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初探*

2013-04-11 07:27林国标
湖湘论坛 201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检验

林国标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思想文化革新。这一宏观历史进程并非历史长河中一朵细碎的浪花,也非孤立的单一的事件,而是一种承前启后、不断演进而走向未来深处的历史本身。作为身处其中并进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主体,我们应该如何去把握这种宏大的历史事件?它从何处来?它应该走向何处?对它走过的每一步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以及未来的前景,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反省与判断。为了进行这种反省与判断,我们应当建立一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这对于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总体上处于向纵深推进的态势,成果数量突飞猛进,新成果新观点不断出现。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更助推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问题的研究。

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大体沿着以下的步骤逐级推进:先是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而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历史经验,再后来,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随之展开多角度多视域的研究和探讨,如:从制度化建设、语言哲学、文化学、解释学、传播学等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诠释和实践策划,这使对该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多视域、多角度的特点。后来,随着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学界围绕“三化”的整体性、“三化”彼此的关系等又展开了探讨。在某种意义上,也推进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更深入的研究。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呈现出二个向度:一个是宏观向度。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中国化与现代化的互动发展研究等等。另一个是微观的向度,如各个阶段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化的断代史研究、各阶段性创新理论的历史定位,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分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无论是微观向度还是宏观向度,都体现出这么一个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已从过去学科和理论初建的阶段走出来,而步入学理深化和方法总结的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走向深入的表征。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学术背景下,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与评价体系问题便提了出来。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需要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衡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什么?该如何总结其阶段性的成果,如何发现和矫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相应的策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导源于理论之真理性的检验标准。理论之真理性的检验标准,这在我国自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已经形成了普遍性的共识,那就是实践。然而,理论之真理性的检验标准与作为一种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之中国化的检验标准,是不是一回事,如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的区别何在?对于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检验,是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则是看它的成败得失。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前些年,学界喊出“回到马克思”的声音,就代表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一种观点,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或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原初精神作为检验的标准。这种观点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中,有一个我们可学会和可掌握的一般性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这种原则进行理解、解释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各种失误,都是源于对经典文本的误读,所以,在时代变化的条件下,必须重新回到马克思,必须重新寻求和掌握那种被历史尘烟所湮没的一般性原则和普遍性真理。可见,这种观点认为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所灌注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也就是说,经典文本是检验的标准。

还有一种观点,是直接针对“回到马克思”而来的,他们沿用现代解释学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他们认为,“纯粹的意义(即独立于理解者的意义)只存在于我们的假定中,因为文本本身永远是沉默的”“实际上,我们只能回到我们所理解的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里去”[1]。因为文本并没有一个原初的封闭的意义整体或原则整体,它的意义是在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解释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这种观点强调主体性立场,强调理解的相对性和历史性,按照这种观点,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解释与应用,另一方面,主体的理解活动必须是开放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是主体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作的创造性解释与应用。

当然,以上观点并非直接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问题时提出的,而是在学界讨论建立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时提出的。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问题的,是武汉大学的陶德麟先生,他早在2003年《学术月刊》第11期上发表文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就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问题。在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上发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更是系统地论述了这个问题。陶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有两个基础性问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一个是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标准。其中第二个问题尤其重要,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他说:“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败得失不能用汉儒和清代朴学家注经的办法,以某个论断与某个文本是否符合为标准,而只能以实践的结果与实践方案的预期目的是否符合为标准。一句话,应当以实践为标准”。[2]后来陶先生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是实践而不是文本。

最近,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皮家胜教授发表文章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既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理解、解释和评价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过程,相应地,我们对它的检验,就不仅仅要强调实践标准,而且同时还必须重视作为理解和解释的理解的客观性(指理解的历史性、境遇性)标准,作为价值评价的外在和内在尺度相统一的标准,作为实践活动的生产力标准,人的自由和解放程度的标准等等。”[3]按皮家胜先生的看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这决定了它的检验标准也是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所以,我们可以把他的观点概括为“多重标准论”或综合性标准论。

至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问题上,已有四种观点即文本标准、主体性标准、实践标准、综合性标准。

我们认为,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与确立真理的检验标准确实是一个有着很大差异的问题,一者为在传统的认识论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另一者在传统的认识论范围内却无法解决。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还是一个价值论问题,同时,还可以是一个解释学问题。很显然,对于重大而复杂的宏观事件,是不能依赖单一的标准来检验其效果的。我们需要拿出多样性标准,这些多样性标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动多样性性质与特点来设计和确立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套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标准体系。这种所谓的标准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评价体系。这样,便很自然地导入了另一个概念和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问题。评价体系与检验标准是一个一脉相承的问题,也是同类性质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是个可以互换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效果进行检验,也就是运用某种或某些标准对之进行评价。因此,根据以上我们所描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演进的脉络,当今我们面临着一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建构问题。也就是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检验标准问题的研究应该上升到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研究。

目前,学界还没有人直接提出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问题,但这不意味着没有人涉及到与此有关的问题。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总结,就涉及到评价问题。只是还没有自觉而明确地提出建立评价体系的要求而已。国内许多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学者如石仲泉、田无勤、包心鉴、何克祥、郭建宁、韩振峰等,都发表过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的文章,在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中,虽然各人的总结有一定的差异,但也得出了一些大家共同认可的结论,如大家都提到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国情、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互结合等等。这些基本经验实际上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定义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在现实中的落实。也就是说,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义中所确立的标准,对中国化活动所作的评价而得出的结论。可见,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评价活动。有评价主体,有评价标准,也有评价对象。

然而,尽管如此,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检验标准的确定和评价体系的建立,还处于不自觉、不系统的状态,特别是评价体系问题,学界更是还未有人提出,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发展逻辑来看,建立评价体系的问题迟早会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走向深入所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其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保障机制。

二、研究的进路

对该问题开展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进行论证与说明。它包括建立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可能性、意义、检验标准与评价体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含义、建立该评价体系的原则与要求、评价体系的模型建构及理论说明、反映评价体系的各种指标体系及社会调研等等。大致说来,该问题主要包含以下的“问题丛”:

问题一、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这主要是说明建立这种评价体系的理论根据。本文认为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问题可以纳入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问题视域中,讨论评价体系问题就涵盖了讨论检验标准问题。

第一,对于“评价”的理解。以往学界喜欢把评价归于价值论范畴,而对价值评价的研究,又是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框架中进行的,所以,人们总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评价。在我们看来,人类的评价行为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同样是一种人与环境进行信息与能量交换的活动,它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评价就是人类依据自身所设定的理想目标对自身行为进行持续性的调整、反思、修正、总结及进行新的建构的行为。评价是人类多种行为系列中的一个系列,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行为的价值依据就是自身所设定的理想目标,也即价值目标,行为过程总是包含了对自身行为进行反省、总结进而调整或校正这种行为总过程中的修正性行为,人类的反思性和修正性行为即评价行为,这种行为既是即时性的,也是持续性的,它贯穿着拥有目标指向的总体行为的始终。评价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缺乏适时的评价,人类往往迷失方向或误入歧途。

第二,树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意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项民族性的伟大事业,它当然也离不开评价,然而迄今为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还未被正式提出,也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这与人们对评价的理解有一定的关系。按以往对评价的理解,如果评价是一种价值评价,马克思主义具有先天的、不言自明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其价值合理性不用怀疑,因而无须评价;如果评价是一种技术性、功利性的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总体性的伟大事业,我们找不到它的终点,它没有结束的时候,因而无需评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一种相互矛盾的境地。一方面,评价活动从来就没有缺失过,每一种阶段性、创新性理论的提出都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反思,同时为下一步工作构建新的方向和路径,这就是评价。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就是对中国革命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作出的评价,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作出的评价。评价的结论就是标志性理论的提出。

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缺失着评价,我们始终没有建立起思想理论建设的避错、纠错机制。历史上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就是因为缺乏某种理论的反省和思想的检查。因此,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必须树立一种根本的意识,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意识,只有确立这种评价意识,才能理性地把握行为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从根本上来讲,确立评价意识就是确认评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动中的必要性。

第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分二种:即时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即时性评价是指行为过程中随时发生的评价。即时评价是事中评价,它像猫头鹰的眼睛盯着夜空那样观照着事件的整个过程。即时性评价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随时随地性,这种评价的主体并非是游离于事件之外的某种权威机构,而是行为者本身,其评价主体与行为主体具有同一性,即时性评价的功能就在于随时矫正事件的走向,它深刻地体现了人类所独具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特性。即时性评价是大众评价。

终极性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件的结果进行评估、鉴定,这种评价活动的主体往往是权力或权威机构,其评价结论无论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都是对事件发展的阶段性或最终的总结。终极性评价的作用就在于给事物最终定性,并为未来开启前进方向。因为只有形成明确的权威的结论,才能提供给人们稳定的价值判断,并赋予事件以质的规定性,为清楚明白地认识历史提供规范性基础。终极性评价是国家评价。

问题二、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有两种:“大体系”与“小体系”。“大体系”是指即时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有机结合与双向互动。“小体系”指终极性评价中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所设计出的体系化的评价标准。“大体系”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制度化建设进行运作。“小体系”则可以进行各个层次的标准设计,乃至进行指标化设计。

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小体系)可大致按如下思路建构:中国化包含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因而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来圈定评价的内容。民族化的评价内容包括:传统理论资源的当代应用评价、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评价;时代化的评价内容则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评价、马克思主义主导性地位评价;大众化的评价内容包括:理论满足大众需要情况的评价、马克思主义层次化、生活化、风俗化程度评价等等。

问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还可以建立指标体系,其内容就是把“小体系”所确立的三大内容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评价点。

第一,传统理论资源的当代应用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包含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包含大量的中国传统智慧和元素。传统理论资源在当代的应用是衡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尺度。围绕这种尺度还可进一步设计分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传统语汇的应用情况、传统理论的表达方式在当今的存在及应用情况、传统的思想文化传播方式在当今的存在及应用情况等等。

第二,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评价。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必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链中的一个环节,它与民族传统也具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带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先天使命,弘扬传统就是光大自身。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生活的民众,是否具有民族的自豪感,就成为衡量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尺,这种标尺又可以分解为几条方向性的评价内容:民众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和熟悉情况、传统语言的熟悉和运用情况、民众对传统节假日认可及接受的情况、传统礼仪的存在及运用情况、民众对著名历史人物的熟悉及热爱程度等等。

第三,理论创新评价。这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而设计的评价标尺。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评价中,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就是理论的创新性评价。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品质的重要表征。对理论创新性的评价可围绕以下几方面设立评价指标:理论内容的时代化程度、理论表达方式的时代化程度、理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程度、民生和社会问题的解决程度等等。

第四,马克思主义主导性地位评价。这也是针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而设计的评价标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需要在与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的交锋、对比中获得,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主导性地位的评价。只有在与时代性的各种思潮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功。这种评价可围绕以下几方面设计指标体系:社会思潮的活跃程度、马克思主义引导舆论情况、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力、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斥度、马克思主义对其他社会思潮的整合度等等。

第五,理论满足大众需求情况的评价。这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设计的评价标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映大众的利益,解决大众关心的问题,同时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手中的尖锐武器,成为他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引导生活的一种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理论满足大众需求情况的评价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设立评价标尺:理论的大众性(即理论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情况)、大众的理论兴趣度、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通俗性、解决问题的具体性、大众理想信念的稳定性与明确性等等。

第六,马克思主义层次化、生活化、风俗化程度评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目的在于使马克思主义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变成民众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这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在层次化、生活化、风俗化方面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可以围绕以下方面设计评价标尺:马克思主义的层次性(即在精神、制度、生活层次的表现形式)、民间话语中有多少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范畴、马克思主义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参与和干预度、民众的日常交往礼仪有多少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民间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等。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它反映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评价的大致内容,但它只是一个框架性结构和纲领性规定,若要实施量化的数据化的指标评价,则还可以进一步细分,达到可实证、可测量的具体评价点。

按本文的思路,对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将阐明以下的观点和看法:

——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就不能回避或忽略对一个方面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问题。该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方法论研究的逻辑延伸,更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提升和升华。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检验标准的探讨可以归并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建设的探讨中去。因为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该活动的系统性、复杂性有了更多的自觉,我们不再僵化地运用单一认识论视角来分析问题,既然这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建构不仅可以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败得失,而且可以起到对未来的引导作用。

——我们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意识。现实中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这种评价问题的存在,也未意识到这种评价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事实上,这种评价意识是不可少的,它对确立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分为二种:即时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即时性评价是大众评价,它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终极性评价是国家评价,它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才得以进行。不管是哪种评价,它都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它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调整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也有二种:一种是“大体系”,一种是“小体系”。两相结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又自我完善的壮观图景。

——评价体系的设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方法进行。我们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进行设计。内容包括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对中国化的评价就围绕这三个方面设计评测点。还可以进行标准化的指标体系设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个全新的问题,根据问题产生的历史过程及“问题丛”之间本身的逻辑联系,该问题应大体按照如下的思路展开:

首先,从学界讨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问题入手,捕捉到“检验标准”与“评价体系”的相关性。进而把“检验标准”问题纳入到“评价体系”的范围内进行讨论。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首先必须以新的视域来研究评价问题,从而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或哲学基础,继而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问题。中国化的评价大致可分为二种:即时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这二种评价的内涵、各自的功能、彼此的互动与作用机制、各自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与影响等等,都是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话题。

区分了两种评价形式,也就建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我们同样把评价体系分为二种:即“大体系”与“小体系”。“大体系”指两种评价形式的综合作用,“小体系”即终极性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的研究范围内,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大体系”中两种评价形式的内在作用机制,评价标准的设计及评价方法,各种评价标准的实际调研与分析等等,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又包含许许多多的小问题,但都统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之下。我们希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问题的研究既能吸收前一阶段的成果,同时,又开拓新的研究视野和领地,并在实践中促进中国化运动沿着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前进。

问题的性质决定了研究的方法,对该问题的研究将离不开以下三种基本的方法:一是哲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即思辨的方法,在思考评价、评价体系等基本理论问题时,需要采用这种方法。二是史论结合的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各种评价形式及历史影响。三是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大量的现实实证材料作为支撑。

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也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研究和历史经验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根据以上对该问题研究思路的设计,可明显地看出其中的创新之点。如: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来涵盖和吸收检验标准,拓展了研究视野,扩大了问题视域。认为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就是在思想理论建设领域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避错纠错机制,是一种自我反思和完善的环节。把之纳入到了制度化建设的范畴。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有二种形式,即时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区分两种形式,把大众的作用与国家的作用及其互动关系都体现了出来。区分了两种评价体系,突显了中国化的宏大图景,同时进行指标化设计,开掘了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热点问题。

在当今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思想文化背景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与评价体系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项理论的创新活动,也是一项社会的实践活动,因此,对之任何一种新观点、新方法、新方案的提出,都会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就其所具有的理论价值来看,首先它无疑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前面已略有述及,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已进入宏观总结阶段,理论的内在逻辑发展要求建立一套与现实相对应的框架和标准,要求必须提供一套能够反思现实、总结历史经验的原则与评价体系或检验标准。而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问题的研究,正适应了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的需要。

同时,对该问题的研究,无疑开辟了一种新的研究向度甚至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中,虽然总体上在走向学理的深化,但也存在着虚浮浅白的弊端。当它面向实践的时候,没有提出可供操作的现实方案;当它囿于理论研究的时候,却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内蕴。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和评价体系,一方面提供了一套可以校正、调整现实运作的模型和标准,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另一方面,围绕着评价标准所作的理论言说又可以引领新的理论发展方向。这意味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除了历史研究、方法论研究之外,又有了一个新的领域:评价论或价值论研究。

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全新的命题意味着全新的理论探索。以往之所以未有人正式提出,并非大多数人没有触摸到学术理论发展的脉搏,而是该问题有它的难度和争议性。事实上,在解决疑难和争议中发展正是开展理论研究的本质要求和必然使命。

从实践的价值来看,我们知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涉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宏大事件,这种事件的宏大性表现在它的开放性、过程性和未完成性。然而,宏大事件往往容易使人忽略对事件保持必要的微观视角。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言,该如何总结其阶段性成果?如何发现和矫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相应的策略?以往,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一直没有建立一套完备的避错纠错机制就是因为在宏大目标的感召下忽略了自我反思与批判的环节,基于这种考虑,建立一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或者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体行为中嵌入评价的环节,将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也将有利于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前进在科学的轨道上。

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检验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其意义也十分重大,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努力去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认清当今局势和发展大势,立足于时代的新特点,立足于新的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从而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特点作出正确的决策。

开展评价体系的研究可以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大致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从而自觉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在此基础上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当今时代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这就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要不断创新其内容和形式,使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要通过内容创新,使之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引领时代潮流,通过研究和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其监测、引领作用,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开展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利于重塑国民价值体系。价值多元化固然是一种进步,但在多样化的进步中如何确立、巩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仍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某种意义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用、扩散和推广的体系。

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也有利于使中国化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建立长效机制,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1]俞吾金.实践诠释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陶德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9,(1).

[3]皮家胜.理解的客观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检验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