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娟 副教授 朱练平 教授(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景德镇 333001)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近些年来,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一些问题,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虽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创意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
景德镇素有中国瓷都之称,陶瓷的制作技艺已经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近年来,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文化从外观设计、知识商标和名人名作的仿制案件时有发生,这给景德镇陶瓷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了诸多的难题。具体来看,景德镇陶瓷文化遭到破坏可以分为四类:第一,专利权常常受到侵犯。如江西省玉风瓷厂设计生产的“公仆杯”获得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后,曾被大肆仿冒,并以低廉的价格在本地和外地市场上销售。第二,景德镇陶瓷产品的商标以及“景德镇”这一标识被盗用和滥用。如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持有的“龙珠阁”牌著名商标,经常被其他厂商盗用。更有甚者,一些外地的陶瓷厂商,贴上该商标的标识,以次充好,远销至国外,使得正宗景德镇陶瓷销售量逐年萎缩,这不仅损害了这些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造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名誉的损失。第三,仿冒名人名作、侵犯著作权。如很多私营企业或个体户,为了谋取暴利,通过仿照等方式,来炒作所谓名人的作品,并且高价售出获得巨大的利润。第四,存在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景德镇陶瓷企业技术人员受到外部利益的诱惑而泄露传统陶瓷的制作工艺,有些陶瓷企业员工把技术卖给其他陶瓷竞争厂商,使得其他厂商也能够生产出相同或相近似的知名商品,使消费者误认误购,损害了企业生产者尤其是创造者的积极性,这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不利影响是深远的。
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张振鹏、王玲:2009)。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和强融合性等特征,它对文化产业赋予个人才智和创意,使得文化产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从这一视角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便可发现,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以智力为资本,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这种活力一方面体现为继承了产业化运作的持久动力;另一方面又克服了“资源的有限性”,有效避免了因资源被过度使用而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国也不例外,创意产业已迅速崛起,并成为许多城市竞相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中部的一个重要城市,景德镇理应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对于具有千年陶瓷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景德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所谓陶瓷非物质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以陶瓷产业为载体,将传统艺术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和社会需求相融合,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为要素,并通过市场化运作以促进传统陶瓷产业发展的新兴产业。
发展陶瓷非物质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够保护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传承;不仅能够为景德镇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活力,更是能够带动其它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市民收入,提高景德镇的城市竞争力,提高其在国内外声誉。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景德镇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陶瓷文化科研机构和艺术大家为陶瓷产业提供国内外先进知识,利用政策倾斜引导陶瓷企业形成文化创意集群,进而在发展壮大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也自然地完成了对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空间集聚”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为,在一个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能够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相关的交易成本,并且还能分享集聚区内的信息资源,这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首先,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该以陶瓷文化产业为重点,以大型企业为主题,以区域品牌为依托,通过打造由陶瓷原料、陶瓷生产、陶瓷销售、陶瓷设计等组成的陶瓷文化创意企业的聚集区,以及形成教育培训、陶瓷创意产品展示与发布和陶瓷产品营销策划等配套企业的聚集区,促使相关资源要素如信息、资金、创意人才和创意意识等,在区域上形成集聚,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原则,建成一个由文化创意企业、相关支撑机构组成的企业组织,通过这种相互链接的企业组织,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从而提高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而且这不仅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够起到宣扬陶瓷文化的功能,无疑对景德镇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依靠环球陶瓷、法蓝瓷等品牌企业的影响力,带动在景德镇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中的陶瓷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制造的集聚。通过加大力度发展高端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工业陶瓷、高新陶激励鼓励相关企业将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陶瓷文化创意产品,从而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更多有利的机会,进而实现产业、学术、研究的一体化。
制度环境是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因素。政府要采取相关政策和策略对创意产业进行引导和规范。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法律性保护制度的改善;另外,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快完善和出台支持相关配套政策来保障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景德镇陶瓷产业融入环鄱阳湖经济区,依托该经济区的产业集聚与扩散效应,进一步刺激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对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切实做好激励政策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规划,通过立法手段引导和保护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首先,从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等方面完善和出台政策,并且保证相联系的经济政策的配套,促进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使用的合理化。其次,制定与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分布相匹配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规划,并且建立和帮扶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第二,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体系,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
第三,建立健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监督制度。一方面,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主体具有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以及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所有者等的市场意识及法制意识还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开发经营现象。所以,应当建立完整的、独立的陶瓷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监督管理机制。该机制包括国际、国家以及地方规划系统三个层次的法规监督,以及增设社会公众与大众媒体的监督和制约。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创意。创意,一方面来自于专业机构或艺术大家们通过传递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广大的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景德镇作为中国瓷都,已经具有丰富的陶瓷专业人才和艺术家,应该通过整合科研院所机构,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陶瓷协会的职能,发挥政府联系企业的纽带及企业走向市场的桥梁作用,围绕“传递信息、规范市场、维权打假、技术服务”等工作。应建设陶瓷网上技术市场和技术数据库,为陶瓷企业提供准确方便、快捷的创意产品交易,促进创意产品及时获得销售、成果转化。
第二,建立针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制定、规划与发展的咨询机构,为相关的决策部门提供可行合理的意见及建议,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讨的方式,对涉及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项目进行慎重求证,统计部门要将文化产业正式纳入政府的调研工作,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
将陶瓷企业的设计需求与科研部门如景德镇陶瓷学院、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省、市、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等的研究方向与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为陶瓷文化创意企业或机构提供产品、工艺以及包装设计的相关信息,为景德镇构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将国内外政府间和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常态化,形成定期举办与陶瓷文化相关的活动的机制,通过学习区域内外先进的理念促进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创新。通过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景德镇陶瓷馆的陶瓷文化展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三宝风景、明清园的陶瓷文化等活动,汇聚陶瓷文化创意理念和人才,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基础。
第四,建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咨询策划集聚区。围绕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为重点,形成以投资策划、项目策划、科技咨询、投资咨询、资信调查评估、经济鉴证咨询、会计审计咨询、法律咨询及中介咨询为链条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服务链,并且不断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这一策划咨询产业链,将该区域打造为以景德镇陶瓷文化咨询策划为中心的创意服务集聚区。
第五,促进专业人员与普通民众思想交流,相互交流与创新的创作生产格局。可以将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过程向社会大众开放,调动广大老百姓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智慧,并及时将他们的创意、点子搜集并整理录入到企业的系统中,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灵感、理念和技能,而且更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消费及拓展。在信息时代,可以通过发达的互联网来征集民众的点子、挖掘百姓丰富的想象力,进而通过汇集他们的创意点子形成新的作品。这样,不仅能够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创意,使企业能够更清楚消费者(民众)的要求,生产出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而且能够形成一种民间自发地保护和传承陶瓷文化的风气。
1.王伟,齐皓,周景坤.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J].江苏陶瓷,2009(4)
2.李雄德,吴媛,黄勇,许剑雄.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8(6)
3.周秀玲,王信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09(11)
4.宋建伟.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规模的因素研究[J].中共济南市市委党校学报,2010(2)
5.徐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J].企业导报,2011(3)
6.匡跃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