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利, 王 娟, 赵宏梅
(1.黑龙江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2.黑龙江科技大学 机械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品质,是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来实现的。人在接受道德教育时,不仅表现出对道德认识的强烈追求和深刻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升华为道德认识、观念、情感、意志,进而形成内在相对稳定的道德心理指向和道德人格要求。在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的问题,导致了在学生中出现大量的知行不一的现象。过去,我国道德教育领域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只要掌握了现有的道德知识或成果,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存在。今天,这一观念不仅受到了来自社会实践的挑战,而且遭到了来自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质疑。当代道德教育理论越来越多地揭示了道德的实践性特征,德育实践成为道德教育首要的基本的观念。按照系统工程理论,结合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道德教育的丰富内涵和功能实现,我们把德育实践划分为若干个工程,并使这些工程不仅能满足和丰富完善德育内涵及外延,而且形成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在每个工程下面按照德育目标需要设置相应的活动项目去组织实施,这些项目的设置与目标实现的过程则充分遵循“生活化”的原则,让学生对德育的感知从“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及”,把德育渗透到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中,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帮助大学生把德育内化为品质和行为,达到知行统一,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德育实践工程化包含两个方面,从理论层面讲,它是一种德育方法论的创新。我校素有重德育、重工程、重实践的优良传统。新时期,在历史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在实践中凝练出“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简称“三大”)教育理念。学校以“三大”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大德育”为先导、以“大工程”为背景、以“大实践”为途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使德育与工程实践互通互融、互促互进,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学生在“大工程”实践环境中,把德育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体验吃苦耐劳、诚信合作、责任奉献、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等,使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互融互通,互促互进,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进一步彰显了“一高一强”(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从实践层面讲,它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已不能作为评价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概念,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人才竞争愈趋激烈,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愈发全面而具体,现代人才素质的时代特征要求既有全球意识又富于爱国情操;既有适应意识又富于创新精神;既有竞争意识又富于协作精神;既有广博学识又富于精深专长;既有崇高理想又富于奋斗精神等。我们在德育实践工程的设计上就是结合上述要求,遵循继承与创新的实践精神,拓展传统德育内涵及外延,将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要素(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延伸至自然科学知识学习以外的涉及非专业素质的“大德育”范畴,使其成为共同服务于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和全面成长成才需要的系统体系。其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切入点,引领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强化文明修身为起点,稳步提高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和法纪意识;以安全意识教育和健康技能培养为基础,大力强化安全技能和身心健康水平;以推进学习型班集体建设为载体,精心培育优良学风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开展社会实践为抓手,培养学生认知社会和服务社会能力;以推广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努力提升自主创业能力;以加强职业发展教育为平台,大幅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以实施德育实践答辩为手段,切实保障德育实践成效性。
通过推进德育实践系统工程,努力构建融进生活、贴近实际、系统全面、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德育实践体系,把德育实践融入到课堂教学、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生活与实践等全过程,以体现“知行统一”为基本原则遵循,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普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浓郁的人文精神、良好的文明修养和法制意识、强健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坚实的职业素养等核心素质,极大满足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德育实践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工程,遵循大学生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及成长规律,结合工程实践的具体目标,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地设置不同的实施项目,在项目中实现德育主体的价值认同和能力提升,从而实现德育目标。
如在理想信念教育工程实践中,我们通过实施“青马工程”项目,积极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学生政治理论素养的整体提升。坚持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思想的声音”专家讲坛,接受党课和团课培训,举办主题鲜明的班团活动,组建理论学习小组,深入社区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理论修养水平,充分认知国情社情,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通过实施“红色践履”项目,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圣地和历史纪念馆,学唱国歌、团歌、校歌以及爱国歌曲,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校史廊、省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影片,学习体会革命英雄人物业绩,参加爱校义务劳动等,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形成强大的信念支柱和精神动力。以此来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母校的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怀。通过实施“倡导时代精神,展现大学生风采”项目,组织学生坚持定期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进行道德模范、感动科大人物、精神文明标兵等先进事迹的总结表彰和先进人物或团队的评选,积极营造旗帜高扬、道德高尚、情趣高雅的浓郁文化氛围,普遍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项目,围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讨论和实践,开展系列书法、摄影、征文等文化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树立民族自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大学生开展诸如“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培养同学们的真情实感;围绕“立德树人”,举办忠、孝、仁、礼、信、廉、耻等为主题的专题论坛,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等,为牢固确立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施“读书益智,启迪心灵”项目,积极倡导读一本好书、开启一扇心灵之窗理念,开展“馨香校园”读书节、“书友会”等活动,推荐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哲学、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经典著作,教育学生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和抵制腐朽文化,自觉加强文化修养,健全心智等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共同服务服从于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铸就与行为养成。
“生活化”概念的提出不是凭空设想,而是由德育实践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当代实践性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究最有影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著名的“生活即教育”论断,“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德育育人的实践过程是内含于生活之中的过程,不可能脱离生活或凌驾于生活之上,因此,只有教、学、做合而为一的生活化才能达到德育实践的实效目的。为此,在各个德育实践项目实现过程中,时时处处落脚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个性发展需要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对德育“触手可及”,逐渐内化于心,固化为素质。
正因如此,就要求我们首先在德育目标的实现路径设计上必须认真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德育位于诸育之首、寓于诸育之中。俗话说,德为才之帅,无德不统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即要把育人功能作为自然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前提,在言传身教中彰显德育的价值功能。在相关的人文社科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的教学中都要有目的地教育引导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提高是非判断能力,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二是德育源于生活、面向社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伴随着人们的其他活动,如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创作等社会活动而存在。因此,道德只能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而不能从社会生活中“切出一块”来作为道德。同时,生活是开放而非封闭的,生活的开放性决定了德育的开放性。开放型德育模式应该是“面向社会,双向参与”的模式。就是设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依靠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实践时机,参与社会的改革实践,开展社会服务,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辅相成。三是德育生活化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兼顾生长性。德育生活化就是在目的上尊重人的自由发展;在原则上强调权利平等;在方法上强调启发引导;在内容上强调理解、包容、团结、合作等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得到塑造。同时,将大学生视为生长过程中的学习主体,是德育生活化的内在要求。大学德育既要认同自身的“生长性”,也要尊重大学生道德观念正处于生长、发展过程中这样一个事实,积极主动地为满足学习主体不断生长的道德需求创造条件。
在德育目标的载体设计上要充分体现“生活”的痕迹,既要在目标导向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在项目实现的具体要求上与学生日常行为实现“无缝对接”,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习惯。例如,我们长期坚持的“四文明”建设项目,其实现途径就是非常有“生活”,其中要求文明寝室建设要做到“七无一齐”,即无晚归、无晚起、无花帘、无乱贴乱挂、无赌博、无打架、无违章用电、物品摆放要整齐;文明教室建设要做到“上课起立不迟到、地面卫生保持好、墙面桌面不乱画、人走锁门要关灯”;文明就餐提倡“就餐排队不加楔、尊重师傅、爱惜粮食”等等,都是学生俯首可拾、举手可成的要求,易于操作,便于监督,容易达成共识并形成环境影响力,长期坚持下来就必然内化为个人的自觉修养,并由此升华为良好道德品质,这就是德育“生活化”的魅力所在。
当前,全国上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开热议,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事业而言,中国梦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大学是一段追梦的岁月,大学生处于做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大众化,把艰深的概念通俗化,把高尚的行为规范生活化。将中国梦教育紧密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和他们的学习条件、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等实际问题相结合。用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更能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中国梦的提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创新,中国梦让人感觉很亲近,很美好,也比较容易理解、记忆、宣传和交流,而且会给人鼓舞和力量。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要将“中国梦”的实现与大学生的“大学梦”、“成才梦”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将自身的前途命运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连,通过搭建“生活化”的实践载体,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勤奋学习、勤于实践,在未来就业发展中将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进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奉献无悔的青春。
总之,德育工作具有思想的广泛性、场所的社会性、教育的渗透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因此,构建实施“三化”德育实践范式,既丰富了德育实践的内涵,拓展了德育功能外延,又创新了实践载体,回归了德育本真,不仅完善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而且健全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道德教育机制,提升了德育实践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金晓菁.构建高校德育工程体系浅述[J].南京广播大学学报,2010(4):60-62.
[2]王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免费师范生健康成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110-112.
[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5:150.
[4]刘华利.实施德育实践“八项工程”提升大学生非专业素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