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传媒研究
省级党报如何做大做强品牌广告
——以《湖南日报》为例
马 宁(1-005)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的对策
尹 虹(1-008)
加快媒体融合创新步伐推动三湘华声
全媒体跨越式发展
薛伯清(1-011)
浅析《湖南日报》广告经营的七大战略
杨雨晴 杨跃伟(1-014)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能更远
——论2012年文萃报系发展策略
庄宗伟(1-018)
综艺常青树
——湖南卫视原创节目《快乐大本营》
艺术魅力探析
罗 昕 宋子超 唐 苗(2-005)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湖南动漫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纪富贵(2-011)
浅析资源构建视角下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
创新
——从历史文化到数字文化
段峰峰 周秋光(2-016)
湖南文化产业技能型人才的现状分析与
需求预测
陈嫔荣 徐笛佳(2-020)
湖南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张笑言(2-024)
坚守公信力就是增强生命力
——以《长沙晚报》为例
龙钢跃(4-005)
强化新闻立台 弘扬主流价值
张华立(4-008)
浅析湖南广电传媒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石莉萍(4-011)
湖南广电改革创新历程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在中组部主办、浦东干部学院承办的
第14届城市领导者专题研究班上的讲座
欧阳常林(6-005)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深度融合探析
——以湖南卫视《向上吧!少年》为例
曹迪娟 赵洪潭 吴月娥(6-011)
从《天声1队》看电视慈善娱乐节目的
成功之道
王 普(6-039)
新闻与传播理论
论新闻标题的创新
熊先志(1-031)
构建与现代传媒集团相适应的内部秩序
唐超奇(1-034)
报纸发行网络产业化的思考
黄 何(1-037)
当前中国内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动性研究
任 超 罗 忆(1-040)
审美泛化语境下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新
刘思敏 程晓玲(1-043)
多重关系中舆论监督的边界审视
张春林(3-005)
刍议省级卫视“新闻立台”
易可可(3-010)
CCTV12《心理访谈》栏目传播策略探析
苗 阳(3-014)
试议“限娱令”下电视节目的发展
肖晨歌(3-017)
浅议数字传播的发展趋势
——由微电影盛行引发的思考
周蔡敏(4-016)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王 楠(4-019)
从比较文化角度看广告的跨文化传播
吕娟霞(4-022)
论“谣盐”事件中的媒介传播与人际传播
陈 玮 康 磊(4-024)
中国电视研究发展阶段与理论体系形成标志
刘 枫(5-049)
电视为何如此肤浅
陈建群(5-052)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广播电视节目怎样践行马克思主义
新闻观
蒋新建(6-020)
我国影像新闻伦理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蒋 理(6-025)
突破传统障碍 推进制播分离
何玉英(6-029)
新闻实务
做好会议报道六招
熊先志(2-027)
电视新闻应对全媒体趋势的报道策略
熊雯婷 王 芳(2-031)
重大事件电视报道浅析
张岸晴(2-033)
浅谈数字技术在新一代电视新闻制作系统
中的应用
劳光辉(3-020)
地市级都市类报纸“三农”报道探析
——以《赣州晚报》为例
刘 琳 刘尚正(3-024)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的发展对策分析
陈小敏 刘 冰 肖 凭(3-028)
新闻增值六招
熊先志(5-022)
探析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梁 艳(5-026)
人民大众是永远的报道主题
——从《益阳日报》办报实践看党报坚持
“两为”方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三个必须
唐 剑(6-031)
新闻资源 物尽其用
——浅析《潇湘晨报》“资源尽其用”报道
风格之形成原因
罗华琛(6-034)
新闻史研究
延安时期新华通讯社的对外传播策略探析
许 莹(1-046)
论《小说月报》前后期编辑思想的差异
薛双芬(1-051)
新媒体
微博的平台效应
代 靓(2-043)
浅析网络表达自由
黄海丰(2-046)
试论微博舆论非理性因素
黄加运 朱晓兰 黄国武(2-049)
主流媒体在媒体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黄 艾(3-031)
政务微博舆论“调节”价值及其规范化研究
常洪卫(3-035)
网络失范的理论溯源及其社会原因分析
杜忠锋(4-028)
粉丝“商议”下的微博舆论监督可能性分析
姚宝权(4-032)
网络群体事件中民粹主义兴起的成因分析
夏 亮(4-035)
整合新媒体 开辟新天地
——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考察韩国文化
产业的启示
徐 勇(5-030)
媒介融合时代网络数字报发展策略研究
赵玉桥 何 琳(5-033)
中西网络新闻平台之比较
张洁意(5-037)
网络论坛在建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过程中的
作用
——基于对“体育在线论坛”(tiyuol.com)
的考察
谭广鑫(5-041)
微博时代媒体新闻的应对策略分析
蒋 翼(5-045)
网络虚拟社区中的科学传播
——以果壳网为例
蔡 骐 刘 毅(6-037)
湖南微动漫创作现状及其特点研究
蔡 友(6-042)
传媒经营与广告
报纸微博营销探析
周和平(2-052)
论广告变局中的消费者广告素养
魏加晓 张 洁(2-055)
好莱坞电影的营销和推广策略研究
王 战 杨 婷(5-005)
做一名“五立”“五我”广告人
杨跃伟(5-012)
基于CNKI的微博营销研究现状分析
朱长春 李 娜(5-014)
房地产广告效益优化的策略研究
张勇丽(5-016)
体验经济时代的品牌推广策略探究
陆嘉蓓(5-019)
广告中的“残缺”技巧探析
曾红宇(6-046)
影视艺术
媒介融合下美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流变
彭菊华 唐 苗(1-020)
法式奔放与东方含蓄的本色张扬
——苏菲·玛索与章子怡爱情片表演艺术
特征比较
何春耕 周敏宜(1-025)
性格化表演风格的追求与突破
——苏菲·玛索与章子怡伦理片表演艺术
特征比较
何春耕 周敏宜(2-036)
婚恋情感类电视相亲节目发展趋势及对策探究
何发胜(2-040)
中国网络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方晓枫 冯 雁(3-046)
现代情人节里的古典“情人结”
——解析影片《情人结》
宫爱玲(3-050)
香港警匪题材电视剧的三种类型
戴剑平 张昕之(4-039)
小成本电影也有春天
——解析电影《失恋33天》
李 琦 吕建武(4-043)
略谈我国民俗文化与影视创作的结合
刘 烨(4-047)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成因
——以《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生活秀》
为例
徐 娟(5-056)
“微传播”语境下的“微电影”
刘 慧 陈尚荣(6-049)
美剧《绝望主妇》叙事特点分析
周 欢(6-053)
编辑与出版
我国高校报刊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
——以江西财经大学《品》报为视角
周 欢 喻春龙(2-058)
探析学报女性编辑双重角色下的学术研究
黄文英(3-039)
浅析三网融合下新闻出版机构的发展
张 波(3-043)
试析“三网融合”对科技期刊改革的影响
周 园 黄寿恩(6-056)
课程标准与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的区别
与融合
——以《图书编辑实务》课程为例
董娟娟 陈桃珍(6-059)
传媒教育
动漫教育的根本核心是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王利华(1-054)
从《书店经营管理》课程改革谈高职学生
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
唐乘花(1-058)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周金星(1-062)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影视动画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构建以项目为载体的“三位一体”人才
培养模式
曾祥宝 王利华(2-061)
论动漫艺术教育中创意能力的培养
孙珊珊(2-064)
图形图像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翠娥(2-068)
浅析应用型本科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特色教学
——以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人文分院为例
潘 娴(2-071)
传媒类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刘 婷(2-074)
浅析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新闻人才培养
史红梅(3-053)
高职传媒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调查及
思考
——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许德雅(3-056)
绩效考核在主持与播音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林 谦(3-061)
传媒类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
原因分析
阳桂兰(3-064)
高职艺术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施小英 黄 洁(3-066)
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通识课程设置初探
蔡建满 蒋丽芬(4-050)
基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特点的日常
教学评价研究
吕 炜 魏 娜(4-053)
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薛双芬(4-056)
论现代传媒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的影响
周 巍(5-059)
美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途径探析
陈瑞娟(5-062)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在《网络动画技术》
课件设计中的应用
单瑛遐 彭 艳(5-065)
关于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
思考
——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与
播音专业为例
潘丹芬(5-068)
运用“循环递进”方式培养电视节目的
制作能力
谢红焰(6-062)
高职院校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孙春燕(6-064)
《播音艺术》课程“制片人制”职场化教学
组织形式下的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伏奕帆(6-067)
主持与播音专业教学内容节目化改革的
研究与实践
熊晓卫(6-070)
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之差异性研究
李国顺(6-073)
创意产业化背景下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实践
教学的探讨
阳 光 黄 清(6-076)
项目学习法在高职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中
的应用
郭 华(6-079)
浅谈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学的策略
王 蓁(6-081)
文史哲经管
盘瓠神话的历史价值思考
陈 洁(1-065)
“新”教育影响下的中国学校校训
罗 慧(1-068)
领导干部增强统筹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阳索夫(1-071)
浅谈提高会议效率的管理对策
周雅琴(1-074)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王静君(1-077)
论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法的运用
及其创新
黄冬霞(1-080)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构成现状及改善对策浅议
胡 健(1-084)
高校学生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困境
及对策的思考
邹 新(1-087)
论道教孝道观的现代反思价值
周山东(2-077)
浅论服务型政府中TQM与ISO9000的
可融合性
李天骥 李乐群(2-081)
亳州地区中药饮片行业现状调查
马灵珍(2-086)
合作主义理论探析
陈 帅(2-090)
我国企业应用360度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屈升辉(2-094)
湖南“十一五”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市场发展成效及问题
王 津 谢景伟(3-069)
中国公共关系30年:发展路径与动力机制
吴 静(3-074)
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闫 铭(3-078)
为马克思理论本性“正名”
——再论“历史的辩证法”
袁世海(3-081)
从宣传教育的角度解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的创建
范国盛(3-085)
浅论云计算应用于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蒋 映(3-089)
近二十年秋瑾研究述评
谭 璐(3-093)
“古典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
黄林非(4-059)
“红段子”的社会价值及其对思想政治
教育的启示
樊 敏(4-065)
基于生命周期的政府委托补充医保项目
风险管理研究
张万强 潘 琳 曹冰玉(4-068)
试论“两型社会”的伦理维度
阳彩频(4-072)
品牌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
李泽民(4-076)
浅析波提切利笔下作为美的对象的
《朱丽亚诺》
尹建辉(4-078)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及改进措施
李惠华(4-080)
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周 莉(4-083)
产权制度设置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袁维坤(5-071)
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构建具有湖湘特色的
自然灾害防御体系
杨柳明(5-074)
非理性背景下的暴力叙述
——余华小说《兄弟》解读
李云峰(5-079)
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开发的互动效应研究
夏 晟 陈珍银(5-082)
湖南省公务员带薪假期旅游市场的现状
分析及需求预测
邓美华(5-084)
民间金融组织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韩 梅(5-092)
对渝东南地区社区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罗 岚 朱 奕(5-096)
湖南湘阴方言同音字汇(上)
孙益民(6-084)
论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湖南能源结构
调整的战略选择
唐 英(6-090)
合理借鉴古代公文语言技巧 有效提升
现代公文写作水平
——论古代公文阅读对现代公文写作的
语言借鉴意义
陶 磊(6-094)
教育论坛
以人为本视角下高职课程关系处理与设置
的思考
杨光华(1-089)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初探
刘小华(1-09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专题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刘爱国(1-095)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分析及对策
周令毕(1-099)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影响、对象与内容
刘向阳 黄 芳(1-103)
开展诚信教育是解决大学生故意拖欠学费
的根本办法
石银燕(1-107)
主体参与型辅导员道德素质评价
潘莲娣 张艳辉(1-110)
让低碳教育理念走进高职校园
刘 波(1-113)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的思考
张 敏(2-097)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
改进对策
吴琼斯(2-100)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樊 珂(2-105)
浅谈高校网络团建工作的现状及其改进
缪志波(2-108)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价值观塑造
姜 亮(2-111)
对90后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周 巍(2-115)
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在顶岗实习
期间的人身安全教育
齐 莹(2-117)
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化路径选择探析
肖 虹 储著源(3-096)
融智学视域下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改革
理论新探
简功友 石红梅(3-098)
高职表演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陈思宇(3-103)
开展专题教学 优化教学模式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
程晓玲(3-106)
高校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浅议
王 鄂(3-109)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王叶林(3-113)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探析
张桂荣(3-116)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改革研究
——以中药制药技术省级特色专业核心
课程建设为例
王甫成 夏成凯 周光姣 龚道锋(3-118)
高职课程“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构建研究
田 芳(4-086)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浅析
李 烜(4-090)
文化视野下预备警察行为养成路径探析
——以湖南警察学院“忠真智勇”行为文化
养成为例
范 瑛 周 斌(4-094)
略论蔡元培北大改革的现代意义
李巧平 于慧慧(4-099)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
专业为例
卢 竹(4-102)
论身教对加强德育的重要影响
周文飞 李乐群(4-106)
高职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尹碧兰(4-110)
浅议健美操对高校女生的影响
骆 乐 刘晓丹 骆意辉(4-113)
实施中学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唐海燕(4-116)
“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几点思考
邱 成(4-119)
高职院校学习型组织构建研究
钟 意 周向明(5-112)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非对口就业
现象探析
——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王 瑞(5-115)
高职院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探讨
刘晓丹(5-119)
高职院校专业技能考评方法比较研究
吴振峰(6-097)
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肖 俊(6-101)
思想政治理论课“职教新干线”空间教学
现状及对策探究
杨 非(6-105)
规范化管理是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养成
教育的重要基础
方 宁 樊 蔚(6-108)
提高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水平的思考
张 征 戴 飚(6-111)
高职课程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方式探讨
胡芳豪(6-114)
浅议阅读对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李 勇(6-116)
高职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蓉芳(6-119)
校园文化建设论坛
从《行知》报看校园文化品牌建立策略
张 波(5-099)
以微博为载体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黄 骊(5-102)
从“演艺坊”模式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建设创新
邓叔平(5-104)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身份认同与校园文化
建设探讨
杨 逍(5-107)
健全班级评比制度,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建设
徐海滨(5-110)
国际教育简介
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简介
张 邠(5-117)
争鸣
电视节目创新需要正确认识受众并正确接受
受众批评
——与谭天教授商榷
陈思铭(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