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东京审判与《旧金山和约》

2013-04-11 02:13:55刘立伟
史志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和约遗留问题盟国

刘立伟

近年来,伴随着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的举动,中日钓鱼岛争端日益升级,挑起两国强烈的民族情绪的同时,中日两国关系日益紧张,达到近些年来两国关系的冰点,严重影响了两国经贸发展及文化学术的交流。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追根溯源,是中日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另外,近些年不断涌现出来的“慰安妇”受害问题、强制劳工受害问题、细菌战受害问题、化学战受害问题等都是中日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右翼势力为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文部省通过否认侵略事实的教科书及小泉首相连续参拜靖国神社,则是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认识问题。可以说,现在影响中日关系良好发展的因素都是七八十年前中日战争的遗留问题,但是,中日战争之所以能留下这么多遗留问题,则是由于美国主导了结束及解决这场战争问题的东京审判及《旧金山和约》。二战后,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美国考虑其远东利益,在东京审判中对天皇免于起诉,赦免了19名甲级战犯,助长了二战后军国主义势力的发展。关于《旧金山和约》,美国顾忌盟国关系从现实利益出发拒绝了长期受战争迫害并长期抗战的中国参加《旧金山和约》,使得中日未能正式结束战争状态,且《旧金山和约》在美国的主导下,搁置了台湾及澎湖岛屿及钓鱼岛问题,为中日领土争端埋下祸根。

一、东京审判的不彻底性

东京审判是人类历史上以审判而非武力来惩罚破坏人类和平的战犯的一次尝试。它对人类制止战争和反人类罪行、重建世界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国际检察局局长季南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开庭陈述中所说:“未来的战争显然将威胁文明的存在和全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平这一人类的愿望,如今正徘徊于十字路口……以我们所拥有的权力,采取正当和存效的方法来防止那种未来的战争,是我们的义务。我热切希望法庭经过这次审判,制止将来出现同样从事侵略性,好战性活动的分子。”[1]但是,东京审判也有其不彻底性,例如它在美国的压力下,免于对天皇起诉,由于时间及条件所限,对性暴力侵害者、生化武器侵害、强制劳工等罪行没有进行相应的严厉审判,致使这些问题成为中日关系良好发展的制约因素。

1.对天皇制及战犯嫌疑人清算的不彻底。

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相对立的是盟军总部设立的国际检察局,国际检察局局长是曾任美国联邦法院副检察长的美国法官季南。东京审判的程序是,先把战犯嫌疑人的资料送到检察局,由检察局对战犯提起诉讼,若检察局不对战犯嫌疑人提起诉讼,即使战犯罪大恶极,也不会受到法庭审判,这就给美国控制、干扰审判提供了方便。美国主导的检察局使得美国对东京审判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它使得美国始终掌握法庭的走向,特别是对战犯起诉问题上,美国对日本发动战争的最高负责人裕仁天皇免于起诉,美国考虑的是其远东利益,认为若对天皇提起诉讼,则不利于日本秩序的稳定,不利于其在日本的占领。麦克阿瑟在给美国政府的电报中表示:“如果对天皇作为战犯进行起诉,那么就有必要对占领计划进行修改,为了对付日本方面的游击活动,至少需要100万军队和几十万行政官员,还需建立战时补给体制。”英美政府认为天皇制的保留对于在战后远东保持一个亲英美的、安定的日本有深远意义。但是,天皇没被起诉,使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有了不认罪的借口,认为既然天皇没被起诉,可以推出天皇无罪,战犯也无多大罪过,审判只不过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惩罚,这样就鼓励了军国主义分子,同时也是军国主义势力为侵略战争翻案及否认侵略事实的原因[2]。

另外,远东军事法庭的最终判决未宣布前,国际检察局宣布不对在押的未经审判的19名甲级战犯嫌疑人予以甲级战犯或者主要战犯的判决,全体嫌疑犯释放,季南在遭质疑时给出的答复是证据不足。但是,日本政府仍不满足,利用冷战所造成的国际局势,尤其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旧金山和约》的签定、美国调整对日政策这一契机,发起了规模巨大的战犯赦免运动,并取得了预期目标。1953及1954年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相继释放在押的日本战犯。1956年3月,日本在未经盟国同意的情况下,释放在押服刑的甲级战犯,严重破坏东京审判。

总之,东京审判未能将裕仁天皇及在押的其余19名甲级战犯嫌疑人(其中包括后来担任日本首相的岸信介)加以审判,充分体现了东京审判的不彻底性。

2.对日本军国主义体制及势力清算的不彻底。

东京审判界定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开始时间,即以1928年日军在中国东北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奉系军阀张作霖为标志。按照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的说法,从1930年前后开始,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开始迅速发展,其标志就是军部对政府的影响逐步增强。但是,日本的侵略绝不仅仅是从1928年开始。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便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随后日本入侵台湾、朝鲜,挑起甲午战争,又与俄国在东北展开争夺的日俄战争,紧接着吞并了朝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一系列侵略事件使得日本的扩张、侵略野心昭然若揭。因此,仅仅从1928年审判日本的军国主义罪行是万万不行的,这样使得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及罪行没有得到彻底清算,现今的日本右翼势力仍鼓吹:“正是因为有了军国日本,才爆发了日俄战争;正是有了日俄战争,亚洲才得救了。如果当时没有军国日本,那么整个亚洲就会崩溃,就会彻底垮掉。”[3]

总之,与纽伦堡审判相比,东京审判对日本侵略战争的罪行清算不彻底。纽伦堡审判是在盟国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展开,而东京审判是在美国的控制下进行。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为了抵制苏联,从现实利益出发,对日本罪行的审判进行了庇护,从而导致了审判的不彻底性。

二、美国主导下的《旧金山和约》

依照《开罗宣言》以来的盟国之间各次会议和协定的基本精神,对日和平条约是在盟国彻底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基础上与日本媾和。二战后初期,盟国也一直遵守和坚持此原则。但是,随着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冷战格局的形成,美苏加紧了在远东的争夺,尤其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中苏结盟及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日本在远东的地位陡然上升,美国把日本当作远东的桥头堡,美国对日媾和的立场也开始改变。二战后,美军一直驻扎在日本,且驻日盟军统帅是美国的麦克阿瑟,美国很容易影响和操纵对日媾和。

1.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

中国代表权问题是《旧金山和约》签订的棘手问题。为了抵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美国不承认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支持国民政府代表中国签订《旧金山和约》。但是,美国的重要盟国英国从自身利益考虑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强烈反对台湾的国民政府参加对日和约。远东委员会共十二个国家,其中只有美国和菲律宾支持国民党政府,以英国、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十个国家反对国民党政府签约[4]。美国为了防止盟国关系破裂,最终从现实利益出发与英国达成妥协,决定对日和约既不邀请大陆,也不邀请台湾,对日多边条约签订后,日本恢复独立和主权,自主选择与哪个政府签约。实际上,英国政府也清楚,当时日本外交受美国控制,在美国的压力下,它只能选择与台湾的国民党政府签约。

中国被拒绝签订对日和约的消息在大陆和台湾都引起巨大波澜,遭到了强烈抗议。1951年6月1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出声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是完全破坏国际协定,损害对日盟国利益,敌视中苏两国,威胁亚洲人民,破坏世界和平与安全,并不利于人民的。这个和约草案是中国人民及曾被日本侵略的亚洲人民所绝对不能接受的。”[5]顾维钧在与杜勒斯的谈话中也强调:“十四年来,国民政府一直领导并引导中国抵抗日本侵略。该项条约是要结束对日战争状态,如果没有首先抵抗日本侵略、打得最久、牺牲最大的国民党中国参加签字,那必将是一个违反惯例的条约。”[6]蒋介石也发表《对日和约声明》,表示:“中华民国参加对日和约之权,绝不容疑。中华民国政府仅能以平等地位参加对日和约,任何含有歧视性之签约条件,均不接受。任何违反中华民国上述严正立场而订立之对日和约,不但在法律上及道义上丧失其力量,亦将在盟国共同作战之历史上,永留不可洗涤之错误,其责任之重,影响之大,诚有非余所忍言者。因此丧失真实性对日和约,不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能获得真正结束,并将加深远东局势之混乱,更种下世界未来之无穷祸乱也。”[7]

由于美英的操纵,作为抗日盟国的中国被排除在《对日和约》之外,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与国民政府签约,国民政府不断妥协、退让,牺牲了作为战胜国的权力与利益。而战败国日本却有权选择签约对象,这无疑是对战胜国中国巨大的侮辱与讽刺。由于控制中国主要领土及众多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未与日本签订媾和条约,致使中日并未正式结束战争状态,且中国也未对日本侵略战争的责任进行清算。

2.关于台湾及澎湖地区的处理。

随着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在中国的溃败,美国国内便推翻了《开罗宣言》中把台湾及澎湖地区归还中国的声明,开始酝酿“台湾地位未定”论。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冻结台湾,使得台湾地位中立化。此外,美、英利用对日媾和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杜鲁门在“6·27”声明中宣称:“台湾未来的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英国外交官里斯本·梅休也声称:“只有对日和约才能真正使福摩萨的法律地位发生变化。”[8]战后资本主义阵营的主要盟国美英都主张对日和约解决台湾地位问题。

但是,对日和约的签署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增加了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在日本与同盟国1951年9月签署《旧金山和约》之际,美英代表一致认为不应该把台湾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但他们在国民党政权是否应该代表“中国”行使这项主权的问题上有分歧,美国不仅想避免在中国收复领土问题上同北京发生正面冲突,而且华盛顿还对国民党对台湾这个岛屿统治的性质甚至它的合法性也表示深切关注。同盟国采取的最后立场是“台湾地位没有解决,而且也不应该现在解决”。由于这个缘故,虽然日本根据条约“放弃对台湾岛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但是东京并没有具体说明它把这项主权交给谁。1952年4月东京与台湾单独签署的和约遵循了同样的模式。所以西方国家通过签署对日条约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完全落空[9]。

在美国的压力下,台湾的地位始终未得到解决,致使海峡两岸长期得不到统一。且关于钓鱼岛问题,日本声称,《旧金山和约》已将钓鱼岛同冲绳群岛一起置于美国的托管之下,致使钓鱼岛问题至今都没得到解决,成为中日领土争端之一。

三、结论

近些年来,中日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困扰中日关系友好发展的制约因素,而美国主导下的东京审判和《旧金山和约》是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中日两国如何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将直接影响中日两国政治、外交及经贸关系的发展。历史认识问题责任主要在于日本,但由于东京审判及对日媾和条约对日本侵略罪行清算不彻底,日本一直回避历史问题,坚持不赔偿、不道歉、不谢罪的“三不”政策。且近些年日本右翼势力有所壮大,参加过及经历过中日战争,勉强承认侵略罪行的重要人物相继去世,别有用心的右翼势力利用修改教科书,对正在成长且未经历战争的年轻人进行教育。面对此种局势,一方面中国不忘记历史,要与右翼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具体作法是对抗日战争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系统报道、揭露日本侵略的真相。另一方面也不停留于历史,搁置争议,大力发展。中国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不断强大自己,增加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力,以待将来更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2]徐勇,张会芳,史楠.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东京审判与《旧金山和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148,193.

[3]徐勇,张会芳,史楠.战争遗留问题的源头——东京审判与《旧金山和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196.(日)历史研究委员会.东英译.大东亚战争的总结.新华出版社,1997.7.

[4][6]顾维钧回忆录(第九分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82,8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6-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71.

[7]陈红民,赵兴胜,韩文行.台湾风雨.中国青年出版社,185.对日和约发表郑重声明.蒋“总统”集(第2册).2268.

[8][9]沈志华,杨奎松.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东方出版中心,2009.38,4.

猜你喜欢
和约遗留问题盟国
背着“房子”的二次根式
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探索
等号奶奶和约等号爷爷
保卫世界和平的战友——郭沫若和约里奥-居里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09:30
小议惨烈漫长的英法百年战争
公公正正解决闽浙赣省委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深远
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23
供电企业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信访遗留问题分析
二战及其遗留问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军事历史(2004年6期)2004-01-17 16:37:12