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治共识研究的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3-04-12 09:26:13吴汉全白璇洁
关键词:共识政治研究

吴汉全,白璇洁

(1.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江苏南京 211815;2.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政治共识是近年来政治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者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研究领域涉及政治共识的基本含义、主要功能、总体特点以及提升政治共识的路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就近年来学术界政治共识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新的思路,以期进一步深化政治共识研究。

一、政治共识研究的进展

近年来,学术界对政治共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集中探讨了政治共识的基本含义、主要功能、总体特点以及提升政治共识的路径等方面的内容。

(一)政治共识的基本含义。

对于政治共识的基本含义,国内学者在具体阐释时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通常都会使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Blackwell political Encyclopedia”的解释,将“政治共识”定义为:“在一定的时代,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的人们共有的一系列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在政治意义上,它指的是与政治体系有关的信念。”[1]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学者们又从不同角度对政治共识进行了具体阐释,代表性的观点有:

1、政治共识是共识、共识决策和共同利益在政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淦家辉、李雪强在吸收和借鉴学术界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政治共识的蕴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们对政治体系认识的一种描述,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的政治制度环境下,特定的人们对本国或他国的政治体系所共同遵守的政治规范准则。在这里,政治共识是共识在政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二是一种政治过程的决策方式,指在某一特定集团和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自由地决策并实施其随后的活动的前提下,根据该集团或共同体成员的普遍意志来决策。在这里,政治共识是共识决策在政治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三是指共同利益在政治领域的一种反映方式。其依据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因而政治共识是对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愿望的共同反映,政治共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共同利益的形成过程。在这里,政治共识是共同利益在政治领域的共同反映和体现。[2]

2、政治共识由协商、妥协和合作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张辉指出:政治共识既可以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表现为主要政治力量在国内外政策上的趋同与合作,也可以指在抽象思维领域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形成的共同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念。政治共识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各个政治主体间的协商、妥协和合作。协商、妥协和合作是政治共识的三个基本要素。协商是不同个人之间、不同利益团体间交流意见表达诉求的最佳方式,这也是走向共识的第一步。协商的基础就是讨价还价,这就是妥协。没有妥协让步,协商不会有很好的结果。妥协是双方的退让,是双方基于最优结果的共赢和博弈,共识之所以能达成,就在于双方为了避免在各不退让的情况下自己利益受到最大值的损失。在协商和妥协的基础上,合作是水到渠成的选择,它引领不同主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向政治共识。因而,政治共识就是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构成的动态过程。[3]

3、政治共识有着基本价值的共识和程序规则的共识的双重含义。姚俭建对所要讨论的政治共识的两重含义作了如下规定:一是基本价值的共识,是指社会或组织共同认同、认可的基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信念;二是程序规则的共识,是指社会或组织共同认同、认可的活动规则和运作程序。基本价值的共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展开,则是对所处社会或群体的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它所反映和弘扬的内容必须能够满足大多数人价值偏好的现实的利益需要和对未来的设想。程序规则的共识则要解决有关“怎么样”的问题,也就是对具体运作及其规则的认同和遵循。在政治实践中,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政治运作的程序,按程序、规则办事,政治领袖和政治决策等才能获得社会或组织的认同。[4]

综上所述,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共识的基本含义作了较有深度的分析,并取得了相关的成果。在笔者看来,以上三种观点在探求政治共识的基本含义方面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存在着探源性的问题。在中国政治学界,虽然“政治共识”作为一个基本概念被频繁使用,但是概念的界定仍然不甚明确,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没有达成统一,也没有将研究中的结论作系统的梳理。譬如,有学者借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解释进行阐述,也有学者采用安德鲁·海伍德提出的包含程序性共识和实质性共识双重含义的政治共识概念,还有学者使用罗尔斯的重叠共识和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理论进行拓展性阐释。这说明,就政治共识的基本含义问题的研究来说,需要对“政治共识”的学术依据进行研究,需要在借鉴和汲取外来学术资源时,积极推进学术研究的本土化。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在“政治共识”的研究中,中国传统的政治资源中的“中庸”、“和而不同”等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中提出的“求同存异”主张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由此来看,“政治共识”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话语体系可谓任重道远。“二战”前,美国结构功能论政治学派首次提出政治共识这一术语,比较充分地揭示出政治共识研究的重要性,其后的一些西方学者也曾就政治共识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应该说是值得分析和借鉴的有用资源。今后,有必要在中外、古今的学术视野中就“政治共识”的基本含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既有学术渊源又有现实视域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体系,为带动政治共识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学术的话语体系。

(二)政治共识的主要功能。

政治共识作为政治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在社会的政治现象的演进中有着基本的功能,研究“政治共识”概念就需要揭示其功能,这样才能为理解和认知政治共识的内涵提供新的视域。由此,学术界对政治共识的研究一直都比较重视对其主要功能的探讨。这方面的探讨,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共识具有维持政治稳定的功能。如张辉认为,稳定是政治共识的一个副产品,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不同的利益方的协商妥协和合作会使各自的利益得到部分满足,使最大受惠者与最小受惠者在最低限度上取得理解并积极采取实际行动改善紧张关系,进而使社会各阶层力量处于相对均衡,这是对稳定的极大推动。[3]姚俭建也提出,从功能上考察,政治共识是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4]政治共识的重要性在于,当人们对一种既定的政治体系存在着基本相同的看法时,人们便会去维护它,从而降低政治体系用来维护自身运行的交易成本。高新民也提出,政治共识所能够起到的最大效用,就是以非暴力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利益分配问题。[5]邵海军认为,政治共识的达成有利于政治体系中的稳定[6]。

第二种观点,认为政治共识具有增强政治合法性的功能。如吕元礼认为,基本价值共识和程序共识是民主社会不可或缺的两种共识[7]。基本价值共识作用在于确定民主的崇高地位。程序共识作用有二:一是实现民主制度的有效运作,二是赋予按照民主程序建立起来的公共权力合法性。张辉认为,在共识的视角下,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会广泛听取民众意见,并在平等参与的条件下协商各方利益,进而争取社会最大限度的支持[3]。邵海军认为,政治共识的达成意味着民众对于现存政治系统和秩序的认同、支持和拥护,亦即对执政党执政地位的认可。这种认可确立了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6]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治共识具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如马九福认为,政治共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首先政治共识能对利益差异进行有力解释,实现心理补救,有利于利益矛盾的解决。第二,政治共识能对阶层差异进行弥补。第三,建立在政治共识基础上的政治制度才能促进社会和谐。[8]张辉认为,政治共识可以有效地聚合利益分化,作为矛盾冲突的安全阀,使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平和地释放出来[3]。和谐社会不仅仅是物质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公民感觉良好的一种满意的心态,而政治共识对这种满足感的建立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和谐与政治共识的求同存异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政治共识具有推进法治建设的功能。譬如,郑卫东、邹育根认为,首先,政治共识有助于良法的形成。共识为人们提供了诸如正义、公平等价值的理解基础和观念资源。而这些基础是法律规范、制度规则形成的前提。其次,政治共识是法治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再次,政治共识有助于法律规范的维护。法律要想实际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有待人们的热情和勇气去维护。而这种情感的源泉就是政治上的高度共识。[9]又譬如,马九福认为,政治共识的范围越是广泛,可以实施的对国家的限制也就越广,而且可能越全面,法治实现的程度就越高;较强的政治共识有助于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深化,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的法律制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8]

以上是中国政治学界关于政治共识功能的四种观点。此外,学者们在政治共识功能问题上的看法还有许多,也都有一定的道理。譬如,有学者认为政治共识的达成有利于降低执政成本、提升执政效率,有助于社会上政治资源的有效整合。从执政成本视角来看,有其独到的见解,值得学术界关注。

总体来看,政治学界关于政治共识功能的研究,为深入研究和细致剖析政治共识的内涵与价值提供了思路,有一定的学术借鉴价值。由于政治共识的功能涉及政治体系的诸多方面,与政治主体的政治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有必要在社会的政治系统之中,基于政治实践的观点,对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在理清政治共识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话语体系。这就需要学者们在政治共识及其他方面研究时,从学术的高度对前人的成果有一个清晰透彻的认识,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善于从联系中把握和提升既有的研究成果,并纳入政治共识研究的体系之中。同时,学术界有必要从创新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共识的功能。既有的研究成果多从国内多党合作中的政治共识来说明,这自然是一个较好的切入视角,但尚不足以全面地论断政治共识的功能。如今,我们已迈入全球化的21世纪,需要用革新的思维、从国际政治的大视野来重新认识政治共识的功能。譬如,不妨从不同性质的国家之间的角度、经济上与政治上有密切合作的国家之间的角度,或是政治上有些许摩擦的邻国之间的角度来具体分析,研究政治共识的形成过程及其所体现的各种功能,探讨政治共识在化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如何求同存异、彼此理解体谅、共同构建和谐世界。这也许能为政治共识功能的研究提供一条新路。

(三)政治共识的总体特点。

政治共识形成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其基本功能,也有其总体的特点。因而,揭示政治共识的总体特点,也是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的一个着力点。政治学界从不同方面对政治共识的总体特点予以分析和抽绎,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多元性特征。不少学者立足于社会现实,认为现实中业已存在的政治共识体现了当今社会多元性的特点,因而是一种多元社会的政治共识。如郭定平认为,多元社会的政治共识是指社会成员和社团组织在基本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程序方面的认同一致。这种政治共识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在内容方面,它注重程序问题,二是在目标方面,它注重全体人民的福利和权利,三是在性质方面,它具有世俗化的特征。[10]又如,李德新认为,在多元共存的社会中,积极谋求政治共识是非常必要的。政治共识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政治共识是一定程度的共鸣,包含着差异性;二是政治共识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包含着克制性;三是政治共识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包含着阶段性;四是政治共识是立足本国的实际,包含着独特性。[11]

第二,民主性特征。有些学者从当代社会的总体特征来分析政治共识,认为在没有民主制度的封建时代不可能有真正的政治共识,现行社会中的政治共识大致都反映现代民主社会的共性,因而所能看到的政治共识一般都是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如郜会远认为,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是建立在自由独立的公共舆论的基础之上,经由理性的协商与妥协达成的,与异见和反对的思想共存,是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共识。无论是在公众表达利益诉求的过程中,还是在协商和妥协的过程中,理性和审慎克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构成了政治共识的重要特征。[12]张辉认为,在现代民主政治社会中政治共识表现为社会各个团体、党派,多数人之间的对游戏规则的基本认同,它是共识内涵的实体表征[3]。

第三,具体性特征。有些学者认为,政治共识都是与一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相联系的,不同的国家体现出不同的政治共识,因而政治共识又是具体的。王岽兴认为当代中国政治共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建立在发展业绩基础上的政策共识,二是表达了政治主体的理性自觉和自愿,三是突出地表现为集体目标共识,即政治主体在坚持改革、谋求发展经济和建设法治国家等目标上达成了一致,四是一定程度上缺乏宪政共识,表现为少数官员的腐败严重影响民众对宪法和法律的整体认同。[13]

总的来说,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对政治共识的总体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力图把握政治共识的共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努力,应予以充分地肯定。但就笔者对诸多文章的梳理来看,政治共识还具有政治的合法性、思想的妥协性等特点。这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与阐发。就目前研究趋势来看,政治共识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多党合作的影响。这是因为政党乃至现代政治运行的领导力量,对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譬如,姚俭建提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达成的政治共识的突出特点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理念上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叠性,尤其是在基本价值上的重叠性更高[4]。今后,可以对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探讨政治共识的基本特征应该说是有益处的。

(四)提升政治共识的路径。

政治共识能够在政治运行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提升,由此就需要有具体的路径。学术界比较注重关于政治共识达成路径的研究,力图找到可以提升政治共识的路径。关于提升政治共识的路径,学者们从政治共识形成的主体、政治共识的形成过程以及政治共识的核心内容等角度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一是执政党建设的路径。一些学者强调执政党自身思想意识的引领性意义,同时也注意到全体国民在其中的作用。如严隽琪认为,政治共识的提升固然在于执政党政治意识的提升,但在中国主要的是应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识,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增强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共识。[14]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执政党在政治共识中处于主导地位,提升政治共识主要在于执政党自身思想意识的提升。如邵海军认为,中国政治共识的形成需要中国共产党以理性自觉巩固“共和”共识,团结社会多元群体协商完善“共和”共识,发展人民民主提升“共和”共识[6]。

二是多党合作的路径。在一些学者看来,执政党的政治意识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共识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政治共识不是执政党一党的事,而是由政治上的合作所决定的,因而需要从多党合作方面提升政治共识。如骆平、万光碧认为,就加强胡锦涛提出的“同心思想”建设、在“同心”思想引领中坚定共识,要增强民主党派的自身特色,进一步发展民主协商,并在政治安排上注重保障民主党派的权益[15]。杜青林认为,强化政治共识事关多党合作发展的根基,由此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共同努力,需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把强化政治共识作为根本任务,以思想建设坚定共识,以服务大局深化共识,以政治交接巩固共识,以自我教育增进共识,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中深化共识,不断夯实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16]。崔珏认为,在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巩固实质性共识即核心价值、政治制度、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共识,以多党合作为平台,推进程序性共识,进一步发挥政党制度整合社会的功能[17]。

三是文化导向的路径。一些学者认为,政治共识在根本上是文化的、价值观的问题,提升政治共识最为关键的是在文化上、价值观上提升全体民众的认同感。如张翔认为,在中国要建构从以斗争为主流向以和谐为主流转变的社会文化,一方面需要以和谐文化来引导各阶层民众在现实生活中化解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将矛盾与冲突限制在社会秩序的范围之内,避免社会滑向政治动荡;另一方面,需要高度认识和重视和谐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应将和谐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点,并将和谐文化作为引导民众解决矛盾与冲突的动力。[18]又如,林华山认为,要进一步发挥文化交流在海峡两岸的政治共识建构中的作用,这首先需要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更多地求同存异、承认多样性,其次是需要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对称化、深入化和制度化[19]。也有学者从国际性的文化视域研究政治共识,如徐勇认为,当今世界需要以文化的方式进行整合,建构以文化整合为基础的政治共识,在国际政治交往中应对统一规则之下的文化差异性予以充分的尊重,但同时必须建构起与世界相一致的政治底线原则[20]。

如何提升政治共识的路径,一直是政治共识问题研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就中国的政治状况而言,政治共识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领导、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社会各阶层利益问题等方面,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今后,关于提升政治共识路径的研究,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一是着重时代性和实践性,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来解决国内存在的政治共识问题。既有的研究所提出的政治共识的路径,多是从理论出发,实际针对性较为不足,今后的研究工作要着眼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实际,增强其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并充分注意到政治实践的决定性意义。二是路径更加具体化。既有的研究结论比较笼统,对路径的分析也比较宏观。今后,在路径的分析上应该更具体化、可操作化,需要根据不同的政治制度具体地提出主要的路径及辅助性的路径,需要研究各种路径之间的关系及路径的优势集成问题。三是在基本观点上要不断创新,需要更多地从政治运行状况、政治文化演进态势、政治组织发展走向等方面,提出创新性的路径观点。

二、政治共识研究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学术界关于政治共识的研究,阐释了政治共识的基本含义,探讨了政治共识的主要功能,抽绎出政治共识的总体特点,探析了提升政治共识的路径。应该说学术界在政治共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今后进一步推进政治共识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在政治体系中研究政治共识。

推动政治共识研究的创新和发展,需要根据时代的需求,从政治实践的观点出发,这应是开展政治共识研究的起点。就系统的、联系的观点来看,政治共识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在政治体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功能的发挥也依托于政治体系,因而政治共识的研究必须在政治体系之中进行。就基本的认知而言,政治体系是政治行为主体存在所依赖的制度形式,是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一。概而言之,政治体系是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的有机构成。政治体系与政治共识的关系是十分鲜明的,政治体系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聚合政治利益要求,正确地运用政治权力,有效地实现政治权利,推进政治管理进程,以便能达成全社会的政治共识,维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政治体系包括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无一不与政治共识发生这样和那样的联系。譬如,政治制度在于设定一系列的基本规则,但政治制度在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提升的过程中,本然地贯穿着社会上业已存在的基本政治共识,或者可以说,没有基本的政治共识也就根本形成不了政治制度;进而言之,即使一个社会有成型的基本政治制度,但如果公民缺乏基本的政治共识,也是难以在社会中推行下去的,更谈不上有效地发挥政治制度的规范性作用。又譬如,政党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政治组织,自然是一定阶级的先锋队,但如果某一阶级缺乏整体共识也是不能形成政党的;而政党在国家的政治变革中发挥功能,也依赖于政党内部业已形成的基本共识,才能有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及治国方略。政治体系内的其他组成部分,也都与政治共识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不一一举例。就研究状况而言,既有的政治共识研究多是从政府、政党、多党合作等角度来研究的,但是研究视角不能局限于此,研究思维应该努力拓展、不断革新,思考问题应该更加全面、开阔、细致。譬如,可以从国家政治制度的角度,也可以从社会团体如商业组织、社区组织、行业协会、利益集团等的角度,还可以从个体公民的角度,具体地研究政治共识与公共利益、党团利益、群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使政治共识在社会和谐发展中更好地凸显其优势,彰显其功能。就一个国家而言,政治共识在国内、党内、团体内以及与公民个人之间实现的程度,关系到公民意愿的表达,政治体系的稳定。从政治体系出发研究政治共识,角度有很多,关键是要选择一个适合的角度具体分析,这样得出的观点结论才更有针对性。在政治体系中研究政治共识,对于丰富现有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完善,必将为后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支持材料。

(二)注重政治实践与政治关系的研究。

基于政治体系研究的视野,研究政治共识就必须深入政治体系的内层,具体地考察政治共识与政治体系之中关键性因素的关系,以便为政治共识的研究打开一个现实的通道。在笔者看来,在政治体系之中,政治实践与政治关系是深化政治共识研究不可绕开的关键环节,而政治实践与政治关系的研究对于政治共识研究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众所周知,政治实践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环境中运用政治中介改造政治客体的政治活动,包括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中介和政治环境等几个因素。而政治关系则是指政治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其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包括阶级关系、军政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及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等。就两者关系而言,政治实践处于基础性地位,政治关系起维护性作用,两者皆是政治现象演进的条件,并且都与政治共识发生紧密的联系,共同推动政治体系的有序运行。如果想实现全社会甚至国家间的政治共识,就要注重政治实践与政治关系的研究。首先,若政治关系阻碍了社会发展,政治主体就会通过政治实践改造政治关系,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扫除不合理的因素,使整个政治系统健康有序地发展。通过政治实践使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等不断合理化,促成全社会的政治共识,才能彼此协作,妥善解决国内现存问题,保持政治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其次,以往的政治实践主要是阶级之间的斗争,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民族国家间的交往。现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不是某个国家可以凭一己之力解决的,例如环境污染、气候恶化、流行疾病和恐怖主义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地球村的每个国家,只有国家与国家之间达成政治共识,求同存异,通力合作,才能共同解决威胁人类的各种危机。可以想见,通过政治实践与政治关系的研究,并将政治共识考虑在其中,所梳理出的政治共识乃是一种政治实践的政治共识,同时又是一种政治关系的政治共识,或许更能凸显政治共识的本质性内涵。

(三)构建政治共识研究的话语体系。

政治共识是一个理论问题,更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在政治实践和学术实践中,重视政治共识研究话语体系的建构。首先,要研究在政治实践中实现向平等话语转换的问题。以往的政策、机制、制度等多由领导层研究下达基层,由基层颁布实施,效率不高,成果不大,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政治共识。要使公民形成基本的政治认同,应该建立平等的话语体系,给予每个人、每个阶层有诉求其利益、表达其意愿的平等机会,从而为政治共识提供坚实的社会平台。其次,要研究如何在政治实践中实现宣传话语的生活化、通俗化问题。回归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日常生活,采用鲜活的生活话语,使其通俗易懂,贴合群众的需要。由此,需要研究大众的理解水平、思维方式等,恰当使用更加亲切、生动、形象、鲜明的口语,以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推进社会政治共识的实现。再次,要研究如何在政治变迁过程中构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问题。民主社会使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可以采取自由、开放的方式相互讨论,促成政治共识的实现。但是必须建设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公民尊重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不能偏离政治制度所设定的政治方向。对此,研究者需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后,要在现有政治秩序中形成开放创新的思想言说的话语体系。政治共识的话语体系既是规则的、有序的,又是开放的、创新的,只有不断创新政治共识的话语范式、丰富和增添政治共识的基本内涵,才能促成政治共识在全社会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实现。所以,在研究中要时刻把握时代脉动,及时更新研究话语系统,同时要研究参与世界政治文化交流、建立中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独特路径,使中国的政治经验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认同,并努力扩大中国政治学话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政治共识研究话语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学术理念、学术范式的传承,有助于形成学术研究的中国学派,应该在政治共识的研究中得到高度重视。

总之,近年来学术界对政治共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政治共识的基本含义、主要功能、总体特点以及提升政治共识的路径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政治共识的研究是一项实践性、现实性的重大课题,对维持国家的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新型的国际政治秩序都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55.

[2] 淦家辉,李雪强.试论政治共识的蕴涵、基础与教育[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1).

[3] 张辉.政治共识:中国当代社会变革中的现实选择[J].黑河学刊,2009(4).

[4] 姚俭建.政治共识与参政党思想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

[5] 高新民.政治共识与中国政党制度[J].执政党观察,2009(8).

[6] 邵海军.构建执政共识的探索与完善——论中国共产党“共和”的政治共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

[7] 吕元礼.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5(3).

[8] 马九福.略论和谐社会政治共识建设[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9] 郑卫东,邹育根:政治共识与法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0] 郭定平.从多元社会谈及政治共识[J].社会科学,1993(8).

[11] 李德新.政治共识的时代需求与有效构建[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6).

[12] 郜会远.论政治共识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8(1).

[13] 王岽兴.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共识探析[J].学术交流,2005(12).

[14] 严隽琪.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政治共识[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

[15] 骆平,万光碧.增强多党合作政治共识——民主党派“同心思想”建设的本质要求[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16] 杜青林.加强政治共识教育,不断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17] 崔珏.政治共识与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18] 张翔.政治共识:中国公民文化建设的症结[J].沈阳大学学报,2009,21(3).

[19] 林华山.辛亥革命历史遗产与两岸政治共识建构[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

[20] 徐勇.一体化的文化自我强化与政治共识[J].天津社会科学,2010(3).

责任编辑:张 超

猜你喜欢
共识政治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商量出共识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11-18 12:11:0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