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希林, 丁 慧
(湖南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湖南 株洲 412007)
毛泽东的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浅析
彭希林, 丁 慧
(湖南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湖南 株洲 412007)
研究毛泽东的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文献法,就毛泽东关于学习的本质、学习的目的、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的方法进行诠释与探讨。通过研究认为,毛泽东的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提示了学习的本质,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提高全党的理论修养;强调了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为革命和建设所用;指出了学习的方法,互学、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强调了学习的态度,要善于学习、虚心学习。研究表明,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奠基人。
毛泽东;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
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建设学习型政党进行了许多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探索。他终生酷爱读书学习。正如美国学者罗斯·特单尔所言,“毛泽东对外部世界所知甚多。他不间断地读书。本世纪中期没有一位世界领导人,甚至连戴高乐都不例外象毛泽东那样读过那么多书,写过那么多东西。”[1]不仅如此,他还把学习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号召和组织全党学习。他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一重要思想,通过加强学习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为,以完成党的历史使命。他从“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学习些什么、怎么样学习”等各个层面对党的学习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
学习的本质,是通过对新事物认识的强化而达到为我所用的过程。自古以来,关于学习问题的实验研究与本质探讨一直相当活跃,产生了许多关于学习本质的精辟见解。如苛勒的顿悟理论、托尔曼的认知地图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果理论等。这些关于学习本质的见解主要侧重于个体心理活动。只有毛泽东才从哲学思辨的高度全面揭示了学习的本质,提出学习不仅是一种心理意识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活动。他指出,不仅要从书本中学,更要从实践中学。在他看来,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他从深层次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的本质特征,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学习并非只是熟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个别词句,更重要的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历史,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他说:“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这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他郑重地向全党指出,“我们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神秘,只是因为它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的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词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妙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治百病。这是一种幼稚者的蒙昧……对于这种人,应该老老实实地对他说,你的教条一点用处都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曾经反复地讲,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些人偏偏忘记这句最重要的话。”因此,党的学习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的理论”,即“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毛泽东关于学习的本质不仅具有心理科学发展意义,对于哲学认知论的发展更具有划时代的伟大理论意义。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不与实践相结合,就成为空洞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学习呢?毛泽东多次提出,学习是为了提高全党的理论修养,以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期间提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2]这就要求,“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在他看来,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否则就跟不上革命形势不断发展的实际需要。1942年,他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理论水平虽然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是“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够和革命实践相平行,更不去说理论应该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我们还没有把丰富的实践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我们还没有对革命实践的一切问题,或重大问题,加以考察,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他一方面肯定了已经处于执政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中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党在这方面存在的差距。正因为如此,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他不断号召和组织全党加强学习。1937年,毛泽东在谈及干部问题时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一个四亿五千万人的中国,进行历史上空前的大革命,如果领导者是一个狭隘的小团体是不行的,党内仅有一些委琐不识大体、没有远见、没有能力的领袖和干部也是不行的。”他特别强调:“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和建设大党。”毛泽东致力于将提高全党的理论修养作为党学习活动的明确目标,是一种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与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学习型政党解决好复杂问题与全局问题,提高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石。
中国共产党应该学习些什么?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3]“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4]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学习,首先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5]“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6]1942年,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一个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作家,尤其是党员作家,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知识。”在他看来,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首先必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知识。但由于许多党员还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的文化阶段,为了让全党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他指出必须首先学习文化。“没有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就学不进去。学好了文化,随时都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过,尽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全党学习的首要的、永恒的内容,但由于党在不同时期又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为了完成这些历史任务,毛泽东又提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的侧重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领导武装斗争是党的中心任务,他特别强调学习军事理论;在全国解放前夕,由于建设新中国是党面临的新任务,他要求全党懂得经济工作和管理城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面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他更是反复号召全党学习经济,学习技术,努力成为经济建设的行家里手。此外,毛泽东还主张对古今中外一切好的东西都要学习,兼收并蓄,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所用。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说:“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单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论十大关系》中,他要求领导干部放下架子,认真地向外国学习,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当然,“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
学习方法主要解决“怎么学习”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如何学习?在毛泽东的号召和组织下,全党开展了深入持久的学习活动。毛泽东提出,发动学习运动,开展学习竞赛,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1938年,他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发出的动员和号召:“我希望从我们这次中央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他同时提出:“在职干部教育的学习运动,是包括党、政、军、民、学的,民众团体中的工作干部和学校里的工作干部都在内。我们的会开完之后,大家都要努力,互相帮助,把从前有书只管自己读不给人家读的作风改正过来,今后要互相帮助学习,互相做先生,互相做学生,做同学,中央的同志,也是一样,跟同志们一道研究……在座的同志,全党的同志,研究学问,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学校的领导者,就是中央,各地方党部、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都是这个大学的分校。全党同志以及非党的战士们,都须进这个学校。”[7]在毛泽东的积极推动和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学习运动。1939年2月,党中央成立干部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党的学习运动,并于1940年1月和3月相继发布了《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和《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党都应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增长知识提高本领,而且规定每年5月5日即马克思诞生日为学习节。延安时期,毛泽东领导全党创办了中国军政抗日大学等二十多所学校。比这些有形学校更重要的是,毛泽东还创办了一所无形的特殊学校,就是“全党”这所“大学校”,即以党中央为领导者的“无期大学”。学习的方式,一是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称之为“第一重要的问题”,并形象地表述为“有的放矢”,即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际之“的”;二是互教互学,集体讨论,实行启发式教育,废止灌输式教学。毛泽东还创办了学习讨论会的组织形式,组织集体学习,以求共同提高。通过对指定篇目的学习讨论弥补个体差异;通过对自选篇目的学习讨论共享学习成果。他说,学习有两个方法,一是“自己看书,自己思索”,一是“共同讨论,共同研究”。他强调要“活到老,学到老”,要向社会实践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
延安整风运动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党范围的学习教育运动。毛泽东指出:“所谓党的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党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党的学风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党的学风问题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学风问题还关系到党的文风,有了正确的学风,就会有正确的文风。非正确的学风表现在文风上就是党八股。同时,党的学习态度问题、学风问题,也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关系到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还是陷于唯物主义的泥潭;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或本本出发。在学习态度方面,毛泽东针对党内一部分自足自满的不良风气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有了延安整风运动的成功经验,“进京赶考”前夜的毛泽东在西柏坡充满信心地对中央委员们说:“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为了加强对学习的领导,中央成立了由毛泽东为主任的总学习委员会,各工作系统还分别成立了分区学习委员会,各部门各单位又依据不同的职务和文化水平组成中心学习组、中级学习组和普通学习组。
毛泽东关于政党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1][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的后半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52.
[2][5]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3] 毛泽东选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50.
[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1094.
[6]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3.
[7]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3.
[8] 平章起,陆阳.按照“三化”的要求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33-36.
G647
A
1672-9749(2013)01-0106-03
2012-05-08
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53)
彭希林(1964-),男,湖南新田人,湖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丁 慧(1988-),女,山西大同人,湖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硕士研究生。
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