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瑞,王道儒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口 570125)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
吴 瑞,王道儒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口 570125)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自然分布于海南省的沿海一带河口港湾的滩涂上。其中东北部东寨港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迄今,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保护价值极高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6月,对东寨港保护区的红树林、鸟类、浮游植物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管理现状调研,文章阐述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管理现状,分析了保护区受到的威胁,提出了管理对策。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现状;对策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的常绿灌木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1-2]。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海岸湿地类型,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的生态关键区[3]。中国红树林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8省 (自治区)和地区。主要分布于北部湾海岸 (广东湛江、广西沿海及海南岛的西海岸)和海南东海岸,前者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70%以上,后者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12%左右。现有红树植物种类24种,与其他森林类型相比,红树林具有结构的复杂性、物种的多样性、生产力的高效性三大特点,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重大的社会、经济价值[4]。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围海造田、养殖、城市建设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使红树林面积锐减,环境恶化,红树林湿地资源濒危,急需加强管理和保护。海南岛滩涂面积大、红树植物种类丰富、类型多样,是我国红树植物的分布中心[4]。海南省有8个红树林保护区,其中东寨港保护区是建立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保护区,对其红树林资源调查和保护区管理现状调研很有必要。
东寨港位于海南岛东北部,海口市境内(110°32′E~110°55′E,19°51′N~20°01′N),即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演丰镇、三江农场和文昌市的罗豆农场的交界处,海岸线总长84km。东寨港湾滩涂水域宽阔,面积5400hm2。保护区处于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气候表现为春季湿暖,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湿冷。本区年平均气温23.3℃~23.8℃,极端高温38.9℃(7月),极端低温2.6℃(1月),年降雨量1676.4mm,年均相对湿度85%。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约1m。该地区土壤基质为玄武岩,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土,土层深厚。海水表层年平均温度25℃;全年平均日照2200h;年平均降雨量1676.4mm,80%以上雨量集中在5—10月,形成明显的干湿季;太阳年辐射总量约为462kJ/cm2,夏、秋季节有台风影响。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1986年7月9日经国务院审定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337.6hm2,其中红树林面积1578.2hm2,滩涂面积1759.4hm2。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组织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列入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7个湿地保护区之一。
2.1 红树林资源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中的红树林沼泽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水鸟。保护区内分布有红树、半红树植物35种,占全国红树林植物的95%,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和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红榄李、水椰、海南海桑、拟海桑和木果楝已载入 《中国植物红皮书》,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区内生长着全国成片面积最大、种类齐全、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该区群落类型有木榄群落、海莲群落、角果木群落、白骨壤群落、秋茄群落、红海榄群落、水椰群落、卤蕨群落、桐花树群落、榄李群落、红海榄+角果木群落、角果木+桐花群落、海桑+秋茄群落。本文以红海榄群落和白骨壤群落为例介绍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1)红海榄群落。调查的红海榄群落主要位于东寨港塔市,红海榄群落为纯林,外貌深绿色,结构简单,红海榄郁闭度在90%以上,海榄密度达到175丛/100m2;平均树高为2.5m,平均基径为4.5cm,红海榄群落的相对多度91.6%,相对显著度88.2%。
(2)白骨壤群落。调查的白骨壤群落位于东寨港塔市,调查结果显示,东寨港塔市白骨壤群落结构简单,外貌呈灰绿色,地表密布笋状呼吸根,郁闭度在80%以上。塔市附近白骨壤群落为纯林,白骨壤群落密度较高为82丛/ 100m2。平均树高和平均基径分别为2.1m和 7.3cm,东寨港塔市附近白骨壤群落相对多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均为100%,重要值达到300。
2.2 红树林鸟类
东寨港已记录的鸟类有40科194种,其中有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黑嘴鸥(Larussaundersi)等1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本次调查共发现鸟类32种,分属10目18科,此次调查处于夏季,冬候鸟种类较少,调查到的种类主要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鸟类生态类群主要以鸣禽和涉禽为主,水鸟中主要由鹭科(Ardeidae)、鹬科(Scolopacidae)和燕鸥科(Sternidae)鸟类组成,非水鸟中主要以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为主。东寨港也是鹭科鸟类适宜的栖息地,我国20种鹭科鸟类在东寨港红树林区就可见到6种,在保护区,混群觅食、栖息的鹭类主要由大白鹭(Egrettaalba)、小白鹭(Egrettagarzetta)、池鹭(Ardeolabacchus)、绿鹭(Butoridesstriatus)组成,本次共调查到鸟类558只,仅绿鹭的数量就有209只,东寨港是鹭类主要的觅食场所之一,保护东寨港红树林区对于保护海口的绿鹭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3 红树林区鱼类
根据王瑁等[5]研究可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总共发现的鱼类有115种,其中大多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如石斑鱼、鲻鱼、鲷鱼、乌塘鳢、弹涂鱼等。幼鱼和小型鱼类是整个鱼类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且大多在2龄以内。优势种类有多鳞鱚(Sillagosihama)、眶棘双边鱼(Ambassisgymnocephalus)、前鳞骨鲻(Osteomugilophuyseni)、犬牙细棘鰕虎鱼(Acentrogobiuscaninus)、鲻鱼(Mugilcephalus)、日本十棘银鱼(Gerreomorphajaponica)、棱鮻(Lizacarinatus)、星点东方鲀(Fuguniphobles)、短吻辐(Leiognathusbrevirostris)、青斑细棘鰕虎鱼(Acentrogobius viridipunctatus)。海南东寨港除了乌塘鳢、青斑细棘鰕虎鱼等营林内穴居生活的鱼类,以及犬牙细棘鰕虎鱼和前鳞鲻两种可出入于林内外、终身栖息于港湾内的鱼类,在红树林内没有发现其他优势种类的大量处于繁殖期亲鱼个体,所以大部分鱼类以红树林作为产卵地的可能性小。
2.4 红树林区浮游植物
海南省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种类为主,同时出现多种蓝藻、绿藻和甲藻。本次调查共鉴定到浮游植物34属58种 (包括变种)。其中硅藻门15属28种(包括变种),蓝藻6属10种,绿藻8属15种,金藻1属1种,甲藻2属2种,裸藻2属4种。优势种类为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海链藻(Thalassiosiraspp.)、点形平裂藻(Merismopedia punctata)、美丽网球藻(Dictyosphaeriumpulchellum)、栅藻属(Scenedesmus)、颤藻属(Oscillatoria)、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等,其中海链藻占绝对优势。东寨港浮游植物丰度值高,为红树林区的浮游植物密度已达到富营养化的水平有赤潮藻种(如骨条藻、海链藻、亚历山大藻等)的分布,说明水体质量有下降的可能,对此应加以注意。
3.1 保护区管理机构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管理局,为市属事业单位,隶属海南省林业局领导,委托海口市林业局管理。管理局下设办公室、资源保护科、宣传教育科、科研监测科及三江、塔市管理站,并设立有派出所,现有人员30名。
3.2 保护区基础建设
海南东寨港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有1座3层楼的办公楼。
3.3 保护区管理执法
设有沿海边防派出所,依法保护红树林。日常管理中,保护区制订了进入保护区的注意事项:① 严格遵守保护区管理规定,服从统一管理;②缓步慢行,保持安静,以免骚扰鸟类;③切勿捕捞鱼虾,猎取鸟类;④未经许可,不得采集任何野生动植物作标本;⑤ 禁止吸烟、点火或丢弃;⑥ 切勿有任何影响自然环境的行为。
3.4 保护区公众教育
保护区还是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宣传教育的良好场地。迄今,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已发展成为一个我国红树林保护和教育基地:① 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海南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 “教育基地”;② 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③ 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协 “海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④ 东部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海南省国土资源环境厅 “环境教育基地”;⑤ 中共海口市委员会、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口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林业生态环保体验教育基地”。东寨港保护区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 “全国林业保护区示范单位”。
3.5 保护区监测和科研
保护区设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开展监测和研究工作。
从调查结果看,东寨港保护区主要受到养殖活动的威胁。① 养殖污水影响: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受周边人类活动影响严重,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有3万多人,生产活动密集,1990年代当地发展起来了大量养虾池,在保护区演丰镇山尾村委会,虾塘星罗棋布,虾塘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两次消毒,而含有高浓度漂白粉的消毒废水,便被直接排到红树林里。周边的大片红树林已经枯萎,有的根部裸露出来,树根上满是小洞。据统计,保护区内有153.33hm2虾塘,除了消毒废水造成的污染,虾塘还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从虾塘排入大海,对红树林的生态平衡破坏极大。② 红树林养鸭:保护区2009年调查时发现东寨港保护区有根部裸露的红树林,树木的叶子已经凋零,看到成群的鸭子在红树林下面的淤泥里觅食。据保护区调查认为,大量鸭群不断觅食红树林泥土里的小鱼虾蟹,导致滩涂泥土被破坏,时间一长就影响了土壤环境。在这种情形下,海水潮涨潮落使得红树林的根裸露出来,红树林很容易就倒伏死亡。据了解,演丰咸水鸭是海南地方特色产品,咸水鸭养殖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养鸭规模不断扩大,鸭子对红树林的破坏也日益严重。据报道,在红树林保护区内的养鸭户有20多家,鸭子达3万多只。虽然已经有部分养殖户搬出,但仍有少数养殖户还在保护区内养鸭,对红树林生境破坏还在持续。
海南已制定了有关保护红树林及其保护区的法规、规章等,应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进一步修订完善这些法规规章,并出台有关配套规章制度、实施细则等,使红树林保护有法可依。针对保护区周边的一些农民竞相进入保护区大规模水产养殖的行为,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要联合开展整治查处行动,严惩毁林违法人员,有效保护红树林湿地资源。
同时要为当地社区探索更好的生计方案,帮助他们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如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使当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服务,包括提供旅游船、直接就业参与旅游管理、建立红树林旅馆等。还可为社区提供科学养殖指导,控制养殖容量,提高养殖收入。
[1] 林鹏.红树林[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2] 张乔民,张叶春.华南红树林海岸生物地貌过程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7(4):344-353.
[3] 何明海,范航清.我国红树林保护与管理的现状.中国红树林研究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4] 王文卿,王瑁.中国红树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 王瑁,张尽函,施富山.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区的渔具及渔获物调查[J].水产科技情报,2007,34(1): 6-9.
海南省“908专项”(HN908-01-02,HN908-01-04,HN908-02-03,HN908-04-02,HN908-04-05, HN90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