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婧
(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人们对“恐怕”句的研究,有侧重于字面意义的表象的、浅显的观点,也有强调人际交往的本质的、深刻的看法。因此对于“恐怕”句的语用学定性,学术界存在着较大分歧。根据Palmer(2001:133-134)的观点,“恐怕”句表现的是说话者认为他所要表达信息具有较低可能性或者说是不确定性。Givon(2001:52-53)认为这种表达形式体现了说话者对于未知事件的怀疑态度,如果说话者在“I'm afraid”后用的是过去时态尤其能够表现说话者对于信息准确性的认知焦虑。然而,Leech(1983:99-100)指出,通过使用“恐怕”句,说话者可以提醒、警告听话者他即将表达的内容是令人不快的坏消息。George Mikes(1984)也视“恐怕”句为一种保护措施,能够缓和坏消息对听话者的冲击力。如果Leech和Mikes对于“恐怕”句语用效果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恰恰能够证明说话者对于其所要表达的信息是高度确定的。原因是如果说话者对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不那么确定,他也就没有必要使用“恐怕”句作为缓冲来照顾听话者的感受。Owen(1983)认为,“恐怕”是一种表达抱歉的方式,可以充当补救的措施。尽管Owen没有明确赞同这是说话者高度确定性的表现,但我们也可以推断出说话者只有确定他所要说的话会对听话者产生负面影响,他才会选用这种表达抱歉的“恐怕”句。如果说话者对信息不确定,他也就不必采用这种可能会冒犯他人的表达形式。以上就是对于“恐怕”句的两种不同观点,总的来说,Palmer和Givon对说话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的确定性抱怀疑态度;而Leech、Mikes和Owen关注的是“恐怕”表达的人际功能和语用效果。
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也就是说话者高度确定“恐怕”句后的信息这一观点。首先,“恐怕”句违反了Grice会话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原则。Grice的方式原则强调说话要简洁,特别要避免晦涩,避免歧义,要简明,有条不紊。但是人类思维方式中存在着一种模糊思维,它与精确思维是同时并存的科学的、正常的思维。这种思维反映在言语中,就会有方式上的模糊表达(钱冠连:2002)。“恐怕”就是一种模糊表达,说话者选择这种不直接的表达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摩擦。虽然表达形式上采用的是模糊表达,但是对于信息的内容说话者心中是十分确定的。其次,“恐怕”句遵循了 Leech的礼貌原则。Grice的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和理解的,但它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间接地表达自己,礼貌原则却能充分地解释这个原因。会话的合作原则在会话中起着调节说话者说话内容的作用,它使说话者在假设对方乐于合作的前提下能进行交际;但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它维护了交际双方的均等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概括地说,礼貌原则通过略去不说或者婉转、间接地说出,把不礼貌的表现减弱到最低限度。“恐怕”句就是说话者婉转表达的一种方式,说话者正是高度确定他所要传达的信息,才选择这种委婉的方式,使得听话者听上去并不那么确定,也就能减弱新信息对听话者的负面影响,这正符合了会话的礼貌原则。再次,“恐怕”句遵循了Brown&Levinson的面子原则。Brown&Levinson认为参与交际活动的主体都是具有面子和理性需求的“典型人”。“典型人”出于礼貌,通过采取各种语言策略给交际双方都留点面子,保持交际各方良好的社会关系,使交际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Brown&Levinson还认为,有些言语行为具有固有的威胁面子的性质。“恐怕”句是威胁听话者积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者不愿意传达“恐怕”后的信息,但是又不得不说,这种不情愿的提供信息就是威胁听话者积极面子的言语行为表现之一。
综上所述,说话者使用“恐怕”句的目的是使听话者更能接受新信息,以防迁怒于说话者本身。如果说话者对他要表达的信息并不确定,也就不必违反合作原则却遵循礼貌、面子原则来照顾听话者的感受,相反说话者可以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语气副词来表达不确定的信息。因此,可以初步提出假设:“恐怕”句传达的信息内容是说话者高度确定的。
本文使用The World Sketch Engine(WSE)中British National Corpus和zhTenTen这两个语料库。这两个数据库汇总的词汇及其搭配等都同时收录书面语和口头语,British National Corpus收录的口头语主要来源于演讲稿,而zhTenTen则多为收录网络论坛、博客、聊天室等口头语文本。我们知道,如果要判断言语中的信息是否可靠、确定,有两种基本的判断方法:情态动词和时态。情态动词表示说话者对有关行为或事物的态度和看法,认为其可能、推测或肯定等。按照Lyons(1977:793、823)和 Palmer(1990:6)的分类,情态动词分为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和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ity)。时态也能够表现说话者对所要传达信息的看法,其中用现在时和过去时表达的内容比其他时态更加客观、可靠。本文将主要从“I'm afraid”、“恐怕”后的情态和时态这两个方面来收集数据,考察“恐怕”句的言语信息是否可靠。基本步骤如下:首先,根据WSE语料库随机选取“I'm afraid”和“恐怕”各250个样本;其次,使用WSE中的“搭配(collocations)”功能列举出与“I'm afraid”和“恐怕”最常用的表示情态、时态的动词搭配,数据库自动计算出各自的使用频率;最后,根据已得数据进行文本分析。
我们使用WSE中的“搭配(collocations)”功能列举出与“I'm afraid”最常用的搭配。经过筛选,现将与“I'm afraid”搭配的表示情态、时态的动词列表于表1。
表1 “I'm afraid”搭配的表示情态、时态的动词
例(1)I'm afraid I cannot say anymore.(BNC:43168);
例(2)I'm afraid it will be tougher,yes.(BNC:H9H);
例(3)I'm afraid he's going to be disappointed.(BNC:117547);
例(4)I'm afraid I must insist on fulfilling my contract.(BNC:JXT);
例(5)I'm afraid we have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Marius did die from natural causes.(BNC:GUF)
从表1 我们可以看出,首先,“I'm afraid”使用表示将来时态的预测类动词及词组频率最高,如“will”,“shall”,“be going to”。预测类动词可以用来陈述说话者自己的看法、预测和意图,也可以用来表示承诺、意志,保证某事情的真实性或某事会发生。例句(2)、(3)均表现出说话者对将来某事的确定性。其次,“I'm afraid”后使用否定形式的动力情态动词(cannot)的频率也比较高,而且以使用第一人称为主,表达说话者对自我能力的否定,以求逃避责任。例句(1)“恐怕我不能再说了。”说话者对自己“不能再说”表示抱歉,这样的表达能够缓和听话者失望的心理。这就说明“I'm afraid”后接表示动力的情态动词时,其主要功能是说话者否认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目的是为了缓和听话者的失望。否定形式的动力情态词反映了说话者对事物的判断和估测及对观点所持的并非完全肯定的保留态度,这类动词的使用能够使得话语听上去不那么绝对化,少了一种强加于人的意味,而多了一份客观性和可信度。再次,道义情态动词也较多,且说话者为第一人称居多,如“must”,“have to”。这类用法体现说话者收到内在或者外在的压力被迫做某事。例句(4)“恐怕我必须坚持履行合同。”说明说话者坚定地表达了他要履行合同的确定性。例句(5)“恐怕我们不得不接受马里厄斯的确是自然死亡这一事实。”说话者使用了“have to”表达他对该真相的无可奈何,尽管不乐意接受,但这的确是事实。因此,“must”,“have to”比其他道义情态动词更准确、更客观。
与“I'm afraid”类似,我们使用 WSE 中的“搭配”功能列举出与“恐怕”最常用的搭配。经过筛选,现将与“恐怕”搭配的表示情态、时态的动词进行比较见表2。
表2 与“恐怕”搭配的表示情态、时态的动词
例(6)如果我再不补充一点碳水化合物的话,我“恐怕”会在他回来之前就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
例(7)如果没有他,化工行业的污染问题“恐怕”要更加严重,清洁燃料的推广使用还要推迟;
例(8)鲨鱼对血腥味很敏感,如果他不这样做来争取时间,“恐怕”你永远不会出现在这艘船上;
例(9)他吃饭时看上去很不拘小节,若是上宴会礼仪课,“恐怕”他很难拿到高分;
例(10)这样的医生即使医术再精湛,“恐怕”他也难以赢得社会的公信与尊重。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恐怕”后表示高度确定性的情态出现的频率比怀疑、不确定的情态高。例如认识类的“要”、“会”、“不会”比“可以”、“可能”的出现频率高,尤其是预示将来的“会”、“不会”充分体现了说话者对“恐怕”后面出现的信息内容表示高度确定。例句(6)中,说话者使用“恐怕”+“会”来肯定将会发生的事情,以表示在“他”回来之前补充一点碳水化合物的必要性。再如例句(7),说话者使用“恐怕”+“要”表现问题的严重性,对该问题的确定发生说话者毫无疑问。其次,与“I'm afraid”不同的是,“恐怕”后使用第三人称居多。“I'm afraid”后接第一人称使用“must”、“have to”等情态动词以表示说话者被迫做某事,强调强加在说话者身上的巨大压力与责任,而在中文“恐怕”后表达同样意思的“得”则多与第三人称连用。再如“I'm afraid”后与动力情态动词“cannot”连用的是第一人称,而中文中表达类似含义的“无法”、“不能”、“难以”等词语与第三人称连用的频率更高。我们认为英文中说话者常用“I'm afraid”+第一人称是为了表达自己必须、不能等迫于压力或者情况不允许的无可奈何,以求听话者的同情、原谅,这就更加证实了说话者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十分确定。而中文“恐怕”后说话者常用第三人称是为了将自己置身事外,以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再次,与“I'm afraid”类似,“恐怕”后表否定意义的情态动词出现频率较高,其后含有否定意义的内容、听话者不乐意接受的事实居多。说话者使用“不会”、“不可能”、“无法”、“没法”、“不能”等明显表示否定的情态说明说话者对观点的确定不疑,而“很难”、“难免”、“难以”等否定情态以及表达能力有限的“才能”、“只能”等都体现出说话者的不安。例句(9)中说话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评价“他”的“不拘小节”,明确表达说话者对“他”在宴会礼仪方面缺陷的担心。再如例句(10),说话者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为“他”难以获得社会公信与尊重表示忧虑、遗憾。
根据2.1“I'm afraid”和2.2“恐怕”的数据及分析,我们发现“恐怕”句传达的信息内容是说话者高度确定的,这与我们的初步假设是一致的。说话者使用“恐怕”句是为了表达确定的信息,但由于其后常接否定形式的情态动词、助动词等,陈述的内容常是听话人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因此除了表示确定性这一语用效果外,说话者选择“恐怕”句的形式也是为了减轻对听话者的冲击,缓和人际关系。说话者既完成了表达明确观点的言语行为,同时也完成了缓和人际关系的子行为。因此,可以说“恐怕”句是一种复合性的语用现象,具有一种独特的交际文化内涵,达到深厚的语用效果。
人们在日常言语交谈中,为了取得一定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效果,经常会采用一些语言手段来减少某一言语行为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从而提高言语的可接受性。因此,我们认为这些语言手段是对说话者言语行为的一种修饰,来减少这一言语行为可能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降低说话者批评、责备或不满等消极态度的力度,从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语气,增加了与听话者继续交谈的可能性。“恐怕”句在很多场合下就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和语气的作用,有着明显的传导情感功能。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说得好让人笑,说不好让人跳。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说话者对其言语持高度肯定的态度,而这些言语以令听话者不快的负面内容居多,出于礼貌必须顾及听话者的面子。因此在一定的语境中,用“恐怕”句可以一方面使说话者表达自己观点时带上一些含糊的色彩,在谈话空间上留有一定的余地,向对方传达了尊重、平等的气息;另一方面也减轻对听话者的冲击,使听话者在情感上容易接受,从而保证双方的交谈得以顺利、愉快地进行下去。
在人们的语言交流中,往往由于某些绝对、片面的表达方式,使人际交往出现不愉快,导致关系的疏远、破裂,如果将那些绝对、片面的表达方式改成基于辩证思维的表达,人际关系就会变得舒缓、和谐,交谈也能够得以继续下去。虽然说话者对其要表达的内容十分确信,但仍然使用“恐怕”句这种看似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这体现了说话者在表达观点之前考虑全面,顾及到听话者的面子,也一分为二地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而非片面、绝对地看待问题,为谈话的继续进行留有一定余地,避免了过于武断、偏激、过头等情况发生,这种表达体现了客观严谨的辩证思维。其实在通常情况下,一切事物都在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认识和看法也会随之改变。
说话者使用“恐怕”句是为了表达确定的信息,但由于其后陈述的内容常是听话人不愿意接受的事实,说话者除了要明确表达自己观点外,还要出于礼貌顾及听话者的面子,因此说话者选择“恐怕”句的形式也是为了减轻对听话者的冲击,缓和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交流、沟通都是顺利、和谐的,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一些语言技巧,使用某些听上去含糊的词来舒缓紧张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应该通过使用语言来舒缓紧张的人际关系,尽量减少、消除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与矛盾,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形式,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误会和不愉快,往往都是源于语言表达不当造成的,正所谓“祸从口出”。说话者使用“恐怕”句有助于在交际中树立正面形象,维护或提升说话者在听话者心目中的地位,维护切身利益不受损害,进行自我保护,并且可以有效遏制对方有可能的出言不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说话者选择“恐怕”句表达观点时,也就选择了扮演被动、无奈的角色,目的是为了博得听话者的同情,且表现自己的无能为力。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说话者使用“恐怕”句是将句子的基本意义改装成适合语境、更易被接受的形式,也就是用婉转的说法代替不好的言辞,传达负面消息。因此说话者的出发点是实现自我保护,与人为善,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语言现象是人们表达思想、精神行为、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也是沟通人际关系、增加凝聚力、展示人格个性的有效手段。正如前面所说,许多情况下说话者已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容会产生负面作用,当他说出“I'm afraid”、“恐怕”时,相当于给听话者发出警告信号,提示听话者他下面所要表达的内容可能会令人不快,此时听话者接到这样的提示后心里有所预测,得到缓冲。因此说话者选择“恐怕”句不仅使听者做好心理准备,而且选择这一含糊的表达可以最小化坏消息的负面影响,展示出说话者表达言语时留有余地,照顾听话者的感受,这一言语行为是说话者人格魅力的表现,表现出说话者的委婉、谦虚、睿智及和蔼可亲的个性特质。
通过对“I'm afraid”、“恐怕”的定性思考和使用WSE语料库的定量分析,我们发现,“恐怕”句传达的信息内容是说话者高度确定的,其后常接否定形式的情态动词、助动词等,陈述的内容常是听话人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或令人不快的消息,说话者选择“恐怕”句的形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原则,但遵循了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可以减轻对听话者的冲击,缓和人际关系。因此,可以说“恐怕”句是一种既完成了表达明确观点的言语行为,同时也完成了缓和人际关系的子行为的复合性的语用现象,具有一种独特的交际文化内涵。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达到缓和语气、实现说话者自我保护以及体现说话者人格魅力等语用效果。通过对“恐怕”这一中英文中都出现的语言现象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I'm afraid”、“恐怕”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对实现人与人之间交谈顺利、掌握沟通技巧等促进人际关系方面也有一定帮助。加强对语言现象的分析研究,揭示其对社会进步的语用功能,是人们一项长期的任务。
[1]Givon,Talmy.Syntax:An Introduc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2001.
[2]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P.Syntax and Semantics 9:Pragmatics[M].Newyork:Academic Press,1975.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83.
[4] Lyons,J.Semantics(vol.2)[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5]Mikes,George.How to be a Brit[M].London:Penguin Books,1984.
[6] Owen,Marion.Apologies and Remedial Interchanges[M].Paris:Mouton,1983.
[7]Palmer,F.R.Modality and the English Modals[M].London:Longman,1990.
[8]Palmer,F.R.Mood and Modality 2nd e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9]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