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农村环境问题研究

2013-04-12 07:43:50李健李永亮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佳木斯市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李健,李永亮

(佳木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黑龙江佳木斯 154004)

佳木斯市农村环境问题研究

李健,李永亮

(佳木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黑龙江佳木斯 154004)

畜禽养殖业污染、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农用化学物质、农用塑料制品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扩张对农村环境产生破坏是佳木斯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资金匮乏、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农业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同步、各部门沟通较少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模式、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力度、部门间协调,可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佳木斯;农村;环境质量;存在问题;主要成因;解决途径;建议

佳木斯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水稻、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烤烟、亚麻、白瓜、甜菜等经济作物,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天然草场,为我国著名天然湿草场集中分布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虽然佳木斯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村环境保护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污染带来的种种危害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的长期发展,威胁着农村人口的健康和农业生产的环境。

1 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1.1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随着佳木斯市畜禽养殖的蓬勃发展、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合理设计,人畜共处一个有限的环境空间,未经处理的废水随意排放,不仅会引起地表水污染和大气恶臭,如长期积聚也会污染地下水。另外,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多为人畜共患病菌,危害人体健康。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佳木斯市农村面源污染的首要污染源[1-3]。佳木斯市养殖场污水、粪便和废气处理设施较少。农村养殖业多以小规模化存在,处理设施处于空白状态,只有少数规模化养殖场具有污水、粪便处理设施。

1.2 乡镇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加剧

长期以来农村家庭对生活垃圾的污染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大多数农村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垃圾回收和处理站,每年产生的大量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农村垃圾处理陷入真空状态,目前很多地区农村家庭由于垃圾长时间的积累,出现屋前屋后“垃圾到处堆,蚊蝇满天飞”现象。大多数乡镇没有建立完整的污水排放系统,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污水大部分随着雨水流入河流或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水体和地表水水体的污染,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佳木斯市郊区村镇距离城市较近,垃圾定点收集普及率较高,偏远村镇垃圾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1.3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继续加大

佳木斯市主要农用化学物质为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和化肥施用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其中一部分残留在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上,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另一部分则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影响土壤自净能力,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促使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农田中鸟类、青蛙、蚯蚓等益虫、益鸟数量大量减少,河流内鱼虾遭受毁灭性毒害,造成湖泊和海洋等水体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等,敲响了生态灾难的警钟。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1.4 农用塑料薄膜的用量猛增

塑料薄膜残留于土壤中很难降解,造成土壤的通气性能降低,透水性能减弱,养分分布不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的肥力水平。如此长期大量的使用而未清理残膜碎片将会严重影响正常土壤渗透能力,削弱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的后果,同时残膜中的有害物质对农作物产生毒性,破坏叶绿素的合成,致使农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最终将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佳木斯市2008年开展了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普查,监测数据表明,佳木斯市土壤中酞酸酯类物质均有检出,农膜中的塑化剂已经进入土壤中。

1.5 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

佳木斯市不断加大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力度,使得许多企业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城郊和农村转移,将农村作为垃圾和废弃物堆放地。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废水、生活垃圾和废渣处理的设施建设地点多数在城郊农村,由于不重视对农村二次污染的控制,这些设施产生的废气、渗滤液、污泥被周围环境消纳。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逐渐向农村蔓延,给农村资源环境造成沉重的负担。另外现在城镇的建设、人口的聚集将打破原有的农村生态系统平衡,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挑战。

2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成因

2.1 资金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不明确

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推销化肥和农药等。农技推广体系缺乏环境管理体系制约,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最大效率发挥农药和化肥作用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2.2 环境立法不健全,治理模式不适

目前我国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如对于农村禽畜养殖业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农药污染、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现在对农村污染治理模式多采用城市污染治理模式,而农村的环境污染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城市污染多为点源污染,其排放主体集中、固定、易采集;而农村污染多为面源污染,其排放主体的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与城市污染相反,它随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不同因素影响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因此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低。

2.3 城乡分治,环保重视程度不够

佳木斯市农村初期发展过于注重经济目标,对改善环境、提高产品质量、营造和谐环境、工业污染转移和农村自身污染问题解决重视程度不够,出现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市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合理。长期以来,佳木斯市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在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专项治理的经费。

2.4 农民的环境意识不高

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使得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为危害农村环境的黑手。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5 各部门缺少协调合作

农村环境涉及较多部门,生活垃圾收集隶属环卫部门,灌溉等隶属于水利部门,农药、化肥使用等隶属于农业部门,污染治理则为环境保护部门分担。而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需要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通力合作,形成环环相扣的结构才可能达到治理效果。然而各部门没有统一,上一级部门管理制约很难到达步调一致,自然效果不佳。

3 相关建议

3.1 加强农村环境法制建设

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立法[4]。现有的环境立法也难以用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国家制定出台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之前加大对佳木斯市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视,参考环境保护及卫生、农业、畜牧业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宜本地区的规章制度,以遏制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惩处那些严重危害农村环境的行为。

3.2 改变农业生产模式,逐步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目前,佳木斯市农业生产模式属于粗放型,低效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如果要根本治理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必须改变这种生产模式。对面源污染严重的化肥、农药,严格按照标准使用,尽量多施生态肥和有机肥,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逐渐实现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管理,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也能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在养殖业上建立高标准的集中禽畜养殖基地,加大集中治污的力度。现在佳木斯市农村禽畜大多散养,逐渐变为规模化养殖,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规模化养殖场必须综合利用和处置畜禽粪便,并在土地承载能力范围内还田。规模化养殖场推行粪便干、湿分离,干粪回收生产有机肥,废水进入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置,使畜禽粪便和污水变废为宝,实现零排放。以物资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实现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对先使用清洁能源的村进行奖励、项目补助。在开发新能源上,积极推广利用秸秆气化炉、沼气炉、节能炉。通过多种有效措施,减少农村污染排放,最终使佳木斯市农业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3.3 走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强对农村污染的管理

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质量,要在农村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减少总需求量的增长,以达到减轻自然生态环境压力的目的。建立专门的垃圾清运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配备专门的中转站和人员、车辆等基础设施,在农村推行类似于城镇污染处理的制度,即“谁治理谁收费”的制度。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污染,减少某些工厂废弃物的排放,对有很高利用价值的污染物,要善加利用,在完善生产工艺、减少排出污染物的同时,增加企业的收入[5,6]。

3.4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加大对佳木斯市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农村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农民从根本上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自发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7]。运用贴近农村生活的例子和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环境污染的例子给他们在思想上带来震撼,帮助他们分析污染危害产生的源头和长远后果,大力宣传乡村环境保护的知识、方针、政策和法规。

3.5 加大资金投入,部门之间协调推进

解决农村污染问题,需要加大环保专项资金补助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以保障农村环保资金来源。各级政府应确保环保部门的开支有稳定的来源,作出农村环保治理资金不能用作环保部门管理经费的严格规定,保障专款专用。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环保牵头、部门协同、联合推进”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依托科技支撑,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1]戴京.浅谈当前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和解决方法[J].环境保护,2006(7):55-57.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小城镇环境问题及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50.

[3]贾风姿,杨驭越.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透析[J].辽宁大学学报,2010,38(3):16-21.

[4]高晓露.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J].当代法学,2005,23(2):52-56.

[5]高彦军,慕素梅,崔刚,等.当前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环境,2011(9):95.

[6]李福刚,曾庆香.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05(6):41-43.

[7]赵军,尚庆雨.我国公众在参与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6(9):32-34,40.

Study on Rural Environment Problems of Jiamusi City

Li Jian,Li Yongliang
(Jiamus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4,China)

Breeding livestock and poultry pollution,garbage dumps,agricultural chemicals,agricultural plastics pollution,rural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ty expansion are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Jiamusi city.Lack of funds,imperfect legal system,farmers'weak environmental awareness,desynchronize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less communication of departments are the major cause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changing the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ath,increasing financial input and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rural areas.

Jiamusi;rural;environmental quality;problems;causes;solutions;suggestions

X321

:A

:1008-813X(2013)03-0023-04

2013-03-22

李健(1985-),女,达斡尔族,河北饶阳人,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制药工程(化学)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猜你喜欢
佳木斯市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为孩子纺织幸福童年
——佳木斯市第六小学教育剪影
佳木斯市生猪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02
佳木斯市连续四年荣膺“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08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