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景观影响要素分析

2013-04-12 13:47:55
关键词:大学城文化景观营造

周 洁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电广传媒系,湖南长沙 410100)

作为文化地理学五大研究主题之一的文化景观,国内现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李旭旦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1]而在广义上,文化景观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辨认出的改变,包括对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种种改变。[2]通俗的理解,文化景观是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求,结合自然条件,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叠加活动后形成的一种景观。

一般认为文化景观的影响要素包括自然、人文和社会。当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78076万平方米。[3]建立在一定区域的高校,受三种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校园文化景观,但三种要素在高校文化景观的建构中,也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认知影响要素,对于高校构建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是高校文化景观的基础要素

自然条件,是高校文化景观中较为独特的构成要素。自然要素,对于高校文化景观设计者而言,一方面,要考虑到高校文化景观与当地的环境、道路、植被、地形等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高校文化景观的气候、水文以及建筑材料之间的联系,因此,从根本上看,自然是文化景观的基础要素。

作为高校文化景观构成的基础性要素,自然条件,在高校人文景观设计中,常常需要考虑的具体因素主要是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生物种类三类。

(一)地理环境

从地理上看,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专门性机构,其非生产性的特性,要求其不能脱离一定的物质条件单独存在发展,因此,高校往往与作为一定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依城而建的高校,在文化景观上要与城市融为一体,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考虑校园建筑与当地城市的关系;二是要考虑当地城市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

在高校建筑与当地城市关系方面,以美国“硅谷”大学城为代表的文化景观,近年来成为了国内城市、高校在建设大学城方面的主要参照物。特别是在高校扩招背景下,高校新校区建设如何与城市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一方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力争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将杭州打造成高校密集度高、融合性强、共享性广的学习型城市。杭州兴建的大学城,没有脱离原有城市体系,而是积极将高校建筑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杭州城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设的4个大学城,其中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坐落在城市西部的西溪生态景区,与景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十里长廊的风景,文化品位高;下沙大学城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理工类院校为主,主要定位为产学研合作;小和山大学城在西湖区,以文艺类高校为主,通过开放型、园林式的高校建筑,与旅游风景区匹配。

在高校建筑与城市地理地貌结合方面,明代计成在《园治》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建筑应该按照原材料的样子,其精美主要体现在建筑与原材料形体适度、大小得宜。比如广西师范大学的部分建筑依山旁水,体现了“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传统理念。又如作为北京大学前身的燕园,整体设计以水面为背景,未名湖与博雅塔相互辉映构成的“湖光塔影”,韵味悠长。再如厦门大学的校园建筑与高低错落点缀在山体的起伏之间,融为一体。

(二)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因素是当前包括高校建筑在内的许多建筑较为忽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自然因素。对于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一个重要的原则是适宜,而与气候环境相适宜,应该是重中之重。因此,校园文化景观在设计中,一是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二是要考虑高校建筑主要功能与作用是教学,要与教学相适宜。也就是大气候与小气候的问题。对于大气候,主要考虑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较为显著以及气候复杂多变的特点;而小气候,主要考虑教学中的寒暑假使用状况、日夜使用状况、教学采光情况等。

印度建造师在此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印度属于南亚炎热气候,阳光十分炙热,印度某建筑学院在设计中,为了达到良好的通风、遮阳效果,有意将校园建筑体量设计成看似分离,但又相互依存形态,这种离散却又相连的建筑形式,能够通过墙壁的扭转,加之开窗的变化,形成良好的通风系统,并且会产生较大面积的阴影,从而形成一种能够降低室内外温度的小气候。

而日本的建筑设计者,在这一方面,不仅是营造舒适的气候,而是让气候成为校园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在日本的神奈川大学,有一种统一规格但由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因为使用的材料不同,使得椅子具有能够感知不同温度的特性,人可以通过椅子的这种特性,感受到温度甚至是季节的变化;更为神奇的是,在该校的交流广场上,有一种面板涂有蓄光粒子的发光椅,能根据温度和光量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光亮,以显示一年实际的变化,甚至能使人获得光量和温度的信息。

(三)生物种类

高校文化景观主要是以人的需求为主的,但是,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应该是高校文化景观的应有之义。

在当前,不少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几乎是将原有的生态系统破坏殆尽之后重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应该说,这种建设方式不仅违背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更可能带来某种程度的生态灾难。因此,在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保留原始植被,尽可能为原始物种的生存提供相应的条件,改善校园内物种的生存环境,营造人与生物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观。

厦门集美大学有一片白鹭保护区,位于校部主楼西头与工商管理学院西头引水渠旁,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有几千只白鹭在附近的林木上栖息。随着集美大学校园内人工湖筼筜湖水质的改善,来此栖息的白鹭开始增多,为此,集美大学特意在湖上设置了生态浮床,一个浮床上最多时能够吸引68只白鹭休憩、觅食,称为了校园文化景观中独特的一道风景。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文化景观的营造中,注意保存原有植物的多样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校园建设区域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约257种,隶属93科185属。在校园建设中,规划设计很好地将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结合起来,比如在该校学生公寓前的广场上,将当地植物种类鹅掌柴、小叶榄仁、桂花、碧桃圆叶榕、葱兰等植物景观,与观赏景石、休息石凳等人造景观融合起来,形成和谐的统一体。

二、人文是高校文化景观的内涵要素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其在文化景观的营造中,必定要注入人文要素。高校文化景观应该是其人文精神的一种承载,应该体现高校的形象和本质。

高校的文化景观,一方面以一种显性的形式存在,作为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文化景观,是高校进行教育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这种物化的文化景观,其文化以一种隐性的形式存在着,体现着高校的历史,见证着教育的发展,历经文化变迁,而积淀成为高校的精神内涵的一种外在体现。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文化与有形的物质文化结晶,以一种感染的力量对于受教育者起到熏陶作用。在斯坦福大学,土黄石墙,土红屋顶,总让人感受到有一种力量在撞击着心灵,使人感动、激越。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认为“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那一排摊的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它们的一份教育作用,实实在在的就和实验室一样,这庭院中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着教育。”[4]

高校在文化景观中注入人文内涵要素,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立足高远,承载历史内涵、传承基础,把握文化脉络、丰富多样,彰显教育理念。

(一)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

社会对高校的各种要求,也会体现在校园文化景观的营造上。高校文化景观经历了象牙塔式、古典式、非对称式、自由式发展,直至今天形成大学城模式。

社会对高校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文化景观在功能的设计上,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在高校人文景观中,功能作为一个主导方面,对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作为人文景观的校园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这种功能。近现代的建筑史,是在破除古典建筑桎梏的基础上,形成、组合出了具有极大灵活性和多样性人文景观,并推动这些景观在满足人的需求上朝着更为新颖、复杂的方向发展。高校人文景观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历程,在景观空间、景观组合上,产生出一种求真和唯物的人文精神。

(二)立足高远,承载历史内涵

高校文化景观的设计与建造,应该在较为高的起点上,以一种历史使命感,记录历史,承受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赋予建筑以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哈佛大学最老的一座建筑就是作为校长办公楼使用的麻省楼,这个被人戏称为世界文化“红宫”的建筑,用材自然质朴、经久耐用,历经几百年,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特色。这座建筑本来是一座殖民地式的建筑,建筑外饰朴实无华,点缀在简洁堆成的建筑架构上,加上典型的“哈佛红”砖块,在一种沉静中显示出高贵的气质,经过历史洗礼后,人们认为麻省楼是哈佛校训“真实唯美”的典型代表,在见证着哈佛荣誉的同时,向公众诉说着哈佛的故事。

(三)传承基础,把握文化脉络

作为文化的建筑景观,某种程度上是有生命的,在高校扩招背景下进行的新校区建设,应该是一种文化生命的延续,是在前有建筑的文化生命基础上的一种拓展与延伸,而不是破坏一脉相承的文化,另树立新枝。

所以,作为高校建筑的文化景观,应该在修建时,对高校的历史进行树立,把握高校的历史文脉,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营造新的文化景观。把握文化脉络,特别应该在修建新的单体建筑时,强调新的建筑与原有的历史建筑群体整体协调,强调新、旧建筑之间在视觉、环境、心理上的连续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其建筑风格延续了清华原有建筑的特色,同时,又能够做到不拘泥原有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更为难得的是新馆与1919年、1931年建成的两座图书馆,连成一体。

(四)丰富多样,彰显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对于高校文化景观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整体上看,高校从之前的纯学术性哲学思辨场所,转变为当前以知识为主的生产、传播、存储机构,因此,其在文化景观的营造上,也将内向、封闭的“中庭院落式”景观转变为外向、开放的“大学城”,在文化景观的设计、营造上开始以自由开放的姿态,变得丰富多样。

所以,深入理解把握高等教育的理念,用教育理念指引校园文化景观的建筑规划,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不得不提及的一个案例,是哈佛大学的视觉艺术和工艺制作中心大楼。这一建筑由勒·柯布西耶设计,作为上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他在这个建筑中进行了一次冒险的尝试,结果被认为是失败的,不少批评家认为这一建筑与哈佛的整体不搭调。但这一建筑一直存在于哈佛大学,原因在于哈佛大学以学术自由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

三、社会是高校文化景观的制约要素

高校文化景观的营造,要依托自然要素,也要挖掘高校独特的人文内涵,但应该看到,所有的高校文化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影响。社会对高校文化景观的制约作用,主要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四个方面。

政治方面,不可以否认的是高等教育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多,在高校的文化景观营造上,这一方面也有体现。在建国初期,高校的文化景观受到政治较大的影响,一段时间内,以前苏联为榜样楷模的政治导向,使得不少高校在文化景观营造上,也以前苏联的大学作为模板。当时较为流行的景观建筑是以大主楼、对称性、大广场为特点的,比如东北大学主楼前的广场设计,基本上就是以莫斯科大学作为蓝本。

经济方面,经济的发展对于高校文化景观的制约影响较大。随着高校的扩招,因扩招而带来的经济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在营造人文景观时的经济能力,这一方面从整体上导致了高校的文化景观营造开始从单一的“校园景观”向“城市景观”转变,各种大学城的兴建此起彼伏,然而,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将经济效益与文化内涵结合起来,称为了当前高校文化景观营造上的一个重要难题。

文化方面,高校文化景观的营造不仅受到教育文化、自身办学理念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地域文化对于高校人文景观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地域文化,特别是地域建筑文化在校园中的延续,把独具特色的建筑布局模式、环境景观特征加以总结、抽象、借鉴并运用到校园中来。[5]在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建造中,设计师考虑到济南城市的棋盘式格状形态,采用“计白当黑”手法,形成了方格状的校园文化空间景观。

科技方面,高校文化景观的营造也是一项技术活,必然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科技在高校文化景观的营造中,能够为景观的表现手段提供多种可能,从而使得景观可以出现某种变革。当前,在高校文化景观中,新材料、充气建筑、球体结构、薄壳结构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满足了景观的教学功能需求,还使得景观形式、形态可以出现多种变化,满足高校对于文化景观内涵需求。

[1]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23.

[2] De Blij,Harm J,Muller Peter O.Human Geography:Culture,Society and Space[M].3rd ed.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86:142.

[3] 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11-2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208/141305.html.

[4] 周少南.斯坦福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24.

[5] 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 建筑学报,2005(8):45.

猜你喜欢
大学城文化景观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58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6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5:45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人间(2015年8期)2016-01-09 13:12:38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陶瓷学报(2015年4期)2015-12-17 12:45:04
大学城集聚与消费拉动效应
智富时代(2015年4期)2015-06-02 03:51:25
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