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制作与高职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3-04-11 09:37:02张文丽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土建类钢筋建筑工程

张文丽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模型制作在建筑工程教学中,常常局限于建筑模型.作为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学专业、规划类专业以及室内设计专业中被用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设计表达能力,尤其是在建筑初步等课程以及综合的课程设计中,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及完整表达和展示设计成果,常常制作各种着重于展示建筑外观的建筑模型.然而,在土建类专业中,针对建筑物施工过程及建筑各部分细部构造的模型制作则较少开展. 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建筑物施工状态的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认为此类模型对于目前高职土建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具有适用性广、成本低、形式灵活、易于形成特色以及教学效果好的特点,可作为高职土建类专业实训手段的一个有益补充[1]60-63.

1 模型制作基本概况

1.1 人员组织情况

参与模型制作的人员主要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根据自愿报名的原则从中优选10名作为主要的制作人员,并根据各人特长及模型制作实际工序需要,参照实际工程划分为钢筋班组、模板班组以及场地布置班组.建立班组负责人制度及总负责人制度,定期(逢周一、周四中午)集中讨论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并调整人员分配,安排下阶段工作等.并且,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原则上由分项负责人和总负责人共同确定工序穿插顺序,协调分工合作.

1.2 所用工具及材料

白木条(制作模板和支撑)、18号铁线(梁柱纵向钢筋用)、25号铁线(梁箍筋用)、28号铁线(梁箍筋用)、细铁丝(局部绑扎用)、墙面腻子胶(场地制作用)、木工用白乳胶、万能胶、钢锯、老虎钳、尖嘴钳、热熔胶枪等.

1.3 模型概况

模型制作所用图纸系根据实际工程图纸略加简化修改而来,为三层现浇框架结构独栋别墅.经过比对其他院校既有的模型实例,并考虑时间、经济成本等因素,通过参与者反复讨论,确定模型所展示的状态为:

已完成二层梁、板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工作,即将浇捣混凝土,并已完成场地平整、底层地坪施工及底层框架柱浇捣.为详细展示较为复杂的楼梯构造,设定楼梯混凝土已浇筑至半层休息平台处.

制作模型的所有工序均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从采购材料及工具起,至模型完工共计约20天,制作材料成本总计约500元.

2 模型制作效果分析

由于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模型如期完成.并且,自始至终,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次模型制作也体现出了多层次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模型制作激发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热情.从方案确定到模型制作的整个过程都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原则.面对诸多涉及专业性的难题,学生能够主动翻阅教材及参考书,并经常主动和指导教师交换意见,商讨解决方案,完全从课堂上被动的、低效率的学习状态转变为自主的、高效率的学习状态.模型制作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表现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不断有建筑工程系其他专业低年级的学生观摩并主动参与其中.

第二,此类具有相当专业性的模型制作,也成为了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对所学知识起到了巩固和深化的作用.本次模型制作挑选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已经经过近两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了建筑工程专业的基础专业知识,而模型制作直接用到《建筑构造与识图》、《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以及《建筑力学》等核心课程的内容.通过制作模型制作,不仅纠正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错误认识(如对梁板模板相互关系的错误理解),并且还大大深化和细化了学生对建筑构造,尤其是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中,钢筋和模板构造的正确认识.参与模型制作的同学普遍反映,很多课堂上不够直观的认知,通过制作模型才真正得到理解和掌握.

第三,本次模型制作,工序繁多,分工细致,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对于完全由自己亲手制作完成的作品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并加深了专业认同感.另外,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密切接触,相比于课堂教学,模型制作过程更能增进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2]47-49.

3 模型制作拓展与思考

3.1 成本低廉,教学效果好,易于形成特色

高职院校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倡“工学结合”、“学中做、做中学”,然而对于土建类专业,尤其是建筑工程技术类而言,要配置齐全诸如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架设脚手架等实训基地,不仅需要大面积的场地,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故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且日常维护及运转费用高(包括耗材使用).而模型制作则可在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并且即使制作的是较大规模的模型,其制作运行成本也较实训基地要低廉得多.根据部分已经开展模型制作院校的估测,以钢筋绑扎为例,其运行费用仅相当于传统实训基地的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另外,通过模型制作,可最大限度地使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模型制作具有优良的经济型,即使在实训室配备较为完善的院校,仍可将模型制作作为一种特色的教学手段,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部分.

3.2 专业适用范围广、涉及课程多

要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模型,可能涉及的课程有数门之多.其中直接涵盖的课程就有诸如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而这些课程的内容基本上构成了土建类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核心框架,并且对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力学等课程的内容的理解和深化有很大帮助.故模型制作具有很广的专业适用范围,不仅可以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中开展,也适用于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以及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专业中进行.

3.3 模型制作开展的形式可灵活多样

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

形式1:作为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概论等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划出一定的教学时数,集中完成规定的构造模型.

形式2:如作为实训环节的补充,则应等到学生主要课程完毕之后,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由教师指定模型种类,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分组独立完成,模型的规模及难度可较大,时间则可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

形式3: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采用竞赛的方式,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分别组队,最后依照模型的难度、仿真程度进行评判,对优胜团队给予奖励.另外,模型制作也不仅仅局限于施工状态模型,还可包括各类的建筑细部模型,如梁板节点、墙体细部、楼梯构造等等,在这个方面可以拓展的方向很多[3]145-147.

3.4 成品的运用范围广

模型制作活动本身不仅能够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并且作品本身具备多重价值.每次模型制作的优秀作品可以予以保留,作为资料性的实物可设定期开放的陈列室,供学生参观评价,形成第二课堂.另外,优秀作品,特别是较小规模的用以表达建筑细部构造的模型还可作为教师的教具使用,无论是以图片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在课堂上展现,都能够使授课更加直观和生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模型制作在教学环节中具备有多层次的现实意义,尤其以其成本低廉、形式灵活、适用范围广泛、教学效果良好等特点可成为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实践实训环节的一个重要补充,并可成为实践教学改革的新的突破口,做到用最少的钱,办好事,让学生既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又节约了经济成本.

[1] 宋桂杰.从建筑到构造: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1).

[2] 夏念恩.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筋模型制作教学创新.[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 范小舰.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教学论坛,2009(10).

猜你喜欢
土建类钢筋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24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8
截钢筋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基于绿色建筑技术诉求的高职土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交通土建类专业路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