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尧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
区域环境视角下的东魏北齐农业生产*
王 尧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候相对寒冷,但有较强的波动。东魏北齐恰巧处于气候波动时期,结合东魏北齐的农业生产环境,不可避免的对东魏北齐的农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气候波动; 土壤条件 ; 水利兴修; 政治环境
东魏北齐作为北魏分裂出去的割据政权,占据了黄河中下游平原区,有着较高的农业生产地理环境。结合这一时期独特的气候波动,给东魏北齐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特别的影响。
气候作为地域环境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子,其在历史时期具有很大的变化。中国作为传统上处于中纬度上的国家,在历史上更易受到气候因子变化的影响。气候由两大活动因子组成,一曰温度,二曰降水。首先来看温度的变化。据葛全胜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中东部地区较今略冷,有“稍冷—稍暖—较冷—稍暖”四个阶段的变化。其中,第一个阶段从三国、西晋到东晋前期(220s-350s),气候比今略冷;第二个阶段从东晋中期至北魏统一北方(360s-440s),气候与今相当,部分地区有可能较今略暖;第三个阶段相当于南朝宋-梁时(440s-530s),气候明显比今寒冷,最冷30年(公元481-510)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低1.2℃左右,降温速度最快的公元361-510年,降温率约为1.0℃/100a;第四个阶段是梁末至陈覆亡﹙540s-580s﹚,气候可能较今略暖。[1](P222)更具体一点讲,公元5世纪中期后,中国中东部地区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低0.7度,最冷30年﹙公元481-510﹚可能较今低1.2度。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虽有较大发展,但南北方粮食亩产与四世纪末相比并没有提高,某些时段甚至有较大程度上的下降。而这一时期正好处于北魏末年六镇起义与农民动乱之中,应当来说,这与气候寒冷导致的粮食大减产有着直接的关系。[1](P269)但气候是在波动中变化的,当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继而代起的北齐及北周皆行均田令。这一时期中国气候开始转暖,公元540~570年,东部地区的东半年平均气温比前一个30年大约上升了1度,故北方地区的粮食亩产有所提高。[1](P269-270)在降水因子方面,东魏北齐时期气温有所回暖的同时,干旱程度依然严重,魏晋南北朝时中国东中部地区气候由湿变干,总体上偏于干旱。其中,240s~290s、410s~420s、460s-520s等时段相对湿润;从过去2000年尺度上看,公元221-580年中国东中部季风区的干旱程度为秦汉以来之最。[1](P236)现在我们可以对东魏北齐时期的气候作出一番评价,那可以用“暖干”来形容。一方面,平均温度的升高使得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产量可能提高,另一方面,降水的减少使得农业对水利的依赖度加大,这对东魏北齐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是很大考验。
唐朝时宰相魏征在评价北齐时的疆域说:“观夫有齐全盛,控带遐阻:西包汾、晋,南极江、淮,东尽海隅,北渐沙漠。六国之地,我获其五;九州之境,彼分其四。”[2](P303-304)简单的说东魏北齐控制着当今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的全部,河南的大部,安徽与江苏的中北部,基本上包括整个关东地区。如果按古代九州来分的话,东魏北齐主要包括四州,即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让我们首先来看东魏北齐统治的核心,以邺城为中心的冀州,即《禹贡》载其“土唯白壤,厥田唯中中”,在九州的土地中属于中等。该地区地下水含量高,通常在5~10克每升,个别地区高达20克每升以上。但该地有一个重大问题,即地势十分低平,大部分海拔在100米以下,甚至有的地区在50米左右。起伏不平的波状平原一则易于干旱内涝,二则在特殊的水盐运行规律的作用下,形成广泛分布的盐碱土。[3](P338)因此,改良这一地区的土壤主要在于对土壤除碱,而对土壤除盐的办法是用“以水冲盐”。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西门豹治邺,引漳水灌溉盐碱地,把盐碱地变成肥沃的土地。所以,这一地区农业生产自古就特别依赖水利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的原因是通过其“引水冲盐”改良土壤。另一方面,中国的季风性气候特点导致的“旱涝无常”,使得水利在调节水量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在东魏北齐时期气候呈现出典型的“暖干”的特征,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使得“冀州”地区土壤盐分加大,因此只有加强人工水利的冲盐,才能保持地区的正常农业生产。
其余兖、青、徐三州,除山东半岛有起伏广大的丘陵之外,广大地区均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按《禹贡·九州》土壤考证表表明,这一地区中的兖州土类古称“黑坟”即棕壤土,肥力当时评为中下(第六等);青州土类古称“白坟”也是属于棕壤土的一种,肥力当时评为上下(第三等);徐州土类古称“赤埴坟”属于淋溶性褐土,肥力当时评为上中(第二等)。[4](P41)由此可见东魏北齐核心农业区的四州土壤肥力在古代基本上属于中等及中上的类型,加之地形平坦,成为发展种植业的绝佳地域。但和冀州一样,对农业水利依赖度比较高。
再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如果没有好的农业生产政策的支持,也同样发挥不了农业生产潜力。北齐定都邺城伊始,经济十分的糟糕,魏武西迁,连年战争,河、洛之间,又并空竭。天平元年,迁都于邺,出粟一百三十万石,以振贫人。”[5](P675)邺城在历史上本以农业发达,水利设施完备著称,但北魏末年的六镇大起义主战场就在河北境内,对于邺城的农业造成巨大的破坏,水利也基本废弃。面对这一时期的“暖干”型气候,恢复水利设施成为东魏北齐政府首要之任务。高隆之任营构大将,主持邺城营造,“以漳水近于帝城,起长堤以防泛溢之患。又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造治水碾硙,并有利于时”,[6](P236)公元541年,东魏“发夫五万筑漳淀堰,三十五日罢。”[7](P4908)通过恢复水利设施,邺城周围的农业得以迅速的恢复。
幽州位于河北北部,不但是河北重要的农业区,而且是重要的边防区。北齐历任幽州刺史均十分重视水利的兴修,斛律羡任幽州刺史时“导高粱水北合易京,东会于潞,因以溉田,边储岁积,转漕用省,公私获利焉”。[6](P227)卢文伟任幽州平北府长统参军期间“说刺史裴隽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6](P319)为了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北齐当局要求官吏恪尽劝农职责:“每岁春月,各依乡土早晚,课人农桑。自春及秋,男子十五以上,皆布田亩。蚕桑之月,妇女十五以上,皆营蚕桑。孟冬,刺史听审教之优势,定殿最之科品。人有人力无牛,或有牛无人力者,须令相便,皆得纳种,使地无遗利,人无游手焉。”[5](P678)
北齐的土地政策还是沿袭北魏的均田制,但和北魏的均田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史载河清三年齐廷下令“人一夫露田八十亩,妇人四十亩…率人一床,垦租二石,义租五斗”,[5](P677)相比北魏均田的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的标准,北齐的标准是北魏时期的两倍。人均授田的增多,说明这一时期田多人少的情况加剧,经过北魏末期的战乱,华北平原人口大量减少,生态环境相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善。从北齐末年“河清”年号可见一斑,河清顾明思义为黄河水变清之义,黄河水变清有两个途径:一是气候干冷,降水减少,黄土区冲刷程度降低,但在河清年间确不见记载,相反的,确多洪水。史载:“后齐河清三年六月庚子,大雨,昼夜不息,至甲辰。山东大水,人多饿死。”[5](P626)可见,气候干冷之说不成立。二是人口大量减少,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降低。这一点虽无明确记载,但从河清均田后人均授田数量得以看出。优越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东魏北齐的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虽然北齐政府为发展农业经济作出种种努力,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北齐农业的恢复,那就是鲜卑与汉族民族矛盾问题。齐神武乃是靠六镇鲜卑起家,建国后优待鲜卑贵族是很正常的事。但鲜卑贵族轻视汉人,掠夺汉人的耕地,造成鲜卑与汉的民族关系十分紧张。为缓和矛盾,鲜卑化的汉人高欢从中调和,史载高欢“每号令军士,常令丞相属代郡张华原宣旨,其语鲜卑则曰: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汝何为凌之?其语华人则曰: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 ,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7](P4882)经过东魏北齐政府对农业的扶持与重视,北齐农业出现了“仓廪充实,虽有水旱凶饥之处,皆仰开仓以振之。元象、兴和之中,频岁大穰,谷斛至九钱”[5](P676)的繁荣景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齐建立后,其所处的战略安全形势并不好,比起西边的北周,北齐可谓是三面受敌,北边是蠕蠕与突厥的威胁、西面是与西周的长期拉锯,南面是华夏正朔的南朝,在漫长的边境地区,北齐根据当地的形势采取了不同方法来调整农业生产。首先来看北齐南部边境,梁陈之际侯景之乱导致南朝陷入一片混乱,北齐尽取淮南、淮北之地,将防线推进到长江一线。这一地区在古代属于古代九州中的扬州,据《尚书·禹贡》记载该地土类为“涂泥”,土壤肥力“下下”,即第九等土壤。该地区的土壤粘性强,透气性差,但如果经过长期开垦,可以变成熟化的“水稻土”。在东魏北齐时期气温普遍回升,降水普遍偏少,水害降低的有利情况下,江淮地区的气候对恢复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淮南、淮北气候和土壤都十分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但两地长期处于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战线拉锯地带,兵祸连连,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如刘宋元嘉28年﹙公元451年﹚北魏太武帝自瓜步退归,俘广陵略居人万余家以北,徐、豫、青、冀、二兖六州杀略不可胜算,所过州郡,赤地无余。[8](P52)同时,两淮地区居民长期抗击北朝的入侵,对鲜卑化的北齐并不认同,出现了“齐政烦赋重,江北之名不乐属齐,其豪杰数请兵于王僧辩”。[7](P5901)因此,北齐在两淮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稳定当地的局势,采取了笼络当地豪强的办法,让豪强带领所属的部曲、佃客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防守边境以御南朝。源彪建议“国家待遇淮南,失之同于篙箭。如之宗计者,不过专委王琳,淮南招募三四万人,风俗相通,能得死力,兼领旧将淮南捉兵,足堪固守。”[6](P578)第二个步骤就是在局势稳定之后,采取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屯田措施,发展粮食生产巩固边境安全。隋书上说 “属以频岁不熟,米籴蛹贯矣。废帝乾明中,尚书左丞苏珍芝议修石鱉等屯,岁收数万石。自是淮南军防,粮廉充足。”[5](P676-p677)
北齐的北部边境以晋阳为中心,并州、肆州、朔州、幽州、营州环绕的边境防卫圈,该地区位于游牧与农耕交界区,自然气候较为恶劣,降水稀少,是传统以牧业为主的农业区。据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其地区的平均温度下降一度,就相当于该地区向北推移200~300公里。由于东魏、北齐时期的温度较北魏末年六镇起义时提高一度,因此北方草原区的面积向北方推移。同时经过北魏末年的大规模的战争,人口大量死亡,引起大片土地的 抛荒,华北北部许多地区演变成次生的草地和灌木丛,自然草场的质量要超过前代。北朝著名的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是这一时期形象的概括。如武定四年﹙公元546年﹚高欢率倾国兵力围攻西魏军事重镇玉璧,久功不克,损兵折将,高欢也身染重疾。史载“西魏言神武中弩,神武闻之,乃勉坐诸贵。使斛律金敕勒歌,神武自和,哀感流涕”。[6](P23)斛律金本人就是敕勒族斛律部的首领,高欢则是“鲜卑化”的汉人,两人均唱体现草原文化的《敕勒歌》,可见草原文化已普遍深入传统的汉族文化圈。良好的草场条件加上浓郁的游牧文化,该地区的牧业十分的发达,《北齐书· 白建传》: 河清三年, “ 突厥入境, 代、忻二牧悉是细马, 合数万匹, 在五台山北木石谷中避贼。”[6](P532)《北齐书· 薛孤延传》: “ 高祖尝阅牧马于北牧” 。[6](P256)由此可见,东魏北齐在北部边境地区还是延续着北魏时发达的游牧经济,加之这一时期气候普遍“暖干”,北方温带草场的面积和质量均比北魏末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任何地区的农业生产都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作用的产物,东魏北齐时期 (534—577)虽然只有43年,但恰巧和“暖干”的气候波动期相契合,加之有利的农业地理生产环境,使其在农业生产方面占尽优势。但另一方面,受制于不利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战争、腐败、民族问题等,东魏北齐没有将这种农业经济长期保持下去,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社会遗憾。
[1]葛全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唐)李延寿撰.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周立三.中国农业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6](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58.
[8](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责任编辑:谭淑娟)
OnAgriculturalProductionoftheEasternWeiandtheNorthernQifromtheAngleofRegionalEnvironment
WANG Yao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The climate of the periodof Wei, Jin and South and North Dynasty was relatively cold, but there was a strong fluctuation. The Eastern Wei and Northern Qi Dynasty was happen to be in the climate fluctuation period, combined with the Eastern Wei and Northern Qi Dynas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 these had great influence inevitably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of the Eastern Wei and Northern Qi Dynasty.
climate change; soil condition; water conservancy; political environment
1673-2103(2013)03-0090-03
2013-03-10
王尧(1984-),男,回族,安徽霍邱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
K239.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