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班级管理路径及人员配置的探究

2013-04-11 20:14:30唐文谢红梅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助理班干部辅导员

唐文,谢红梅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学院; 广东 深圳 518172)

当前高校班级管理路径及人员配置的探究

唐文1,谢红梅2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学院; 广东 深圳 518172)

如何高效地进行管理班级,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应自身的管理路径和人员配置,文章以年级、专业、新媒体为导向构建三条班级管理路径,以主要涉及的管理人群为主体进行不同的组合与配置,并分析各种情形的优与劣,以便更好地管理班级,发挥班级在学生成长、专业建设、校园氛围营造中的积极作用。

高校;班级管理;路径;人员配置

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学分制的实施、大学生需求的多元、新媒体的普及等众多因素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不断弱化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淡化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友谊。在新的现实条件下,如何解构班级管理所依赖的固有路径和必要因素,重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是各高校正尽力破解的难题。根据高校班级形成的基本条件、新形势的管理措施和直接参与管理的人群,本文归纳出三条班级管理路径和三种班级管理人员组合,并对它们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适当的解析,以便清晰地认识高校班级管理的路径和人员配置,更好地发挥班级管理的效能。

1 班级管理路径:年级、专业、新媒体

年级、专业是高校班级形成的基本要素,也是班级管理的固有路径;同时,网络的推广和新媒体的普及为班级管理开拓了一条新的管理路径。以年级、专业、新媒体为导向的路径,重新厘定了班级管理的新思路,开阔了管理的新视野。

1.1 年级导向的班级管理路径

大学生的学业生涯和学业目标具有明确的阶段性,而阶段性的确立往往是按照年级来划分。因此,年级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划与发展规定了难以超越的界限;同时,为进行班级管理确定了一个基调,即“年级导向的管理路径”。该路径强调管理人员应以年级为基础,跨同一年级的多个专业或专业群进行班级管理,其主要特征是教育管理相对统一和管理周期长、分隔明显。

1.1.1 教育管理的相对统一

同年级学生的入学、军训、实习毕业等活动相对一致,便于管理人员配合学校整体工作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变化时间也是相对一致的,便于管理人员安排统一的教育活动,避免了不同年级学生在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同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局面,为学生的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1.1.2 管理周期长、分隔明显

管理人员带一届学生需要3-5年的时间,管理周期较长,这给管理人员动态地、系统地了解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变化特征,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针对同一对象的长周期工作容易造成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不利于调动工作的创造性。从时序上来看,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工作有一个前后承续的关系,这种关系处理不当将给学生管理、班级建设带来消极的影响;从专业情结来看,由于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的特性,管理者可能在工作中出现较为明显的专业“情结”,导致偏爱某专业学生,不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1.2 专业导向的班级管理路径

专业是进行班级组建的基本条件,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表明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趋向。以专业导向的班级管理路径完全符合班级组建的条件和学生的心理需求。该路径主张管理人员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基础,跨越本专业或专业群的多个年级或者所有年级进行班级管理,其主要特征:专业团队明显,管理易趋单一、简化。

1.2.1 专业团队明显。

以专业为导向进行班级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专业的统一性,发挥不同年级年级学生之间“传、帮、带”的作用,帮助低年级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克服生活困难,发挥以专业为中心的团队建设的作用。同一年级的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性情各异,进行适当地引导,易形成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管理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一条条靓丽风景线。

1.2.2 管理易趋单一、简化。

以专业基础的管理注重同一专业不同年级之间的交流,与其它专业的学生交流较少,常会以专业为范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发展空间,不利于学生与其它专业的学生在高水平的平台中进行交流和竞争。在同一个学期内,管理人员需要管理多个年级,承担不同年级班级的工作任务,容易造成学生工作陷入日常事务性工作的陷阱,导致工作任务趋于单一、简单。

1.3 新媒体导向的班级管理路径

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以QQ、微博、微信、飞信、博客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井喷而出,为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新载体,为班级管理提供更加广阔的新思路。该路径强调新媒体在管理班级中的作用,超越年级与专业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地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传递管理意图,实现工作任务,实现管理意图,同时它又能与年级导向的管理路径、专业导向的管理路径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成为二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使用的便捷、互动,信息易失真、失控。

1.3.1 使用的便捷、互动。

相对于传统的媒介来说,新媒体传播内容简洁、速度快、时效性强、使用方便;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对于主体之间是开放的,能让每位关注者及时了解、分享,并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正是这便捷性、互动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QQ的个性签名、Q群的讨论发言、微博和微信的吐槽和表情,时刻了解到学生的感受和诉求,随时向学生传达学校的工作安排、生活指引、学业指导。同时,新媒体能将现实中较为分散的成员重新聚集在虚拟的集体中,让每位成员都团结在一起,这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们的归属感。

1.3.2 信息易失真、失控。

新媒体信息来源的多元性,它可以是自己随时随地的真实感受,也可以来自朋友的转帖内容,还可能是随意关注的错误言论,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新媒体信息的失真,给大学生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障碍。新媒体的使用注重开放性,信息内容可以共享并且传递迅速十分快捷,虚假信息不慎进入网络就很容易扩散,不容易控制,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给班级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

2 管理人员配置:辅导员、班干部、学生助理、专业导师

高校班级管理承担的现实任务主要有三项: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班级建设、党团发展等)、日常事务管理与服务、学业引导。任务实施主要涉及的管理人群有辅导员、班干部、学生助理、专业教师等,其中辅导员在前三项任务中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在第一项任务中起着首要的、中心的作用,在第二项任务中发挥着指挥、组织、监督的作用,在第三项任务中起到协助、引导的作用。根据各高校常见的班级管理队伍建设、运行方式及实际效果,本文将管理人员配置情况进行抽象出“辅导员+班干部”组合、“辅导员+班干部+学生助理”组合、“辅导员+班干部+学生助理+专业教师”三种组合。

2.1 “辅导员+班干部”组合

“辅导员+班干部”组合是典型的传统班级管理人员配置形式,常适用于学生、班级规模较少的情况。该组合要求辅导员经常介入班级管理的各项事务之中,不仅要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而且要在任务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要求班干部在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能够协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该组合的优点主要表现是易精细化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是辅导员管理素养。

2.1.1 易精细化管理。

由于辅导员在各项管理任务中参与面广、程度深,因此各项管理任务及其量化指标都能准时、准确地传达给每位学生,并容易组织学生实现既定目标。作为班级任务的指挥者和执行者,辅导员容易观察、管理每个学生,增进同学们的感情,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一个优良的整体。由于能与学生频繁交往,辅导员能深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深知他们的安危冷暖。只要进行恰当地教育、引导,辅导员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的问题,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形成深厚的师生情谊。

2.1.2 辅导员管理素养。

作为班级管理任务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辅导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整个班级管理效果的好坏。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不但要有一定的领导才能而且要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在该组合形式下,由于辅导员每天须承担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定时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以,导致了他们不可能有充沛的精力和空闲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管理水平和能力。这造成了他们在低层次管理水平上进行运作,使他们成为学生工作的“消防员”、“保姆”。

2.2 “辅导员+班干部+学生助理”组合

“辅导员+班干部+学生助理”组合是在班级规模迅速扩张情形下的常见组合,强调发挥学生助理的组织、协调、服务的功能,从班级的日常事务中解脱辅导员。学生助理是从高年级中挑选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管理者、服务者,他们既是学生,也是学生的管理者、服务者。由于特殊的身份,他们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能够随时随地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生活的窘迫和心理的困惑,为低年级的学生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榜样。该组合的优势主要表现是解脱辅导员、锻炼学生队伍,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学生助理的能力与水平。

2.2.1 解脱辅导员、锻炼学生队伍。

在该组合下,辅导员重点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处理突发事件,对学生工作的日常性事务扮演着“高级”指挥者角色,主要是培养学生助理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把握学生助理的工作方向,提出具体的、有效的工作建议,为学生助理的工作给予幕后支持,尽量避免直接参与学生活动的次数和频率。这样,学生助理可以替代辅导员做一些日常性的、繁杂的学生事务,节约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解脱辅导员。学生助理参与学生工作中可以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组织协调能力和行政办公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学生助理制度是学生直接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一种有益制度,固化了学生校园主人翁地位。

2.2.2 学生助理的能力与水平。

学生助理参与管理一方面能帮助辅导员分担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却减少了辅导员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机会,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服务的分离,疏远了二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工作增加新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助理需要较强的掌控能力,正确处理好辅导员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的关系。学生助理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应该是不容质疑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方法、大局意识、团队协作、工作抗挫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问题还需要大量的专题培训。在专业学习和专业研究方面,高低年级之间的“传、帮、带”还是处于较低层面,如需要高层次的指导,还需要专业老师的介入、支持。

2.3 “辅导员+班干部+学生助理+专业导师”组合

“辅导员+班干部+学生助理+专业导师”组合是各高校正在试行和推广的组合,是班级管理人员配置中较为全面、合理的组合。专业导师主要是由从事专业教学的专任教师、兼任教师来担当,可以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和校外兼职教师。该组合强调合理分工、全员育人,要求专业导师、辅导员、学生助理、班干部分别承担各自不同的工作任务,而又要在育人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该组合的优势主要表现是专业指导、全员育人,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现实障碍、规范管理。

2.3.1 专业指导、全员育人。

专业导师在从事教学与科研之余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和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动态,帮助学生参与科研立项,进行一定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专业导师优良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辅导员不仅是“消防员”和“保姆”的角色,更是一群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他们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管理与服务,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助理和班干部参与日常事务管理,提供一些有益于学习生活的建议,化解同学们的疑惑。这样就可以将教师的“教书”与“育人”、管理人员“管理、服务”与“育人”完美结合,将“发展学生”和“学生发展”有机的融合。

2.3.2 现实障碍、规范管理。

肩负教学和科研双重重任的专业导师分配给学生学业管理的时间和精力捉襟见肘,“重科研、教学,轻管理、服务”观念的负面效应流毒不浅,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蹒跚前进,专业导师与辅导员的工作管理职责仍需界定、规范,学生助理及班干部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仍需日积月累。这一切给“辅导员+班干部+学生助理+专业导师”组合的执行造成不小的现实障碍。因此,对于该组合的实现,我们应该从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专业导师制实施条例”、“辅导员专业发展规范条例”、“学生助理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从职责、选任、待遇、评价、考核、奖惩等方面对专业导师、辅导员、学生助理等进行规范管理,使他们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职责,更加规范、系统地开展各项育人工作。

[1] 蒋关军,袁金祥.班级管理的境界变迁:从矛盾他律走向和谐自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 陈振华.我国班级管理的变革方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9(11).

[3] 李伟胜.逐步改进班级活动提升班级管理境界[J]. 教育科学研究,2009(11).

[4] 陈敏.加强高校班级管理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Class management and its staffing at college

TANG Wen, XIE Hongmei
(1. student affairs office;
2.School of Digital Media,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R.China)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the method of self-management and staffing to get efficient way of clas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anage class better, and render class a positive role in students’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building, and campus atmosphere creation, the article explored a clas s management method from three angles, that is, grade, speciality and new media. Also, their advantages we re analyzed with different relating personnel allocations.

college; class management; pathway; personnel allocation

G717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2-6332(2013)04-0035-04

1672-6332(2013)04-0035-04

【责任编辑:羊玲】

2013-10-28

唐文(1978-),男,湖南湘潭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609676435@qq.com

猜你喜欢
助理班干部辅导员
劫持助理案
自在如风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助理
竞选班干部
新少年(2017年11期)2017-12-07 00:13:32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BEBEAUTY 助理健康生活 绽放非一般梦想
上海商业(2016年22期)2016-06-01 12:10:15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中国德育(2016年3期)2016-02-15 09:01:14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中国火炬(2009年10期)2009-10-17 03: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