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梅, 赵 煜
(1.昆明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云南 昆明 650214;2.昆明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近年来,“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1]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受到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经验与成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就整体而言仍处于探索阶段,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问题。可行性不足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有的实践教学从表面上看干得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由于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教学中随意性较大,规范性不强;有的实践教学以实证的个案研究为基础,经验难以推广,普遍适用性不强;还有的实践教学因为教学基地、经费和课时等教学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因而持续性不足……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的主体、对象、媒介和人、财、物等教学资源比较复杂,因而其可行性困境凸显。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程度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程度。正如教育部有关部门所指出的:“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问题,大家有高度的共识,关键是可行性的问题。”[2]因此,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难题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原因:第一,对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不清。例如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仅仅限定为“走出去,请进来”的社会实践,否认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3]将实践教学混同甚至等同于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课外活动。第二,实践教学实施难度较大。与理论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不仅对必要的教学基地、交通、经费、课时安排和教学资源等客观条件的依赖度大,而且对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精力投入等主观条件也提出了很高要求。鉴于此,解决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问题除了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钻研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主观努力外,更需要一个制度化的机制构建,从而为实践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与合理有力的客观保障。
从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经验看,学校各级党委与职能部门的有效配合是解决场地、经费、教学资源和现场组织等各种具体问题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寻求党委和相关部门的有力保障,如何使得到的支持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制度化,从而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真正可行、规范和高效呢?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试图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可行性难题提出应对。即:以大德育观统领和整合高校现有的德育资源,在大德育体系内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并以适应教育为例,以适应教育为切入点和生长点,将适应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管理育人体系和教书育人体系相结合,力图从适应教育的渠道中寻找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突破,从而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适应教育主要是狭义的新生适应教育,相对应的,本文所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针对的是低年级的大学生。从广义上言,适应教育也应随着大学生适应需要的深化而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
适应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主体和主体所处的客观环境之间形成的协调或不协调关系。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主体的变化以实现二者的协调,反之亦然。大学生入学后由于无法及时调整自己而产生了对外在环境的诸多不适应,如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适应,以及由此引发的迷茫、困惑、失落和焦虑等不良心理问题。适应教育正是以解决大学生适应不良、提高适应能力为主线,以规范和调整大学生认知、行为和心理为手段,以实现角色转变和环境适应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我国高校的适应教育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早期的适应教育主要表现为入学教育,参与部门不多、教学内容不广、教学周期较短。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学校各级部门的相互配合下,适应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相对完备的体系。适应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
从表面上看,适应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很大差异。前者是社会实践活动,后者则是课程教学活动;前者属于管理育人体系,后者属于教书育人体系。但是两者都具有相同的高校德育性质,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活动。适应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大学生人生中的特殊问题,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社会发展的趋势、自身的历史责任和自己的实际,引导他们尽快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理,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见,适应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而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教学形式,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这一意义上看,适应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之一。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就低年级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所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大学新生自身能力不足与大学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而当前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为新生在大学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和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不适应。如果说价值反映的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关系,那么,能否满足大学生的“适应需要”则是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体现和意义所在。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从满足大学生的“适应需要”开始,通过帮助新生解决适应困境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吸引、鼓舞、教育和感染大学生,并最终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形成。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行不仅依赖于思政课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与组织能力,更依赖于坚实的客观条件与保障,如场地、交通、实践基地、组织协调、分工合作、课时以及经费等。所以加强与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寻求广泛的工作支持成为了实践教学的不二法则。但是现阶段由于各部门可能存在着的主观上对思政课的认识不到位和客观上行政管理体制的不畅等原因,使得思政课教学部门得到的各方回应并不理想。而借助日益成熟的大学适应教育体系,将有助于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适应教育体系完全可以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人、财、物等保障条件的共享。
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三种主要模式,其中校园实践教学最受学生欢迎和教师青睐。适应教育多姿多彩的活动则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教学资源。当前,适应教育已经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能力和素质、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多重多种实践活动。既有常规性活动,如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和暑期社会调查等等,也有时代性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等;既有学生普遍参与的活动,也有学生自愿参与的活动。因此,只要对这些活动进行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就可以使它们成为思政课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
由于适应教育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分别属于高校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的两大德育系统,因此如何将适应教育整合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便成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的问题。
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是衡量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的价值体系、社会的规范体系、对象的需要体系、对象的问题体系[4]。”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的展开模式就应“以教育对象的需要体系为导入,……以问题体系的解决为终端”[3]。从这一角度看,以满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为目标,以解决不适应为基本问题的适应教育的相关教育内容理当拓展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
其一,以解决生活环境不适应为目标的环境适应教育。它主要包括客观环境认同和文化适应两方面内容。客观环境认同教育要求新生具备一定的独立和责任意识,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遵守校规校纪等;文化适应教育则要求克服民族差别与文化差异,树立理性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其二,以解决学习环境不适应为目标的专业学习教育。它包含专业的认同感教育、专业学习教育、职业道德法规与职业规划教育三方面内容。其三,以解决社会交往不适应为目标的规范教育。它包括道德规范教育、法律规范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内容。它要求学生懂得人的本质属性,法律与道德在调整人与社会关系中的意义,掌握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等。其四,以解决心理不适应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它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两方面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看待主观与客观世界、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和心理调适的方法等。
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有效挖掘和筛选资源,促进实践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
首先,寻找适应教育的常规性活动与实践教学的最佳契合。即分析适应教育中哪些常规活动最符合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以确定实践教学的常规性教学形式。比如,推优入党活动与马克思政党理论教育;校史、校规、校纪教育与大学生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教育;校园宿舍防火防灾演习与公共安全法律教育;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活动与诚信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适应教育的常规性活动所具有的规范性、长期性和成熟性特征,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形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其次,寻找适应教育的非常规性活动与实践教学的最佳契合。即在学期初或学期中,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分析适应教育中哪些非常规性活动最符合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及时确定和调整实践教学的非常规性教学形式。比如,建国60周年纪念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适应教育的非常规性活动所具有及时性和节点性特征,有助于增强实践教学形式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最后,在筛选适应教育的各项活动时要遵循学生普遍参与原则。如校园主持人大赛由于不具备这一原则因而不能纳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当前,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元论”(思政课教师)和“一体多元论”(思政课教师为主体,辅之以学校各部门管理人员)。适应教育则进一步拓宽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使之成为了包括教学主体与实践主体的相对全面“二元论”组织体系。第一,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导的教学主体。与理论课教学不同,实践教学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是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指导与辅导员的实践指导的合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理论与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第二,以大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导的实践主体。适应教育明确了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构建提供了借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情感体验,因此实践教学要求在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发挥新生的自治能力,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认识自身需要与社会要求的差距,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理论分析自身的实际问题以及矛盾产生的原因,从而为不适应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与方法。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靳 诺.探索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增强公共理论课的实效性[J].江南大学学报,2004(5):5.
[3]刘世华,吴绍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J].教学与研究,2008(4):87-90.
[4]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及其逻辑展开模式构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