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霁芬
(新洲区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4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而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图书馆作为最贴近农村的文化服务设施,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让基层图书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活性因子,对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农村产业调整,提供农村所需信息,创建先进文化,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开展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农民的文化业余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人们组织业余表演队、业余健身舞蹈队、京剧、楚剧票友队等,农村里多了欢声笑语、处处莺歌燕舞。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①在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缺乏,没有专业的体育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②专业水平不强。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人很少,没有长足的发展空间。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只能自娱自乐,根本谈不上“传”、“帮”、“带”。③活动时间少,缺少经常性的组织。大部分是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歌等,没有形成特色、规模;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④影响面小。即使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也仅限于邻里之间、本村之间,横向辐射面不大,群众的参与面很小。
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农家书屋的通知。以武汉市新洲区农家书屋建设状况为例,新洲区共有农家书屋659家,但大部分农家书屋没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多半为村民有需要时才开放。大多数农家书屋没有提供专门的场地作为阅览室。书屋的图书种类繁杂,质量不高,有很多为滞销图书。图书管理员一般只求图书不丢失,不管被利用与否,图书室长期是“铁将军”守门,农民利用率得不到保证,农家书屋实质性作用不大。
以新洲区为例,新洲区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方面,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不胜枚举;道观的报恩禅寺、旧街的问津书院、仓埠徐源泉公馆、孔埠陶希圣、肖耀南故里、周铺万耀煌故里、阳逻朱鼎卿故里、方扬蔡文治故里等等。但是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创新体制,优化资源,更加合理地发展这些文化产业,正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层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先进的现代设备、专业的技术是新农村建设中强有力的后备力量。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农家书屋做好图书的选配工作。
基层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育职能,应该坚持开展文化下乡、科技扶贫等系列活动,营造农村浓郁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故事会、演讲竞赛、补习班等,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将农民从单一枯燥的麻将桌、牌桌上拉出来,到娱乐与学习并举的活动中来,趣味与内涵并举的图书中来。
2008年以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在全国铺开,各基层图书馆成为共享工程的基层中心,建立了电子阅览室,设立了新农村建设网络平台。基层图书馆利用馆藏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资源,通过摘录、摘要、汇编等方式,编印各地农村生产特点的信息资料,让农民了解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最快的农业科技信息,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有效的帮助。共享工程已普及到每村每队,以新洲区为例,已对全区659个村中心配置电脑,安装网络。
2.4.1 使农村“文化荒漠”成为“文化沃土”。当前,农村文化出现“荒漠化”,农村电影院烟消云散,科技文化下乡蜻蜓点水,农民获取知识的渠道单一,主要的娱乐项目就是麻将、扑克。导致部分农民的思想淡漠空虚,极端个人主义膨胀,封建迷信思想抬头,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基层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共享工程分中心、农家书屋为阵地,开展读书活动,让农民在劳作之余,有个健康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基层图书馆应该更新服务理念,以送图书等“送文化”的形式变为“种文化”的形式,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帮助农村文化业余团队,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支持村文化室(站)的投入等,使农村“文化荒漠”成为“文化沃土”。
2.4.2 使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他们的思想头脑,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培养造就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基层图书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建立特色分馆,利用农家书屋,采取一定的宣传措施,大力宣传图书馆的重要性、读书的必要性,把农民吸引到图书馆来。以科技知识、文化娱乐、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为重点,推动培育新型农民。引导和教育他们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增强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造就一代既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2.4.3 使“留守花朵”成为“幸福花朵”。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无人照管。我区2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4.5%,他们没有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基层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提供知识援助,进行关怀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2.4.4 使农村“乡土化”成为“乡风文明化”。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体现。现行农村一直有一些顽固的、历史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如一些地方求神拜佛、聚众赌博、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风气抬头等,这些乡村风气与新农村建设发展不相适应。要想改变这一面貌,只有改变农村的“乡土化”,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基层图书馆可以发挥其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利用对农村服务的活动,以宣传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强引导,积极向农民群众宣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观念。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良好的乡风民俗,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活跃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文化基础和技术支持。基层图书馆如何加强其自身的硬件设施,如何强化自身的服务功能,如何把农村新需求与科学知识新技术结合起来,还应不断地探索。基层图书馆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活性因子,为新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健康成长作出新的贡献。
[1] 张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图书馆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6).
[2] 蔡冰.公共图书馆为科学兴农服务举措[J].图书情报知识,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