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动载体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初探

2013-04-11 09:18陈利燕朱薇薇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载体党组织

陈利燕,朱薇薇

(成都工业学院通信工程系,四川 成都 610031)

创新活动载体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初探

陈利燕,朱薇薇

(成都工业学院通信工程系,四川 成都 610031)

本文主要从创新活动载体出发,对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把握学生党员思想特点,占领微博客平台;以社团、品牌活动为抓手,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能动性;以社会实践为舞台,增长学生党员才干三个方面来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活动载体

中央自2009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又于今年下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将2012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我党对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的高度重视。基层组织是党的领导执政基础,基层组织建设如何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能够担当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关系到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者,是先进思想、政治理念的贯彻落实者,是引导带领其他同学前进的先锋模范力量,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这个重要机遇,不断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1.1 创新意识强,反对因循守旧

当代大学生普遍个性张扬,思想独立解放,求新求异,反对因循守旧。他们同样喜欢表现自我,敢于向权威、书本挑战,易于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强。他们追求新、异事物,渴望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使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学生党员也不例外,他们同样寻求个性的解放,求新求异。在对于党内组织生活上,学生党员表现出了强烈的求新求异意识,强烈渴望新的元素加入组织生活,期望融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为一体的主题党日活动,对组织生活的多样性期待上升。

1.2 主体意识强,社会责任感淡漠

“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四二一这种家庭结构中成长,即四个老人,一对年轻夫妇,一个小孩,这样就造成家庭的重心下移,家长的目光集中在孩子身上。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呵护,成为家庭的中心,他们有很强的主体意识,但往往造成以自我为中心。同时,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导致其认为他所享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从而导致其社会责任感淡漠,忽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能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分离,甚至将个人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缺乏为国家、为民族发展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当代党员同学中,在部分同学中存在入党前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在入党后,有极少党员同学开始在同学中表现较差,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在同学中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集体事务上,往往表现集体荣誉感不强,党员意识淡漠。

1.3 较强政治意识,价值观日趋成熟但不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关注祖国的政治命运、发展方向,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信心,在重大事件上,多能以国家大局为重,理性表达爱国热情。他们价值观日趋成熟,总体上积极、健康向上。但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面临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某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对部分大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导致有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在“义和利”选择上,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显得不知所从。当代党员同学,绝大部分政治意识强,思想积极上进,但也有个别党员同学入党动机不纯,或是受外来思想的侵袭,不能很好的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其价值观需要被稳定,党员同学的再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4 依赖互联网,心理素质欠佳

随着网络的普及,这把双刃剑也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冲击。在当代,大学生他们善于运用并依赖互联网,不论是学习、生活、交流,一方面网络逐渐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益处,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无法自拔影响到学习。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加之当今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造成一定形象,他们情感丰富,但心理素质较差,抗压能力较弱,无法承受挫折。在学生党员中,同样需要把握网络的双面性,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大对学生党员的引导。

2 创新活动载体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吸引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一直以来由于发展任务较重,对学生党员的考察、培养和发展较为重视,组织活动中发展的内容也占较大比重,因此在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上显得有些单调和枯燥,导致部分党员在入党后对党组织没有归属感,客观上降低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再加之党组织较少在学校内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因此对于广大团员青年来讲,党组织的吸引力相比一些学生社团也有所降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创新党组织活动的载体,才能永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吸引力。

2.2 有利于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前面我们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和大学生党员的一些思想特点,尤其是求新求异、追求个性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要想更好地推动发展,必须要创新活动方式;要想去服务群众,必须要贴近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要想凝聚人心,必须要用好的活动载体来吸引大家;要想促进和谐,更需要与时俱进,用群众最喜欢和最容易接受的活动方式。

2.3 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中央在“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求实效也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还担负着教育管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如果流于形式,不仅会使基层党组织失去战斗力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将会为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伟大历史重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形式,让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进到广大党员的头脑,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4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培养的目标。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参与,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去磨砺和成长,让他们成为组织者和实施者,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的意识,这有利于我们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 创新活动载体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

3.1 把握学生党员思想特点,占领网络平台。

网络党建是传统党建的纵深拓展,在以网络平台为背景的党建工作下,要主动开辟网络新空间,占领网络领域平台,充分利用网上党校、QQ群、博客等媒介开展党员思想教育活动,尤其是要注意引入青年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新媒体,如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 icro B 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 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是想即时分享。它具有发布信息简单快捷、发布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登陆并发布消息、信息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2012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NN IC)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高校教育平台也随之建立,如腾讯微博校园上的高效新闻哥微博体系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要充分把握大学生求新求异,乐于接受新兴事物的思想特点,充分利用微博这一新媒体,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官方微博,并建立党建工作微博群。在微博上,可以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发表一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榜样示范等,促使学生在阅读微博的过程中接受这些信息。另外,还可以通过发起话题讨论,让学生党员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针对他们所发表的观点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还可以通过将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与微博相结合,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扩大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影响力。例如: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党支部微博举办微博征图文活动,在学生中反响良好,不仅参与面扩大,同时,通过微博这种新颖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了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学生党支部微博的建立,也为学生党员找到归属载体,成为学生党员相互交流的平台,不但提高了党员意识,同时增强了党员同学对集体的认同感。

3.2 以社团、品牌活动为抓手,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能动性。

以往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往往与社团、品牌活动相分离,没有充分发挥社团、品牌活动的积极作用,学生党员往往在被动的接受再教育。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与独立意识,注重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不会盲目迷信教育者的权威,反对因循守旧。教育者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发展一名党员,树立一面旗帜”。鼓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到社团建设、品牌活动中,站在一名党员的高度带动社团、品牌活动建设,把握社团发展、品牌活动建设的方向,突出主题教育意义,例如“爱国、爱党、爱校”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周围的其他同学。在笔者所在学校,党日活动与团总支活动相结合,共同开展相关活动,例如清明节学生党支部党员同学带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体验长征,祭祀革命英烈,并在墓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引领带动优秀青年共青团员。

3.3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舞台,增长学生党员才干。

社会实践是增长学生才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升华人格境界的载体,同时也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最合适的载体。在以往的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活动,将知行相分离。在学生党员再教育中,可通过“三下乡”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学雷锋活动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还可以结合学风建设,让党员参与其中。例如在笔者所在单位举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中,让动手能力强的党员同学亮出身份,在活动中与其他同学共同结对子,组团队来参与科创比赛,这不仅对党员学生是一种锻炼,更能对学分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结合重大节假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再教育。笔者所在学校,积极为党员同学提供各种社会实践锻炼机会,例如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开展“三下乡”服务活动,让党员同学贴近社会,走进社会,感受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

[1]杨小劲,魏星,邓维.“90后”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点与教育管理初探[J].科技信息,2011,(18):802.

[2]周微微,郑天翔.以校园网络为载体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9-10,17.

[3]王凯.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59-161.

[4]孙忠进.基于校园网的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与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5):11-13.

[5]宋雅兵.构建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1,(3):29-30.

D262

A

1672-2094(2013)02-0008-03

2012-01-15

陈利燕(1984-),女,重庆巫溪人,成都工业学院通信工程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载体党组织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清华党组织公开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