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奎
(四川文理学院 组织部,四川 达州 635000)
习近平同志在第20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处理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四川文理学院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通过构建“两级建校、三级培训”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推优机制、联合培养机制、审查考察机制、质量评估机制和继续教育机制,有利于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对推进学生党建科学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数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260.2万名,比上年增加233.3万名,增长2.9%;其中,学生党员277.8万名,占党员总数的3.4%。[1]四川文理学院历来重视学生党建工作,近年来,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较大的增长和提升。截止2012年7月,在校党员总数达2301名,其中,学生党员1793名,占党员总数的77.9%,占全校学生人数的17.6%。建立了24个学生党支部,除数学与财经系、管理系、初等教育系、文化与传媒系设立一个学生党支部外,其余10个系均设立了学生第一党支部和学生第二党支部,由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兼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发展基本按照“系团总支推优——系党总支考察(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参加学校党校培训——系党总支培养、发展——学校党委审核”的规范流程运行,在学生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上均能够完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组织的要求,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光荣任务。[2]我校14个教学系全部选强配齐了团总支书记,在“推优”过程中,各团总支能严格制定推优标准,真正把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强、政治思想觉悟高的学生推荐到党组织进行培养考察。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校每年参加党校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接近2000人,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20%。但据调查了解,目前有部分系团总支推优工作有形式化趋势,团建工作与党建工作有脱节现象,共青团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部分系团总支没有建立科学的推优机制,在推优中有依靠分数排名,或看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一些因素,忽视了政治表现和思想觉悟的考察。团总支推优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系党总支将要发展的学生党员名单拟定后再征求意见,使团总支推优成了走过场。
入党积极分子是党组织新鲜血液的来源。目前,我校各系党总支(党支部)均能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考察、发展。但部分系党总支由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没有具体量化标准,出现了对“入口关”把关不严的现象,大一新生参加党校培训的人数过多,由于他们没有经过初期的党课知识培训,造成了学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员质量大大降低,这部分学生参加党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迟到、早退、旷课时有发生,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不熟悉,最后参加党校结业考试寄托于作弊,或是凭空想像,乱答一通,从每期党校结业考试来看,部分系的学员通过率比较低。
目前,各高校在党员发展中都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重发展,疏教育”。部分高校由于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一些限制条件,在学生党员培训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即学校“一级”教育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申请入党的学生人数多、动机复杂而带来思想教育任务重、教育培训难度大的问题已经凸显。[3]集中性短期化的培训班教育模式,容易出现学员“搭便车”现象,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长期、有效的考察,学员缺乏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如果再忽视对入党后的学生党员进行长期跟踪和持续培养,就难免造成部分学生党员政治学习不系统,理论基础不扎实,党员的再教育出现空档,致使部分学生党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思想滑坡,政治信念出现动摇,示范引领作用弱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发展质量”。[4]对高等院校来说,应着力构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结合四川文理学院的实践,笔者以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构建校系“两级建校、三级培训”,即各系成立分党校,与学校党校形成“两级建校”制,系党校主要负责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和党员的再教育,学校党校主要负责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三级培训”,一是初级培训,主要对入学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由各系组织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两课教师负责培训、考核,并建立档案,对考核、考察合格的学生推荐参加中级培训;二是中级培训,主要是对经过初级培训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由学校党校开设党课培训班,学校党校制定课程计划,统一调配师资,统一考核,各系要协同配合,在培训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并建立完善“五考”制,即思想考察、课堂考勤、素质考核、知识考试、综合考评,使教育培训落到实处,起到效果。学校党校对考核合格者统一颁发结业证书,没有取得结业证书则不能发展入党;三是高级培训,主要对学生党员开设党员系列专题教育,由各系党校负责,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和持续教育,防止学生党员因长期忽视对党的最新理论的学习,而出现思想滑坡,信念动摇。
为了保证“两级建校、三级培训”的教育效果,学校党校要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党务工作及教学经验丰富、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较高、专兼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党校教师队伍专家库。适时安排学员参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增强课外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效果。[5]各系在开设党员系列专题讲座时,可结合系科、专业特点,从专家库中挑选各领域研究的专家组成讲座团队,对学生党员来说,这样既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受到一次系统的教育,又可以接受到学科、专业前沿的最新知识,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形势和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员正确认识新情况、新问题,从而脱离课堂上单一、枯燥乏味的宣讲,增强学习兴趣,使党课培训成为他们了解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窗口,拓宽视野,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学习氛围。
邓小平认为,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6]因此,要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发展长效机制,从而使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进一步落实党建带团建。各系党总支在发展党员时,要经过团总支的民主推荐,团总支要逐步建立“投票、答辩、公示”制度,制定规范科学的推优标准,围绕政治思想、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群众基础、日常表现等五个方面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将推优标准进行具体量化,再通过“公开投票——公示——公开答辩——公示”,将推优工作阳光化。通过“两次动态性考察”,即公开投票和公开答辩;“两次静态性考察”即两次公示,接受群众的广泛监督,将推优工作透明化,使推优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思想觉悟高、政治表现好、综合素质强、群众基础牢的优秀团员推荐到党组织中去,确保源头工程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确保党员纯洁有活力,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各系要结合实际,着力构建由“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组成的联合培养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要积极实施党员培养“导师制”,给每个考察对象指定一名“导师”,由其负责与考察对象谈话、定时听取思想汇报,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导师”要定期对考察对象进行考核,并填写考察意见供党组织考察、查阅。对于弄虚作假、走形式、不重视的要追究责任,从而避免一人负责多名考察对象,对考察对象不了解,考察过程失真等不公平性。
学校党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各系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一是加强客观调控,审核党员发展计划。发展速度要稳定有序,防止突击发展或者停止发展,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措施;二是保证发展重点,审核党员构成。重点审核各系学生党员年级和班级分布的合理性,切实落实中央提出的“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高年级有党支部”的要求;三是提高新党员综合素质,审核党员发展质量。对各系新发展的党员要通过查阅档案、个别谈话、群众走访等途径,了解其思想动态、政治表现、学习情况等,督促各系开展新党员教育培训活动。[7]各系党总支要逐步健全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考察制,将考察工作由静态化、定期化变为动态化、常态化。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根据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要求,结合大学生实际,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华南理工大学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标准评估中建立了9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涵盖基本条件、思想政治、道德作风、业务学习、工作协调、社会实践、群众基础、心理素质、综合评价9个方面;22个二级指标分别对一级指标进行详细分解。[8]利用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有利于增强党员发展工作各个环节的原则度和透明度。
党员的继续教育是确保党员质量和提高党员素质的有力保证,是克服党员教育短期化现象的有力举措。学生党员由于入党时间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时间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牢固树立,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因此,要建立学生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坚持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教育与平时教育相结合,业务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要采取集中性的讲座、专题研讨和党课培训班等“静态”学习培训方式,又要采取组织党员到校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动态”学习培训方式。[9]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增强党性修养和危机意识;开展“党员继续教育实践基地”、“党员三亮三比”(即向群众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和“党员示范岗”活动,增强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做表率,永葆先进性;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和现代化的网络系统实现党员教育的现代化、多样化、信息化和常态化。
发展大学生党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的重要工作,也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要求。而党员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源头工程。高校要不断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不断创新思维,改变思路,积极探索,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盛若蔚.全国党员总数8260.2万名[N].人民日报,2012-07-01(04).
[2]易宇峰,游 佳.建立学生组织共同愿景的探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9):110-112.
[3]吴新业.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讨[J].龙岩学院学报,2011(6):105-108.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02).
[5]鲍建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微观分析及引导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5):16-19.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
[7]秦菊波,李 冬.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2(2):114-118.
[8]夏江雯,等.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评估机制的构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9):46-47.
[9]郑艳龙.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