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丽
(哈尔滨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提出“美丽中国”,这一论述既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有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向着最有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高等教育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理工院校办学历史悠久,不乏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理工院校具有浓郁的质疑、钻研、探索、求实、知行统一的精神。自然科学在理工院校得以传承、发展、应用。相比之下,作为人类文化两个维度之一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相对薄弱。部分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对什么是知识、素质、精神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深层的理性思考,导致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认识出现误区。
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不同。有些人文知识只是知“道”。有些人的人文知识相当丰富,但人格却不高尚,关键是他没有把人文知识提升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体道”,主要教会如何做人。用涂又光教授的话说,就是“知道为智,体道为德”。知道者与道为二,体道者与道为一。体道就是用自己的言行,把自己选择的道体现出来,这就是人文精神。大部分人认为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自然也就培养出了人文精神,将知识传授等同于精神培育。只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注意向学生揭示这些知识背后所蕴藏的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生学到的只能是延传的知识,难以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很难进行知识创新以及在创新中体现人文关怀。
理工科院校将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学科专业的教育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以人文学科专业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取代人文素质教育,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甚至缺失。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人文精神、有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人。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是以知识(含人文知识)传授为载体,以价值观念养成为目的的知识性实践过程。人文素质教育作为连接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桥梁,它的薄弱和缺乏,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匮乏,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难以实现。
人文素质是指所具有的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以及对这些知识的吸收而形成的价值观、道德、气节和思维方式,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人文素质是形成人文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积淀和结晶。由于对“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关系认识混乱,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出现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在教学实践中只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升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没有达到真正的人文熏陶,使人文精神的培育成为一个理论盲点。“人文素质”的完善是形成“人文精神”的关键。只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是培养不出人文精神的。
在大科学、高技术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以它神奇的魔力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休闲方式。[1]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不断放大,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当学生充分享受高科技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科学技术的价值也进行着乐观主义的憧憬,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学生只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认为人文精神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对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采取漠视的态度,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这恰恰与实现“美丽中国”背道而驰。实现“美丽中国”既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求在发展中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既体现了科学之美,又展现了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体现了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要实现美丽中国,需要学生走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认识的误区。
长期以来,部分理工科院校在就业率的压力下,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学校和学生表现出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难以形成人文素质教育的应有氛围。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近年来,高等教育普遍以实用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从事教育,把教育纯粹视为“就业准备的过程”、“智力投资的过程”,没有把握好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尺度,使承载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教育天平发生了倾斜。这种经济学视野下的教育理论,使理工院校在教育的运行中患上了实用唯学、急功近利的通病,精力过于集中在开发人力、增强智能、提高个体生计本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上,使以完善人性、净化灵魂、提升人格,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目的的人文素质教育遭冷落,教育的人文属性和意蕴渐趋模糊。
我国的大学按学科分类设置院校,文理分科,这种办学模式使文、理知识被人为地割裂为互不相干的两个学科领域,造成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之间缺乏互动与整合。人文教育也存在着用政治教育代替人文教育的倾向,除了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开设以选修课为主,对学生的人文课程的选修要求较低,只要修满学分即可,缺乏对选课的科学规划;[2]教师凭自己的兴趣开设课程,具有随意性;课程难以进入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疏于检查和评课;学生在选修时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没有对所要选修的课程进行理性思考,为了修满学分盲目选课。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收效甚微,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3]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凸显,社会对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备受青睐,为了在就业市场上占据先机,学生更加急功近利,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上,对人文方面极少关注。这种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学习轻人格培养的现状,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不佳,人文精神失落,理想信念淡漠,责任感、使命感下降,价值观念功利化,道德标准多元化,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的受教育者,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部分理工院校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高度关注的是学生,对教师和教辅人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教辅人员人文精神缺乏,导致教学和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学术造假,教师浮躁,师德滑坡,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难以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环境和氛围。
“美丽中国”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路径就是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根本目标的高等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在办学理念上,注重搭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平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领导层要从教育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高度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作为理工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在资金、人才、政策方面向人文教育倾斜,把教育的立足点转移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轨道上。改变理工科院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的现状。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一部分原因是由专业教师和人文教师缺少沟通、缺乏合作造成的。要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就要使教师们在思想上树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同等重要,科技工作者和人文工作者同等重要的理念,使专业教师和人文教师相互尊重,创造融合的条件。其次,学校要搭建专业教师和人文教师之间沟通、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跨越学科界线,形成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态势。刘仲林在《现代交叉科学》一书中指出:“学科交而万科通”,“领域交而科研兴”。的确,建立学科沟通机制,搭建学科交流融合的平台,既有利于科学研究,也便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进行课程整合,开设文理兼容的综合课。综合课程具有将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方法论与价值观整合为一体,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优势。[4]“STS教育”(科学、技术与社会),能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割裂的教育观向统一的教育观的转变,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创新型人才;科技伦理学表明了人们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深层思考和理性自觉,是科技工作者在实践和科研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总和。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培育,将知识的传授与人性的陶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本身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成功典范;科技史不仅记载着科技的重大进展,同时反映着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本身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种很好融合。开设上述课程,能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提高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师是关键。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发掘教材背后的科技发展的历史,弘扬科学精神中的核心价值观,展示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以及高尚人格力量的人文精神,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意识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对于成材的重要性,既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又对学生进行了精神熏陶。同时,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知识广博、行为文雅的教师,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学生要在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将专业学习与人文素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塑造有机地结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公益活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生、对价值的理解,感悟对社会、对公众的责任,激发学习激情和成才的愿望,使自己成为专业技能高、人格魅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己,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机。破解危机,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就是消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立。理工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主阵地,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教育。[5]
[1]黎胜禄.研究生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民营科技,2009(12):69.
[2]赵明,陆菁.促进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前提和途径[J].成功教育,2010(10):20-21.
[3]麦宇红.农林院校人才培养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1(01):9-10.
[4]井会利.关于加强高职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5月号中旬刊):113-114.
[5]杨未.论大学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大家,2012(1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