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晖
有人将骨质疏松症比喻成“寂静杀手”,因为在发生骨折前可以没有疼痛或其他症状,然而它已经悄声无息地在人体内逐渐发展,直到发生了脊柱、髓部和腕部的骨折才被察觉。这位“静魔”却对我们的身体有着巨大的杀伤力,作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它会导致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骨头“变脆”,容易发生骨折。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骨质疏松症悄然来袭固然可怕,但因我们身边有许多可爱可敬的医生,在他们的帮助下病魔也难再猖狂。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六院”)骨质疏松与骨病专科就有这样一个团队,它仅拥有6位医生和4位技师,却每年承担着7万余人次的门诊量,同时在科主任章振林教授的带领下,孜孜不倦进行科研,以骨质疏松和单基因骨病遗传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获得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累计发表SCI论文60余篇。2012年是丰收的一年,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单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0.6,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骨质疏松与骨病专科是诞生于内分泌科和骨科之后的一个“子科”,严格来说属于内分泌代谢病学(三级学科)的分支,属于代谢性骨病范畴,又与骨科不无关联,可以看做是骨病的“内科”,属于四级学科。因为无论是骨的代谢性疾病还是骨外伤,都属骨病,骨质疏松与骨病专科和传统骨科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更多采用药物等内科治疗手段,而后者多采用手术等外科治疗方法。1993年,时任六院副院长的内分泌专家黄琪仁教授、时任院长的骨科专家林发雄教授和核医学专家马寄晓教授等几位专家高瞻远瞩,意识到了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要性,开创国内骨质疏松症专科治疗之先河,在六院创建了独立科室——骨质疏松防治中心。
20年来,在与病魔不断做斗争的同时,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奋斗,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骨质疏松和其他代谢性骨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为满足大量骨骼发育方面的疾病患者的就诊,2005年将该科室更名为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骨内科”。六院几代领导特别重视和关心该学科,虽然是四级学科,但是科室独立建制,享受其他三级学科一样的地位,大大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
科室是国内最早引进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单位之一,目前拥有三台仪器,开展骨密度标准化检测,每月检测1 300例,建立了近20万人骨密度数据库,并建立了上海市健康人群骨密度参考值,以及骨转换指标参考范围,为临床骨质疏松诊断、鉴别诊断和随访提供了“金标准”。同时,科室建立了骨质疏松规范化诊治和随访流程,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双向转诊等,这些措施不但节省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保证了长期治疗率,赢得业内同行和患者的广泛赞誉。
该科除处理常见疾病骨质疏松外,对于少见或罕见代谢性骨病的诊治,居国内领先。由于开展分子诊断检测,显著提高了疑难骨病的确诊率,在国内首报了基因突变导致的多种骨病。例如,报道了由RANK基因突变导致的早发性畸形性骨炎,为国际上第2个家系病例;VCP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畸形性骨病伴肌病综合征家系;CLCN7基因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骨硬化症2型等。
依赖大量的临床资源,该科以复杂疾病骨质疏松遗传机制和单基因遗传骨病的分子机制为研究方向,开展大量科研工作。
建立了迄今国内外最大样本量汉族人群峰值骨密度和骨质疏松遗传家系资源库,报道了重要候选基因遗传变异与男、女性低峰值骨密度、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分析了国人骨质疏松遗传背景及其特征,对临床早期发现低峰值骨量、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易感人群提供了有效的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段,为建立高危人群早期预测因子和及早开展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率先在国内开展骨质疏松药物疗效差异与候选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研究目标是根据不同基因型为临床选择骨质疏松药物、实施个体化用药措施提供必要依据。
此外,建立了近600家包括成骨不全、低磷性佝偻病/骨软化症、骨硬化症、畸形性骨炎、先天性脊柱干骺发育不良、颅锁骨发育不全、骨纤维结构发育不全和晚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等30多种单基因骨病家系库,开展了致病基因克隆与突变筛查,建立了单基因骨病家系库及诊治标准和流程,构建了成骨不全和骨硬化症的致病基因突变谱,大大提高了对疑难骨病的确诊率,而且实施了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通过阻止出生缺陷,以切实降低这些遗传性骨病的发病。
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原发性厚皮性骨膜病的病因学基础,并发现了对症的治疗方法。原发性厚皮性骨膜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通常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青春期发病,以皮肤增厚、面容丑陋、杵状指、骨膜显著硬化为特征。2008年,英国学者证实了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增高是发病原因,且发现了降解PGE2的酶HPGD基因突变导致此病,并一直认为该基因突变是唯一病因。
据章振林教授介绍,他们在3个家系年轻患者中并没有发现HPGD基因突变,而且患者症状相对较重。科研人员大胆推测,该病另有致病基因突变可能。通过近2年时间的潜心研究,他们首先利用先进的外显子测序技术,对1例近亲结婚所生的男性患者进行筛查,从海量的基因变异数据库中,敏锐捕捉到转运PGE2的SLCO2A1基因突变,并在另外2个非近亲婚配家系患者中得到验证:该基因编码蛋白是调节细胞内外PGE2转运的关键,它的突变会导致蛋白转运PGE2功能下降。同时发现临床可以对这类患者使用环氧合酶2抑制剂(降低PGE2的合成)治疗厚皮性骨膜病,使症状得到显著控制。研究论文发表在顶级遗传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影响因子为10.6),该论文发表次日,章振林教授即收到了SLCO2A1基因的发现者——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Victor Schuster教授(1995年首先在《科学》杂志上报告SLCO2A1基因及其功能)的祝贺邮件:“阅读你的文章我非常高兴,我等了16年才看到SLCO2A1基因突变联系了人类的疾病。”
这几年在科主任章教授的带领下,科室的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频结硕果: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要发表在遗传学和内分泌学权威杂志,包括《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Bone》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青年基金项目3项,可喜的是每位年轻医生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且岳华博士于2011年获得上海市科委启明星项目资助。章振林教授于2008年入选上海市科委优秀学科带头人、2011年获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2012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该科独立完成的项目于2007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骨质疏松与骨病专科跟其它科室很大不同的一个特点——患者普遍以老年人居多,这其实也反映出代谢性骨病的患病人群年龄特点,每天面对着二百多位这样的病人,对医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而谈到与病人相处,大家最佩服的还是科主任章振林教授,“章教授对待病人的态度非常热情,遇到一些经济有困难的病人,他经常会帮他们免去挂号费,尽量帮助病人申请免费做骨密度检测或使用药品,甚至有时还会自己掏钱给病人打车回家。”
曾经有一位来自安徽的患病多年的骨质疏松女患者,11年前觉得关节疼痛行走艰难,心神不安的她开始在当地四处投医,但每次都是满心希望地去却失望痛苦地回。后来经过网上搜索,她知道了章振林教授,带着最后的希望从老家慕名而来。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病情和治疗经历后,章教授确诊是低磷性骨软化症,给了她3个月的治疗方案,作为一个初诊病人,只有当医生了解她的病情后才能拿出合理方案,章教授的果断自信让她立刻感觉到这就是中国优秀的骨病专家!然而按照章教授的医嘱服药三周后,突如其来的双膝剧烈疼痛又使她无法忍受,甚至怀疑是否药量不足。不安的她试着用手机给章教授发短信询问是否要增加药量,没想到章教授很快就回复了她:“不用增量,观察两周再说”。过了一周,疼痛果然逐渐消失。她发自内心地赞叹:“章教授果然医术高明!”
除了主持科里的日常工作,章振林教授还兼任六院骨代谢病和遗传研究室主任、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同时担任了《中国药理学报》(SCI收录)、《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和《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编委,《上海医学》杂志常务编委,承担着大量的门诊、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任务,章教授几乎是没有休息时间的,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也大多被阅读资料、撰写论文所占据,可是不管科里的医生多晚发邮件给他,总会发现过不了多久就会收到章教授的回复。
跟许多医院科室的办公室相似,在骨质疏松与骨病专科的走廊墙面上有几块朴素的黑板,上面不仅张贴着最新的会议培训通知和业务简讯,还有一块“地盘”格外引人注目,大大的一行字“2013年度发表SCI论文”让人顿感压力,在它下面已经密密麻麻地挂满了10篇文章,旁边还有很大一块空白在等待科里每位医生努力用富有前沿学术观点的SCI论文去充实。在一串串临床、科研的指标压力下,笔者本以为科里的医生会觉得“压力山大”,却没想到大家对章教授的评价是“仁政的典范”,指标压力固然存在,但因为章教授对待同事一视同仁、没有架子,与科里的医生总是站在一起,及时讨论和制定计划,与大家一起实现各种指标,所以大家觉得章教授既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良师,更是与大家共同奋斗的战友,跟着他一起工作,即使辛苦也充满乐趣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