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磊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近年来,我国施工工地经常发生事故,这不仅给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做到全面安全控制,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1.资料收集
施工之前,首先要收集全工作资料、勘察设计资料和工程项目管理资料。勘察设计方面的相关资料,不仅包括工程设计图纸,还要有相关的详细平面位置图,平面高程起始数据、交桩成果等。目前有的工程设计单位和设计者为了抢时间,抢项目,创效益,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导致设计方案针对性不强,设计方案不够精准,存在疏漏。这样的工程必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人员管理
目前,工地施工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好的队伍素质较高,能够高标准、高要求地约束员工,作业规范,管理规范,为单位负责,为工程负责。而有些单位的施工人员不固定,对工人没有进行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对工程机械的危险性不够了解,对工程的特点、施工方法也不熟悉。因此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岗前培训,建立安全责任制,落实责任人,以保证施工中的人身、财产安全,创造一个文明的施工环境[1]。
3.施工管理
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人工作业占有很大比例,机械作业比例相对较小,这样的施工方式工作效率低,浪费财力物力。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多,竞争激烈,在竞标中互相压价,降低工程成本,导致工程造价低,利润较低,使施工单位没有足够资金大量购入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同时技术力量的缺乏也使一些新型机械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更应当加强施工管理,注重人员培训。
1.人员意识
在工程施工现场,各类安全隐患比较多,而有些单位文明施工的意识比较淡薄,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极其严重。所以应当在事故发生前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日常管理工作就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发挥施工人员的自觉能动性[2]。
2.设备使用
工程机械是施工的主要工具,所有作业都需要通过设备来完成,因此对机械的了解、使用、保养和维修就成为施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企业内部应当针对设备建立机械设备档案,机械的使用必须按“定人、定机”制度执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方可作业,其他人员不可擅自使用设备。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部分完好无损,并进行空载试运行,符合技术要求,检验合格以后方可使用。
1.认真对待前期准备工作
开工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做岗前培训、业务培训,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熟练工种。不要盲目开工,将所有资料准备齐全,并由专业技术人员仔细检查资料,查看图纸,与设计人员充分沟通,待准备工作完全就绪以后开始施工[3]。
2.工程施工过程控制得当
科学安排施工进程,不要加班加点抢时间,疲劳作业。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严禁酒后上岗,禁止其他工作人员进入工地。现场文明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放到制动场所,做到活完场地清,每次作业前对机械进行设备检查,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进行风险评估
开展安全性评价和进行风险性评估是现代化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对待安全基础现状的评价和正确做出风险评估,从而实现超前控制,争取杜绝事故发生。
[1]金苑,于文成.水利工程建设百科全书[K].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
[2]孝成.水利工程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庆和.水工建筑物[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