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林波,陈 强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404)
气象与水文因素对航海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在天气预报日趋精确、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很多因海上天气和海况原因而导致的事故。研究发现,这些事故的发生,除不可抗力的因素之外,人为失误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作为培养高级船员的航海类高职院校,也应对此进行深入反思,将教学重心从传授知识、提高大证通过率转移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上来,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当今先进的技术、设备,获取正确的、足够多的信息,拥有正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通过对多个船舶管理公司及船员公司的访谈及与资深船长的座谈,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发现新任船舶驾驶员在航海气象实际应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是设备操作不熟练,甚至根本不会使用。这种现象在新任驾驶员和实习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且不说气象传真机和NAVTEX 的设定和接收,在对气压和气温进行观测记录时,有的驾驶员或实习生甚至不能正确识读,从这些侧面折射出他们在校内对设备操作训练的不足。
二是对工具书的使用能力严重不足。船舶在不同的海区航行时,需要接收相应海区的天气及水文信息,这就要求驾驶员借助相应的工具书(NP286 VOL3)查阅相关的播发台站[1],查明播发频率及播发时间,并对相关设备进行正确设定,新任驾驶员及实习生此项能力极为欠缺,部分人员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三是对天气图的识读和分析一知半解,不够全面。大部分新任驾驶员和实习生对天气图仅停留在“认知”阶段,对天气图的综合分析能力明显不足。例如在分析某海区的天气及海况时,不能仅仅根据一张地面分析图就得出结论。天气形势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应结合不同时段播发的天气图和各种预报图、高空图,并充分考虑影响本海区的天气系统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四是对气象报告和英文注释的阅读存在一定障碍。气象报告的格式大部分是固定的,只是不同的播发台有所不同,在报告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缩写词,数量也不是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完全掌握。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校将这部分内容归入航海英语范畴,而在航海英语教学中又被作为非重点忽略掉,导致即使平时英文成绩很好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一定的阅读障碍。
航海类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适当辅以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根据船舶具体的工作任务,将相关知识进行分解、提炼并糅合、补充到教材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应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引导,串联各相关知识点,在知识的编排上由浅入深,系统地阐述各气象水文要素、天气系统及传真图的识读、分析,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实训项目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新任驾驶员和实习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不足,主要原因是在校内实践训练不足造成的。当前各航海院校将大证通过率作为学生培训的最终目标,从而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幅增加实践课课时,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从另一方面讲,航海气象科目的部分实践内容被割裂开来,分配到其他科目当中,也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如气象传真机和NAVTEX 的使用,被划入GMDSS 训练和考核当中,而这两种设备在GMDSS 学习中成为非重点操作项目,从而弱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训教学三个教学环节,共同完成教学任务。[3]学生通过参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活动,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书本知识过渡到船舶气象信息的实际处理,逐步达到高级船员的工作要求。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并非适合所有学生,其授课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已受到很多质疑。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步伐在逐渐加快,关于“航海气象”科目的教学方法很多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见解并进行了可贵的尝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模式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尝试,如把课堂搬到实验室、气象台站、模拟教室、船舶、海边等,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2]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内容,部分章节应采取英语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也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使用多种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如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探索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法等。在任务学法中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岗位工作实际,设置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任务,要求学生或者学生组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之后由教师组织学生就任务组织探讨,探寻该任务的解决。这种学习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课堂讲述,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案例教学法中可从历史天气图中选取一些典型的天气过程案例,如寒潮、台风、温带气旋大风天气过程等,让学生进行各种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移动和天气特点的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天气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航线天气分析与预测和防备灾害性天气的能力。
“学以致用”是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学生仅掌握书本及课堂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使学生真正熟悉设备掌握操作流程,亲身体验和参与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学校尽可能地丰富实验室设备,并大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胜任未来岗位的工作。如可积极与地方气象部门和省内外航运企业合作,与它们共建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地资源,企业参与课程授课、评价,要求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训,做到课程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采用校企结合,学做一体,突出能力培养。开展学校学习、学校实训、企业训练三种学习方式,全盘考虑、设计,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真正实现校企结合,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诚信敬业的职业素养,掌握船舶驾驶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符合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能够继续岗位学习并能胜任现代船舶驾驶与管理的高级船员。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在短短的一学期中让学生完全掌握变化万千的海上天气变化规律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个合格的航海从业者,最应该掌握的是能够充分利用船舶配备的仪器、设备,获取足够的信息,经过分析、判断而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另外,随着通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获取天气信息的手段更加先进,各种软件不断更新,天气预报的能力、时效、精确性进一步增强,作为航海院校,应该与时俱进,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吸纳到教学当中,为航运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1]NP286 VOL3——ADMIRALTY LIST OF RADIO SIGNALS,VOLUME 3.
[2]杨亚新.高职“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航海教育研究,2007(4) :58-60.
[3]张 霞.航海气象课程学生适任考试与实践能力并重[J].魅力中国,2010,11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