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翁
马识途——
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马识途(公元1915年—),原名马千木,曾用名马千禾,笔名马质夫、马烈夫,祖籍湖北麻城,出生于四川省忠县(现属重庆市),当代作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著作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沧桑十年》,纪实文学《在地下》,短篇小说集《找红军》等。
马千木的青年时代是在外敌入侵、抗日救亡的怒潮中度过的。1931年,他怀着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境,负笈出峡寻求救国之道,游学于京沪宁,后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秘密工作。
1935年,他以马质夫的笔名,在叶圣陶主编的上海《中学生》杂志上发表散文《万县》。1938年3月,马千木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上,将原名“马千木”改为“马识途”,用以表示自己“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但“马识途”此时只限于党内作为化名用。此后,他为《抗战青年》写文章,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保卫大武汉空战的报告文学时,曾取笔名马烈夫,意即马列主义之一夫。因“马列”二字太刺眼,易惹敌人注意,故在“列”字下加了四点而成“烈”字。此举体现出他对马列主义信仰的忠诚与执著。
马千木27岁时,南方局要他报考西南联大,在联大以学生身份掩护组织秘密活动。考联大需要中学文凭,而当时“马千木”这个名字已经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他就把在中学文凭上 “马千木”名字中的“木”字改成了“禾”字,这样才避免了危险进了联大,所以当时的同学老师们都叫他“马千禾”。全国解放后,他才正式使用“马识途”这个名字。
链接
第一个用电脑来写作的作家
2011年11月8日,四川作家网上线仪式在成都举行,98岁高龄的马识途以四川省作协名誉主席的身份,手执拐杖,喜笑颜开、精神矍铄地来到现场,和省作协主席阿来一起点击屏幕,正式启动了四川作家网,还答应出任网站顾问。
马识途很早就开始使用电脑写作。在这个仪式上,他极力向各位作家呼吁,用电脑写作:“上世纪80年代时,我就是第一个用电脑来写作的作家,今天我又要向我们的作家呼吁,用电脑写作吧!上网吧!”
巴 金
——好记又好写的名字
巴金(公元1900-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巴金的原名和字都来自《诗经》。李尧棠在当地李姓家族中属‘尧字辈,而他的名字“棠”的出处则是这样的: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国风·召南》中有一首歌颂赞美召伯忧民政德的诗《甘棠》。全诗三章,每章三句,由睹甘棠树到思召伯其人,每章首句均为“蔽芾甘棠”,意为茂盛的甘棠树。为表示对召伯政德的景仰,李家为李尧棠取“棠”字为名,另取“芾甘”为字。李尧棠在早期发表创作和译作时都署名为“李芾甘”和“芾甘”。
1927年,李尧棠留学法国。有一次,他因身体不适而到沙多吉里休养,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来自中国北方的同学巴恩波。两人互倾肺腑,真诚往来,虽仅相处月余,但情似兄弟,分别时依依不舍。第二年,巴恩波突然投水自杀。噩耗传来,李尧棠既悲痛又感十分惋惜。在这之后不久,他翻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前半部,想用一个容易记、容易写的名字发表,便决定改名。因为念念不忘巴恩波,为了纪念巴恩波,他决定用巴恩波的姓“巴”字作姓。可名叫什么呢?一天,正当他颇费思忖的时候,一个学哲学的安徽朋友詹剑峰前来拜访,见他正在思索什么。经询问,李尧棠如实相告。热心的詹剑峰一眼看见桌上还摊放着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灵机一动,抬手一指:“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字吧!”李尧棠爽快地接受了建议:“好,那就叫‘巴金,好记又好写。”从1929年署名“巴金”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后,巴金一生虽然还用过其他笔名,如余一、佩竿、王文慧等,但是以用“巴金”为最多。
(责任编辑:徐嘉)
链接
对自己的作品说“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版《巴金文集》。起初,巴金不同意,出版社派专人专程前往上海做劝说工作,一年以后方才得到许可。巴金为什么不同意出版自己的文集呢?原来,他总是对自己的作品说“不”,说百分之五十的作品不合格,是废品,出版《全集》是对自己的一次惩罚。
巴金认为《砂丁》和《雪》都是失败之作,说这两部小说写于20世纪30年代,以矿工生活为题材,当时虽然在长兴煤矿住了一个星期,但对矿工生活的了解还只是皮毛,编造的成分很大。就连在读者中广为流传、影响极大的“爱情三部曲”,他也说是不成功之作。巴金还说:“除了所说的‘避实就虚外,我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一贯信笔写去,不是想好才写,没有计划,没有蓝图,想到哪写到哪。”
出版社不认同他的百分之五十废品的说法,他回复说:“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有人责问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言壮语成为现实。”从中可见巴金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谦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