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燎宏
(嘉兴学院 学报编辑部,浙江 嘉兴314001)
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19号文》)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一项重大的文化领域改革揭开序幕,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该文规定了第一批改制单位将于2012年9月底前完成。第二批、第三批将陆续进行。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改革的文件,志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 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这个数值离支柱性产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求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6%以上,因此我们的文化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而且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要大发展才有可能达到此要求。如果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增速为8%,则文化产业的增速需要高达26.24%;如果GDP增速为9%,则文化产业的增加值需要高达27.41%。从这个数值来看,文化产业要实现26%以上的高速增长,国家就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支持,并实行转企改制来激发企业的体制活力,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这种高速度发展的目标。[1]
由此来看,我国要想成为文化强国,进行文化体制的改制是势在必行,而对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正是顺应了这种要求。这也是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高校以外的一些非时政类报刊的改革,确实是形势所逼,同时也有着一些内在需求。对这方面的改革,现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先转制的企业报刊单位,也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收益。但这项“转企改制”的改革是否适合高校学报呢,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试图从分析高校学报的现状、定位和性质出发,再结合新闻出版总署对高校学报的改革要求来做些分析讨论。
综观目前高校学报的生存状况,可以说基本上是“衣食无忧”。当然,能够得到这样的生存状态,并不是学报本身能够在市场立足,“自负盈亏”,而是高校学报的主管单位都是高校本身,因为学报的存在,对高校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所以,高校觉得支出这点经费,与其总的发展大局来说,是值得的,因此,每年有足够的预算供其运转。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浙江省的一些学报来看,一份学报每年的经费基本上在20至30万之间,这个数额足可保持学报的正常运转。同时,一些高校还在继续教育方面另外给予经费,支持学报成员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中部地区和一些较落后的地区,虽然经费上要比沿海地带少一些,但因本地的物价水平较低,也足以应付本身运转所需要的费用。
目前,从总体来看,高校以“学报”命名的刊物,发行状况都不乐观,特别是综合类的学报发行量更是少得可怜。这已成为共识,也有一些研究人士对此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如《现代法学》编辑部的林士平说: “不少期刊 (指高校学报,笔者注)的发行量只有数百份,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广告收入”[2];《宁波大学学报》的张华玲说: “学报的印数常在1000~2000册左右,比一般刊物要少得多。”[3]95学报不仅印刷数量少,而且发行渠道也基本一致:一是赠送 (上级主管部门、检索机构、作者和校内师生);二是少量订购 (图书馆、科技情报所);三是交流 (学报编辑部之间)[3]95。据笔者调查了解,绝大多数综合类学报的订购数量都不超过2位数。
学报的定位与作用是紧密相连的,有什么样的定位就有什么样的性质。
自苏州大学 (原东湖大学)1906年创办中国的第一份学报《学桴》以来,对于学报的定位一直有着不同意见,直至1998年,教育部教备厅给予了一个权威性的说法,在其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对学报进行了定位: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这个定位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1)指明了主办单位是学报所在单位的高等院校;2)规定了学报所刊载的内容,即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3)指明了学报的性质为“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学术交流的园地。这是教育部为高校学报指明了办刊的方向,“高校学报正是在这种定位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4]。从教育部这个文件的精神来看,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它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这种作用,使学报成为高校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学报的定位可以大致得到学报的性质,具体为三个方面。
1.学术性。从教育部对学报定位中,也明确指出了其学术性质。不少的学报界前贤亦有共识,如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有这样的话:“吾校必发行《月刊》者,有三要点焉:一曰尽吾校同仁所能尽之责任;二曰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三曰释校外学者之怀疑。”在这段话中,“我们不但看到了学报所应有的学术交流功能,而且也能读出学报应该具有的另一种社会责任,即对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的学术引领功能。”[5]203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术性体现。
学报的学术性同时也潜在地反映了学报办刊的目的,在强调学术性的同时,会忽略经济性,办刊不是为了经济利益,主要是为了学术的传播,注重的是社会效益。
2.内向性。高校学报不同于其他非时政类期刊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内向性,因为期刊所发论文的作者主要是本校的教职员工。从教育部给高校学报所下的定义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应“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这也就是指明了高校学报的内向性特点。作为一本由高校主办并投资的学术期刊,主要面向校内作者也是学报的必然选择。
3.综合性。经过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出现了一个个学科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从而也产出了绝大部分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色。这种性质,给高校学报的市场化运作带来许多困难。这也是发行量和影响因子极低的主要原因。东北财经大学的韩淑丽认为:我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是综合性期刊,刊发多个专业、多个研究方向的不同论文,而学术期刊读者受其学术性、专业性限制,只需要其中的部分论文,绝大部分内容与他们无关[6]。因此,其订阅面极窄,从而使得综合性学术期刊出现千刊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其发行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2011年5月,《19号文》出台,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正式开始。2012年7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又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上公布了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标志着这项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并要求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于2012年9月底前完成。并又于2012年8月出台了《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高校学报明确地指出了三条路:1)本部门具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的,可并入本部门该企业;2)本部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有3个 (含3个)以上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合并新建立1家报刊出版企业;3)主管主办报刊编辑部不够3个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
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非时政类报刊单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但也是困难重重,因此,计划在2012年9月底完成的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也仍留有尾巴,彻底完成尚需时日。从出版总署给高校学报转企改制的“明确”方向来看,三条道路都是荆棘重重,因此,这个文件出台后,引发了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学报的强烈反响,并提出了许多质疑。笔者认为,高校学报的转企改制总体上来说,条件尚不具备,以下试对总署给出的三条“出路”做些浅陋分析。
这条路实际上已经有些单位在走了,而且有些高校也正准备走这条路。但从结果来看,这条路也并不理想,也达不到改制的真正目的。因为学报并入本部门的传媒企业以后,学报本身的功能和作用并未改变,发行量也没有增加,只是在管理的形式上作了变动,由高校的二级部门转变为传媒企业的二级部门,不知已改变的这些高校,在改制前是否对本部门的传媒企业有所“承诺”(经费补贴),因为作为企业,其经营目的很明确:利润最大化,费用最小化。而并入的学报由于本身的性质 (学术性)和功能来说都与企业的经营目的格格不入,因此,未并入的一些高校中的传媒企业一般来说都反对学报并入,即使以行政命令强制并入,那也不是改制的真正目的,所以这条路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这条路从形式上来说是可以“行走”的,因为这些报刊编辑部的主管是同一个,只要主管下发一个文件把其并起来即可。但如果要将这个并起来的单位作为企业来经营,对于一些专业较强、已经具有较大市场的学术期刊来说,倒是可以按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但如果将缺乏市场的期刊,特别是一些综合类的学报同时并入,就会拖累那些原本具有市场前景的刊物的发展,最终使得这些新成立的报刊企业难以自负盈亏,成为一家经营维艰的亏损企业。如果作为政策性亏损企业来经营,这又不符合转企改制的初衷。所以说,这条路也是一条比较艰难的荆棘路。
这条路更难走通,一般来说,只有一家期刊的高校,都是综合性较强的学术期刊,这些综合性学术期刊,发行量少得可怜,稍多的可能达到三位数,但多数可能只是两位数 (这是指真正的发行量,也就是外单位订购的数量,不计免费赠送和交流数量)。“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是很难接受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等于是送给他们一个“包袱”,如果强制他们接受,这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企业的管理宗旨。所以说,这条路也是很难走通的。
从以上分析来看,作为学术性期刊的高校学报,要转为企业经营,是很难走通的。虽然说,对非时政类报进行集约化、专业化引导是一种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但这只适合于高校以外的一些报刊,对于高校学报来说是不适合的,因为建立学报的初衷就不是为了经济利益,主要是为了社会效益,而且对高校来说,学报这点办刊经费是无足轻重的,而学报的兴衰却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付出与收益相比,用成本核算原则来说,是值得的。所以,目前很多高校不仅不限制学报经费,而且还对其采取一些倾斜政策。如燕山大学为了推进学校的文科发展,每年投入150万元奖励文科科研成果[7];还有很多综合性地方高校对在本校学报发表的文章给予高一级 (比其他同类刊物提升一级)记分奖励。学报的主办单位尚且这样鼓励其发展,这也说明学报有其存在的价值。从高校学报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来看,可以说它具有非营利的属性,因此,也没有必要进行转企改制。
总的来看,高校学报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单位,它只是高校中的一个部门,转企改制应该是针对“单位”而言,从一个整体的单位中去挖出一部分来“转企”,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学报的“根”在高校,留着学报在高校的事业编制中,也不影响其他非时政报刊的转企改制。因此,对于高校学报来说,不宜推向市场。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不适宜我国行政命令常采用的“一刀切”,个别条件成熟的高校期刊,可以乘此“东风”先走一步,而大多数学报则可维持现状,顺其自然,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报的社会效益。
[1]郭全中.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研究[J].新闻记者,2012(5):11-16.
[2]林士平.转企改制浪潮下的学报及学报编辑[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12(4):119-124.
[3]张华玲.高校学报发行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图书情报知识,2002(4):95-96.
[4]陈淑娴.高校学报的作用分析及科学定位[J].编辑学报,2006,18(2):134-135.
[5]康敬奎.高校学报市场化的困惑与出路[J].学术交流,2011(11)203-207.
[6]韩淑丽.我国期刊市场化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6):108-110.
[7]刘邦凡,李志英,王燕.关于高校学报发行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