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启示

2013-04-11 14:27刘丽荣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中道幸福观亚历山大

刘丽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一、亚里士多德及其幸福观产生的渊源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生于色雷斯东北海滨的小城斯塔吉拉。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医生,17岁的时候,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读书长达20年,到柏拉图去世后,他才离开。公元前343应邀任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在马其顿王国的首都佩拉任职。亚历山大称帝后,亚里士多德大展宏图,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那一时期所著。这是因为当时,亚历山大给予亚里士多德非常丰厚的资金和物质支援。公元前335年他前往雅典,创办了吕克昂学园,在那里从事讲学与研究。亚里士多德极其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把学生带到花园林荫的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于是,后人就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了“逍遥学派”。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多才的人,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开始出现反叛行动,并且开始攻击亚历山大的朋友。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也受到了牵连,他被判处不敬神的罪名,他不愿意象苏格拉底那样束手就擒,也不想雅典人再次对哲学犯罪,当他得到消息后便急忙外出,亚里士多德在六63岁时去世,也就是公元前322年。关于去世的原因说法不一,一种是他被毒死,另一种是由于无法解释潮汐的现象而跳海自杀。还有一种是多年积累的疾病造成的。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把好运、富有、成功看成幸福。经常把它与快乐相提并论,认为纵情享乐是幸福。希腊历史上谈了幸福的想法。他推崇永恒的道德,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他认为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幸福可言,只是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要生在安逸繁华的城市,遵守孝悌,后代耀祖,远离病痛,不受钱财的拖累,安乐死去,这样才是幸福的一生。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幸福应化繁为简,做事理智,凡是未雨绸缪,三思而后行,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以免过犹不及产生不良的后果。苏格拉底则认为人如果具备了知识和智慧,正义和勇敢等条件,这些条件进而会上升为一种德性,又恰好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那么这个人就是幸福的。因此德行是幸福的目的。并把美德的实现作为获得幸福的手段,认为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使人获得德性得到幸福。柏拉图的幸福观不仅包括德性而且加入了智慧,认为一切以正义智慧为出发点获得的物质财富都是幸福的。他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幸福观。这种和谐是通过节制理性正义实现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幸福有了更新了理解,当代的人们已经不把物质的富有当做唯一的幸福,在获得这种物质幸福感同时还希望有别人赞赏感的陪伴,这才是最终的幸福。可见已经从物质转向了更高的精神。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内涵

寻常人所谓的幸福,大都是与善相对而言的。亚里士多德则是从多向度来理解善的。亚里士多德主要研究的是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的这种善。他说世界上一切的生产劳动、技术革新、科学研究、医疗革新、实践的选择与决策,都是以善为终极目标的。只是在转向善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状态走向共同的目标。如汩汩溪流,东流入海。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呢?有衡量幸福的标准吗?现实生活中单个个体所处的环境不同幸福的标准也就不同,例如:幸福是在饥俄的时候能够饱餐一顿。幸福是在自己感到无知的时候掌握了理论知识。幸福是在贫穷的时候拥有财富等等。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归根结底亚里士多德把幸福定义为“生活富裕,行为优良”。善就表现于此。这种善,就是存在于全部人类行为中的某种目的,是那种可实行的善,而且是至善。是一种“自足”、“无待而有”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把权利财产等外物,看成是“有待而为”它们不是人类行为的最后目的,不是幸福。他说能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轻松、愉悦有充足感,继而不感缺乏就是“自足”,就是幸福。且幸福生活的获得除了要有好的善因还要有外在的补充条件。包括衣、食、住房、汽车、美貌、健康、健身设备等,不包括疾病、死亡、孤独、困苦、穷困潦倒。比如亨通的时运、高贵的出身、英俊的外貌等等,这些补充条件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获得幸福的过程中,可以说想要做出高尚的事情没有这些有力的外在手段和条件是不可以的。不论是个人还是群体,亦或是国家。只要它具备了善因和其他的补充条件,都能有最良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合乎德行的一种现实行为,这种行为不是感受,也不是潜能,是一种品质。因为感受是被动的,潜能是天生的,只有这种品质不能脱离现实活动,是能在现实活动中培养的。体现在生活中,通过学习知识总结经验,具有了长处,然后处理社会生活的各种事情。正如在体育竞技中,桂冠只是授予参加竞技的人,并不授予美貌的人。那些远离尘世脱离社会高谈幸福的人,是空洞的,虚幻的,不切实际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是需要人自己通过实践学习来创造的。不是神授的,不是依赖机遇的巧合。只有那些最优秀的人才能最终获得幸福。尤其一个丧失品德的人。并且有正常的思维,具有活动能力的人,在现实活动中,无论他的品行有多坏、德性有多低劣,只要通过学习、习惯和训练都能成为幸福的人。毕竟一只燕子一个暖日,决不能造成一个春天;一日或一短时也不会使人变成幸福快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合乎德行的一种现实行为的同时,并按照灵魂划分为理智的品德和伦理的品德。伦理的品德是风俗习惯形成的,它低于由思辨的活动形成的理智的品德。

亚里士多德还从中道方面谈到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行为。亚里士多德所讲的中道是运用理性培植的合乎理性的善德,是相对的中道。是“无过无不及”适度、适中的中道。是那种自始自终保持适中的原则。就好比,义愤是幸灾乐祸和嫉妒的中道,友爱是恨与奉承的中道,诚实是自贬与自夸的中道,大方是小气与铺张的中道。只要遵循勇敢、节制、慷慨、自重等中道的原则也能获得幸福。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意义

从个体主观的方面讲,现代人讲究追求幸福人生,大多数人把有形的金钱、良好的物质基础,作为评判幸福的标准。为了实现拜金主义,不少人偏离实践的轨道,追求盲目的幸福。这样无可避免的与幸福背道而驰,离幸福越来越远。然而,一个人只要遵守德性,做合乎德性的事,如善良、友爱、谦虚、诚实、坚强大度,那么他就一定成为幸福的人。在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受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时至今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还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值得我们吸纳和借鉴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就像相互敞开的窗口,在我们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文化的同时,由于中西方非常密切的交流,西方人的思想,生活习惯也一并影响着我们。在物欲横流中,为了获得幸福,一些人崇尚拜金主义,一些人崇尚享乐主义,盲目追求物质享受;一些人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追求所谓自身的幸福,违背良知,贪赃枉法,作出有损他人有损社会的行为。可以说这样得来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应如亚里士多德所讲,是那种靠理性指导符合德行的现实活动。我们现代人应能用理性来指导行为,从而实现真正的幸福。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尼各可马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猜你喜欢
中道幸福观亚历山大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禅活
静淡
观茶
人生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