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科技之光——评《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

2013-04-11 02:28
社科纵横 2013年9期
关键词:民主革命科技事业时期

钟 声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科技实践活动,就已经着手创建人民的科技事业。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党的这段光荣历史并没有足够重视,也缺乏充分的研究。直到最近,邱若宏教授辛勤耕耘、历数年之功始成的新作《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从建党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简称《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一书出版,此种局面才得以根本改观。

邱若宏教授的《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是国内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科技思想与实践的专著。著作内容宏富,结构严谨,论证充分,一气呵成,洋洋洒洒达45万余字,包括导论、主体内容6章和附录2篇。全书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通过大量细致严密的考证和条分缕析,阐释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主题思想。其基本观点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是整个民主革命事业的重要方面,党的科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共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初步形成于建党后的20年代,成熟于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科技事业初创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各边区,发展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各解放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科技思想与实践是新中国科技事业创建和发展的基础,它为建国以后,甚至是今天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所取得的突出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

第一,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光荣传统,阐述了根据地、解放区科技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著作在充分占有大量可靠资料基础上,梳理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科技事业的历史线索和基本面貌,认为:自诞生之时起,中共就与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早期共产党人对“科技”问题进行过一系列深刻反思,从文化视角阐述过科学的广泛意义,随后在科玄论战中完成了对社会科学的确认,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技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科技实践活动正式开始。苏区党和政府积极创建医疗、军工、无线电等领域的技术工作部门,努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初步形成了人民的科技事业。抗战时期,中共科技思想走向成熟,科技实践也全面展开。各抗日根据地积极发展医药、军工、工业、农业等各类实用科学技术,广泛建立各类科技社团,大力进行科学思想的宣传和科技知识的普及,掀起一场规模巨大的科技实践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的科技事业获得了更大更快发展,党的科技工作更加正式、更有规划,也更为系统,科技水平远非以前所能比。东北科学研究所、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相继成立,以机器生产为内容的近代化工业体系在东北地区首先建立,这一切预示着一个科学大发展时代即将来临。

第二,描述了一幅根据地、解放区广大科技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攀科学高峰的历史画卷。书中对革命战争年代科技战线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有生动的记述,对他们的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有深入分析和高度赞扬。通读全著,傅连暲、戴济民、贺诚、王诤、吴汉杰、沈鸿、钱志道、李强、恽子强、陈康白、屈伯传、唐川、林华、陈凤桐、刘鼎、吴运铎等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印入读者的脑海。他们在极其简陋环境中,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顽强拼搏精神,创造了一项项科技史上的奇迹。他们不计个人安危,在没有任何防护条件下从事科学实验,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的凯歌。他们当中有留学归来的博士、教授,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有毕业于国内外高等院校的热血青年,还有秉持国际主义精神来华服务的外籍专家。这些科技英才汇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之下,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中国革命,献给人民的科技事业。

第三,概括提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解放区科技事业的总体特征,总结了党的科技思想与实践活动的广泛意义,归纳整理了其中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古为今用”的目的。著作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完美结合,通过对具体历史进程的科学把握,总结提炼出人民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特征,这就是:将科技工作视为一项具体的革命工作;与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密切结合;因陋就简,土洋结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尊重科学,尊重创造,信任和优待科技人员;由临时性、军事性逐渐走向规范性和系统性。著作深入分析了人民科技事业创建的重大意义,指出人民科技事业不仅为打破敌人封锁、赢得革命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为改善根据地面貌、提高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精神遗产。

第四,揭示了革命战争年代党的科技事业与新中国科技事业之间的历史渊源。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科技思想与实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前者不但为后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而且奠定了人才基础。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和实行的一系列正确的科技思想与政策,如科学技术为抗战建国服务,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提倡科学民主,理论联系实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等,对于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仍然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在革命硝烟中成长起来科技人才队伍更是成为建国以后国家科技和经济建设战场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力量。“历史是不可分割的”,今天的成就往往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所以,对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下的科技事业进行整体审视,总结其特点、意义和经验,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既是一部难得的严谨求实之作,亦是一部大胆的开拓创新之作。著作朴实客观,毫无浮夸矫饰,语言流畅,简洁明了;同时又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所谓“语极平淡而意极深刻”。这种严谨求实与开拓创新的完美结合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研究方法上,该著充分尊重历史,同时又科学地分析和梳理历史。在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之原则下,著作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以历史学、党史学的史学方法为经,以科学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理论阐释方法为纬,从多视角和多层面展开综合研究。比如,在对党的科技思想进行分析总结时,运用的常常是哲学思维;在对党的科技政策、发展方针进行研究时,则离不开科学社会学的理论指导;而历史学、党史学的考证与梳理方法则是运用始终,渗透于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其次,在资料使用上,该著除充分运用科技发展史料、财政经济史料、兵工生产史料、医药卫生史料等资料汇编外,还广泛引用了原始报刊、人物文集、回忆录和访谈、口述史料等方面材料。例如,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创办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红色中华》、《红色卫生》、《新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晋察冀日报》、《东北日报》等报刊,记载了根据地、解放区发展科技事业的许多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著作中引用很广泛。再次,在内容体系的安排上,该著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但又不完全受时间顺序的局限。著作第1章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问题的早期认识,第2章叙述中共领导下的科技事业在革命根据地初创,第3章阐述抗战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第4章研究抗战时期党的科技实践活动,第5章研究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科技事业的继续发展,第6章综合分析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科技工作的主要特点、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最后安排有两篇附录,即“科技英才录”和“中共领导科技事业大事记”。全著内容紧凑,既讲科技思想,又讲科技实践;既阐述科技政策,又叙述科技成就,是全方位的立体把握和宏观研究,做到了思想、政策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革命战争年代中共领导科技事业之历史的专著,《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填补空白之功。它的出版对于开拓党史研究新领域、尤其是繁荣和推进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猜你喜欢
民主革命科技事业时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清代时期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科技事业的思想和政策
第一次社会主义政党特异领导的俄国民主革命败中有成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干部学校史研究述评
毛泽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试析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左冀化倾向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