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时代出版社编辑应具备的意识

2013-04-11 16:12:19
河南社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选题策划媒介

苗 卉

(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 郑州 450000)

目前,云设计、云计算、云印刷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都在改变着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深刻地影响着出版发行业,从制度和技术层面都对新时期的编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出版业已经进入跨媒介发展的时期。

本文所说媒介,是指传播各类信息的介质,主要指大众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诸多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使媒介之间交叉传播与整合互动,这种交叉传播与整合互动即为跨媒介传播。这里所说的跨媒介传播,既是指出版社生产产品(图书)时,不再只生产单一产品,而是一种产品以几种传播形式出现,也是指出版社的产品生产出来后,不再是靠单一的形式传播,而是靠多种传播形式。比如一本书,以前出版社出版时,可能只考虑把它印刷成图书即可,在跨媒介传播时代,出版社编辑在确定选题时,就要考虑图书的传播方式,考虑如何更有利于市场营销。在图书出版的同时,电视剧的拍摄、报纸的连载、广播电台的连播、网站的推介、手机的浏览、ipad的下载阅读等各种跨媒介的传播手段,要综合使用,形成集束式的宣传。这就是跨媒介时代出版业的特征。跨媒介传播能够改变出版行业单一的产品模式,迎合各种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

出版编辑如何适应新形势,既满足喜欢读纸质读物的传统读者群,又满足喜欢读电子书的新兴读者群体,还要满足既喜欢纸质书又喜欢读电子图书的读者群体,这就需要不断延伸出版编辑的内涵和外延,增强出版编辑的各种出版意识,来适应出版业体制的转换,适应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一、跨媒体时代编辑所处的业态

出版业的各个链条无不面临数字化的改变。所以,我们必须看到,也不得不承认,技术创造出版业新的未来。但是,我们的出版编辑对所处的环境缺乏一定的认识。

一是编辑普遍缺乏将大数据上升到出版转型这一高度的意识。跨媒介出版时代,出版业面临转型和发展,国内的出版社缺乏根据自身特点,摸索一条既符合出版业跨媒介传播的规律、又符合自身发展实际、还满足读者需求的道路的勇气和胆识。二是编辑应对跨媒介时代挑战数据加工能力匮乏。跨媒介时代编辑不转型,就会被市场淘汰或被时代的发展边缘化。三是跨媒介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融合步伐太慢。跨媒介出版人才的培养、跨媒介内容与技术的融合、跨媒介发行渠道的畅通,以及跨媒介版权的管理、保护和使用问题等已经成为我国出版界开始共同关注的焦点,需要出版社编辑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四是缺乏行业标准。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讲,跨媒介出版比传统出版更先进。目前虽然出版行业没有形成电子出版规模,但有些前瞻意识强的出版社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数字出版。但是,目前国家尚未出台跨媒介出版的行业标准、版权保护等统一标准,这也成为数字化出版、数据化、跨媒介出版传播的障碍[1]。

二、出版社编辑适应跨媒介要求需要具备的意识

(一)应具有很强的策划意识

出版活动中最有特色、最具魅力、效益最高的内容就是创意,而好的创意离不开策划。一家出版社是否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是否有很强的编辑队伍,编辑是否具有很强的策划意识。出版社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出版产品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策划创意的竞争,是编辑队伍的竞争。对于出版社或者出版公司来说,出版什么好的图书产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高素质、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另一个是好的策划、好的创意。后者包括好的营销策划和创意。没有好的编辑,再好的创意,都会一纸空文,都会被束之高阁。反之亦然。

培养编辑的策划意识,重要的是培养编辑的前瞻意识。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出版社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充分考虑电子技术这种文化背景下读者群体的文化背景限定,很好地把握非传统读者的心理状态,把选题策划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选题。所谓前瞻意识,是编辑对图书选题的策划、选题的内容、选题的市场前景、项目的收益等方面,要在整体上有一个超前的思路,统筹地把握。一个编辑有了前瞻意识,就会对科学研究状况、学术理论动态、社会发展趋势、读者心理变化、读者阅读需求等情况了如指掌,一开始策划就抢占了先机。出版社编辑在策划选题时,所策划选题的前瞻意识体现在选题的“深”度上。这里的“深”,应该包括作者思想的深刻、对所阐述问题分析的深入、选题内容细节的深挖、选题所处时代背景的纵深开掘等[2]。

(二)应具有很强的精品意识

树立精品意识,出版社编辑要有起码的专业知识;树立精品意识,出版编辑要有起码的敬业精神。对一本书来说,出版编辑是这本书的第一读者。出版社编辑的主要职责是替读者去发现、去感受,发现书中的不足和缺点。个别编辑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对于一本书的书稿质量,过分依赖出版社的校对人员把关;而缺乏敬业精神的校对人员,却想依赖编辑把关,而编辑又想依赖作者自己把关。就这样,在相互依赖的过程中,就会导致一本图书漏洞和错误百出,好端端的文化产品变成了文化垃圾。

(三)应具有很强的经营意识

出版行业,特别是现代出版行业,尤其要注意培养编辑的经营意识。经营意识是对待经营的一种态度。出版行业培养编辑的经营意识,并不完全是要让编辑去卖书,抛开编辑工作去搞图书销售,真正的目的是要求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在编辑书稿、装帧设计、与读者或者媒体交流时,要有经营意识,要考虑策划的图书是不是符合读者的阅读需要、会不会被市场所认可而成为畅销书等。正如英国出版家、畅销书作家艾利森·贝弗斯托克在其畅销书《图书营销》中所说:“在当今高速发展且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行业,市场营销不是孤立的,而是渗透于出版的全过程。”[3]培养经营意识,一是出版编辑要摒弃传统观念。跨媒介时代,编辑功能呈现多元化态势,编辑的心态和思维要转换。在保证图书内容导向健康的前提下,编辑要树立策划的选题越赚钱越好,编辑出来的书越畅销越好的思想。摒弃出版编辑的传统思想,要从鼓励编辑树立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入手。要经常考虑自己在哪个领域有专长,编辑出来的图书会成为自己出版社的品牌。二是出版编辑要有成本意识。一本书的成本包括:编校费、印刷费、作者稿费、排版费、发行费等直接成本,以及营销宣传投入、需要分摊的经营管理费等间接成本。编辑只有对这些成本做到了心中有数,才能找到每本书的赢利依据,考量出所策划图书的出版价值到底有多大。

三、拓展跨媒介时代编辑的生存之道

(一)要成为具有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跨媒介时代,图书在产品形式上,由于数字出版的出现,已不局限于传统纸介质,而是有多媒体、数据库等多种表现形态。数字出版直接影响编辑出版各个环节,这就要求编辑人才对生产、销售各环节都要熟悉。在工作方式上,编辑的工作手段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编辑都在纸上做编辑加工,现在是借助网络终端进行工作。数字时代给编辑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编辑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编辑功底,还要会运营数字出版资源,既要懂得生产,又要懂销售。跨媒介时代的编辑要懂数字技术,掌握新技能,许多出版物已经不再单一由纸质出现,而是转换为数字化,新的出版趋势需要编辑有一种与传统出版不同的数字化思维。图书内容在跨媒介传播时,内容要与技术相结合,在发行电子版图书时,要注重配套工具的使用。编辑要考虑媒介兼容器的开发应用,考虑如何把内容以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所以,在编辑加工时,不仅要考虑数字内容的长度、色彩、效果,还要考虑数字产品的定价和发行。

(二)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有业内人士把跨媒体出版物分为4种类型,他们认为:第一种类型是传统出版媒体和影视媒体的跨媒体出版,从原本单纯的平面图书销售走向了丰富的立体销售;第二种类型是以影视剧本为主的文化资源和传统媒体进行跨媒体的合作,也就是所谓的影视图书的出版;第三种类型是网络与传统出版的结合;第四种类型是音频的跨媒体出版。这些跨媒介图书类型的出现,要求编辑必须更新观念。出版编辑必须从跨媒介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未来数字出版产业只有融入跨媒介时代发展大势,出版行业才能随之不断发展。各类数据将会成为跨媒介出版产业内的战略资源,数字内容产品设计、广告投放和市场效果测定均会基于相关数据进行判断,跨媒介出版产业内的数据驱动型决策比重将不断加大。在此种情况下,编辑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就要重视各类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身处跨媒介时代的编辑,要成为具有较高的技术素养、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深谙数字出版业务和市场运作的人,适应跨媒介时代对数字出版人的要求,不仅要熟悉出版社已有的数字产品、运营数据库,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会对现有网络运营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对接。

(三)要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跨媒介时代,一个成功的选题策划,绝不仅仅是出版社的哪一位或一个部门的几位编辑凭空想象策划出来的,它是出版编辑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传统观念认为,一个做学问的人,一定是在某一方面钻得很深的人,皓首穷经。出版编辑则强调必须要有自己的“专业”,在某一专业领域不断挖掘选题。同时,要一专多能,做“通才”。

数字阅读的普及是趋势,对传统出版业是挑战。出版编辑在跨媒体时代需要具有的意识很多,无论是选题策划过程,还是编辑加工过程,还是后期的排版印刷过程,都要坚持高标准的出版追求,立足于世界学术文化发展的前沿,着眼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研究和考虑读者的实际需求,编辑出符合读者意愿,满足公众多层次、多样化阅读需求的读物,构建具有中国视角的经典出版高地,编辑出版更多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的优秀图书。

[1]杨牧之.关于编辑的经营意识[J].出版发行研究,2009,(4):34—37.

[2]张宏飞.当代编辑需要强化的三个意识[J].出版发行研究,2012,(1):36—38.

[3][美]J.P.德索尔.出版学概说[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媒介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