈的祖辈大多是文盲,既没有教育的精力和体力,也缺乏教育的能力。由于不是自己的孩子,有的代养人不敢严格管教,放纵;有的代养人教育责任心不强,对孩子放任自流。据调查结果显示,代养人对学生做人、学习管教是否严格?一般的学生90%回答“很严或严格”,而“留守学生”91%回答“一般或不严”,有的“留守学生”甚至无人监护。没有管束的“留守学生”,拥有绝对自由的“双休日”。在问卷调查中,参与违法乱纪事件、外出通宵上网、逃课、厌学的学生,“留守学生”占86%。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泡吧,各种坏习气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滋生开来。
(三)学校管理的不足。对于中职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管理起来还好说些,但是一到了周末、节假日,教师就感受到管理难上加难。许多留守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逆反心理严重,自律性差,常常顶撞老师,一些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对这些学生没有正眼看过,在心理上认定了他们是“不可救药”,尽管有时他们也有进步的时候,但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让这些留守学生做得再好,也成了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加之现在的学生“不能打不能骂”,老师还要忙于应对繁重的教学,发现学生出问题又很难找到监护人,因此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也缺乏一些爱心与耐心,致使学校在管理上出现一些漏洞。
(四)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社会,也接触了许多负面的信息。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陋习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吸烟、赌博、充满暴力的影视都给学生带来不良诱惑,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常常针对中职留守学生进行威胁、敲诈、勒索。据不完全统计,留守学生被欺负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30%。同时,还引诱一些学生过早步入社会,甚至产生违法犯罪的不良行为。
针对中职留守学生的调查研究,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等闲视之,总结自身教育实践感触及经验,笔者谈谈对中职留守学生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中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中职留守学生档案。对留守学生的详细资料,包括学生个人、父母以及监护人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重点记录留守学生的思想、性格、兴趣、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状况。建立了反映留守学生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教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根据资料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指导、激发进步,并及时向其家长或监护人通报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管理的局面。
2、与留守学生结对,实行托管制度。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代管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建立这种托管关系之后,教师每周找留守学生沟通谈心,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近况;监督留守学生的生活支出,让孩子学会合理、理性消费;对留守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量化,学期末量化分进步较多的留守学生给予表彰奖励。据一位老师介绍,其班上有一名学生,之前经常旷课打网游,还顶撞老师,经过托管老师的耐心教育,现在旷课记录下降,也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老师也变得文明礼貌了。资料显示,实行托管制度,留守学生违纪问题有明显好转。
(二)帮助学生感悟亲情,沟通亲情。中职学校的留守学生总认为家长外出只顾挣钱不负责自己的起居,伸手向家里要钱花也是理所当然的,难得一通电话就是提“钱”,电话里没有一句带着感情的话语,无法真正感受到家长的疼爱、亲情的可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亲情,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措施。
1、利用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感悟亲情。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大部分的留守学生不是缺乏亲情,他们缺少的是一颗感受亲情的心。在以“感悟亲情”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中,让留守学生讲述观察到的监护人的日常行为细节,同时聆听他人的亲情故事,使他们建立起对亲情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与监护人的关系更亲密了。通过团体辅导,学生家长见到我说:“这阵子孩子变了,一改以前任性的性子,现在懂事多了,在家也知道帮我做点事了,真谢谢老师。”
2、通过亲情电话或书信帮助学生沟通亲情。笔者联系了留守学生的父母,取得共识:父母的关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经常通过电话或书信关心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尽量多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或传统节日寄些衣服、小纪念品等,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苦心。同时,鼓励留守学生把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讲给父母听,父母也能给予孩子鼓励指导。这样,即使双方相距千里,依然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三)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育技能水平
1、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在中职师资培训的内容中增加关于教育留守学生的技能,中职“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学生相比,有着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比一般学生更大,这就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留守学生的知识和实践。
2、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监管人学校”,与家长、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学生”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生活。中职学校的留守学生,学习不佳,自卑孤僻。要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鼓励发展广泛积极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看到自身的闪光点,以培养他们自信心。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学习、娱乐相互交融的良好氛围。比如,开设舞蹈、跆拳道、轮滑、太极拳、手工DIY、瑜伽等多样化的社团课;组织以感恩、心理健康、学习雷锋精神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举办书法、绘画、手抄报、趣味运动会、拔河等比赛或结合专业开展技能比赛。通过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校、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活动之中,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违纪犯错的几率也大大降低了。
(五)注重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学校的课程开设中,每周安排一至两节的心理健康课,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在每年的“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聘请心理专家来校讲学,向留守学生传授有关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学会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培养留守学生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心理专业咨询人员,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开设心理QQ、心理电话等,让学生倾吐心声,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总之,中职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现状令人堪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和谐,校园和谐。
[1]黄晓萍,田秀花.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教育导刊,2007.3.
[2]刘琴.专家访谈.“千万别看扁中职学生”.中国教育报,2006.12.
[3]赵万安.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索.江苏省教育学会年会论文集,2006.
[4]肖昌斌.建立监管体系关爱留守学生.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