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边书史话》首发式暨“2013华夏阅读论坛”之“现代新文学与毛边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3-04-11 03:16:03马德静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史话毛边

马德静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列入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纸阅读文库”第三辑的沈文冲著《中国毛边书史话》于2012年5月正式出版。本书由著名作家、学者黄裳、丁景唐、钟叔河、陈辽、高信、陈学勇、陈子善、龚明德作序,是鲁迅、周作人兄弟将“毛边书”概念引入中国一百多年来,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考察与叙述毛边书这一版本形态历史的开山之作。

为扩大《中国毛边书史话》一书在当今读书界、图书出版界、以及书话爱好者中的影响,进一步推动“现代新文学与毛边书历史”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与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于2013年6月1日在江苏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毛边书史话》首发式暨“2013华夏阅读论坛之现代新文学与毛边书”学术研讨会,来自南京、上海、南通、呼和浩特、成都等地等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和毛边书爱好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在位于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大纸行”旧址举行,分为前后两个时段,《中国毛边书史话》首发式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徐雁教授主持,江苏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文艺评论家陈辽先生与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党组书记、“纸阅读文库”主编黄妙轩先生为该书首发揭幕。“现代新文学与毛边书史”学术研讨会由黄妙轩和江苏译林出版社原总编辑蔡玉洗先生主持,与会人士围绕毛边书历史、价值、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主旨发言。

1 《中国毛边书史话》首发式

首发式上,黄妙轩向大家介绍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纸阅读文库”出版发行的情况。“纸阅读文库”自2008年开始出版,作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的重点工程,至今已出版近50本。“纸阅读”的概念是在数字阅读和电子文本产生之后形成的,是在“泛阅读”、“浅阅读”的泛滥之下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坚持。“纸阅读”并不排斥媒体阅读和电子阅读,它在书籍的内容之外,还强调对纸张的阅读——纸的色相、纸的感受、纸的品味、纸的表情等。拿一把红木裁刀,听着“沙沙”的裁纸声,享受边裁边读的乐趣,这种毛边书的“纸阅读”体验正是媒体阅读和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在“美大纸行”这座年逾百年的老建筑中举行这场首发式,恰恰是对经典与传统的一种坚持,正切“纸阅读”的文意。

随后,《中国毛边书史话》的作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中心资深记者、毛边书研究专家沈文冲先生进行了发言。他感谢书籍编写出版过程中诸位师长、前辈、朋友的关爱和帮助,并介绍了该书的创作过程和自己收藏、研究毛边书的心路历程。

沈文冲关注、汇集和研究毛边本十余年,已出版《毛边书情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和《百年毛边书刊鉴藏录》(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版)等相关著作,探讨了毛边书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出版史料价值和社会价值。他认为,《中国毛边书史话》是他已出版的著作中最令人满意的一本,其个人所能见到的毛边书史料,几乎都收录进来,而该书在出版上的延迟,也使得书的内容更加完备,书中的讹误得到了及时纠正。书分两辑,上辑《中国毛边书史话稿》以漫话的形式梳理了中国毛边书史中的重要问题和事件,下辑《中国百年毛边书书人、书事、书录编年录》,出于对这方面资料零散难觅的考虑,铢积寸累,搜罗爬梳,汇集而成。沈文冲说,上辑的内容是骨架,只足勾勒,不足以反映毛边书的历史,下辑则是血肉,使该书得以完善,二者是不可割裂的两部分。

他还介绍道,毛边书从西方传入我国,是东西方书文化交流中应运而生的“尤物”,如今国外的新书毛边本大多是精装,上、下全部切边,仅把书口做成波浪形,以节约阅读时间。而中国人喜欢毛边书,在裁的过程中享受读书的乐趣,重在“沙沙”的裁纸过程。不过读书是私人化的事情,他为毛边书写史,并非要倡“毛”弃“光”,拗着劲改变目前的书貌现状,只是要把毛边这种“另类”形态的存在、变迁、发展用“史”的形式保存下来。

徐雁教授回忆了自己三年前在剑桥广场的旧书摊上买到的110年前的“毛边书”,书的每一页都被裁开,表明这部书的第一读者是将它从头到尾读完的。面对一本新书,翻阅一遍就收藏起来,这是一种“泛阅读”和“轻阅读”,相比之下,毛边书最大的好处,不仅是享受自己割开书页的情调,重要的是它告诉读者,这本书还有多少篇章没有阅读,这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提示,也是裁读毛边书的“慢阅读”趣味。因此,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先生曾经认为,最适合做成毛边书的是“怀春之少年诗人送给情人的书”,也唯有他的情人,才会真正有耐心通过裁读他的诗集获得他要表达的感情密码。

2 毛边书的“阅读情调”、审美价值及其宣传推广

首发式结束后,与会人士又围绕“现代新文学与毛边书历史”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陈辽先生首先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毛边书文化是现代新文化的一部分》。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就出现了现代新文化的萌芽,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成长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参天大树,毛边书文化即是现代新文化的一部分。早在1909年,鲁迅、周作人兄弟即引进西方的毛边书文化,出版了《域外小说集》毛边书。其后,《炭画》、《女神》、《冲击期化石》、《春水》等众多毛边书纷纷出现。至1949年6月我国共有1270多种毛边书出版。新中国成立后,有人把毛边书视为闲情逸致的旧文化,将它排斥在出版物之外。因此,自1951至1958年,仅有五种毛边书出版。新时期到来后,毛边书复兴,至2006年12月,已出版的毛边书,至少有160种之多。毛边书文化体现了文人雅士的一种人生态度和人文情调,寻找的是边裁边读的一种精神上自我放松的感觉,是对毛边书一往情深的追寻与迷恋。因此,毛边书文化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出版史料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文学研究专家、南通大学文学院陈学勇教授笑称自己是“不在毛边党内而与该党中坚人士多有往还,而且不时参与他们活动的党外人”。十多年前,考虑到社会环境、读者量和出版商机,他曾向最初进入毛边书研究的沈文冲泼过一盆冷水,好在“文冲健康之至,凉水无碍”,凭着他的执着、坚忍获得了今日的成果。他说虽然自己懒散、不爱看毛边书,但很羡慕那些毛边党人,他们怡然的情态是一种令人欣羡的读书境界。

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秘书长陈亮先生就毛边书的推广方式发表了意见。他认为当今对毛边书感兴趣的读者越来越多,因为它既有内容美,又有形式美,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品。但事实上参与毛边党的人很少,得到毛边书的途径也有限,爱书人沟通的渠道还不够通畅。纸质阅读是根本,网络可以作为其传播工具,在收藏、阅读毛边书的同时,不妨利用网络加强对毛边书的推广工作,扩大其在读书界、藏书界朋友中的影响。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综合办公室主任王振羽先生对《中国毛边书史话》的出版表示了祝贺。他感慨说,日渐稀薄的读书空气之下,总有一部分雅士在坚持和表达着什么,岁月流逝,人生草草不过百年,这份坚守是非常难得非常重要的。

江苏省作家协会作家、文化史专家薛冰先生认为《中国毛边书史话》一书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传统的古籍版本学只讲到道光年间,道光以后西方印刷术传入中国,我国图书的版本形式出现了很多变化,毛边本就是清代末期到民国年间产生的新的图书版本。从版本学的意义上来说,沈文冲把毛边书这种版本形式的来龙去脉、形式特点梳理清楚,是非常有意义的。版本学的眼界应该放宽,从线装本各种现代的版本类型,包括开本、用纸、装帧设计等内容,都应该成为版本文化的一部分。第二,除了“纸阅读”之外,现代的阅读方式有很多,电子阅读方便快捷,“纸阅读”也自有其优势,除了阅读功能之外,还具有审美和收藏的功能,做图书的人需要在图书形式上考虑更多东西,使图书的形式千变万化。

江苏省外经贸厅原副厅长、知名摄影家高鹤云先生认为应该对毛边书进一步扩大宣传,最好能留有一些空间,让年轻人也喜欢上它,为毛边书爱好者注入新鲜血液。毛边书的推广可以借鉴宜兴的紫砂,一方面从史话的角度给人以清晰的概念,另一方面从阐释的角度使更多读者对它产生兴趣。一百年前,毛边书输入到中国,一百年后的今天毛边书也可以“走出去”,在经贸活动当中,将毛边书作为一种礼物,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在一定的华文文学的研究当中,把好的毛边书,介绍给港澳台的学人。

蔡玉洗先生说:“喜欢读书的人,不见得喜欢毛边本,但喜欢毛边本的人一定喜欢读书。”他认为毛边书是小众的,是书籍中的贵族,它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和读书姿态,毛边本的价值就在于保持了读书人这种优雅的读书形式。因此,毛边书会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越来越高雅,逐渐成为供人把玩欣赏的东西。

《上海投资》执行编辑、知名书话作家韦泱先生讲述了与丁景唐、王观泉等鲁迅研究专家交往中有关毛边书的故实,并回忆了他收藏民国毛边本的历史。他说,毛边书看起来比较繁琐,总叫人有些不习惯,自己对新书毛边本也不甚上心,若要年轻的一代喜欢上毛边本就更难了,不妨通过《中国毛边书史话》普及和推广毛边本,让下一代人学习毛边本、了解毛边本。

内蒙古电视台首席编导、知名书话作家、“纸阅读文库”副主编张阿泉先生称赞了沈文冲抓住一点深入追索的“挖深井”式的治学方式,并就毛边书的标准化问题发表了意见。他说,当下毛边书的制作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从“纸阅读文库”的第一辑开始就注重毛边本的质量,制作数量以百本为限,从而保留毛边本的价值,使其工艺上达到“标毛”水平,在毛边书的制作工艺上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开卷》月刊执行主编、知名编辑兼书话作家董宁文先生就《中国毛边书史话》一书的内容发表了意见。书中主要讲了毛边书的形成、形态、历史、工具、材料、开本等问题,研究性和理论性较强,是填补空白的开创性著作。近十二年来,喜欢毛边书的人越来越多,这本书可以作为毛边书爱好者的工具书和参考书,为大家提供启发。尽管有许多人对毛边书不感兴趣,但我们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喜欢毛边书,毛边只是一种形式,小众的一批人的兴趣,关键仍是在于读书。

江苏省法制办主任高建新先生认为沈文冲在出版物如此密集、课题如此细分的情况下,能够独辟蹊径,在史话领域选择这样一个题目,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深入的研究实属不易。他用传世的笔法、态度和目标,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传世的作品。当下我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以“快”主导的生活方式下,坚持“慢”的生活,坚持“慢阅读”、“纸阅读”、“深阅读”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南京特殊教育学院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馆长马建强回忆了三年前在以色列的访问经历。以色列的犹太人,从两三岁的孩子到八九十岁的老人,手上都会拿着一本书,这甚至可以成为区分犹太人和耶路撒冷人的标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快生活”的主导之下,国人的阅读状况却令人堪忧。因此,毛边党的这次雅集传递着非常好的意义,即读书的意义。他感慨说道“很多人会说,我很忙,所以没空读书。而我要说的是,因为没有读书,所以我一直很忙。”

最后,黄妙轩总结道,毛边书爱好者虽然是小众群体,但出版社仍有责任为他们出好的毛边书。虽然毛边书制作起来比较复杂,但它到了喜欢的人手中就会扩大、裂变为读书种子,《中国毛边书史话》除了研究和梳理的功能外,还能够起到启蒙和普及毛边书知识的作用。在“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下,学术团体、出版社和作家学者们应当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提倡阅读的重任,通过撰写相关方面的文章引导社会阅读,影响整个社会的读书姿态。

3 “纸阅读”和毛边书的未来

曾有一位美国报人对沈文冲说“毛边书是独特的文化现象,当下电子扫荡一切,以屏替纸,以数(零和一)更字,改头换面,夺取阅读所携不少乐趣。发光晶体固然冷静,且日日如新,只少了书页婆娑,更无昔日所谓毛边之趣。”这位报人的观点反映出电子阅读盛行下的“纸阅读”危机,亦代表着一部分读者对毛边书的坚持和钟爱。纸质出版是否已成为走向落寞的夕阳产业,毛边书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何在?与会人士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陈辽说,如今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一些人认为,毛边文化即将消亡,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正如书简文化将长存一样,毛边文化也将赓续下去,长盛不衰。读毛边书可以边裁边回忆刚才看的是什么,裁好了再接下去看,就没有“随看随忘”的毛病。单是这一优长,就弥补了所谓“费时费事”的缺点。网络、数字化代替不了纸质书刊。有纸质书、纸质刊物,便总有一部分喜爱毛边书、毛边刊物的读者。陈辽先生坚信,毛边书刊的爱好者,鲁迅所说的“毛边党”人会愈来愈多。现代新文化会与时俱进,得到弘扬和持续发展,作为现代新文化一部分的毛边文化,也将弘扬和持续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

蔡玉洗认为出版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是同步的,因特网等新媒体对书籍形式、知识处理的形式带来了巨大影响 ,这种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喜爱“纸阅读”的读者固然存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纸质出版会日益萎缩。但另一方面,纸质出版中也出现了个性化、小型化、珍藏化、民间化、家族化的趋势。这类私人出版物不再进入传统的发行渠道,而是以家谱、日记、个人文集等非正式出版物的形式在亲友中间小范围流通。这种出版形式,一改传统出版模式化、教材化、同质化、政治化的特点,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装帧形式上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势。这将是纸出版发展的新领域,毛边本对保存这类文化产品很有价值,在这个方面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漫画家刘先生是一位年轻的毛边书爱好者,他对毛边书的未来有着较乐观的预期,认为可以用“质感”二字来形容毛边书。毛边书是一种质感的载体,以有质感的阅读方式承载着有质感的历史和思想,它代表一种有质感、慢节奏、细腻的生活方式,这是其他图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社会发展到今天,正是传统的文化积淀要水落石出之时,整个国家的文化需求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纸质媒体的下降和萎缩同时,毛边书仍有发展的大好契机,毛边书在年轻读者中的影响可能会继续扩大。

江苏南通华俊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易学研究专家袁建华先生也表示,作为“70后”的年轻一代,参与到毛边党的雅集之中,感到毛边书的未来将是乐观的,自己愿意做好文化传播的工作,为书籍这个人类进步的阶梯做好清扫和防滑工作,也相信沈文冲在毛边书研究领域会有更多更好的成果问世。

黄妙轩指出,在电子媒体大行其市的情况下,去年美国的纸质图书有了回升的趋势。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在各种终端的支持下,书籍的出版会变得越来越精致化、个性化、奢侈化,纸质阅读不但不会消亡,可能还会占很大的一席之地。虽然电子图书馆等科技产品已大量存在,但读者在阅读上永远有不同的喜好,因此他对纸质出版充满信心。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毛边书作为纸质出版中一种独具特色图书形态会长期存在下去,并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无论毛边本还是光边本,纸阅读还是电子阅读,阅读的趣味和意义将一直吸引着读者在书林学海中寻书觅典,增益智慧。正如沈文冲所说,“书是用来读的,尽管它还被附加了一些阅读之外的功能。毛边书也一样,欣赏把玩之余,最终还是要拿来‘边裁边读’的,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件用于摆设的收藏艺术品。”

〔1〕 沈文冲.中国毛边书史话[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2.5

〔2〕 沈文冲.毛边书情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5

猜你喜欢
史话毛边
裁读之乐
知识窗(2021年4期)2021-10-02 15:30:06
裁读之乐
小品文选刊(2021年5期)2021-06-06 08:52:38
葱的急救妙用史话
荆有麟笔下的鲁迅与毛边本
爱尚书香(2019年3期)2019-06-25 01:53:22
藏书“怪癖"——毛边书
中国收藏(2018年7期)2018-12-28 07:39:34
风雅“毛边书”
杂文月刊(2017年17期)2017-11-12 21:29:36
毛边书与裁纸刀
收藏·拍卖(2016年3期)2016-05-30 07:59:32
小沧桑馆史话
天一阁文丛(2013年1期)2013-11-06 10:01:20
共和国大阅兵史话
党员文摘(2009年8期)2009-08-22 07:35:32
中国阅兵史话
军事历史(1999年4期)1999-08-20 0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