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对话现代散装水泥产业”结束时(C)

2013-04-11 02:58吕占斌
散装水泥 2013年3期
关键词:水泥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望那四年来“对话”的集体记忆,虽说没有振聋发聩的历史鸣响,但却在摧毁废墟与重新构建产业大厦的交错中,我们共同不断求索着这条现代产业的成长之路!

一度混沌迷茫的水泥产业,尽管头顶着生态环保的闪电霹雳,双腿陷入了产能过剩的污臭泥淖,身躯仍在产业效率低下的边缘挣扎徘徊,但在科学发展和理性回归的指引下,终于依稀看到那一抹色彩斑斓的霞光——

值得钦敬的那些与“对话系列”一同走过四年时光的热心读者,一定会发现一个小小的秘密,当“对话现代散装水泥产业”第18期刊出时,一个不同以往的新概念、新定义、新提法,在不知不觉间跳入了新视野,笔者博文中惯常使用的“现代散装水泥产业”一语,开始被“水泥散装化产业”所替代。这无论基于工具理性之上,还是价值理性之上,新定义无疑又完成了一次新价值的传递和飞跃。

看似一个小小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笔者以为,如果把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比作含苞待放的蓓蕾,那水泥散装化产业,就是笑迎新春怒放的鲜花;如果把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比作母体里十月怀胎的婴儿宝贝,那水泥散装化产业,就是茁壮成长起来的翩翩少年;如果把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比作一株冒出地面的嫩芽,那水泥散装化产业,就是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大树。

所以,根据产业发展的节律和需要,不断调整和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我刚涉足于这个领域之初,自己似乎是一个理性的质疑者,或称“清道夫”,努力挥动思想的扫帚清除堆积在研究道路上种种垃圾和路障;当走到了提出“现代散装水泥产业”这一阶段,自己又自觉不自觉地变成了一个大胆的建构者,或称“建筑师”,欣然丢掉“扫把”,拿起了“瓦刀”,动手用砖瓦石料和钢筋混凝土构件,开始建筑一个新产业理论体系的大厦;而在“水泥散装化产业”升级理念跃然而出之时,自己又好象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破茧者”,一层层地剥开裹在产业身上厚厚蚕丝和硬壳,期待着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化蛹为蝶款款而飞。当然,在这一充满挑战的跋涉过程中,我也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超越,一次又一次分享到了创新的美妙和快乐。

有句话说的好,时间就是最好的雕塑大师,思考则是他手中的雕刻刀。理论之树常青,在于它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及其知识信息的价值流动,那是因为社会实践的活水丰富多彩长流不息,且永不间断地注入精神理念的溪流中,时不时地搅起美丽的浪花。

在“对话现代散装水泥产业”系列连载过程中,笔者不断地打磨更新理念,让它与实际更吻合,力争做到严丝合缝;不断地校正逻辑思路,让它与现实更接近,力争做到同步合拍;不断地汲取社会信息和新知识,让它与未来趋势走向更协调,力争做到目标一致。总之这一切一切,都源于一场认识的飞跃,一次理性的升华,一次创新的共享。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完美的用词和一个近乎完美的用词之间的区别,就像是闪电和萤火虫的区别。”当首次提出“现代散装水泥产业”的定义不久,又为什么在此基础上重新提出了“水泥散装化产业”,大家一定会想到散装水泥产业与水泥散装化产业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难道真像是闪电与萤火虫吗!

水泥散装化产业——创新与务实的升华版

在知识信息力量极为强大的时代,任何发生在产业理念更迭上的微小变化,尤其是作为语言符号的一个新产业定义的升华,如同蝴蝶轻轻地扇动美丽的翅膀,便可能在整个产业演变为一场强力热气旋。

定义(Definition)是一种语言符号,透过列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述或规范一个词或一个概念的意义。水泥散装产业化的各类主体们,正是借助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知识信息交流,指导产业行为,一次次孕育着产业变革升级的风暴,造就当今一派崭新的产业面貌。

那么,为什么要把“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升级为“水泥散装产业化”呢?归纳起来有13条理由:

第1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精准的规定性,因此更能符合现今阶段市场格局和水泥产业的本质。

欲规划和构建水泥散装化产业,首要的是摸透目前中国水泥市场格局是什么样子,才能避免误入坐而论道、空而论道的窠臼。

经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水泥市场格局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强化了三种市场效应,衍生出了五种市场机制,产生了三种市场现象,催生了两种博弈行为,卷起了三股市场漩涡,强化了两种市场效果。

A水泥矿山原料与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内”的独特禀赋,在城市化进程的强劲需求作用下,强化了三种市场效应:

第一,价格避风港效应。由于水泥自给率高且厂家分布广,基本属于自给有余的国内循环市场,所以完全不同于铁矿石那样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过高,时时会有被卡脖子的难忍之痛。水泥价格的涨跌波动,基本受国内政策和经济形势所左右,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干扰相对要小得多,为此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强烈动荡中,我国水泥市场价格波动仍然不算大。即便跨国公司巨无霸们参与市场竞争、搅动了水泥市场这盆“浑水”,也很难把国际市场资源优势的那把“魔剑”舞动的得心应手,几乎不可能出现近几年国际铁矿石“卡脖子”漫天要价的复杂局面。

第二,中小企业遍地开花效应。在现实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中,只要有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刚刚一冒头,哪一个区域经济热度刚刚有些起色,利益驱动新资本进入者便会不请自来,蜂拥而至,加之水泥区域产品特点的局限性,价格波动的“地震”小,也就为水泥企业的满天星般的分布提供了生存条件,小企业自然多了一些参与市场竞争“抢食分羹”的机会,同时还扮演起价格调节器的角色,让那些欲享受垄断暴利的大利益集团黄粱一梦。

第三,被弱化的“挤出效应”。由于水泥市场处于国内封闭循环的大背景之下,加之整个经济转型的步履维艰和中央与地方利益机制不协调性,区域市场不平衡产生的空间,上马新型干法项目如火如荼,而落后产能并没有甘心情愿地自行退出市场,相反倒赢得了“吃政策饭过日子”的生存空间,哎,历来是上马容易,退出难!尽管扩大集中度犹如热带风暴一般,同时还伴随着低碳环保的倾盆大雨,形成了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势头,但地方水泥项目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水泥区域性产品的先天特殊属性,在能源价格增长导致物流成本攀高的强力作用下,衍生出了五种市场机制:

(1)由于水泥产品市场辐射半径较小,对现代物流设施和手段依赖度高,物流成本占产品价格比重增大,市场的脚步只能尾随着社会“一日经济圈”的扩大而亦步亦趋,导致行业利润率和大型项目辐射面都难以扩大。

(2)由于水泥企业迁出大都市,矿石原料及沙石、煤灰等辅助原料运输半径加长,物流成本增长较快,也在一口一口地蚕食本来不高的水泥产品毛利率,导致综合盈利能力偏低的企业难以招架。

(3)由于整个产业链发育水平低,企业综合实力弱,现代物流设施受到投入和使用效率的限制,于是产品的供应时间、仓储保质期和运输成本,都成为了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功能。

(4)尽管大型企业通过近几年兼并整合的跑马圈地,众多区域板块市场的龙头均已现雏形,然而大多数企业还是无法形成对于区域市场的绝对控制力,看来要把众多小型落后水泥企业撵出市场,提高水泥生产集中度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5)水泥市场的季节性需求变化,也为龙头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埋下了价格战的火种,虽说小企业的总体效率较低,但凭借“地头蛇”优势,往往采取打得赢就产、打不赢就停的“市场游击策略”,让远道奔袭而来的大企业苦不堪言,奈何不得。

C东西部区域市场差异的失衡格局,在新法项目与落后产能的叠加过剩的作用下,产生了三种市场现象: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由来已久,并不是水泥市场独有的特征。东部地区占全国39%的人口却创造了占全国60%的经济总量,几乎是中西部经济总量的1.5倍。2008年我国人均GDP3258美元,东部5254美元、中部2667美元、西部2296美元。如果平均按7%递增率计算,中西部人均GDP要达到东部现有水平,大约还需15年左右的时光。2008年全国人均水泥消费量1054公斤,东部为1275公斤、中部为958公斤、西部为876公斤。东部地区水泥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8%;散装水泥供应量占全国总量的56%。2008年东部地区浙江省的水泥散装率已达70.88%,而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仅为16.95%;东部地区江苏省预拌混凝土产量为10947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6.16%,西部地区的青海省仅为101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0.15%。

此外,我国人口结构过于内陆化和相对分散性,也是加剧东西部区域经济失衡进而影响水泥市场出现偏重现象的原因之一。

从全球人口结构分布上看,全世界37%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的范围内,66%居住在距离海岸线400公里的范围内,市场密度高,消费集中,港口物流优势突出,具备布局散装水泥现代物流大型设施和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条件,而我国的情形恰恰相反。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现状是这样一番乱象:

(1)水泥产业布局失衡正在加剧。目前,华东地区已有水泥产能7.39亿吨,当年消费量5.14亿吨,即便把外来输入占据的市场份额忽略不计,产能绝对过剩达到2.25亿吨,大大超过了近几年全国水泥消费增长量,况且,目前还有在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78个,全部建成后又新增产能1.67亿吨。理论上华东地区把现有落后产能2.26亿吨全部淘汰,实际水泥产能仍过剩1.6亿吨。产能过剩现象绝不是仅仅在华东,就是在中南、西南地区也是比较突出的。据初步统计,中南、西南分别在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95个、127个,预计新增产能分别为1.03亿吨、1.09亿吨,合计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12亿吨,也超过了全国水泥消费年平均增长量。

(2)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压力都在凸现。两难选择正在折磨和考验着人们的智慧,一方面是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对散装水泥有着稳定而强力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构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压力;一方面则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水泥矿山资源,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本来就恶化到了极限,必然会又一次遭遇雪上加霜的尴尬。

(3)物流运输成本增加正在考验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水泥消费大市场的东部地区,如今正面临着水泥生产原料、散装水泥产品远距离运输的“两大块”物流成本上升的压力;具有水泥矿山资源优势的中西部地区,也会面对大量水泥产成品跨区域市场半径的远距离物流成本问题。更何况现代物流成本具有刚性支出特点和逐年增长的趋势,并非单体企业所能左右的,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产业化发展上来。

D城乡市场发育水平悬殊的巨大反差,在现代物流设施和管理落后的作用下,催生了两种博弈行为:

(1)城市水泥市场需求集中,但受制于低碳化约束。有信息表明,我国重大工程“铁公基”在刺激经济政策的鼓动下,2010年铁路建设投资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0亿元。筹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有40多个,预计到2015年,我国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60多条,线路总长1700公里,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我国高速公路6.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将在2-3年内总里程超过美国。众所周知,近城区“一日经济圈”内的水泥项目及其终端项目使用过程的环境污染,是个令政府和公众头痛的难题,更为值得强调的是,如今的中国城市已不堪环境污染的压力,达到了再也承受不了的地步,所以,现代物流供应链及高附加值终端产品,首当其冲地成为产业链博弈的焦点。谁掌控了较低成本、高效服务的现代物流供应链,谁就必将拥有产业的未来。

(2)农村市场需求总量增大,但受制于市场分散约束。事实上,物流成本及交易成本一直困扰农村散装水泥市场发展,应该说政府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村水泥散装率,但谁的心里都会画上一个大问号: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靠政策扶持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到底还能坚持多久?企业如同面对着一张“巨大无比但薄得如纸”的大饼,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反过来再想想另一面,如果集中度达到了一些“大象”梦想的“理想目标”,本来弱势的农村市场能够承受得了远距离运输所形成的水泥价格吗?除非让政府财政支出(当然还是纳税人的钱)买单。

E充分竞争的水泥市场高度开放的特殊环境,在国际资本和跨国集团直接参与竞争的作用下,卷起了三股市场漩涡:

(1)“热钱”涌入。投资者张开血盆大口去肆意地分食“蛋糕”,巨额资本搅动了市场格局变幻莫测。

(2)营销翻新。由于水泥产品同质化严重、成本提高和管理粗放因素的影响,加上终端产品定制化在市场中渐成趋势,营销已经关系到水泥企业的输赢成败,并且成为标志着产业是否成熟的一种内在素质。

(3)管理升级。无论是大到宏观转型或小到微观竞争,都离不开管理升级。“船过水有痕”。跨国公司在市场中扮演着强力竞争者的同时,也为国内同行业树立起一个可资学习借鉴的样板。

F水泥产量速增长和需求结构变化的市场成长期,在建筑市场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的作用下,强化了两种市场效果:

(1)散装化发展不平衡。2001~2009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每年平均增长24.12%,水泥散装率每年平均提高3.02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达到7.53亿吨,同比增长18.4%;散装率46.27%,同比增长0.45个百分点。散装率排在前五位的是上海、天津、北京、浙江、江苏,水泥散装率分别是95.1%、95.01%、93.67%、72.18%和67.42%,可见经济越发达、建筑市场科技水平越高,水泥散装化程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2)低碳终端产品成本制约。实际上,诸如绿色混凝土、预拌砂浆等散装水泥终端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除了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之外,一直受到现行建筑市场科技含量低和运行模式的挤压,尤其是在产品刚性成本增加、建筑市场在价格、质量和功能低水平需求的态势下,如果没有政府外力的推动,还一时难以成为市场需求的主导。

第2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因此更能突出现今及未来水泥产业终端市场的竞争地位。

无可置疑的是,水泥产品优质化、终端化、部件化的市场态势已经形成,引来了竞争的挑战与发展的机遇联袂登场。

首先从产业中观上看,可得出三点研判结论:

结论之一:汹涌澎拜的城市化洪流,神力无比,必然进一步推动水泥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大起大落,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总销量的力度在温和上升。

结论之二:汹涌澎拜的城市化洪流,摧枯拉朽,并不会助推水泥市场粗放型的非理性“疯长”,低碳化产业之舟顺流而下,风帆上飘扬起绿色旗帜。

结论之三:汹涌澎拜的城市化洪流,飞流直下,水泥市场结构的重心日益向终端市场靠拢,产品优质化、终端化、部件化和技术服务实时化将成为市场主流趋势。

再次从市场微观上看,必将聚焦终端竞争四大策略:

终端,永远的市场前沿,决战的堡垒!我把它比作如足球比赛的临门一脚,没功夫,不靠谱,一切都将前功尽弃,忙来忙去竟是些无用功!

(1)终端品牌——决战的制高点。当今品牌的魔力大行其道,时刻冲击着消费者的大脑。定位理论(Positioning)强调,随着竞争的日益激化和产品同质化的日益严重,企业需要为自己的产品创造出特立独行的“个性”差异。水泥企业在制定自己的战略决策时,必须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千方百计满足顾客群需求。因为只有产品和服务不同于其他同行企业,消费者才有可能去买这个产品,从心底深处接纳“不离不弃”。

从一般意义上讲,市场是指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由买卖关系引发出来的卖方与卖方之间以及买方与买方之间的关系。唯有品牌这个以实体产品和服务为依托又以文化需求为特征的东西,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纠结中博得购买者的芳心,甘愿从拉链紧锁的腰包里掏钱出来。

(2)终端产品——决战的制胜武器。如今还有很多人误把散装的水泥当做终端产品,这正是产业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的表现。其实,从散装水泥衍生出来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整个水泥终端产品家族,譬如利用散装水泥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各种砂浆、多孔墙砖等节能墙材,这些产品连同技术服务一道在建筑项目中争得一席之地。

首先,它最具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价值,赢得一部分客户群;其次,它最能满足低碳建筑的需求的性能,大大降低了向终端市场转嫁环境成本;再次,它最具备保障散装化的优势条件,终端产品使散装水泥有了广泛的需求;又次,它最具高端附加值的优势,技术含量提升了终端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所以,今后中国散装水泥市场的发展趋势,正在亦步亦趋地“克隆”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路子,更加验证了“终端制胜”!

(3)终端服务-决战的精准打击。现代产业专业化的核心是客户服务,顾客至上,时刻考验企业服务特定用户群体的能力。服务也是产品,况且是更高层次的表现形式,光有产品缺少服务,犹如画龙而缺少点睛之笔,不可能神形兼备,也犹如一辆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的独轮车,走不远更走不快。市场中的客户需求服务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产品好做,但做好服务更难!

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市场占有率,又称市场份额,是指一家企业销售量在市场销售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单纯靠产品性能和价格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甚至超越,而具有良好的服务能力,则会增加竞争对手复制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技术成本,对维持或扩大市场占有率非常重要的。面对个性化消费的趋势,强调有效客户反应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针对客户的不同要求要柔化服务系统,满足特殊需要。位于产业上游的企业开始密切注视客户进入市场时间、库存水平、市场份额和顾客满意度,同时实现销售增长、成本降低以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更加有效的运用。

(4)终端合作-决战的赢家策略。跨国水泥公司参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合作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并收获了产业链延伸的丰硕果实。一是,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与优化,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寻求建立企业供、产、销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并保证供应链中的成员取得相应的绩效和利益。二是,参与终端建筑市场合作,更是具有高端战略价值的新举措。

第3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清晰的界定性,因此更能穿越偏狭散装水泥产品认识“围城”和误区。

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定义上避免了可能产生局限于产品的模棱两可的歧义,利于规避了在产品与市场、行政管理中的含糊不清。

在推进水泥散装化的变革道路上,人们仍然存在着积存已久的、挥之不去的概念模糊,如同黏糊糊的浆糊一样糊在人们眼睛上,影响对散装水泥产业的正确认识,阻碍理念创新。概念模糊之一:把水泥散装化等同于去包装化,表面上看散装必然涉及到包装,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忽视了系统性和社会性;概念模糊之二:把水泥散装化等同于行政主导,表面上看确实存在行政手段引导发展,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忽略了行政干预方式和力度,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产业环境;概念模糊之三:把水泥散装化等同于产业发展的“盲肠”,表面上看制造环节在市场发育中会拓展散装水泥的应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水泥散装化不是制造环节的附属品,而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阶段;概念模糊之四:把水泥散装化等同于取代水泥产业现代化,表面上看水泥散装化过程几乎涵盖了现代水泥产业目标的全部特征,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散装水泥产业依然是过渡型产业,承载着实现现代水泥产业的使命;概念模糊之五:把水泥散装化等同于以终端建筑项目为产业边界,表面上看水泥材料业与建筑业分属于两个关联紧密又有所不同的领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水泥产业不仅以建筑业为终端市场,同时还应该理直气壮地向终端建筑项目渗透,参与资源优化整合。

比起“散装水泥产业”,水泥散装化产业更加强调散装化的产业过程,而不是散装水泥产品本身,更加突出了全产业链的系统性和延伸性,谋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此,水泥散装化能够较为明确地涵盖散装水泥产品、物流供应链及终端市场等相关子产业。

此间吊诡在于,散装水泥向来为水泥制造业不太感冒,认为不过是水泥生产这跟藤上结出的“瓜”,充其量是一个中继,没必要单独来抓,只要制造链环存在,散装水泥便会水到渠成。水泥散装化产业则强调发挥全产业链的整体优势,承接上游又服务下游,无缝对接,循环发展。

第4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更能界定水泥现代产业领域所饱含的产业单元之间关系,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相互关系。

水泥散装产业是一个以现代化元素为支撑的、集水泥制造、现代物流、终端使用和公共产品服务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从以下列出的六个领域及其相互依存关系中,可窥全豹。

(1)以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为控制机制的生产制造单元;(2)以全流程散装化为载体的现代物流体系;(3)以预制构件产品子产业、预拌混凝土产品子产业、预拌砂浆产品子产业、外加新材料产品子产业、水泥制造和散装机械设备产品子产业、科技研发子产业等为分支的众多子产业;(4)以管理信息化(包括电子商务)及网络通讯技术为平台的新管理手段;(5)以资源再生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循环经济模式;(6)以NGO、NPO(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为中介的完善公共产品社会服务系统。

之所以如此解构、描述这个大集群系统的产业单元,目的是使得产业界廓清水泥散装化产业体系的轮廓,及其宏大的产业疆域边界。也就是说,从生产制造单元到现代物流体系,从六个子产业到现代管理方式,从循环经济模式到社会服务系统,它们都无可争议地有着一个共同的指向——水泥散装化;换句话说,水泥散装化融合于整个产业链之中。

第5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科学性,因此,更能揭示欲达成现代水泥产业目标,所必须经历的过渡阶段及其路径和使命。

当今迫切需要提出服务于且能达成现代水泥产业目标的产业新定义,同时又是一种能够完成过渡阶段使命的可操作有效路径,无疑正逼迫我们做出选择。简言之,中国水泥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的最核心的要素是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说得直白一点,只有推进水泥散装化产业,才能更好地实现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之上的超额剩余价值,也称为“附加”在“基本价值”或“初始价值”上的那部分新价值。

难道说,只有水泥散装化产业才能完成这具有决定性的过渡,这主要缘于产业升级内在需要及其外部实现条件。(1)产业升级是通过系统提升优化来实现的,但不会造就“独行侠”。实际上,产业升级既包含了先进技术、先进手段、先进管理、先进观念等在现代产业中的运用,也是创立新的产业完成整个生产体系的改进和提高。(2)产业升级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但不能玩“单枪匹马”。产业升级是以技术和先进生产方式结合为条件,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为前提,通过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进而引起产业模式的大变革。(3)产业升级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的,但不能搞“温吞水”。淘汰落后低效率产能,打造现代高效产业,是水泥产业升级不可缺少的步骤,甚至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4)产业升级是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实现的,但不能玩“老一套”。

第6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符号系统的愿景性,因此,更能突出水泥产业现代化的国际视野和长远战略。

——或许比我们更早的看清了目前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泥潭”,该有多么深!虽说我国市场保持令商家垂涎的需求增长速度,但对于水泥行业庞大的产能而言,可能只能算杯水车薪。

——或许比我们更早的看清了市场分割严重、产业秩序混乱、价格厮杀,该有多么惨烈!

——或许比我们更早地看清了水泥矿石原料石灰石资源枯竭,会比预想还要更快一些。

——或许比我们更早地看清了水泥熟料使用量减少的发展步伐,正以较快的速度向市场逼近!

——或许比我们更早地看清了低碳化的政策约束和绿色成本释放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

——或许比我们更早地看清了物流环节的刚性成本压力,必将日益显露出来!之所以决战终端,自然离不开现代物流的市场要素。

——或许比我们更早地看清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识性附加值,才能走出低端产品毛利率低的困局!

——或许比我们更早地看清了终端品牌的强大聚核效应,才能在建筑物市场中造就真正的强者。

市场实践表明,世界级企业在价值网络中成长,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占山为王”。水泥业界中有几个世界级企业是靠单打独奏、独往独来而称霸一方的?即便是那些掌控了高附加值市场也是绝无仅有的!更何况,水泥工业有它固有的特性,如对矿山资源依赖性大,与经济景气度和投资规模的关联性强,同时通用水泥作为刚性消费的标准产品,又具有同质性、低值性和服务范围上的区域性等,这就决定了它在空间分布上的遍在性,即散在性的市场属性。

具体表现为:一是区域产品及其低值性的特性,决定了物流运输成本上升为重要因素;二是产品质量及其供应实效性,决定了供应方式和辐射半径的制约因素;三是终端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及其遍布性,决定了成本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复杂化。所有世界级的水泥集团都是较好地遵循并且适应了这些市场规律和特性,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把外包合作搞得颇具声色,驾轻就熟。这似乎应验了中国人妇孺皆知的两句老话:一句叫“逼上梁山”;一句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7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因此,更能凝聚制造链环及物流、终端的市场主体,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依托发展水泥散装化产业,完成向现代水泥产业过渡,这是正确认识现实水泥产业发展阶段的理性选择,其根据是:一是符合中国水泥市场独特禀赋条件,幅员辽阔,运输距离较长,区域市场差别较大;二是符合现代产业逻辑,控制战略价值点的大集团才具备领先登台表演的资格,快速成长为“龙头老大”;三是符合风险管理规律,控制着某一优势资源的企业,如果只是在某一链环上盲目膨胀规模,单纯追求扩张做大,很容易陷入现金流迟滞的困境,抑或导致产能过剩的老病复发;四是符合产业发展战略,水泥产业向生态环保的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是既定的大方向、大战略,而水泥散装化恰恰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途径。中国水泥行业欲实现产业现代化,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须坚持阶段论,几步走。

正在密集传出的市场信号不停地唤醒人们:(1)通过水泥散装化可以把水泥原料与终端产品有机地连结在一起;(2)通过水泥散装化可以把矿山市场资源与产业链下游市场有机连结在一起;(3)通过水泥散装化可以把“龙头”集团与下游专业型企业有机连结在一起;(4)通过水泥散装化可以把低碳化的生产制造与全产业链生态环保有机连结在一起;(5)通过水泥散装化可以把整合资金和技术资源与管控风险有机连结在一起;(6)通过水泥散装化可以把水泥产业与终端建筑产业有机连结在一起。

现代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是在价值网络中进行整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上下游业务购销。客观上,水泥企业在向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于资源供给约束、环境质量约束、生态容量约束、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种种约束,事实上,以低碳和资源/能源的再生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循环经济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环境保护与治理范畴,涉及到社会再生产、贸易体系、技术支撑、法律体系、政策保障等领域,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全方位经济运作形式。为此,任何一个单体水泥企业或者某个单一链环,都很难扛起循环经济的大旗,必须依懒于全产业链的通力合作。那就要求价值网络中的企业,坚定奉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而不是当做好听而不好玩的空洞口号,尽可能减小对环境和生态体系的损伤和污染。

第8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鲜明的对策性,因此,更能有效地医治产业病态,补长产业短板。

传统水泥行业的生命周期脉象细弱,气血两亏,其主要症侯表现为:产业链高度分散,资源依赖性强,产业竞争无序化,产业素质和效率低下。如今,谁都不再讳言当今水泥产业的病态种种。

推进水泥散装化产业恰恰是对症下药,针对产业病态而提出的大补之药。第一剂“大补药”:产品差异化——目的是延伸终端,靶向治疗,构建产业竞争优势。第二剂“大补药”:现代营销——目的是疏通阻滞,活血化瘀,保持运营优势。第三剂“大补药”:精细化管理——目的是激活细胞,去腐生肌,全面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第四剂“大补药”:盈利模式——目的是标本兼治,补泻并举,提高产业盈利能力。第五剂“大补药”:产业整合——目的是延伸肢体,强化功能,打造现代产业“变形金刚”。第六剂“大补药”:现代物流供应链——目的是疏通气血,经络通达,提高产业效率和素质。第七剂“大补药”:科技支撑——目的是补钙强骨,基因重组,缔造全新的现代产业。第八剂“大补药”:复合型战略——目的是醒脑明目,合纵联横,确定产业战略定位。⑴全产业链战略。⑵低成本竞争战略。⑶品牌致胜战略。⑷差异化战略。⑸绿色低碳化战略。

第9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企业的微观性,因此,更能突出企业运营模式及组织管理体制等要素,增强软实力。

现代水泥产业集群发展的新生态圈,呼唤与其相适应的企业模式。客观上讲,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水泥行业“身子沉、包袱重、效率低”的羁绊,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向适应现代水泥产业集群新生态的“轻型企业”转型。

所谓轻型企业,既是“轻资产的企业”,一般表现为:固定资产少,可变资产多;“固定”成本少,“可变成本”多;着重于构建企业产品设计、品牌建设、营销渠道、客户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资产,而把自己缺乏或不具备优势,或难以管理的业务环节及其运营,尽可能交给合作伙伴,减少自身的投资和管理成本,以极少资源撬动大量资源,以软实力运转重资产,最大限度地拓宽盈利空间,同时也降低了运营风险。

“轻型企业”的实体解构和重构,往往是在价值网络中实现,并不是传统企管意义上的突破市场某种“瓶颈”,而是一场根本性的管理变革。从构成价值网络的组件化、生态系统、商业平台和开放标准等层面上看,首先在确立指导思想上突破三方面传统管理理念:一是坚持内外部两种资源,开发企业资源和协调能力,不满足于传统流程的、简单的业务交易,强调组织网络价值一体化,冲破自给自足的企业组织边界,构建虚拟性的企业群体架构;二是推动研究、设计、制造等方面创新协作,在帮助产业合作伙伴的成长中带动企业自身成长,价值输送与价值获得的统一,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三是突出最终环节价值,即“消费者的需求引导商业需求”,成为最终价值导向。价值网络的根本特点在于突出最终环节消费者价值导向,进而使得全产业链始终保持最佳效率。

第10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产业整体性,因此,更能突出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促进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水泥产业的特殊资源禀赋条件和区域性产品特征,决定了水泥散装产业呈现出“一体化+专业化”的生态特征。首先是要构建从矿产资源到终端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加上子产业链环的高度专业化。这样一来,水泥散装化产业模式就会呈现出一个“扇形结构”,高度集中的矿山资源龙头企业,规模大,数量相对少,构成了扇轴部分;扇面则是产业链中专业的众多企业群体,市场面宽,子产业多,企业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

所以说,产业集中度在价值网络中聚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规模膨胀“吹泡泡”,过度强调集中度往往会偏离水泥产业“扇形结构”的客观现实,导致产业畸形扩张,如今遭遇的产能严重过剩之祸,便是最有说服力的实证。

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在市场中供给者集中的程度,通常用市场中较大企业所占有市场的份额来表示。市场集中度越高,少数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就越高,对市场的控制力就越强。我国目前水泥行业集中度30%左右,前10名企业的集中度还不足20%,而据2007年数据显示,西方国家水泥行业集中度一般都在80%左右。毫无疑问,目前已经进入了提高我国大型水泥集团集中度的阶段,并且业界达成共识,但从中国水泥产业“扇形结构”而言,强调提高区域市场的集中度更科学一些,更有利于区域市场平衡,而不是全国范围的简单算数平均;强调大型企业水泥初级原料及终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更有价值一些,更有利于领袖型企业健康成长。

的确,当今水泥行业面临着全产业链“上接下联”的艰巨任务。其路径有三:一是从规模层面上,变小而散为大而集中,这不单单是初级原料产能规模的横向做大,而是掌控产业链的最具价值的某个链环做大做强。二是从市场层面上,变低端市场单打一为终端市场系列化,这不单单是牢牢掌控矿山和水泥原料产品资源以量取胜,而是具有高附加值的终端系列化产品族群以优取胜。三是从组织模式层面上,变单一卖原料的“光杆司令”为“儿女满堂”的产业集群,这不单单是有直接投资产权关系的分支企业群,而是以现代供应链技术连结的星罗棋布的产业联盟。如今,一些大企业纷纷投资参与混凝土搅拌及构件、砂浆及墙体材料、水泥设备及机械和城市垃圾处理等新产业,吹响了进军全产业链的号角。

第11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环境生态的绿色性,因此,更强调传统水泥产业与绿色生态产业相对接,实现低碳节能。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抛弃传统水泥行业的发展理念、模式、制度、方法,用生态文明的标准来规划和评价产业发展方向,水泥散装化产业更能同时担当起散装、低碳、环保的三大任务。

首先是提高水泥散装率,促进低碳。资料表明,2012年全国散装水泥累计供应量为118129.94万吨,年增长量11375.99万吨,比上年减少5572.13万吨;年增长率为10.66%,增速比上年回落8.21个百分点。散装水泥增长速度快于水泥增长速度4.82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平均水泥散装率已达到54.14%,比上年末51.78%提高了2.36个百分点。据测算,每散装水泥供应量10亿吨,可节约标准煤2452.78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072.8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77.2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85万吨,实现社会综合效益480.39亿元。

其次是拓展水泥窑功能促进环保。对于处理城市垃圾以及危废物品,水泥窑炉是世界上公认的处理过程最安全、处理结果最彻底的一个工业窑炉。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水泥厂都承担起了所在城市各种污染物的最终消纳的功能,成为促进环境保护做贡献的一个重要环节。2011年,我国水泥工业资源化循环利用了钢渣、矿渣、粉煤灰和其他工业废弃物约8亿吨。以北京水泥厂为例,每年要处理10万吨白色危险废弃物,包括制药厂的废弃物品、医疗垃圾以及印染厂的废弃油墨、废旧钞票等。华新水泥计划到2015年,年利用各类固体废物1600万吨,其中煤矸石100万吨、粉煤灰600万吨、工业副产石膏100万吨、冶炼渣800万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年产值160亿元,而公司去年营收规模还不到130亿元。

第12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性,因此,更确立了向现代产业转型的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水泥产业朝着现代产业转型目标前进,必须驾驭水泥散装化产业的“三驾马车”,扬鞭驰骋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达目标不罢休。

第1驾马车:高附加值,即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

第2驾马车:绿色产业,即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型升级。

如果说,高附加值的第一架马车,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层面的转型升级的话,那么,倍受社会公众关注的能否彻底摘掉污染的帽子,转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的绿色产业,则是水泥产业模式转型和产业升级中,一场具有颠覆性的、脱胎换骨的嬗变,是否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标志。驾驭绿色竞争力的第二架马车,绝不单单是国家层面的事情,更应实打实地纳入水泥企业发展的根本战略。

第3驾马车:全产业链,即从分散粗放转向产业集群化转型升级。

从逻辑上推演,前两驾马车离不开这第三驾马车。全产业链的集群发展,无疑是达成市场高附加值、绿色生态化的重要保证。

水泥散装化产业的“三驾马车”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径呢?那当然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一条通向水泥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水泥产业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有一个最具时代特点和新经济特征的重要标志,那就是信息化,具体来说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不可能是新型工业化。

第13条理由:水泥散装化产业较比散装水泥产业,在表述上更具有创新性,因此,更突出了知识性和信息化,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曾给创新做出了如下定义:创新就是商业实战中的改变,不仅仅是发明;创新会改变实践,商业的创新改变是商业实战。

水泥散装化产业模式创新,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标志,表现为:(1)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成为市场的主导。(2)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支撑,用信息化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嫁接传统产业,促进创新模式从单项突破转向集成创新。(3)形成专业化、网络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发挥行业协会在服务企业产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复杂的分工协作组织系统。(4)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作用,形成完善的共同推动产业创新的制度系统。建立健全产业创新的政策体系,通过财政、税收、信贷、法规等多种手段,鼓励和保护产业创新。(5)建立产业创新激励机制,形成生机勃勃的创新文化。

水泥散装化产业——水泥产业强国寻梦之旅

一口气摆出了13条理由,最终还是归结为一句话:产业强国寻梦之旅将从水泥散装化产业开始!

本人以为,水泥产业强国的标志起码有三条:第一条是有世界级领袖型的水泥产业龙头企业,名符其实的全球化先锋和产业主力的跨国公司。第二条是水泥产业全面完成了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全程低碳化,增长绿色化。第三条是水泥全产业链的效率贡献率达到国际同行先进水平,包括水泥散装化率、生态环保贡献率、经济增长贡献率及生活幸福指数贡献率。

水泥产业强国还表现为一种科学而稳定的制度化能力,其实质内核是一种无比智慧的产业秩序,及其所产生出来的吸附能力、破坏能力和整合能力,目的是提升产业秩序的价值浓度。

由此看来,现代水泥产业强国应该拥有一种伟大的气象,细部描述为——现代化的神韵、绿色化的色调、散装化的线条和产业化的图案。

水泥产业强国之路该怎么走?(1)如果说,从微观运营效率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水泥企业绕不开商业模式创新这一环。(2)如果说,从战略路径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争雄,水泥产业离不开全产业链协调发展这一步。(3)如果说,从产业发展方式上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水泥产业躲不开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关。

截取水泥产业强国之路的历史横断面,我们已经隐约看到水泥散装化产业的年轮和纹脉,割裂不开,擦拭不掉。它作为现代水泥产业的前奏曲,是一次文明的创造、历史的馈赠、市场的赏赐。正因为如此,让水泥散装化产业变得极富价值,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期待——构建未来城市化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水泥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水泥及商品混凝土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存放水泥
公路工程中的水泥比对试验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
水泥刨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