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 亮
(湖南都市频道,湖南长沙 410003)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十多年间,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民生新闻是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1]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电视民生新闻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出原因,寻求策略,有利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经历了快速生长期后,进入略显疲劳期,并开始步入逐渐下滑期。[2]而收视率的变化,与电视民生新闻所获得的评价似乎呈正相关。以2004年为分界线,之前,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电视民生新闻获得的好评如潮;之后,因其存在的各类问题,针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批评不断。那么,电视电视民生新闻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我国电视行业发展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当一档节目获得成功后,与之类似的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全国范围内之间,在某个地域范围内同样存在。电视民生新闻概莫能外,这是电视民生新闻内容同质化的一个根源。
而内容同质化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同一个新闻在不同的频道中集中出现。电视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媒体竞争的“法宝”,而在同一个地方,能够成为新闻的事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有限的,因此当一个新闻发生后,往往可以看到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加之报道采用的角度是关注民生,所采用的画面、语言等也会出现同质化倾向,甚至在播报方式上也纷纷采用贴近市民的“说新闻”方式。
电视民生新闻在题材处理上往往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其中在新闻要素的处理上,偏重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交待性报道,较为忽视事件原因以及事件发展趋向的新闻要素交待,即使在事件原因、事件趋势上有所交待,也是基于某一事件本身,而不会涉及到类似事件的整体性趋向。也就是说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题材对象大多是“这一个人”、“这一件事”,而非“这一类人”、“这一类事”。比如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多见的停水停电、邻里纠纷、商品投诉、案件追踪等等,都是对于单个事件的报道,不会将这一事件置于一个大背景下进行深化,因此导致了题材的浅显化。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电视民生新闻寄希望以一种“短、平、快”的方式,满足受众在这一新闻类型上的需求,但结果却是受众在这种需求的满足中,失去对于事件整体背景的思考,沉迷于单一事件带来的收视观感中。
新闻可以并应当通俗,但不应该庸俗。诚然,不少电视民生新闻在通俗、庸俗的界限把握方面还是做得较好的,也必须看到,相对于时政新闻的作用对象,以普通市民为主要受众群的电视民生新闻,其主要收视群体的新闻需求不同,在新闻处理上可以适当娱乐化,但绝对不应该庸俗化。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庸俗化趋向首先体现在题材选取上,“小题大做,大题小做”。一个社会的民生发展肯定与社会的方针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趋向于将“鸡鸣狗盗”、“鸡毛蒜皮”、“鸡飞狗跳”、“鸡零狗碎”作为主要的选材对象。其次,在新闻的来源上,医院、派出所、交通部门、消防部门成为主要的新闻来源,犯人、病人、死人成为报道对象的主角。最后,在新闻叙事上,常采用悬念式开头和故事化的处理,甚至个别新闻为了“悬念”、“故事”采用一些扭曲新闻真相的处理方式。
前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既包含来自市场的竞争因素,也有电视机构对于民生概念理解的因素,还有来自受众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期待,当然,也跟采编一线的记者素质有关系。
当电视民生新闻兴起新一轮收视高潮后,不少电视台直接“借鉴”制作出同一个模式的节目,一起分享市场,而不是创新、开发新节目打造新市场。甚至一旦某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具体内容、特色模块、播报方式上有所创新,受到好评,马上就会被其他同类栏目“引用”过来。
缺乏版权保护的电视行业,往往在同一时期内造成不同级别电视台的同类型节目之间无序的竞争状态。在这种无序的竞争状态下,制作机构对于内容的要求是可以“同质”但不能“漏报”,对于题材的要求是求速度而非深度,对于格调的要求是“有味”而非“有为”。
在新闻的实践操作中,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有被窄化的现象。在“民”的理解上,新闻实践中的“民”往往与市民、农民结合在一起,很少看到这种新闻将“民”理解为公民;而在“生”的理解上,新闻实践关注的焦点大多是民众的生活或社会的生存,甚少将关注的广度扩大至群众的生命和国民的生计。
电视民生新闻在实际操作中,其关注的视角往往是民众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较少将视野扩展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简而言之,就是关注的是“小民生”而非“大民生”。从新闻专业角度考量,其视角局限在民众本身上,而没有将视野拓展至国计民生的大背景下。
电视民生新闻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会涉及到舆论监督,虽然这种监督是一般性的投诉、求助之类,但这类监督类新闻在民众中有着较大反响,不仅民众看到会感到解气,还会让民众形成一种“遇到问题找记者”的反应,当然,更大的作用与效果在于其确立了电视民生新闻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作用。
而与之相伴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过高的民众期待往往使得电视民生新闻陷入两难的境地。实际上在民众遇到问题时,电视民生新闻只能作为一个中立的报道者,而不能以一个评判者甚至参与者的身份介入问题事件,问题还有待民众与相关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解决。如果中立的报道能够带来一个圆满的结局,效果还好;但要是在过高的期待下,电视民生新闻偏离了中立的立场,则极有可能使公众与相关职能机构都不满意。
电视民生新闻崛起后,在大批新闻工作者的努力下出现了不少精品力作,比如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夜航》荣获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称号,宁波电视台社会生活频道的新闻专题《小镇民警维稳事》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的参评作品中,民生视角的新闻接近三分之二。[3]
但从事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记者中,也有一部分人员在新闻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有欠缺。一些记者仅仅停留在新闻的表象上,缺乏对新闻背后深层因素的分析、思考,使得电视民生新闻缺乏深度。更有的记者迫于完成任务而编造新闻,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訾北佳制作的虚假新闻《纸做的包子》。
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近期的发展策略是要提升品质,中期的发展策略是在品质提升的基础上形成品牌,而远期的发展目标是转向公共新闻。
1.在栏目形态上,从单一走向专一。目前有不少的专业化电视频道,如经济频道、法制频道等。根据频道的专业化定位,针对特定的目标观众群体,打造独具风格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是避免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的一个有效方法。比如,电视民生新闻从单一的综合性民生栏目向专一的经济民生、法制民生转变。
2.在题材内容上,从低端走向高端。对于重大主题类报道,电视民生新闻不是不必宣传报道,而可以也应该从民生角度进行呈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民生百态与重大主题之间肯定是存在联系的,就看记者如何选取角度。对于大政方针,电视民生新闻应该进行民生化解读。如结合民生视角解读房价、物价方面的方针政策,不仅能够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对百姓生活也大有益处。
3.在传播方式上,从TNT转向NNN。现代新闻传播方式是以速度和现场为追求目标的,传播已经从TNT(Today News Today今日新闻今日报)向NNN(Now News Now新闻即时报)转变,以占领制高点,赢得新闻竞争的主动权。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有不少突发事件,因此,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出第一声,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提升品质至关重要。
美国营销学者科勒认为,品牌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单位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竞争者。[4]电视民生新闻塑造品牌,要经过差异化定位、本土化改造、延伸性拓展几个环节。
1.差异化定位,通俗地讲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电视民生新闻在品质上要从单一性综合转向专一化特色,在风格上也要差异化,比如在频道、栏目的包装上,要通过CS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处理,建立一种完善而独特的形象。还可以通过塑造具有个性的主持人实现差异化,《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的犀利,《第七日》主持人元元的幽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荧屏风景。
2.本土化改造,立足于新闻的接近性,在内容、风格上以当地观众为主。一般电视民生新闻不上星,立足本土,舍“大众”求“小众”是扬长避短的最佳方法。从受众角度看,不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具有本土气息、亲和力强、贴近日常生活的本土题材,一般为收视首选。风格上本土化直接的方式就是方言的使用。方言在一定的地域内,比普通话更能引起本地收视人群的共鸣,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用杭州话播报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
3.延伸性拓展,是指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将品牌应用到新的领域,开拓新的市场。当电视民生栏目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之后,其市场号召力也日益显现。如《南京零距离》曾为当地市民办过针织、养殖等学习班,除一定的经济收益外,最为主要的是使栏目品牌在新的领域得到了开拓。不同地域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之间的节目互换,也能够打破地域的局限,拓展栏目的品牌。
公共新闻最早由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罗森教授提出,罗森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5]
“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电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有着密切的联系。电视民生新闻在转向公共新闻的过程中,要注意:首先,在题材选取上,寻找“公共”与“民生”的交集,体现公共服务性。对公共领域的关注,能够提高节目的公益性,提升社会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媒体的桥梁作用。其次,借鉴公共新闻,不满足于受众满意,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在琐碎的新闻事件中,关注背后公共的利益,坚持舆论导向,承担社会责任。最后,强化公共意识。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市场化的竞争。但应该看到,不论是在新闻领域还是其他领域,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媒体不应该以低俗的手段,完全以收视率为导向,进行过度商业化的竞争。
在这方面,央视的《新闻1+1》较为典型,报道的许多事件都是民生关注的热点、焦点,比如雷政富事件、温岭钉子户、贵州五名儿童冬夜命丧垃圾箱等,透过事件的表象,深入事件的本质,结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展示事件的未来走向。在将公共新闻理念引入电视民生新闻后,《新闻1+1》这类型的节目提升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档次,起到了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共识的良好作用。
[1] 吕焕斌.民生视角 本色表达 人文关怀整合营销——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的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28.
[2] 王建川.电视民生新闻生逢其时任重道远——《电视民生新闻创新与发展论坛》综述[J].新闻知识,2007(9):45.
[3] 谭天,邸智泉.责任·创新·问题——写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之后[J].声屏世界,2011(2):20.
[4] 屈云波.品牌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220.
[5] 周豪.当代中国公共精神培养的一种渠道——媒介批评视角下的媒介与公共参与关系[J].新闻传播,201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